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的探索 復習_第1頁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的探索 復習_第2頁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的探索 復習_第3頁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的探索 復習_第4頁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的探索 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時空坐標新中國成立一五計劃三大改造開始第一次全國人民大表大會三大改造完成一五計劃完成1949年1953年1954年1956年1957年1958年1961年1966年1976年

大躍進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正

索探索失誤過渡時期新民主主義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確立調整國民經濟文革時期第一個五年計劃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一個計劃一部法律一個制度三大改造三次挫折王進喜、雷鋒、焦裕祿三位英雄模范人物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壹:揭開新面貌

第一個五年計劃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感慨地說:“現(xiàn)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材料一:中國與印度、美國鋼和電產量比較中國(1952年)印度(1950年)美國(1950年)鋼產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發(fā)電量(人均)2.76千瓦時10.9千瓦時2949千瓦時以上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經濟建設中的什么問題?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我國采取了什么措施?我國的工業(yè)尤其是重工業(yè)非常落后。編制并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

壹:.揭開新面貌——第一個五年計劃

時間目的基本任務主要成就特點結果

壹:.揭開新面貌——第一個五年計劃

1953—1957年底為了迅速改變我國落后農業(yè)國的狀況,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集中主要力量發(fā)展重工業(yè),建立國家工業(yè)化和國防現(xiàn)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fā)展交通運輸業(yè)、輕工業(yè)、農業(yè)和商業(yè);相應地培養(yǎng)建設人才(1)工業(yè):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等三大工程、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和飛機制造廠等建成投產(2)交通運輸業(yè):①鐵路:新建寶成、鷹廈等鐵路30余條。②公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繼通車,密切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qū)的聯(lián)系。③橋: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

(中國第一座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到1957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各項經濟建設指標大幅度超額完成成功原因1.中共的正確領導;2.蘇聯(lián)的大力援助;3.人民的共同努力。圖一個五年計劃主要成就示意圖背景特點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工業(yè)基地集中在東北成就意義(1)我國是落后的農業(yè)國,重工業(yè)基礎薄弱。(2)借鑒蘇聯(lián)的經驗(3)鞏固國防的需要我國開始改變工業(yè)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邁進。一橋二鐵三路四廠

壹:.揭開新面貌——第一個五年計劃

1.下表為1957年我國部分行業(yè)的產量情況。表中信息說明我國項目產量比1952年增長鋼產量535萬噸296%原煤產量1.31億噸98.5%發(fā)電量193億千瓦時164%糧食產量1.95億噸19%棉花產量164萬噸26%A.開始改變工業(yè)落后面貌B.建立了門類齊全的工業(yè)C.農輕重的比例協(xié)調發(fā)展D.農業(yè)生產實現(xiàn)了專業(yè)化A精選試題1.下圖為1953年創(chuàng)作的宣傳畫《把更多的鋼鐵送到祖國建設的最前線》。

該宣傳畫體現(xiàn)了我國A.人民打敗美帝國主義的堅定信念

B.土地改革后農民支持工業(yè)的決心

C.一五計劃時期工人建設祖國的熱情D.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工人的愿望C精選試題

(北京中考)漫畫反映出()CA.人民解放戰(zhàn)爭在全國的勝利B.封建土地制度廢除后的喜悅C.建設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信心D.三大改造完成后內心的喜悅《敬祝進步》建立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基礎。說明對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建設充滿信心。精選試題材料:1953年1957年中國工業(yè)總產值統(tǒng)計圖依據材料概括出19531957年中國工業(yè)總產值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xiàn)這種變化的原因。變化:原因:19531957年我國工業(yè)總產值持續(xù)增加。實行一五計劃,取得巨大成就,使工業(yè)迅速發(fā)展。精選試題貳:邁入新社會

三大改造

材料

要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就要求商品糧和各種工業(yè)原料的生產有一個大幅度的增長,而小農經濟、個體農業(yè)顯然不能滿足這種需要。同時,國家需要集中有限資源、資金和技術力量有計劃地開展重點建設,而私人資本主義則要求發(fā)展自己,實現(xiàn)自己的利潤最大化,這也是一對矛盾。這樣,社會主義改造的任務就不可避免地提了出來。

陳晉戚義明《大業(yè)奠基》小農經濟、個體農業(yè)無法滿足國家工業(yè)化的需要私人資本主義阻礙國家工業(yè)化建設1953年1956年

國家對農業(yè)、手工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二.邁入新社會——三大改造依據材料,概括在工業(yè)化的進程中出現(xiàn)了哪些問題?如何解決?小組合作三大改造方式實質意義不足農業(yè)手工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引導農民加入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引導手工業(yè)者加入手工業(yè)生產合作社實行贖買政策全行業(yè)公私合營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19531956年底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社會主義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著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等缺點。

