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第一單元地球運動的意義第二節第3課時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與四季的形成課件_第1頁
魯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第一單元地球運動的意義第二節第3課時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與四季的形成課件_第2頁
魯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第一單元地球運動的意義第二節第3課時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與四季的形成課件_第3頁
魯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第一單元地球運動的意義第二節第3課時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與四季的形成課件_第4頁
魯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第一單元地球運動的意義第二節第3課時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與四季的形成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地球運動的意義第二節地球公轉的意義第3課時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與四季的形成第2頁研習任務一晝夜長短的變化教材認知圖1為

夏至日圖2為

春、秋分日圖3為

冬至日1.

反映:晝夜長短反映

日照時間的長短。夏至春、秋分冬至日照時間2.

晝弧、夜弧(1)形成:晨昏線把所經過的

緯線分割而成。(2)特點:除了在

赤道上和春、秋分日外,各地晝弧和夜弧不等長。(3)意義:表示晝夜長短。若晝弧比夜弧

長,則

白晝長、黑夜短;反之,則黑夜長、白晝短。緯線赤道長白晝3.

變化規律時間變化特點重要節氣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各緯度

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

越長,夜

越短圖1中北半球各地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皆為

極晝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各緯度

晝短夜長。緯度越高,晝

越短,夜

越長圖3中北半球各地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

極夜現象春、秋分日圖2代表的時間是每年的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

晝夜等

,均為12時晝長夜短越長越短極晝晝短夜長越短越長極夜晝夜等長思考

(1)在同一天,各地的晝夜長短一定相等嗎?提示:必須在同一緯線上各地同一天的晝夜長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時也相同)。(2)緯度越高,晝夜長短差別是不是越來越大?提示:二分日時,全球晝夜等長。其余時間,除了極晝、極夜的地區外,緯度越高晝夜長短差別越大。[重點研討]1.

晝夜長短分布——抓“直射點位置”太陽直射點所在的半球位置決定晝夜長短狀況。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就晝長夜短,且越向該半球的高緯度地區白晝時間越長。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的極點周圍出現極晝現象。如下圖所示:2.

晝夜長短變化——抓“移動方向”此處的“移動方向”主要是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方向,它決定晝長、夜長的變化趨勢,緯度高低決定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哪個半球就晝變長夜變短,且緯度越高,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大。如下圖所示:3.

晝夜長短變化的規律(1)對稱規律:同一緯線上各地晝夜長短相同(同線等長);南北半球同緯度晝夜長短相反。同一地點,二分日前后時間相同的兩日期,晝夜長短相反;二至日前后時間相同的兩日期,晝夜長短相同。(2)遞增規律: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另一半球相反。(3)變幅規律:赤道處全年晝夜平分;緯度越高,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越大。(4)極晝、極夜規律:極晝(極夜)的起始緯度=90°-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緯度越高,極晝(極夜)出現的天數越多。合作研討

天安門廣場國旗的升降時間,是根據北京的日出、日落時間確定的。日期不同,國旗的升降時間也有所差異。每年1月11日到6月6日,升旗時間由早晨7時36分逐漸提前到凌晨4時36分,平均每天依次提前約1分鐘;6月22日至12月30日,升旗時間由早晨4時46分逐漸推遲到7時36分,平均每天推遲52秒鐘。12月31日到1月10日與6月7日到6月21日,每天的升旗時間分別為恒定的7時36分與4時46分。國旗的降旗時間同樣分為逐漸推遲和逐漸提前的兩個時段。遇到陰天、雨天和雪天,升旗和降旗的時間與前一天相同。1.

每年1月11日至6月6日和6月22日至12月30日兩個時段,分析北京的晝長如何變化。(區域認知)提示:每年1月11日至6月6日北京的晝長逐漸變長;每年6月22日至12月30日北京的晝長先變短,再變長。2.

簡述天安門廣場升國旗的時間隨不同季節調整的原因。(綜合思維)提示:升旗時間是由日出時間確定的,日出、日落時間與晝長直接相關。由于地球的公轉,北京的晝長是隨季節有規律變化的。3.

從游覽時間上看,我們中學生去北京旅游,應選擇暑假去,還是寒假去?為什么?(地理實踐力)提示:最好選擇暑假去,因為此時為夏季,白天時間長,游覽時間充足。研習經典

下圖示意某日某時刻某緯線圈至極點的晝夜分布狀況,陰影為黑夜。讀圖,回答1~2題。1.

