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金山實驗學校2025屆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金山實驗學校2025屆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金山實驗學校2025屆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金山實驗學校2025屆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金山實驗學校2025屆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金山實驗學校2025屆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末調研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1.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分子、原子、離子都是在不斷運動的粒子B.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一種粒子C.分子、原子、離子都是不顯電性的粒子D.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2.下列事例中,一定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A.潮濕的衣服被曬干了 B.蘋果腐爛了C.鐵柵欄被車撞變形了 D.玻璃杯摔碎了3.下列物質屬于氧化物的是A.KMnO4B.KOHC.O3D.CO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稀釋濃硫酸時,將水注入濃硫酸中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雜質,降低水的硬度C.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會污染空氣D.家用電線老化短路而起火時可用水迅速撲滅5.下列有關化學基本觀念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守恒觀:12g硫磺和12g氧氣充分反應生成24g二氧化硫B.微粒觀:金剛石、石墨和都是由碳原子構成的碳單質C.變化觀:農家肥料的腐熟過程包含緩慢氧化D.元素觀:組成水和過氧化氫的元素種類相同6.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ABCD實驗設計實驗目的證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驗證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證明呼吸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證明鐵生銹是水和氧氣共同作用的結果A.A B.B C.C D.D7.取一定質量的碳酸鈣,高溫加熱一段時間后,得到碳酸鈣和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質量比為1:5,那么該固體混合物中碳酸鈣和氧化鈣的質量比為A.7:25 B.50:21 C.21:50 D.25:148.銪(Eu)是一種稀土元素,我國的稀土儲量居世界第一位。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A.銪屬于非金屬元素 B.銪的中子數是63C.銪原子中的質子數為59 D.銪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52.09.每年5月12日是我國的“防災減災日”,以下有關火災現場處理方法錯誤的是()A.身上著火不可亂跑,要就地打滾使火熄滅B.用水澆濕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C.人員被火勢圍困在高層建筑時使用樓內電梯撤退D.逃生路線被火封住,應退回室內,關閉門窗,向門窗澆水,發出求救信號10.具備基本的實驗技能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保證。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塞緊橡膠塞 B.聞氣體氣味C.取鋅粒 D.加熱液體11.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是令人不愉快的氣味,其燃燒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表示為:,則噻吩的化學式為()A.C4H6S B.C8H8S C.C4H4S2 D.C4H4S12.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鑒別金首飾是否純金,可用加鹽酸的方法B.冬天用煤爐取曖,為防止熱量散失,應關緊門窗C.使用燃煤脫硫技術,可減少溫室效應D.油鍋不慎著火,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澆滅13.下列歸納和總結完全正確的一組是()A排列順序B性質與用途①節水程度由低到高:漫灌、滴灌②地殼中元素含量由低到高:硅、氧③一個分子中原子總數由大到小:NH3、CH4①氧氣能供給呼吸:醫療急救②氮氣化學性質穩定:做保護氣③稀有氣體通電發不同顏色的光:電光源C化學史D物質的鑒別①最早用定量方法研究空氣成分:拉瓦錫②發現元素周期律:張青蓮③相對原子質量測定:門捷列夫①蒸餾水和酒精:聞氣味②雙氧水和蒸餾水:用二氧化錳③二氧化碳和氮氣:用燃著木條A.A B.B C.C D.D1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A.澄清的礦泉水是純水B.凈水的方法有沉淀、過濾、吸附、蒸餾C.生活中用過濾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D.通過電解水可知水由氫氣和氧氣構成15.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不正確的是A.2個鋁離子:2Al3+ B.鈉原子的結構示意圖:C.氧分子:O D.氧化鎂中鎂元素顯+2價: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16.用對比實驗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實驗一(1)裝置l中,將Y形導管平放于桌面上,通入CO2后,觀察到a管中試紙_____。通過a、b兩管中的實驗現象說明CO2的性質是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裝置II中,將Y形管固定在鐵架臺上,a管在上方,b管在下方,緩緩通入CO2后,通過觀察到的現象可說明CO2具有①所驗證的性質外,還說明CO2的_____。