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9:3:3:1 兩對 隨機組合 yyrr 1:1:1:1,2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 (1)實質:_染色體上的_基因自由組合。,(2)發生時間:_。 (3)范圍:_生殖的生物,真核細胞的核內_上的基因。無性生殖和細胞質基因遺傳時不遵循。 3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非同源,非等位,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有性,染色體,統計學,假說演繹法,【教材深挖】 1在孟德爾的兩對相對性狀的實驗中,具有1:1:1:1比例的有哪些? 2若要檢測豌豆的基因型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最簡便的方法是采用自交,還是采用測交呢? 3如圖表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情況,其中哪組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為什么?
2、,1F1產生配子類型的比例;F1測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F1測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2自交,因為豌豆屬于嚴格的自花傳粉、閉花受粉的植物。,3A、a與D、d和B、B與C、c分別位于同一對染色體上,不遵循該定律。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間,其遺傳時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1.如下圖所示,某紅花植株自交后代花色發生性狀分離,下列不是其原因的是(),A親本紅花植株能產生不同類型的配子 B雌雄配子隨機結合 C減后期發生了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 D減后期發生了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解析】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非等位基因隨非同源染色體進行自由組合
3、,從而形成不同類型的配子,雌雄配子隨機結合,進而形成了一定的性狀分離比;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導致相同基因的分離,不是后代發生性狀分離的原因。,C,2用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兩純種豌豆作親本雜交獲得F1,F1自交得F2,F2中出現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4種表現型,比例接近于9331,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結果表明如下三點: _; _。 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分別位于_,且符合_。 (2)F2中上述比例的出現,理論上還必須滿足的條件有:F1產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種,且比例相等;受精時雌雄配子要_,而且每種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_。那么,親本的雜交組合方式有_(填表現型)。,黃
4、色對綠色為顯性,圓粒對皺粒為顯性,這兩對相對性狀各由一對等位基因(遺傳因子)控制,且符合分離定律,非同源染色體(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自由組合定律,隨機結合,相等,黃色圓粒綠色皺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3.(2017遼寧鐵嶺高三協作體一聯,34)如圖為某植株自交產生后代過程示意圖,下列對此過程及結果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A、a與B、b的自由組合發生在過程 B過程發生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 CM、N、P分別代表16、9、3 D該植株測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1111,【解析】A、a與B、b的自由組合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A正確;過程發生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即受精作用,B正確;過程形成4種配子,則
5、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的方式是4416種,基因型339種,表現型為3種,說明具備A或B基因的表現型相同,C正確;該植株測交后代基因型以及比例為1(AaBb)1(Aabb)1(aaBb)1(aabb),則表現型的比例為211,D錯誤。,D,4利用豌豆的兩對相對性狀做雜交實驗,其中子葉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圓粒種子(R)對皺粒種子(r)為顯性。現用黃色圓粒豌豆和綠色圓粒豌豆雜交,對其子代性狀的統計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實驗中所用親本的基因型為YyRr和yyRr B子代中重組類型所占的比例為1/4 C子代中自交能產生性狀分離的占3/4 D讓子代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