該緯線圈的緯度可能是(

D

)A.0°B.23°26'SC.30°SD.30°N解析:第1題,根據圖中三個點的經度數可推斷出該緯線圈位于北半球;從該緯線圈的晝夜狀況(晝長夜短)可知,該緯線圈不是赤道。據此結合選項,只有30°N符合要求。故選D項。D2.

該日P地夜長為(

B

)A.10小時B.11小時C.2小時D.13小時解析:第2題,由圖并結合上題分析可知,該日太陽直射北半球。P地晝長夜短,其夜弧為22.5°W向東到142.5°E,跨經度165°,所以P地夜長為165°/15°=11小時。故選B項。B第14頁研習任務二晝夜長短及日出、日落時間計算[重點研討]1.

晝夜長短的計算(1)根據晝弧或夜弧的長度進行計算①晝長時數=晝弧度數/15°②夜長時數=夜弧度數/15°(2)根據日出、日落時間進行計算地方時正午12時把一天的白晝平分為相等的兩份,如下圖所示:①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這里的日出時間、日落時間不必要求是地方時,但所用時間要統一,如都是北京時間)②晝長時數=(12:00-日出地方時)×2=(日落地方時-12:00)×2③夜長時數=(日出地方時-0)×2=(24:00-日落地方時)×2(3)根據分布特點進行計算①同緯度各地的晝長相等,夜長相等。②南北半球緯度數相同的地區晝夜長短對稱分布,如40°N的晝長等于40°S的夜長。(4)特殊地點的晝長確定①赤道上,晝長=夜長=12小時。②極晝區,晝長=24小時,夜長=0;極夜區,晝長=0,夜長=24小時。2.

日出、日落地方時的計算(1)日出地方時=12-晝長/2(2)日落地方時=12+晝長/2研習經典

下表示意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晝時長。讀表,回答1~3題。地點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晝時長4小時30分10小時29分11小時25分13小時56分1.

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D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解析:第1題,該日為北半球冬至日,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由表中數據可知,晝長大于12小時的是丁地,因此位于南半球的為丁地,D項正確。故選D項。D2.

四地所處緯度從高到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C

)A.

甲、乙、丙、丁B.

丙、丁、乙、甲C.

甲、丁、乙、丙D.

丁、丙、乙、甲解析:第2題,該日為北半球冬至日,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且緯度越高,晝越短。甲、乙、丙三地均位于北半球,緯度由高到低的排序為甲、乙、丙;丁地晝長為13小時56分,與丁地緯度相同的北半球地區夜長為13小時56分,因此北半球該緯度地區的晝長為10小時4分,緯度高于乙地,即丁地的緯度比乙地更高。綜上所述,四地緯度由高到低的排序為甲、丁、乙、丙,C項正確。故選C項。C3.

該日甲地日落的當地時間是(

A

)A.14:15B.10:15C.14:30D.10:30解析:第3題,當日甲地晝長為4小時30分,自正午(12時)到日落,用時2小時15分,故甲地日落時間為當地14:15,A項正確。故選A項。A第21頁研習任務三五帶與四季的形成教材認知1.

五帶的形成(1)劃分依據:太陽輻射從低緯度向高緯度呈有規律

遞減。(2)五帶的劃分遞減[連一連]請正確連線。30°N

熱帶67°N

南溫帶15°N

北溫帶35°S

南寒帶70°S

北寒帶提示:2.

四季的形成(1)四季變化明顯的地區——溫帶。季節獲得太陽輻射能量的多少氣溫狀況夏季正午太陽高度大,白晝時間長,獲得太陽輻射能量多氣溫較高冬季正午太陽高度小,白晝時間短,獲得太陽輻射能量少氣溫較低(2)四季更替不明顯的地區——熱帶和寒帶。①熱帶地區:正午太陽高度終年較大,全年氣溫較高。②寒帶地區:晝夜長短變化大,全年正午太陽高度很小,全年氣溫較低。(3)劃分(以北半球為例)類型天文四季氣候四季范圍春季過渡季節3、4、5月夏季白晝

最長、正午太陽高度

最高的季節6、7、8月秋季過渡季節9、10、11月冬季白晝

最短、正午太陽高度

最低的季節12、1、2月最長最高最短最低[重點研討]1.

四季和五帶的形成2.

五帶的劃分3.

