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茶樹越冬管理辦法_第1頁
宜昌茶樹越冬管理辦法_第2頁
宜昌茶樹越冬管理辦法_第3頁
宜昌茶樹越冬管理辦法_第4頁
宜昌茶樹越冬管理辦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宜昌茶樹越冬管理辦法一、引言親愛的各位同事,茶樹種植對我們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而越冬管理是茶樹生長周期中的關鍵環節。宜昌地區的氣候條件在冬季有其特殊性,做好茶樹越冬管理,能有效保障茶樹來年的生長與產量,為公司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今天,作為有著二十年茶樹管理經驗的我,給大家分享這份宜昌茶樹越冬管理辦法,希望大家認真學習并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二、宜昌茶樹生長環境及冬季特點分析(一)宜昌地理與氣候概況宜昌地處長江中上游結合部,地形多樣,有山地、丘陵和平原。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平均氣溫在08℃之間,雖然相較于北方較為溫和,但偶爾也會出現低溫寒潮天氣,且冬季降水相對較少。(二)冬季對茶樹的影響1.低溫影響:茶樹是喜溫作物,當溫度低于0℃時,茶樹的生理活動會受到抑制。長時間低溫可能導致茶樹細胞內水分結冰,使細胞受損,造成茶樹凍害,影響來年發芽及生長。2.干旱影響:冬季降水少,空氣和土壤濕度降低,茶樹根系吸收水分困難,易出現生理干旱,影響茶樹體內的水分平衡和正常代謝。三、茶樹越冬管理目標確保茶樹安全越冬,減少凍害和干旱對茶樹的損害,維持茶樹的生理活性,為來年春季茶樹的萌發和生長奠定良好基礎,最終保障茶葉產量和品質,實現公司經濟效益的穩定增長。四、茶樹越冬管理具體措施(一)茶園土壤管理1.深耕培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我們鼓勵大家對茶園進行深耕。深耕深度以2030厘米為宜,這樣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通氣性和保水性,同時將部分害蟲和病菌深埋,減少病蟲害基數。深耕后要及時進行培土,將茶樹根莖周圍的土壤堆高1015厘米,以保護茶樹根莖免受低溫侵害。培土時要注意不要損傷茶樹根系,盡量保持土壤的自然結構。2.覆蓋地膜或秸稈完成深耕培土后,希望大家在茶園地面覆蓋地膜或秸稈。覆蓋地膜能有效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提高地溫,保持土壤疏松。覆蓋秸稈不僅能起到保溫保濕作用,腐爛后還能增加土壤肥力。覆蓋地膜時要將地膜拉緊鋪平,四周用土壓實,防止被風吹起。若是覆蓋秸稈,厚度保持在1015厘米,以稻草、麥秸等為宜,均勻覆蓋在茶樹行間及根部周圍。(二)茶樹施肥管理1.重施基肥基肥是茶樹越冬和來年生長的重要營養來源,應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完成施肥工作。我們推薦使用有機肥,如腐熟的農家肥、餅肥等,搭配適量的復合肥。施肥方法可以采用溝施,在茶樹行間開溝,溝深2030厘米,將肥料均勻施入溝內,然后覆土填平。施肥量根據茶樹生長情況和土壤肥力而定,一般每畝施農家肥20003000公斤,復合肥3050公斤。2.根外追肥在冬季茶樹生長緩慢,但適當的根外追肥能增強茶樹的抗寒能力。我們可以在12月至次年1月,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用0.3%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噴施,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噴施時要注意均勻周到,葉片正反兩面都要噴到,以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根外追肥不僅能補充茶樹養分,還能增強茶樹葉片的光合作用,提高抗寒能力。(三)茶樹修剪管理1.輕修剪對于生長良好、樹勢旺盛的茶樹,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進行輕修剪。輕修剪的目的是調整樹冠形狀,去除細弱枝、枯枝和病枝,減少養分消耗,增強茶樹通風透光性。修剪程度以剪去樹冠表面35厘米的枝葉為宜。修剪工具要鋒利,切口要平滑,避免損傷茶樹。修剪下來的枝葉要及時清理出茶園,集中處理,防止病蟲害傳播。2.深修剪對于樹勢衰老、雞爪枝多的茶樹,需要進行深修剪。深修剪一般在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進行,剪去樹冠上部1015厘米的枝葉,保留相對粗壯的骨干枝。深修剪后要加強茶園管理,及時施肥、澆水,促進茶樹萌發新枝。通過深修剪,可以更新茶樹樹冠,恢復樹勢,提高茶葉產量和品質。(四)茶樹病蟲害防治1.