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教育論文-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最有魅力的課程多年以前,在一次學術會議上,我曾說過一句話:道德教育要成為最有魅力的教育。也許這樣說在當時僅僅是一種號召,或是僅僅是提出了一個命題,甚至這僅是我個人的一種愿望。作為道德教育戰線上的一名老兵,面對社會和群眾對于德育的眾多批評與責難,面對學生的諸多不滿,內心充滿愧疚和自責。也許正是在這種情緒的支配下,我有點口出狂言。其實,這并非是毫無根據的胡說。說德育最具魅力,其主要根據就在于:德育(與智育不同)面對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們也要顯示它背后的人,顯示它和人的關系;德育面對的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顯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美麗人生的追求。世間還有什么比這些更有魅力?問題在于以往的德育往往背離了人自身、背離了人心、背離了人的向善之心,它向人宣講的是抽象的概念、空洞的道理,它要人做到的往往是不可企及的要求,它規定人去遵守的是一大堆違反身心發展的規訓德育因此而變得面目可憎。這次課程改革的一個總方向,就是要在品德與生活、社會合并的基礎上,使我們的課程回歸到人自身,回到兒童的生活,重新賦子它以應有的魅力?;貧w于人和回歸于生活是同一意義的,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就是他的生活,沒有離開生活的人,當然也不會有離開人的生活。我們在更多情況下講回歸生活,是因為這一提法避免導致人的抽象化,理解到每個人都是具體生活中的人。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這兩門新課程建設和實踐的時間并不長,從新教材進入試驗區到現在不過才一年多的時間,目前對它的“生存狀態”還難于做出最后的判斷,但是就已有的教學實驗情況來看,它是受到老師和學生們歡迎的。當然實驗的結果和反映的情況也是參差不齊的,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索。然而,就它已得到的肯定來看,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應該是有希望的課程,我們可以有信心地認為,其應有的魅力會得到釋放,它們有可能成為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這一信心主要來源于以下三個方面:一、它扎根于兒童生活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這兩門課程是以回歸生活為基本取向。作為小學的課程,它所要回歸的當然是兒童的生活。課程以兒童的生活為其基本內容。兒童在課程中遭遇到的是他自己、他的伙伴們、以及和他有關聯的人;說的是他自己的事、他的生活、以及他所關心和感興趣的、他想了解的事和物。課程和教材中的人就是他的伙伴和朋友,他們和他一起學習、一起思考和探索、一起感受喜怒哀樂,他們在一起交談他們所關心的人和事,這些人和事是兒童不感到有心理距離的,因為它只是將兒童自己的生活內容展現在他們面前,其中有他們可以體會到的苦和樂,有他們曾經經驗過的喜悅和煩惱,有他們能夠理解的道理和知識,也有他們的期望和追求。為此,兒童們會把課程和教材看作是“自己的”,它是一個“自己人”。祛除了以往對課程和教材的疏離感,課程和教材有了親和力、感染力,其魅力自然而生。課程和教材既以生活為其取向,說明它所追尋的是一種真實的教育。它以生活為出發點,就是拒絕以某種教條、空洞的理論、個別人的指示為出發點,拒絕以不符合實際的事和人為出發點。在我們的課程中,生活不再是到處鶯歌燕舞,生活有快樂也有煩惱,有美好也有丑惡,有成功也有挫折;生活中的人不都是高大全的英雄,他們有優點也有缺點,有可愛的地方,也有可惱之處。生活化的課程反對的是一切不真實的假大空。真實,是一切教育的靈魂,對于這兩門課程來說更是如此。只有真的才是可信的,才是有教育意義的,才會是被兒童所認同的。在兒童率真的心靈中本來就容不得半點虛假,更何況是用以示范和進行道德教育的課程?假大空的課程不僅是損害了課程的可信和權威,更主要的是它傷害了兒童的心靈,它會使兒童遭到“腐蝕”,使他們漸漸地習慣于在虛假中生活。他們的言論和行動往往只是為了迎合課程所設定的一切,而不是面對生活中的真實。他們在不真實課程的導引下,也可能學會說空話、套話,在這些話語中往往找不到屬于他們的真實感覺。語言的“空殼化”是以往背離生活的課程所留下的災難。課程和教材回歸生活也就是要回歸真實。把實實在在的生活展現給兒童,才能使他們在課程中找到真實,他們才會把課程和教材看作是他們的真心朋友,愿意跟它講真心話。我們的課程才能真正返魅力。生活是感性的生命活動。課程向兒童展現他們的生活,而不是向他們灌輸那些抽象空洞的說教和道理。因為在那些抽象的道理中,具體的人和事往往都是被蒸發掉了的,成為一種找不到感覺的符號和話語。面向生活,就是要使兒童們感受到生活中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和事。這些人和事與兒童的生命“同構”,當他們與兒童的生命“遭遇”時,就有了溝通、有了共鳴,有了理解、有了體驗。回歸生活,就是使課程成為兒童自己的,使課程成為真實可信的,使課程成為有生命的。二、它搭建了一個心靈溝通的平臺讀過綠野仙蹤這則故事的人也許會記得里面有一段錫樵夫和稻草人關于腦子和心靈的對話:稻草人說:“我頭腦里塞滿了稻草,你瞧,這就是我到里茲國來要些腦子的理由”“噢!明白了!”錫樵夫說?!暗X子畢竟不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你還有更好的嗎?”稻草人問?!皼]有,我腦袋很空,”錫憔夫回答,“但我曾經有過腦子和一顆心。經我試驗,我寧可要一顆心?!钡静萑藚s說,“我寧愿要腦子而不要心。因為傻瓜即使有一顆心,也不知道要它來干什么?!卞a樵夫說“我卻愿意要心,因為腦子不會使人幸福,而幸福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笔裁词堑静萑撕湾a樵夫對話中的腦子和心?它們顯然不是指稱生理上的頭腦和心臟,它喻示的是:人所具有的理性思維(腦子)和各種非理性的情感、態度、愿望等等(心靈)。我們認為,教育不僅要發展人的腦子,也許更為重要的是要化育人的心靈。只有腦子而沒有心靈的人是一個機器人。我們常說“缺心少眼”,其實缺少的就是一種人性,這也是當今教育的根本弊病。我們所說的心靈,它涉及人格的更深層面,它關系到一個人對人、對事、對待世界和人生的基本態度。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都是一種唯理性的教育,教育往往只停留于人的認知、知識的層面,對于教育如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美景墻施工方案
- 鋼板便橋施工方案
- 購買土地合同
- 室內場景的房間空間分割與三維重建方法研究
- 文物防護施工方案
- 基于寬度學習的可見光室內位置感知系統
- 基于汽車能耗視角的智能交通信號燈配時調控研究
- 含卷積核的奇異積分微分方程和離散型方程組的求解
- 基于油觀兩用的8個品種文冠果優良種質評價
- 項目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 一例盆腔臟器脫垂全盆底重建術患者的護理
- 快手賬號轉讓合同范例
- 高空作業車專項施工方案全套資料
- YY/T 0314-2021一次性使用人體靜脈血樣采集容器
- 2022年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年產11萬噸聚丙烯合成工藝設計
- 幼兒園教學課件《神奇的色彩女王 》課件
- 信息不對稱論文
- 話劇《林黛玉進賈府》
- 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ppt課件
- 《電力工程》PPT精品課程課件全冊課件匯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