黃赤交角與五帶范圍的關系(1)黃赤交角的度數=回歸線的度數,回歸線決定了熱帶的范圍。(2)極圈的度數=90°-黃赤交角的度數=90°-回歸線的度數,極圈的度數決定了寒帶的范圍。(3)若黃赤交角變化,太陽直射點移動的范圍發生變化,則回歸線和極圈的度數發生變化,從而導致熱帶、溫帶、寒帶的范圍發生變化。如下表所示。黃赤交角變化增大減小五帶范圍變化熱帶擴大減小溫帶減小擴大寒帶擴大減小合作研討

春至細雨如絲,楊花飛舞;夏則傍流水亭軒,賞芙蓉花開;秋來隔窗聽雨,小扇撲螢;冬可踏綿柔雪地,聆暗香遁地。1.

詩句中描述的季節更替在我國的北方和南方,哪個表現更明顯?(區域認知)提示:在北方更明顯。2.

寒冬臘月,許多東北的老人愿意到海南三亞過冬,主要原因是什么?(綜合思維)提示:海南三亞緯度較低,屬于熱帶,冬季時氣溫較高。3.

分析中緯度地區四季更替最明顯的原因。(區域認知、綜合思維)提示:中緯度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最大,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也較大,且正午太陽高度和晝長同時達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輻射變化最大。研習經典

下圖為我國北京、廣州、武漢、哈爾濱四個城市的季節分配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1.

圖示季節分配所屬的城市自上而下依次為(

D

)A.

北京、廣州、武漢、哈爾濱B.

北京、武漢、哈爾濱、廣州C.

廣州、武漢、哈爾濱、北京D.

廣州、北京、哈爾濱、武漢解析:第1題,緯度越低的地區得到的太陽輻射越多,熱量越充足,夏季時間應越長,故夏季時間由長到短的順序為緯度由低到高的順序,對應圖中應為廣州、北京、哈爾濱、武漢。故選D項。D2.

下列關于季節更替的敘述,錯誤的是(

C

)A.

低緯度地區季節更替不明顯B.

中緯度地區季節更替明顯C.

高緯度地區季節更替明顯D.

季節更替表現為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解析:第2題,低緯度地區接受太陽輻射較多,熱量變化較小,故季節更替不明顯;中緯度地區不同季節接受的太陽輻射差異明顯,季節更替明顯;高緯度地區接受太陽輻射較少,溫度較低,季節更替不明顯;季節更替表現為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故選C項。C讀五帶分布圖,回答3~4題。3.

下列地區四季變化最明顯的是(

B

)A.

熱帶B.

北溫帶C.

北寒帶D.

低緯度地區解析:第3題,由圖可知,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終年炎熱;寒帶有極晝極夜觀象,終年寒冷;溫帶既無陽光直射也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分明。故選B項。B4.

假設黃赤交角為30°,地球上(

A

)A.

寒帶的范圍變大B.

溫帶的范圍變大C.

熱帶的范圍變小D.

寒帶的范圍不變解析:第4題,黃赤交角變為30°,說明太陽直射點最北可到達30°N、最南到達30°S,因此熱帶的范圍變大,C項錯誤;極圈的緯度變為60°N和60°S,故寒帶的范圍變大,A項正確,D項錯誤;溫帶的范圍縮小,B項錯誤。故選A項。A

我國古代歷法按地球公轉的方向,將每15°定為一個節氣,共有二十四個節氣。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下圖)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讀圖,回答5~6題。5.

如果把地球公轉軌道按春夏秋冬大致均分為四段,則北半球得到太陽輻射最多的一段是(

B

)A.

立春到立夏B.

立夏到立秋C.

立秋到立冬D.

立冬到立春B解析:第5題,北半球得到太陽輻射的多少,取決于太陽直射點的位置。立夏到立秋,太陽直射點都位于北半球,這個時間段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多,B項正確;立春到立夏,太陽直射點從南半球向北半球移動,立秋到立冬,太陽直射點從北半球向南半球移動,這兩個時間段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均不是最多的,A、C項錯誤;立冬到立春,太陽直射點都位于南半球,這個時間段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少,D項錯誤。故選B項。6.

天文四季以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為劃分依據,氣候四季以氣溫為劃分依據。二者在時間劃分上有一定的錯位,其主要原因是(

D

)A.

東西方歷法不同B.

陽歷與陰歷計時標準不同C.