三、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17.(8分)某品牌補鐵劑(見下圖)的使用說明書部分內容如下:(成份)本品每袋含富馬酸亞鐵0.1g,富馬酸亞鐵的化學式:C4H2FeO4(功能主治)用于各種原因(如慢性失血、營養不良)引起的缺鐵性貧血(用法用量)口服。兒童:一次0.1g,一日1-3次;成人:一次0.2g,一日3-4次(1)富馬酸亞鐵含有_____種元素,其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2)富馬酸亞鐵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18.(8分)高溫條件下,足量的CO與Fe2O3充分反應,將反應后的氣體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產生白色沉淀30.0g(1)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2)反應生成的氣體質量為________g.(3)計算參加反應的Fe2O3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四、探究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9.0分)19.(8分)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并結合如圖所示裝置回答有關問題:(1)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集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應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若用G裝置收集二氧化碳,應從_____(a或b)通入。若用D裝置收集二氧化碳,驗滿方法是_____(3)A裝置中長頸漏斗必須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和B裝置均可制取CO2,與A相比較,B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5)若用如圖G裝置采用排水法收集H2,請簡述操作步驟_____________(6)某同學欲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取溶液34g于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錳,完全反應后,稱得燒杯內剩余物質的總質量是32.8g,將杯內剩余物質過濾、洗滌、干燥后得濾渣2g,求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1、C【詳解】A、分子、原子、離子都是不斷運動的粒子,故A正確;B、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一種粒子,故B正確;C、分子、原子是顯中性的粒子,離子帶正電或負電,故C錯誤;D、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和離子,故D正確。故選C。2、B【分析】化學變化是物質發生變化時生成新物質的變化。【詳解】A、潮濕的衣服被曬干了,只是水由液態變成氣態擴散到空氣中,沒有新物質生成,不符合題意;B、蘋果腐爛了,是蘋果發生了變質,產生新的物質,符合題意;C、鐵柵欄被車撞變形了,只是鐵柵欄形狀變化了,沒有生成新物質,不符合題意;D、玻璃杯摔碎了,只是玻璃形狀變化了,沒有生成新物質,不符合題意。故選B。物質的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它們的區別特征是看是變化過程中否有新物質產生。3、D【解析】A、KMnO4是由鉀、錳、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故選項錯誤;B、KOH是由鉀、氧、氫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故選項錯誤;C、O3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故選項錯誤;D、CO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且有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故選項正確。故選D。4、C【詳解】A、濃硫酸稀釋時,常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斷攪拌,使稀釋產生的熱量及時散出,不能將水注入濃硫酸中,故A不正確;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雜質,但不能吸附硬水中的鈣、鎂離子,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B不正確;C、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氣體,污染空氣,故C正確;D、水能導電,家用電線老化短路而起火時,不能用水迅速撲滅,故D不正確。故選C。5、B【詳解】A、硫和氧氣反應的質量比為1:1,故12g硫磺和12g氧氣充分反應生成24g二氧化硫,故A正確;B、金剛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構成的碳單質,C60是由碳60分子構成的,故B錯誤:C、農家肥料的腐熟過程包含緩慢氧化,故C正確;D、組成水和過氧化氫的元素是氫元素和氧元素,種類相同,故D正確。故選B。6、A【詳解】A、將鹽酸倒入碳酸鈉中,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故蠟燭會熄滅,故能達到實驗目的,符合題意;B、將水倒入二氧化碳氣體中,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但是未加入紫色石蕊試液,不能達到實驗目的,不符合題意;C、證明呼吸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應該使用澄清的石灰水,燃著的小木條無法證明呼出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達不到實驗目的,不符合題意;D、兩組實驗的變量是鐵是否與氧氣接觸,能證明鐵生銹需要氧氣,但不能證明鐵生銹需要水,達不到實驗目的,不符合題意。故選A。7、B【詳解】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后的碳元素全部存在于碳酸鈣中,碳酸鈣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6×3)=3:12,假設碳元素的質量為3份質量,則由碳、氧元素質量比為1:5=3:15可知,氧化鈣中氧元素的質量為3份質量,因此碳酸鈣的質量為:3÷=25,氧化鈣的質量為:3÷=,故該固體混合物中碳酸鈣和氧化鈣的質量比為:25:=50:21;故選:B。