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2025屆化學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單選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有三瓶無色、無味的氣體甲.乙、丙,它們分別是甲烷、氫氣、一氧化碳中的一種。點燃每種氣體,用干燥的冷燒杯罩在火焰上方,在乙、丙火焰上方的燒杯壁上有水滴出現,而甲火焰上方的燒杯壁上沒有水滴。燃燒后分別向燒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蕩,甲、乙燒杯內的石灰水變渾濁,丙燒杯內沒有變化。則甲、乙、丙分別是甲乙丙A甲烷氫氣一氧化碳B氫氣甲烷一氧化碳C甲烷一氧化碳氫氣D一氧化碳甲烷氫氣A.A B.B C.C D.D2.無論是在做化學實驗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應具有安全意識。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廚房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用鍋蓋蓋滅B.發現家中天然氣泄露時,立即打開抽油煙機C.氫氧化鈉不慎沾到皮膚上,立即用硫酸沖洗D.使用酒精爐時,直接向燃著的爐內添加酒精3.下列各圖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幾個實驗操作,其中錯誤的是()A. B. C. D.4.生活中常見的下列物質,不屬于溶液的是()A.糖水B.碘酒C.雪碧汽水D.蒸餾水5.下列物質的用途,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A.石墨可作潤滑劑 B.氧氣用于煉鋼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金屬鎢可作燈絲6.對下列詞語的有關化學原理解釋不合理的是()A.火上澆油﹣﹣隔絕空氣B.風助火威﹣﹣為燃燒提供足夠多的氧氣C.釜底抽薪﹣﹣撤除可燃物D.鉆木取火﹣﹣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7.下列生產過程中,不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安慶石油化工B.毫州古井釀酒C.銅陵有色冶金D.阜陽剪紙8.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和人身安全的保證。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點燃酒精燈B.聞氣味C.移走蒸發皿D.給液體加熱9.下列實驗方法一定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法A鑒別H2和CH4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燒杯B鑒別雙氧水和水加入適量的二氧化錳C除去CO2中的少量CO點燃D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加入過量Zn粉,過濾A.A B.B C.C D.D10.小華在一次探究實驗中將一小粒金屬鈉投入盛有蒸餾水的燒杯中,發現反應劇烈并生成大量氣體,則該氣體可能是A.H2 B.CH4 C.He D.NH311.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銅絲用于制導線C.氧氣用于急救病人 D.酒精用于溶解碘12.下列洗滌方法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酒精洗去試管中的碘 B.用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稀鹽酸洗去鐵制品表面的鐵銹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13.實驗室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制取氣體和進行實驗,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儀器b的名稱:b為_____。(2)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CO2的收集裝置是_____。(3)將實驗室制取CO2的發生裝置B與圖F裝置連接,實驗過程中F裝置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_,由此得出的結論是_____。14.某學校興趣小組的同學取某河的水樣,利用下圖所示的實驗過程對該水樣進行了凈化處理。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①的名稱是______,如果經過操作①后,所得水樣依然渾濁,可能的原因有______(寫1種即可)。(2)某實驗興趣小組欲用凈化后的蒸餾水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請你協助他們完成該溶液的配制。①需要稱取氯化鈉固體______g。②配制的操作示意圖如下,該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______(填字母序號)。
③經檢測,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答1條即可)。15.實驗是學習與研究化學的一種重要方式。(1)用如圖一裝置進行實驗,擠出濃氨水。①實驗現象是_____。②該實驗說明微粒具有的性質是_____。(2)如圖二為粉塵爆炸的實驗裝置。用空氣吹散烘干的面粉,瞬間發生爆炸,硬紙板蓋被沖飛,蠟燭熄滅。①吹散面粉的目的是_____。②儲存面粉、汽油等易燃物或易爆物時,應注意_____。16.某同學為了探究相關金屬的化學性質,做了下列實驗:(1)A試管中實驗現象是_____。(2)只通過A和B實驗尚不能證明鋅、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需補充一個實驗來證明,補充實驗所用試劑合理的是_____ACu、Ag、稀鹽酸BCu、AgNO3溶液(3)實驗C中物質充分反應后,某同學對試管中固體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種猜想:AZn、Cu、AgBZn、CuCCu、AgDZn、Ag這四種猜想中明顯不合理的是_____(填編號)三、實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14分)17.將NaCl和Na2CO3的固體混合物33.8g放入125g稀鹽酸中,恰好完全反應,得NaCl溶液150g。(1)生成氣體的質量為_____克。(2)原混合物中碳酸鈉質量為多少克?(3)若將所得溶液稀釋成質量分數為8%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18.將20.0g銅鋅合金置于燒杯中,向其中逐漸加入稀鹽酸(不考慮稀鹽酸的揮發)。當加入148.4g稀鹽酸時,不再有氣體生成,此時測得燒杯中混合物的質量為168.0g.(1)反應完后生成氣體的質量是_____g;(2)求合金中銅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四、計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12分)19.(6分)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試回答下列問題:(1)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是_____(選填“甲”或“乙”或“丙”);(2)欲將t1℃時乙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任寫一種方法);(3)當甲中混有少量乙時,常用的提純方法是_____(選填“降溫結晶”或“蒸發結晶”;)(4)t2℃時,將40克甲物質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是_____克;(5)將相等質量的甲、乙兩物質在t2℃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時,析出晶體較多的是_____(選填“甲”或“乙”);(6)將t2℃時,甲、乙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所得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甲_____乙(選填“>”、“<”或“=”);(7)氧氣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規律與圖中的_____(選填“甲”、“乙”或“丙”)相似。