6、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1111,【解析】親本黃色圓粒豌豆(Y_R_)和綠色圓粒豌豆(yyR_)雜交,對其子代性狀作分析,黃色綠色11,圓粒皺粒3:1,可推知親本黃色圓粒豌豆基因型應為YyRr,綠色圓粒豌豆基因型為yyRr。子代重組類型為黃色皺粒和綠色皺粒,黃色皺粒(Yyrr)占1/21/41/8,綠色皺粒(yyrr)占1/21/41/8,兩者之和為1/4。自交能產生性狀分離的是雜合子,子代純合子有yyRR和yyrr,其中yyRR占1/21/41/8,yyrr占1/21/41/8,兩者之和為1/4,則子代雜合子占11/43/4。子代黃色圓粒豌豆基因型為1/3YyRR和2/3YyRr,綠色皺粒豌豆基
7、因型為yyrr,兩者雜交所得后代應為黃色圓粒綠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皺粒2:2:1:1。,D,1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適用條件及發生時間 (1)條件 有性生殖的生物;減數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基因;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2)時間: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2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1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關系及相關比例,31,11,9331,1111,2用“先分解后組合”法解決自由組合定律的相關問題 (1)思路:首先將自由組合定律問題轉化為_問題,在獨立遺傳的情況下,有幾對基因就可分解為_的問題。 (2)分類剖析 配子類型問題 a多對等位基因的個體產生的配子種類數是_。 b舉例:A
8、aBbCCDd產生的配子種類數 AaBbCCDd 221 28種 求配子間結合方式的規律:兩基因型不同的個體雜交,配子間結合方式種類數等于親本各對基因產生配子種類數的乘積。 基因型問題 a任何兩種基因型的親本雜交,產生的子代基因型的種類數等于_。 b.子代某一基因型的概率是親本每對基因雜交所產生相應基因型概率的乘積。 c舉例:AaBBCcaaBbcc雜交后代基因型種類及比例 Aaaa1Aa1aa2種基因型 BBBb1BB1Bb 2種基因型 Cccc1Cc1cc 2種基因型 子代中基因型種類:2228種。 子代中AaBBCc所占的比例為_。,若干個分離定律,幾個分離定律,每對基因產生相應配子種類
9、數的乘積,親本各對基因單獨雜交所產生基因型種類數的乘積,1/21/21/21/8,表現型問題 a任何兩種基因型的親本雜交,產生的子代表現型的種類數等于親本各對基因單獨雜交所產生表現型種類數的乘積。 b子代某一表現型的概率是親本每對基因雜交所產生相應表現型概率的乘積。 c舉例:AaBbCcAabbCc雜交后代表現型種類及比例 AaAa3A_1aa 2種表現型 Bbbb1Bb1bb 2種表現型 CcCc3C_1cc 2種表現型 子代中表現型種類:2228種。 子代中A_B_C_所占的比例為_。,3/41/23/49/32,1.(2017安徽六校教育研究會一聯,14)水稻香味性狀與抗病性狀獨立遺傳。
10、香味性狀受隱性基因(a)控制,抗病(B)對感病(b)為顯性。為選育抗病香稻新品種,進行一系列雜交實驗。兩親本無香味感病與無香味抗病植株雜交的統計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香味性狀一旦出現即能穩定遺傳 B兩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AaBb C兩親本雜交的子代中能穩定遺傳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為0 D兩親本雜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體中能穩定遺傳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為1/32,【解析】由題意可知,香味性狀對應基因型為aa,一旦出現即能穩定遺傳,A正確;由于子代抗病感病11,可推知親代為Bb和bb,子代無香味香味31,可推知親代為Aa和Aa,所以兩親本的基因型分別是Aabb、
11、AaBb,B正確;兩親本(Aabb、AaBb)雜交的子代中有香味抗病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均為雜合子,C正確;兩親本雜交的子代為1/8AABb、1/4AaBb、1/8AAbb、1/4Aabb、1/8aaBb、1/8aabb,子代自交,后代群體中能穩定遺傳的有香味抗病植株(aaBB)所占比例為1/41/41/41/81/43/64,D錯誤。,D,2豌豆中,子粒黃色(Y)和圓形(R)分別對綠色(y)和皺縮(r)為顯性,現將黃色圓粒豌豆和綠色皺粒豌豆雜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9 : 3 : 15 : 5,則親本的基因型為 () AYYRRyyrr
12、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解析】此題宜使用排除法。F1自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黃色圓粒 黃色皺粒 綠色圓粒 綠色皺粒9 3 15 5,其中圓粒皺粒3 1,這說明F1中控制子粒形狀的基因組成為Rr,故親本中控制子粒形狀的基因組成為RR、rr,據此排除B、D項。A項中親本雜交產生的F1自交后代4種表現型比例為9 3 3 1,A項被排除。,C,3.白化病為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色盲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有一對夫婦,女方的父親患色盲,本人患白化病;男方的母親患白化病,本人正常,預計他們的子女只患一種病的概率是() A1/2 B1/8 C3/8 D1/4,【解析