8、D【解析】A、由漢字結構可知,銪字中含有金字旁,是金屬,錯誤;B、由圖可知,銪的質子數為63,相對原子質量為152,故中子數是152-63=89,故錯誤;C、原子的質子數=原子序數,故銪原子的質子數為63,故錯誤;D、由圖可知,銪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52.0,正確。故選D。9、C【詳解】A、身上著火如果亂跑則會加速空氣的流動,提供更充足的氧氣,而使火勢更旺,所以身上著火不可亂跑,要就地打滾使火熄滅,選項A正確;B、發生火災后,生成的高溫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氣體,這些氣體的密度小,會浮在房間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會吸入更多有毒氣體或因缺氧而發生危險,所以用水澆濕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是正確的做法,選項B正確;C、火災可能引起停電,住宅樓有電梯的,乘電梯撤離是錯誤的做法,選項C錯誤;D、逃生路線被火封住,應退回室內,關閉門窗,向門窗澆水,可以減少空氣對流,而澆水可以降溫,可以達到暫時自我保護的目的,選項D正確。故選C。10、D【詳解】A、把橡皮塞慢慢轉動著塞進試管口,切不可把試管放在桌上在使勁塞進塞子,以免壓破試管,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B、聞氣體的氣味時,應用手在瓶口輕輕的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子中,不能將鼻子湊到集氣瓶口去聞氣體的氣味,圖中所示操作錯誤;C、向試管中裝鋅粒時,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把鋅粒放在試管口,再慢慢將試管豎立起來,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D、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故選:D。11、D【詳解】根據可知,反應前有12個氧原子,反應后有4個碳原子、1個硫原子、4個氫原子、12個氧原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可知,故X的化學式為C4H4S。故選D。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原子重新組合而生成其他物質的過程,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12、A【分析】【詳解】A、金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不能與鹽酸反應,因此可用鹽酸鑒別是否純金,故選項正確;B、冬天用煤爐取暖,防止煤氣中毒,不要緊閉門窗,故選項錯誤;C、使用燃煤脫硫技術可減少酸雨,不是減少溫室效應,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含量過高引起的,故選項錯誤;D、油鍋著火,應立即蓋上鍋蓋或放入菜滅火,不能用水,故選項錯誤;故選A。13、B【詳解】A、③一個NH3中含有4個原子,一個CH4中含有5個原子,一個分子中原子總數由大到小應為:CH4、NH3,故③錯誤,不符合題意;B、①氧氣能供給呼吸:醫療急救,②氮氣化學性質穩定:做保護氣,③稀有氣體通電發不同顏色的光:電光源。全部正確,符合題意;C、②發現元素周期律應為:門捷列夫,③相對原子質量測定應為:張青蓮,不符合題意;D、二氧化碳和氮氣都能使燃著木條熄滅,不能用鑒別出來,不符合題意。故選B。14、B【詳解】A、礦泉水由水、礦物質等兩種以上物質混合而成,屬于混合物,不符合題意;B、凈水的方法有沉淀、過濾、吸附、消毒、蒸餾等,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過濾只能除去不溶性雜質,不能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題意;D、水是由水分子構成,不是由氫氣和氧氣構成的,不符合題意。故選B。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是純凈物。15、C【解析】A、根據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的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由于1個鋁離子帶3個單位正電荷,故可表示為Al3+,2個鋁離子就在其前再加2,故表示為2Al3+,正確;B、鈉原子的質子數為11,核外電子分層排布,正確;C、一個氧分子是由兩個氧原子構成的,故氧分子表示為O2,錯誤;D、根據化合價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學式中該元素的正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且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則氧化鎂中鎂元素顯+2價表示為,正確。故選C。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16、變紅密度比空氣大【分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詳解】(1)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裝置l中,將Y形導管平放于桌面上,通入CO2后,觀察到a管中試紙變紅。通過a、b兩管中的實驗現象說明CO2的性質是和水反應生成碳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裝置II中,將Y形管固定在鐵架臺上,a管在上方,b管在下方,緩緩通入CO2后,通過觀察到的現象可說明CO2具有①所驗證的性質外,還說明CO2的密度比空氣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裝置II中,b管中試紙先變紅。三、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17、424∶132.9%【詳解】(1)富馬酸亞鐵的化學式:C4H2FeO4可知富馬酸亞鐵中含有4種元素,碳、氫元素的質量比=12×4:1×2=24:1,故填:4;24:1。(2)富馬酸亞鐵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100%32.9%,故填:32.9%。18、(1);(2)13.2;(3)16.0g【詳解】(1)澄清石灰水與二氧化碳反應產生碳酸鈣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設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計算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