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揚州慢說 課 稿高二年級語文組 謝榮尊敬的各位領導和同仁們,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揚州慢一、說教材姜夔的揚州慢是高中語文選修本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詩歌部分第二單元的推薦作品。本單元學習重點是“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鑒賞技巧,而揚州慢在寫景抒情上又具有代表作。她上片著重寫詞人初到揚州的所見所聞,由“名都”、“佳處”起筆,卻以“空城”作結。下片寫情,用杜牧重新來到揚州的假想,傷今懷古,感慨萬千。二、說學情1、詩歌鑒賞一直是學生考試中難啃的“骨頭”2、高二年級學生已有詩歌鑒賞基礎知識必修三詩歌單元與選修教材詩歌部第一單元的學習后,已經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詩歌鑒賞方法。3、培養學生對詞的認知水平與欣
2、賞水平有待提高根據以上本班學情和教材分析,同時,同時在高中語文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濃厚興趣,從而不斷提高學生語文修養;要求課堂上“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堅持以“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育理念。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三、說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培養學生通過把握意象,品味詩歌意境的能力(2)理解本詞對比、虛實結合、情景交融、用典等表達技巧(3)通過體會詞中憂國傷時的情感,把握懷古類詩作的共性圍繞上述教學目標,我將本課教學重難點設計如下: 教學重點:理解詞作對比、虛實結合、情景交融、用典等表達技巧。教學難
3、點:抓詞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點,體味 “黍離之悲”的思想感情。四、說教法和學法(一)說教法1、情境法激發興趣由于學生對揚州這一歷史名城普遍缺乏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課堂上,有必要回顧相關的古詩(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展示一定的揚州城的圖片,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另一方面,從南宋這一特定的歷史背景來了解詞中揚州城飽經戰火、滿目瘡痍的原由。2、引導法設問針對教學重難點,設計若干個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自主體會詩歌的思想內涵,領悟在作品的藝術魅力。比如,在分析詞中所寫今日之揚州時,教師設置四個問題:問:今日之揚州又是怎樣一幅景象(用原文回答)?“空城”。為什么“空”詞句感情?3、比較法
4、拓展延伸李白越中覽古、劉禹錫烏衣巷,引導學生對懷古傷今一類的詩歌進行總結性歸納。(二)說學法詩歌鑒賞題是教學中一塊比較 那啃的骨頭,往往是以看不懂為理由,馬虎作答,草草了事,嚴重缺乏獨立理解分析能力,基于這種情況,在學法上,我貫徹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的指導思想1、誦讀法誦讀是詩歌教學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詞作情感,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濃厚興趣。2、自主探究法和小組討論法相結合五、說教學過程(一)導情境法首先展示杜牧若干描述繁華揚州的詩作,并配合若干張揚州的圖片,讓學生一下子感受到揚州城昔日的繁華,然后設置問題:三百年后,當另一位詩人姜夔來到揚州,揚州城是否一如從前?如
5、果不是,那么,他清楚地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并由此想到了什么,產生了怎樣的感慨。這便讓學生帶著問題開始新課的學習,自然而然地思考其 昔盛今衰的原因,這樣整體把握課文就不難了。(二)查檢查對介紹作者并解讀詞序點預習1、作者學生自主掌握,做到知人論世。2、詞序學生先自主了解大概詞意,然后教師設置問題(詞作時間,眼前實景,作者感慨,他人評價),學生用序中原話回答,這便讓學生有了初步了解。(三)讀把握主體感情基調讀,貫穿詩詞學習始末。學生自由朗讀、齊讀,范讀等相結合。讓學生初步體會本詞郁憤悲涼的感情基調,并進一步指導學生把握該詞的朗讀節奏。(四)品置身詩境,緣景明情(教學難點)1、細讀詞作上闋,先找