13、】解題時先將兩種病分開考慮,單純考慮白化病的遺傳情況,則女方基因型為aa,男方基因型為Aa,后代患病概率為1/2,正常概率為1/2;單純考慮色盲的遺傳情況,女方基因型為XBXb,男方基因型為XBY,后代患病概率為1/4,正常概率為3/4。將兩種病綜合考慮,只患一種病包括白化但色覺正常、色盲但膚色正常兩種情況,故概率為1/23/41/21/41/2。,A,4一個正常的女人與一個并指(Bb)的男人結婚,他們生了一個白化病(aa)且手指正常的孩子。求再生一個孩子: (1)只患并指的概率是_。 (2)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 (3)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男孩的概率是_。 (4)只患一種病的概率是_。 (5
14、)患病的概率是_。,【解析】由題意知,第1個孩子的基因型應為aabb,則該夫婦基因型應分別為女:Aabb;男:AaBb。依據該夫婦基因型可知,孩子中并指的概率應為1/2(非并指概率為1/2),白化病的概率為1/4(非白化病概率為3/4),則:(1)再生一個只患并指孩子的概率為:并指概率并指又白化病概率1/21/21/43/8。(2)只患白化病的概率為:白化病概率白化病又并指的概率1/41/21/41/8。(3)生一既白化病又并指的男孩的概率為:男孩出生率白化病概率并指概率1/21/41/21/16。(4)后代只患一種病的概率為:并指概率非白化病概率白化病概率非并指概率1/23/41/41/21
15、/2。(5)后代中患病的概率為:1全正常(非并指、非白化病)11/23/45/8。,3/8,1/8,1/16,1/2,5/8,1利用基因式法解答自由組合遺傳題 (1)根據親本和子代的表現型寫出親本和子代的基因式,如基因式可表示為A_B_、A_bb。 (2)根據基因式推出基因型(此方法只適用于親本和子代表現型已知且顯隱性關系已知時)。 2根據子代表現型及比例推測親本基因型 規律:根據子代表現型比例拆分為分離定律的分離比,確定每一對相對性狀的親本基因型,再組合。如:,3巧用分解組合法解答遺傳病概率問題,只患甲病的概率是m(1n); 只患乙病的概率是n(1m); 甲、乙兩病均患的概率是mn; 甲、乙
16、兩病均不患的概率是(1m)(1n)。,1(2016新課標,6)用某種高等植物的純合紅花植株與純合白花植株進行雜交,F1全部表現為紅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紅花為272株,白花為212株;若用純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給F1紅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紅花為101株,白花為302株。根據上述雜交實驗結果推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純合體 BF2中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種 C控制紅花與白花的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種類比紅花植株的多,【解析】用純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給F1紅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紅花為101株,白花為302株,即紅花白花13,再
17、結合題意可推知該對相對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設為A、a和B、b)。F1的基因型為AaBb,F1自交得到的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_bb、aaB_和aabb,A錯誤;F2中紅花植株(A_B_)的基因型有4種,B錯誤;用純合白花植株(aabb)的花粉給F1紅花植株(AaBb)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紅花白花13,說明控制紅花與白花的基因分別在兩對同源染色體上,C錯誤。,D,2(2015海南高考,1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孟德爾定律支持融合遺傳的觀點 B孟德爾定律描述的過程發生在有絲分裂中 C按照孟德爾定律,AaBbCcDd個體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種 D按照孟德爾定律,對AaBbCc個體進
18、行測交,測交子代基因型有8種,【解析】孟德爾指出,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這些因子就像一個個獨立的顆粒,既不會相互融合,也不會在傳遞中消失,他不支持融合遺傳,A錯誤;孟德爾指出,生物體在形成生殖細胞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而形成生殖細胞的過程是減數分裂,B錯誤;根據孟德爾的自由組合定律,AaBbCcDd個體自交,四對等位基因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每對等位基因可產生三種不同的基因型,所以子代基因型有333381種,C錯誤;同理,AaBbCc個體進行測交,每對等位基因可以產生兩種不同的基因型,所以測交子代基因型有2228種,D正確。,D,3(2016新課標,