清理茶園冬季是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我們希望大家認真做好茶園清理工作。在11月下旬,將茶園內的枯枝、落葉、雜草等清理干凈,集中燒毀或深埋。這些殘枝落葉是病蟲害的越冬場所,清理后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害基數。同時,要仔細檢查茶樹,發現有病蟲害的枝條要及時剪除,并帶出茶園進行處理。對于有病害的茶樹,可在病部涂抹適量的殺菌劑,防止病害擴散。2.藥劑防治在清理茶園后,選擇合適的藥劑進行防治。對于茶樹的常見病蟲害如茶尺蠖、茶毛蟲、茶炭疽病等,可在12月上旬,用石硫合劑進行全園噴施。石硫合劑的波美度控制在35度,噴施時要均勻周到,茶樹的枝干、葉片以及茶園地面都要噴到。使用藥劑防治時,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操作,注意用藥安全,避免對環境和茶樹造成污染和損害。同時,要做好個人防護,防止藥劑中毒。(五)茶園水分管理1.適時澆水冬季雖然茶樹生長緩慢,對水分需求相對減少,但保持土壤適度濕潤對茶樹越冬至關重要。我們要密切關注天氣和土壤濕度情況,在干旱無雨時,及時進行澆水。澆水時間一般選擇在晴天的上午,水溫要與土壤溫度相近,避免冷水刺激茶樹根系。澆水方式可采用滴灌、噴灌等節水灌溉方式,既保證茶樹得到充足水分,又能節約用水。澆水量以濕透茶樹根系分布層為宜,一般每畝澆水量在3050立方米。2.排水防澇宜昌冬季有時也會出現降雨較多的情況,茶園如果排水不暢,容易造成積水,使茶樹根系缺氧腐爛。所以,我們要提前檢查茶園的排水系統,確保溝渠暢通。在雨季來臨前,對茶園內的排水溝進行清理和疏通,保證排水順暢。如果茶園地勢較低,要及時采取挖溝排水或墊高茶樹根部等措施,防止茶樹受澇。(六)茶樹防寒保暖措施1.搭建防風障在茶園迎風面,我們可以搭建防風障。對于易受寒風侵襲的茶園,在11月中旬,用竹竿、樹枝或塑料薄膜等材料搭建防風障。防風障高度以高于茶樹樹冠3050厘米為宜,長度根據茶園實際情況確定。搭建防風障可以有效降低風速,減少茶樹熱量散失,保護茶樹免受寒風侵害。同時,要定期檢查防風障的牢固性,如有損壞或松動,及時進行修復和加固。2.熏煙防凍在寒潮來臨前,當氣溫降到2℃左右時,我們可以采用熏煙防凍的方法。在茶園內每隔一定距離設置一個熏煙堆,用鋸末、谷殼、雜草等作為熏煙材料。熏煙時間一般在凌晨23點開始,持續到天亮。熏煙時要注意控制火勢,以產生濃煙為宜,通過煙霧籠罩茶園,防止地面熱量散失,提高茶園溫度,減輕茶樹凍害。同時,要安排專人負責熏煙工作,確保安全。五、越冬管理工作安排及監督檢查(一)工作安排1.10月上旬:制定茶樹越冬管理計劃,準備所需的肥料、農藥、地膜、秸稈等物資。中旬:開始重施基肥,進行深耕培土工作。下旬:完成深耕培土,部分茶園根據實際情況開始輕修剪或深修剪工作。2.11月上旬:繼續完成修剪工作,同時搭建防風障。中旬:完成覆蓋地膜或秸稈工作,清理茶園內的枯枝、落葉和雜草。下旬:全面檢查茶園清理情況,對茶樹病蟲害進行藥劑防治,用石硫合劑噴施茶園。3.12月上旬:進行根外追肥,用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噴施茶樹。中旬: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茶園水分管理,干旱時適時澆水,降雨多時注意排水防澇。下旬:再次檢查茶樹防寒保暖措施,如防風障是否牢固,熏煙材料是否準備充足等。4.次年1月上旬:進行第二次根外追肥。中旬:持續關注茶園土壤濕度和茶樹生長情況,根據實際進行相應管理。下旬:總結茶樹越冬管理工作,為來年管理提供經驗參考。(二)監督檢查1.公司將成立越冬管理監督小組,定期對茶園的越冬管理工作進行檢查。檢查內容包括各項管理措施的落實情況、物資使用情況、茶樹生長狀況等。2.監督小組要詳細記錄檢查結果,對于發現的問題,及時通知相關責任人進行整改。整改后要進行復查,確保問題得到徹底解決。3.將茶樹越冬管理工作納入員工績效考核體系,對于管理工作認真負責、茶樹越冬效果良好的員工給予適當獎勵;對于工作敷衍、未按要求落實管理措施的員工進行相應處罰。希望大家都能重視茶樹越冬管理工作,積極履行自己的職責。六、風險應對及應急預案(一)極端低溫風險應對1.如果出現極端低溫天氣,當氣溫低于5℃時,除了采取搭建防風障、熏煙防凍等常規措施外,還可以對茶樹樹冠進行覆蓋。用遮陽網、無紡布等材料對茶樹進行覆蓋,減少熱量散失,保護茶樹。2.低溫過后,及時檢查茶樹受凍情況。對于受凍較輕的茶樹,及時修剪受凍枝葉,追施速效氮肥,促進茶樹恢復生長;對于受凍嚴重的茶樹,要進行重修剪或臺刈,加強茶園管理,促進茶樹重新萌發新枝。(二)病蟲害突發風險應對1.如果在冬季茶園出現病蟲害突發情況,如茶尺蠖、茶毛蟲等害蟲大量爆發或茶炭疽病、茶餅病等病害迅速蔓延,要立即停止使用常規藥劑,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對口農藥進行防治。2.同時,增加藥劑噴施次數和濃度,但要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操作,避免對茶樹和環境造成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