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D【分析】甲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一氧化碳燃燒只生成二氧化碳,氫氣燃燒只生成水。【詳解】用干燥的冷燒杯罩在火焰上方,在乙、丙火焰上方的燒杯壁上有水滴出現,而甲火焰上方的燒杯壁上沒有水滴,說明甲是一氧化碳,燃燒后分別向燒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蕩,甲、乙燒杯內的石灰水變渾濁,丙燒杯內沒有變化,說明丙是氫氣,則乙是甲烷,故選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2、A【詳解】A.廚房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用鍋蓋蓋滅,正確;B.發現家中天然氣泄露時,不能立即打開抽油煙機,防止爆炸,故錯誤;C.氫氧化鈉不慎沾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水沖洗沖洗,不能用硫酸,因為硫酸有強腐蝕性,故錯誤;D.使用酒精爐時,不能直接向燃著的爐內添加酒精,防止火災,故錯誤;故選A。3、A【詳解】A、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B、粉末狀藥品的取用方法:將試管橫放,用紙槽將藥品送到試管底部,再將試管豎起,故B正確;
C、取用液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對準手心,瓶口緊挨,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D、讀取液體體積時,視線要與量筒內的液體的凹液面保持水平,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故選:A。4、D【解析】A、糖水是糖的水溶液,是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選項錯誤。
B、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選項錯誤。
C、雪碧汽水可看作是碳酸等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選項錯誤。
D、蒸餾水屬于純凈物,不屬于溶液,故選項正確。
故選:D。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質特征是均一性、穩定性,屬于混合物。5、B【詳解】A、石墨做電極,是利用石墨的導電性,屬于物理性質,故A不正確;B、氧氣用于煉鋼,是利用氧氣的氧化性,屬于化學性質,故B正確;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易升華吸熱的性質,屬于物理性質,故C不正確;D、金屬鎢制作燈絲是利用鎢的熔點高,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D不正確。故選B。如果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就屬于物質的化學性質,如果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就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6、A【詳解】A、火上澆油的化學意思是添加可燃物,添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燒更旺,而不是隔絕空氣,故選項解釋錯誤。B、風助火威,是因為流動空氣帶來了更多的氧氣,為燃料提供足夠的氧氣,故選項解釋正確。C、釜底抽薪的含義是抽去鍋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達到滅火的目的,故選項解釋正確。D、鉆木取火,是因為鉆木頭時,木頭克服摩擦力做功,內能增大,溫度升高,當溫度達到木頭的著火點時,木頭就燃燒起來,故選項解釋正確。故選A。7、D【解析】A、安慶石油化工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B、毫州古井釀酒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C、銅陵有色冶金過程中有新物質金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D、阜陽剪紙只是紙的形狀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符合題意。故選D。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要依據在變化過程中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生成其他物質的是化學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是物理變化。8、B【解析】A、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圖中所示操作錯誤;B、聞氣體的氣味時,應用手在瓶口輕輕的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子中,不能將鼻子湊到集氣瓶口去聞氣體的氣味,圖中所示操作正確;C、正在加熱的蒸發皿溫度較高,為防止燙傷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熱的蒸發皿,應用坩堝鉗夾取,圖中所示操作錯誤;D、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圖中液體超過試管容積的1/3,圖中所示操作錯誤。故選:B。9、B【解析】A、H2和CH4燃燒都有水生成,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燒杯,燒杯內壁都會出現水霧,現象相同,不能鑒別,選項錯誤;B、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氣,分別向雙氧水(過氧化氫溶液)和水中加入適量的二氧化錳,能產生氣泡的是過氧化氫溶液,無明顯現象的是水,可以區分,選項正確;C、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不能點燃CO2中的少量CO,故不能用點燃的方法除掉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選項錯誤;D、鋅的活動性比銅和銀的都強,與Cu(NO3)2和AgNO3溶液都能反應,加入過量Zn粉,過濾,所得溶液是硝酸鋅溶液,選項錯誤。故選B。10、A【詳解】反應物是鈉和水,反應物中的元素有鈉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生成物中的元素也應該是含有鈉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不可能出現碳元素、氦元素和氮元素。故選A。11、C【分析】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據此進行分析判斷。【詳解】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華時吸熱的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B、銅用于制導線是利用銅的導電性,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C、氧氣用于急救病人是利用氧氣的氧化性,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正確;D、酒精用于溶解碘是利用了酒精的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故選:C。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和用途,物質具有多種性質,解答時應該理解物質的用途是由物質的哪種性質決定的。