閏年與閏月的計時方法不同D.

熱量的傳導過程需要一段時間D解析:第6題,根據題干信息可知,天文四季以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為劃分依據,大氣上界獲得太陽輻射的多少與緯度以及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緊密相關。而氣候四季以氣溫為劃分依據,結合大氣的受熱過程可知,到達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經過大氣層的削弱到達地面,使地面溫度升高,之后對流層大氣吸收地面長波輻射而增溫,熱量的傳導過程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天文四季與氣候四季在時間劃分上有一定的錯位,D項正確。這種錯位與東西方歷法、陽歷與陰歷的計時標準、閏年與閏月的計時方法等無關,A、B、C項錯誤。故選D項。第39頁課時作業

下圖為某日地球光照圖,陰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讀圖,回答1~2題。1.

該日為北半球的(

B

)A.

春分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解析:第1題,該日北半球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因此為北半球的夏至日。故選B項。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

圖示四個城市中,該日黑夜最長的是(

D

)A.

北京B.

烏蘭巴托C.

新加坡D.

珀斯解析:第2題,北半球的夏至日,越往南黑夜越長,珀斯位置最靠南,夜最長。故選D項。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下圖示意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往返移動。讀圖,回答3~4題。3.

當太陽直射點處在d位置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A.

只有赤道上晝夜平分B.

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最大值C.

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D.

北極圈及其以北到處都是極晝現象A解析:第3題,太陽直射點處在d位置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晝短夜長,赤道終年晝夜平分,A項正確。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的最小值(注意北半球極夜地區在極夜出現后,晝長始終為0小時,冬至日北半球極夜范圍最大),B項錯誤。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C項錯誤。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D項錯誤。故選A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4.

當太陽直射點由d向a移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

北極圈內的極夜范圍逐漸增大B.

南半球各地黑夜逐漸變短C.

全球逐漸趨向晝夜平分D.

地球公轉逐漸趨向近日點解析:第4題,d為南回歸線,a為赤道,由d向a,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極圈內的極夜范圍逐漸縮小,A項錯誤。南半球各地黑夜逐漸增長(注意南半球極晝地區夜長在該地區極晝消失前始終為0小時),B項錯誤;太陽直射赤道時,全球晝夜平分,所以全球逐漸趨向晝夜平分,C項正確;近日點為1月初,所以,太陽直射點由d向a移動時,地球先趨向近日點,再遠離近日點,D項錯誤。故選C項。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2023年6月7日至10日,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順利進行。下表示意2023年北京市高考時間安排。讀表,回答5~6題。日期時間、科目6月7日9:00—11:30語文15:00—17:00數學6月8日/15:00—16:30英語(筆試)15:00—17:00其他外語(含聽力考試)6月9日8:00—9:30物理15:30—17:00化學11:00—12:30思想政治6月10日8:00—9:30歷史15:30—17:00地理11:00—12:30生物15:30—17:00地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5.

下列光照圖與2023年北京市高考期間全球晝夜分布狀況最吻合的是(B

A

B

C

D解析:第5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23年6月7日至10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北極點附近出現極晝現象,符合題意的圖為B項。故選B項。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6.

對于北京市當地而言,與6月7日晝夜長短狀況最接近的日期是(C

)A.1月2日前后B.3月21日前后C.7月7日前后D.12月7日前后解析:第6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期關于二至日對稱時晝夜長短分布狀況類似,因此,6月7日關于夏至日對稱的日期最接近7月7日前后,C項正確。故選C項。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下表表示四地一年中晝長最大差值。讀表,回答7~8題。地點①②③④晝長最大差值2小時26分24小時0小時5小時42分7.

四地按緯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確的是(

C

)A.

①③④②B.

③②①④C.

②④①③D.

④③①②解析:第7題,緯度越低,晝長最大差值越小,由此可知四地緯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是②④①③。故選C項。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8.

④地的最短晝長為(

B

)A.8小時31分B.9小時9分C.10小時42分D.11小時22分解析:第8題,④地晝長最大差值等于該地晝長最大值(設為x)減去該地晝長最小值(24-x),由此可得出:x-(24-x)=5小時42分,由此可得x=14小時51分,④地最短晝長等于24-14小時51分=9小時9分。故選B項。B地點①②③④晝長最大差值2小時26分24小時0小時5小時42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北京冬季奧運會于2022年2月4日20:00(北京時間)開幕,2月20日閉幕。據此回答9~10題。9.