19、32)某種植物的果皮有毛和無毛、果肉黃色和白色為兩對相對性狀,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獨立遺傳。利用該種植物三種不同基因型的個體(有毛白肉A、無毛黃肉B、無毛黃肉C)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回答下列問題。 (1)果皮有毛和無毛這對相對性狀中的顯性性狀為_,果肉黃色和白色這對相對性狀中的顯性性狀為_。 (2)有毛白肉A、無毛黃肉B和無毛黃肉C的基因型依次為_。 (3)若無毛黃肉B自交,理論上,下一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_。 (4)若實驗3中的子代自交,理論上,下一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_。 (5)實驗2中得到的子代無毛黃肉的基因型有_。,有毛,黃肉,DDff、dd
20、Ff、ddFF,無毛黃肉無毛白肉31,有毛黃肉有毛白肉無毛黃肉無毛白肉9331,ddFF、ddFf,【解析】(1)由實驗一:有毛A與無毛B雜交,子一代均為有毛,說明有毛為顯性性狀,雙親關于果皮毛色的基因均為純合的;由實驗三:白肉A與黃肉C雜交,子一代均為黃肉,據此可判斷黃肉為顯性性狀;雙親關于果肉顏色的基因均為純合的;在此基礎上,依據“實驗一中的白肉A與黃肉B雜交,子一代黃肉與白肉的比為11”可判斷黃肉B為雜合的。(2)結合對(1)的分析可推知:有毛白肉A、無毛黃肉B和無毛黃肉C的基因型依次為:DDff、ddFf、ddFF。(3)無毛黃肉B的基因型為ddFf,理論上其自交下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
21、ddFFddFfddff121,所以表現型及比例為無毛黃肉無毛白肉31。(4)綜上分析可推知:實驗三中的子代的基因型均為DdFf,理論上其自交下一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有毛黃肉(D_F_)有毛白肉(D_ff)無毛黃肉(ddF_)無毛白肉(ddff)9331。(5)實驗二中的無毛黃肉B(ddFf)和無毛黃肉C(ddFF)雜交,子代的基因型為ddFf和ddFF兩種,均表現為無毛黃肉。,4(2014全國高考,34)現有4個小麥純合品種,即抗銹病無芒、抗銹病有芒、感銹病無芒和感銹病有芒。已知抗銹病對感銹病為顯性,無芒對有芒為顯性,且這兩對相對性狀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個品種組成兩個雜交組合,使其
22、F1均為抗銹病無芒,且這兩個雜交組合的F2的表現型及其數量比完全一致。回答問題: (1)為實現上述目的,理論上,必須滿足的條件有:在親本中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必須位于_上,在形成配子時非等位基因要_,在受精時雌雄配子要_,而且每種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_。那么,這兩個雜交組合分別是_和_。 (2)上述兩個雜交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種子,1個F2植株上所結的全部F3種子種在一起,長成的植株稱為1個F3株系。理論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現出一對性狀分離的株系有4種,那么,在這4種株系中,每種株系植株的表現型及其數量比分別是_,_,_和_。,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隨機結合,相等,抗銹病無芒感銹病有芒,抗銹病有芒感銹病無芒,抗銹病無芒:抗銹病有芒31,抗銹病有芒感銹病有芒31,感銹病無芒感銹病有芒31,抗銹病無芒感銹病無芒31,【解析】(1)4個純合品種組成的兩個雜交組合的F1的表現型相同,且F2的表現型及其數量比完全一致,由此可推斷出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其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海關清關流程與效率優化考核試卷
- 事故案例信息報告質量評估考核試卷
- 玻璃濾波片市場競爭力分析考核試卷
- 深海食物網結構解析-洞察及研究
- 2024年度海南省二級注冊建筑師之建筑結構與設備題庫練習試卷A卷附答案
- 武威職業學院《影視編劇與導演實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文理學院《國外幼兒園課程》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傳媒學院《結構設計原理B》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平頂山學院《故事寫作訓練營》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中山大學《中外文學名著選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及護理
- 改革開放與新時代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教師如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 心肌梗死護理教學查房
- 2024年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綜合檢測試卷及答案
- 攝影專業教學大綱
- 長沙市芙蓉區2023年四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真題和參考答案
- “四不傷害”安全生產理念培訓課件
- 崗位之間工作銜接配合安全與職業衛生事項課件
- 巖土工程勘察中鉆探工藝的選取
- 華為IPD流程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