二.邁入新社會——三大改造

農民申請加入農業(yè)生產合作社木器生產合作社天津盛錫福帽廠掛上公私合營的新廠牌以上三幅圖片共同反映了什么運動?看圖說史

二.邁入新社會——三大改造三大改造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推動社會性質轉變的事件能力提升用示意圖表示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一五計劃、三大改造之間的關系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抗美援朝19501953“一五計劃”19531957年底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創(chuàng)造工業(yè)發(fā)展條件提供物質保障創(chuàng)造了相對穩(wěn)定的外部環(huán)境促進服務能力提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束,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結束了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開始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三大改造完成實現(xiàn)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易錯易混下面兩幅圖為1956年1月拍攝的照片。它們反映了當時我國進行的()C兩幅圖反映了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在這一過程中,我國實行全行業(yè)公私合營。A.土地改革運動B.農業(yè)合作化運動C.全行業(yè)公私合營D.“大躍進”運動天津盛錫福帽廠掛牌儀式工商界代表向黨中央和毛主席報喜精選試題如圖照片是我國20世紀50年代經濟領域重大變革的一個場景。這一變革的作用是()A.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B.實現(xiàn)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C.保衛(wèi)了廣大中國人民和平生活D.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A1954年,商戶鴻茂興公私合營改造后,舉行掛牌儀式精選試題叁:建立新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時間

年9月地點北京背景隨著經濟建設的發(fā)展,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也加緊進行會議主要內容(1)制定《

》;我國第一部憲法_______________(性質),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以國家

的形式確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副主席,劉少奇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決定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意義形成了

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

制度(地位),為社會主義

建設奠定了基礎(意義)195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社會主義類型人民代表大會根本政治民主政治根本大法區(qū)分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三.建立新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三.建立新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閱讀以下材料,思考并討論:為什么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材料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材料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公布前,曾有1.5億人民參加討論,提出118萬條修改和補充意見。從選舉形式看從制定過程看從憲法內容看人大代表的選取體現(xiàn)廣泛的民主性。憲法真正反映人民的利益,確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憲法廣泛征求了人民群眾的意見,充分體現(xiàn)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材料一

第一屆全國人大(1954)

三大改造(19531956)

一五計劃(19531957)開始改變工業(yè)落后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邁進實現(xiàn)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保證人民當家做主

知識總結

如圖中,老年婦女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喜悅來源于(

)CA.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B.“一五”計劃的超額完成C.行使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D.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楊之光《一輩子第一回》(局部)(中國畫1954年)精選試題

肆:開始新探索

成就與失誤文革結束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

四.開始新探索——成就與失誤過渡時期(新民主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社會主義社會)1956年底1964年1976年1949年1967年新中國

立1970年1966年1958年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在探索中曲折發(fā)展艱辛探索中共八大(良好開端)時間、地點

年、北京內容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指出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

國變?yōu)橄冗M的

.影響中國開始全面的大規(guī)模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共八大二次會議總路線1958年,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七千人大會”(19561966年)農業(yè)工業(yè)1956

四.開始新探索——成就與失誤——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在探索中曲折前進良好開端失誤與挫折調整中共八大1956年,中國開始全面的大規(guī)模的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八字方針1958年,“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左傾錯誤,忽視客觀規(guī)律19611965,“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時代特征:啟示:①遵循客觀規(guī)律

②堅持實事求是

四.開始新探索——成就與失誤AB上升原因:BC下降原因:CD上升原因:三大改造和一五計劃的完成“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針的調整精選試題如下圖反映的是新中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業(yè)經濟發(fā)展狀況,出現(xiàn)圖中C點到D點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國家對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B.“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C.“文化大革命”中人民群眾以高昂的熱情投入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D.中共中央開始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精選試題右圖漫畫作者意在說明()A.社會主義建設遭遇到挫折B.人民的生產熱情空前高漲C.經濟建設要尊重客觀規(guī)律D.大躍進遏制浮夸風的蔓延c精選試題口號:兩大反革命集團和覆滅:危害:教訓:“以階級斗爭為綱”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團覆滅(九一三事件);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文革結束。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新中國成立后最嚴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損失:(1)民主與法制遭受踐踏:劉少奇冤案,成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2)社會和生產秩序混亂(3)國民經濟發(fā)展受到破壞,遭受巨大損失,教育、科學、文化事業(yè)遭到摧殘

①加強民主法治建設②在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以后必須堅定不移的把工作中心轉到經濟建設上來。③必須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反對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

四.開始新探索——成就與失誤認識這一時期取得的經濟、科技等成就及其具有的開創(chuàng)性、奠基性意義;建設成就

19581965年工業(yè)方面:武漢、包頭鋼鐵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田,1965年,我國實現(xiàn)了原油和石油的全部自給。交通運輸:___________________鐵路水利:“人造天河”___________科技: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結晶___________;1964年,第一顆_________爆炸成功文革時期1967年,第一顆_______爆炸成功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最長的公鐵兩用橋______________建成通車1970年,成功發(fā)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______________1973年,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_____________________紅旗渠牛胰島素原子彈氫彈南京長江大橋東方紅一號功秈型雜交水稻大慶、勝利、大港蘭新、蘭青、包頭

四.開始新探索——成就與失誤自力更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