6、出描寫昔日揚州之繁華的詞句,再找出描寫今日揚州的詞句(教師提示:從所見、所聞、所想三方面進行思考)(1)昔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春風十里(2)今所見:薺麥青青、廢池喬木、二十四橋、冷月、紅藥 所聞:清角吹寒 明確:名都(昔盛)空城(今衰)2,針對上闋,教師提問:(1)昔日繁華之揚州為何會變成“空城”?【在學生用原話回答的同時,教師適當性的對宋高宗時期金兵兩次侵入揚州的歷史事件作補充說明】(2)一個“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明確:撫今追昔,悲嘆昔日的繁華,寄托對揚州昔日繁華的懷念和對今日山河殘破、人民不幸的哀思。(3)在過去與現實的對比反差之間,詞人心中產生了怎樣的感情?詞中哪些詞語能體現詞人這
7、一感情?關鍵詞廢、冷、清、寒、空感情昔盛今衰 悲慨傷心(4)詞人通過哪種表現手法來抒情? (情景交融、虛實相生。)(五)析表達技巧(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前面兩個環節的基礎上,明確詞人為了達到抒發自己的情感的目的,采取了哪些方法,是如何運用的。1、情景交融、虛實相濟 上闋:一開頭便用虛寫:“淮左名都”,說明揚州是人們向往的大都會;“竹西佳處”,使人聯想到唐代杜牧的詩句“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這是寫詞人想象中揚州昔日繁華的圖景。接著是虛實結合的寫法:“春風十里”,也是杜牧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這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這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中自
8、然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由此再轉入直抒胸臆,以“胡馬窺江”表示對侵略者的憤恨,以“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揭露侵略者給揚州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也表達了詞人對揚州人民的同情和感時傷世的情感。最后用聽覺細節“清角吹寒”渲染凄清的氛圍,點明揚州已成一座“空城”,初步寫出了詞人的“黍離之悲”。而從詞的章法看,“空城”二字實為理解全詞之關鍵,詞人在寫過“薺麥”“廢池”“清角”之后,用它來結束上片。 下片仍以“空城”為主線繼續展開,可分兩層:前一層是虛寫,以杜牧的“重到須驚”和“難賦深情”襯托出今日揚州之荒涼;后一層是實寫,寫揚州著名的景點二十四橋。二十四橋在唐代曾是游人薈萃之地,杜牧曾用“二十四橋明月夜
9、,玉人何處教吹簫”來形容那里的歡樂圖景,然而今日卻是滿目凄涼,使人不忍目睹,這是寓情于景的寫法。然后詞人又將目光凝聚在橋邊的紅藥上,并直抒胸臆道:“年年知為誰生!”綜觀全詞,有虛有實,有景有情,回環反復,跌宕生姿,讀來頗有身臨其境之感。2、用典和對比引用前人詩句是詞中用典的又一種方式,引用的目的是加深詞中意境,促人聯想而尋意于言外。詞中“春風十里”“豆蔻詞工”“青樓夢好”“二十四橋”四語,全出自杜牧以揚州生活為主題的七言絕句。現將原詩抄錄如下:*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寄揚州韓綽判官)*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贈別其一)*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名。(遣懷)“豆蔻詞工”和“青樓夢好”,它們使人聯想到杜牧曾寫過許多贊美揚州的詩篇,并且佩服他那出眾的才華,可是如果他活到今天,目睹揚州慘遭洗劫后的凄涼景象,卻很難寫出他的感受來。這就表明,這景象確實使人有難言之痛。這樣寫,使詞中意境又深了一層。揚州自古繁華,特別至中晚唐時期已成為長江中下游流域經濟文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型鄰苯二甲腈樹脂合成及其改性環氧樹脂性能研究
- 健康評估實驗報告
- 冬季安全教育班會
- 生動活潑健康課件
- 《社會財務共享服務實務》課件-智能報稅
- 預防疾病課件
- 行政管理制度培訓
- 《航空渦輪發動機》課件-27典型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起飛推力設置與發動機環境污染介紹
- 勞動促成長健康伴我行
- 預算工程師課件
- 溝槽開挖及支護專項施工方案深基坑專家論證
- 美國FDA對PVC中DEHP的安全性評價
- 浙江省專業技術人員年度考核表
-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整套課件全書ppt完整版課件最全教程教程整本書電子講義
- 九年級數學上冊全冊導學案
- 農發行考試題庫
-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大班)
- 著色顏料相對著色力和白色顏料相對散射力的測定
- 綠來自我們的手
- 焊接工藝評定報告(共10頁)
- 廢舊電路板回收處理項目建議書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