12、B【解析】A、用酒精洗去試管中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所以能洗去,故A錯誤;B、用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符合乳化作用的特點,屬于乳化作用,故B正確;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來考慮,故C錯誤;D、鐵銹不溶于水,但能與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所以不屬于乳化作用,故D錯誤.故選B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13、錐形瓶C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CO2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詳解】(1)由圖可知,儀器b的名稱是:錐形瓶;(2)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收集裝置是C;(3)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故蠟燭熄滅,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故下層蠟燭先滅,故填: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CO2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14、過濾濾紙破損(或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或儀器不干凈等)2.5C、B、D、E、A量水時,仰視讀數(或稱量固體時,砝碼和固體放反了或氯化鈉固體不純或溶解前燒杯中有水等合理答案均可)【詳解】(1)通過過濾可將難溶于水的固體物質與液體分離,操作①的名稱是過濾,如果經過過濾后,所得水樣依然渾濁,可能的原因有濾紙破損、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或儀器不干凈。(2)①需要稱取氯化鈉固體的質量為:50g×5%=2.5g。②配制的操作步驟是:取固體試劑、稱量固體的質量、將固體倒入燒杯中、(需要水的質量為50g-2.5g=47.5g)量取47.5mL的水倒入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故填:C、B、D、E、A。③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其原因可能溶質偏少或溶劑偏多。量水時,仰視讀數(或稱量固體時,砝碼和固體放反了或氯化鈉固體不純或溶解前燒杯中有水都導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15、酚酞試液變紅分子在不斷運動增大面粉與空氣的接觸面積禁止明火、配備消防器材或有明顯的安全標志等【解析】(1)①濃氨水有揮發性,氨氣溶解在酚酞試液中的水中,使其變紅;②濃氨水中的氨分子由于不斷運動到達空氣中。(2)①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與空氣的接觸面積。②儲存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廠房或倉庫,應注意的問題是禁止明火,以及滅火措施和防火措施,例如禁止明火、配備消防器材或有明顯的安全標志等。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如果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就會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的爆炸。16、銀白色鋅片表面有紅色物質出現,液體由藍色變為無色BBD【分析】鋅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詳解】(1)鋅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故A試管中實驗現象是銀白色鋅片表面有紅色物質出現,液體由藍色變為無色。(2)A實驗中鋅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說明鋅的金屬活動性強于銅,B實驗中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說明鋅的金屬活動性強于銀,銅和銀的金屬活動性無法驗證,Cu和AgNO3溶液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說明銅的金屬活動性強于銀,能證明鋅、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為鋅>銅>銀,故選B。(3)A、鋅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硝酸銀完全反應后,鋅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若鋅過量,硝酸銀、硝酸銅完全反應,試管中的固體有鋅、銅、銀,故A正確;B、一定發生的反應是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試管中的固體一定有銀,若試管中的固體有鋅、銅,則硝酸銀一定完全反應,固體還應該有銀,故B不正確;C、若鋅完全反應,硝酸銀完全反應,硝酸銅部分反應或完全反應,試管中的固體有銀和銅,故C正確;D、若鋅完全反應,硝酸銀部分反應或完全反應,硝酸銅沒有反應,試管中的固體有銀,如果存在鋅,說明鋅和硝酸銅和硝酸銀完全反應,固體為鋅、銅、銀,故D不正確。故選BD。鋅的金屬活動性強于銅,銅強于銀,鋅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硝酸銀完全反應后,鋅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三、實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14分)17、(1)8.8g;(2)21.2g;(3)300g【詳解】(1)、反應前NaCl和Na2CO3的固體混合物33.8g,稀鹽酸125g,恰好完全反應,得NaCl溶液150g,故產生氣體的質量為:(33.8g+125g)-150g=8.8g;(2)、NaCl與鹽酸不反應,原混合物中碳酸鈉質量為x故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為21.2g;(3)、反應前氯化鈉的質量為:33.8g-21.2g=12.6g,設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y總的氯化鈉質量為:12.6g+23.4g=36g若將所得溶液稀釋成質量分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農業運輸機械項目合作計劃書
- 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與食品安全與衛生報告
- 2025年二手交易電商平臺信用體系建設與信用評價體系創新報告
- 創新型學習工具-下一代教育機器人的發展趨勢研究
- 智慧醫療技術如何助力醫學教育與培訓
- 2025廣州白云綠地中心辦公樓裝修及服務器 room 工程合同
- 2025年版房屋買賣合同協議書下載
- 酒店美容美發服務協議
- 酒店安保培訓協議
- 游戲化學習在遠程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 2023年小學數學必背定義和公式
- 2023年四川省宜賓市全科醫學專業實踐技能測試卷(含答案)
- 電梯井道腳手架施工方案
- 興平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環評報告
- 初中數學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第4章 相似三角形4.3 相似三角形 全國公開課一等獎
- 主令電器(課用)課件
- DLT 5066-2010 水電站水力機械輔助設備系統設計技術規定
- 湘少版英語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測繪生產困難類別細則及工日定額
- 湖南省長郡中學“澄池”杯數學競賽初賽試題(掃描版含答案)
- 消防系統施工總進度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