北京冬奧會舉辦期間(

B

)A.

北京晝長夜短B.

太陽直射點向北運動C.

北京日出越來越晚D.

地球公轉速度變快解析:第9題,2月4日至2月20日太陽直射南半球且向北移動,B項正確;北京晝短夜長,A項錯誤;北京白晝時間在變長,因此北京日出越來越早,C項錯誤;地球公轉速度最快時是1月份,因此此時段地球公轉速度變慢,D項錯誤。故選B項。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0.

北京冬奧會開幕時,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25°43'S,28°11'E)某中學操場上的旗桿影子朝向(

D

)A.

西南B.

東北C.

西北D.

東南解析:第10題,北京時間(東八區)與比勒陀利亞(東二區)相差6小時,北京冬奧會開幕時,比勒陀利亞為14時,比勒陀利亞位于南半球,因此下午太陽位于西北方向,旗桿影子朝向東南,D項正確,A、B、C項錯誤。故選D項。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每天清晨,有許多人到天安門廣場觀看國旗與太陽同時升起。天安門廣場連續三天的升旗時間如下表所示。讀表,回答11~12題。升旗時間第一天5:49第二天5:50第三天5:5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1.

關于這段時間里地球運動的正確敘述是(

C

)A.

地球的公轉速度在減慢B.

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并逐漸向北移動C.

南極地區有極夜現象D.

赤道上晝長變短解析:第11題,讀表可知,從第一天到第三天,升旗時間推遲,表明日出時間推遲,所以晝長變短,但升旗時間(即日出時間)仍然早于6時,表明當地晝長夜短,由此可知,在此期間,太陽直射北半球,且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南極地區有極夜現象,B項錯誤,C項正確;地球公轉逐漸遠離遠日點(7月初到達遠日點附近,公轉速度最慢),表中日出時間接近6時,表明此時應靠近秋分日,所以公轉速度在加快,A項錯誤;赤道上終年晝夜等長,D項錯誤。故選C項。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

該時段最可能處于(

B

)A.3月21日之前B.9月23日之前C.6月22日之前D.12月22日之前解析:第12題,根據上題分析可知,該時段應處于夏至與秋分之間,且由于表中日出時間接近6時,說明此時應靠近秋分日,所以該時段最可能位于9月23日之前。故選B項。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讀某地晝長季節變化圖,回答13~14題。13.

該圖反映的地點是(

B

)A.

極點B.

北極圈C.

赤道D.

南極圈解析:第13題,讀圖可知,該地在夏至日(6月22日)晝長為24小時,出現極晝現象;在冬至日(12月22日)晝長為0小時,出現極夜現象,且極晝與極夜均只有一天,故該地位于北極圈,B項正確;極點的極晝約為半年,A項錯誤;赤道全年晝夜平分,C項錯誤;南極圈夏至日為極夜,冬至日為極晝,D項錯誤。故選B項。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4.

下列日照圖所示日期與上圖中B點所代表的日期相同的是(圖中陰影處表示黑夜)(

B

A

B

C

D解析:第14題,B點為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極圈及其以南地區出現極晝現象,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B項正確;A、C項表示夏至日,排除;D項表示二分日,排除。故選B項。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每年冬至前后,落日光輝穿過頤和園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橋,照亮全部十七個橋洞,呈現出壯麗景觀,俗稱“金光穿洞”,吸引無數游人前來拍照。下圖為某攝影愛好者在冬至日(北京時間約為16:40)拍攝到的“金光穿洞”效果最佳的照片。讀圖,回答15~17題。15.

頤和園十七孔橋的走向大致是(

D

)A.

南北走向B.

東北—西南走向C.

東西走向D.

西北—東南走向解析:第15題,冬至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附近,此時北半球晝短夜長,日落西南,出現“金光穿洞”現象,說明橋洞朝西南,據此推知該橋應為西北—東南走向。故選D項。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6.

理論上,夏至日拍攝最佳“金光穿洞”照片的北京時間大致是(

A

)A.4:55B.5:55C.16:40D.19:55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第16題,頤和園十七孔橋“金光穿洞”現象與不同季節的日落和日出方向密切相關。由上題分析可知,頤和園十七孔橋的走向大致是西北—東南走向,冬至日前后,日落西南,太陽光線與頤和園十七孔橋的走向所成夾角最大。理論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