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肢體血管瘤的護理查房一、前言肢體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可發生于身體任何部位的血管,但以四肢、軀干較為多見。它不僅影響患者的外觀,還可能因壓迫周圍組織或器官導致功能障礙,甚至出現出血、潰瘍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對于肢體血管瘤患者的護理至關重要。本次護理查房旨在通過對一位肢體血管瘤患者的護理過程進行全面回顧和分析,總結經驗,提高護理質量,為今后類似患者的護理提供參考。二、病例介紹患者李某,男,5歲,因發現右下肢腫塊3年入院。3年前,患兒家長偶然發現其右下肢腘窩處有一花生米大小的腫塊,未予重視。此后腫塊逐漸增大,現如雞蛋大小。患兒無疼痛、瘙癢等不適癥狀,行走正常。入院查體:體溫36.5℃,脈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90/60mmHg。右下肢腘窩處可見一約5cm×4cm大小的暗紅色腫塊,邊界清晰,質地柔軟,表面皮膚正常,無破潰、出血。腫塊可壓縮,聽診可聞及血管雜音。超聲檢查提示:右下肢腘窩處海綿狀血管瘤。完善相關檢查后,在全麻下行右下肢腘窩海綿狀血管瘤切除術,手術順利,術后安返病房。三、護理評估1.身體狀況評估-生命體征:術后密切監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每30分鐘測量一次,直至平穩?;純盒g后體溫波動在36.2℃-37.2℃之間,脈搏80-90次/分,呼吸18-22次/分,血壓90-100/60-70mmHg。-傷口情況: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血、滲液,保持傷口清潔干燥。術后傷口敷料有少量淡血性滲出,及時給予更換。術后3天,傷口換藥時可見切口愈合良好,無紅腫、壓痛,拆除縫線后傷口甲級愈合。-肢體活動:評估右下肢的肌力、肌張力及關節活動度。術后患兒右下肢肌力、肌張力正常,膝關節、踝關節活動自如,但因傷口疼痛,活動范圍稍受限。2.心理社會評估-患兒年齡較小,對疾病和手術缺乏認知,表現出恐懼、焦慮情緒。在與患兒溝通時,發現他對陌生的環境和醫護人員有抵觸情緒,不愿意配合治療和護理。-家長對患兒的病情非常關注,擔心手術效果及術后恢復情況,對護理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四、護理診斷1.疼痛:與手術創傷有關。2.恐懼:與陌生環境及疾病認知不足有關。3.潛在并發癥:出血、感染:與手術及傷口暴露有關。4.知識缺乏:家長缺乏肢體血管瘤的相關知識及術后護理知識。五、護理目標與措施1.疼痛-護理目標:患兒疼痛減輕,舒適感增加。-護理措施-評估疼痛程度:采用面部表情評分法(FPS-R)評估患兒疼痛程度,術后24小時內疼痛較明顯,評分為3-4分。-體位護理:指導患兒采取舒適體位,避免壓迫傷口。術后給予患兒平臥,右下肢略抬高15°-30°,以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和疼痛。-藥物止痛:根據疼痛程度遵醫囑給予止痛藥物。術后6小時內患兒疼痛較劇烈,給予布洛芬混懸液口服后,疼痛緩解,評分降至2分。-心理支持: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等方式轉移患兒注意力,減輕疼痛帶來的不適。2.恐懼-護理目標:患兒恐懼心理減輕,能配合治療和護理。-護理措施-環境介紹:向患兒及家長介紹病房環境、規章制度及主管醫護人員,消除陌生感。-溝通交流:主動與患兒溝通,了解其心理需求,用溫和、親切的語言安慰患兒,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疾病宣教:向患兒及家長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手術過程及術后注意事項,增強其對疾病的認知,減輕恐懼心理。3.潛在并發癥:出血、感染-護理目標:預防出血、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護理措施-傷口護理:密切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血、滲液,保持傷口清潔干燥。術后每天更換傷口敷料,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病情觀察:觀察患兒體溫、傷口有無紅腫、疼痛加劇等情況,及時發現感染跡象。術后3天內,患兒體溫正常,傷口無異常變化。-避免劇烈活動:告知患兒及家長術后避免劇烈活動,防止傷口裂開出血。4.知識缺乏-護理目標:家長掌握肢體血管瘤的相關知識及術后護理要點。-護理措施-健康宣教:向家長講解肢體血管瘤的病因、治療方法及術后護理注意事項,發放相關宣傳資料。-示范指導:示范傷口護理、肢體功能鍛煉等操作方法,讓家長親自參與,直至掌握。-定期隨訪:告知家長定期帶患兒復診,如有異常及時就醫。六、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1.出血-觀察要點:密切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血,若滲血較多,應及時更換敷料,并報告醫生。觀察患兒有無面色蒼白、脈搏細速、血壓下降等出血性休克的表現。-護理措施:一旦發現出血,立即壓迫止血,并根據出血量及患兒情況進行相應處理。若出血量大,需及時建立靜脈通道,輸血、補液,維持患兒生命體征平穩。2.感染-觀察要點:觀察患兒體溫變化,若體溫持續升高或超過38.5℃,伴有傷口紅腫、疼痛加劇、分泌物增多等癥狀,提示可能發生感染。-護理措施:遵醫囑給予抗生素治療,加強傷口換藥,保持傷口清潔。若傷口有膿性分泌物,應及時取分泌物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根據結果調整抗生素。七、健康教育1.疾病知識教育:向患兒及家長講解肢體血管瘤的發生、發展過程,讓他們了解疾病的本質,消除恐懼心理。2.術后康復指導-傷口護理:告知家長保持傷口清潔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傷口拆線后可逐漸用溫水清洗,但要注意動作輕柔。-肢體功能鍛煉:指導家長協助患兒進行適當的肢體功能鍛煉,如術后1-2天可進行足趾、踝關節的屈伸活動,術后3-5天逐漸增加膝關節的屈伸活動,以促進肢體功能恢復。-飲食指導: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增強患兒機體抵抗力,促進傷口愈合。3.定期復查:告知家長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需帶患兒到醫院復查,觀察傷口愈合及肢體功能恢復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就診。八、總結通過對本次肢體血管瘤患兒的護理查房,我們全面了解了患兒的病情及護理過程。在護理過程中,我們針對患兒的護理診斷采取了有效的護理措施,取得了較好的護理效果。患兒術后疼痛得到緩解,恐懼心理減輕,未發生出血、感染等并發癥,傷口愈合良好,肢體功能逐漸恢復。同時,通過對家長的健康教育,提高了他們對疾病的認知及術后護理能力,為患兒的康復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加強對肢體血管瘤患者的護理,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護理質量。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發現并處理并發癥,為患者提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河北省阜平一中化學高二下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云南省保山市昌寧一中化學高一下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母雞孵化小雞管理辦法
- 公務接待出差管理辦法
- 保健食品備案管理辦法
- 巨細胞病毒抑制機制-洞察及研究
- 公安監管醫院管理辦法
- 三查四定知識詳解與應用
- 農業種植結構調整與人力資源配置
- 沈陽牌匾設置管理辦法
- GB/T 19889.5-2006聲學建筑和建筑構件隔聲測量第5部分:外墻構件和外墻空氣聲隔聲的現場測量
- GB/T 18391.1-2009信息技術元數據注冊系統(MDR)第1部分:框架
- GA 1283-2015住宅物業消防安全管理
- midas分析設計原理
- 質量管理手冊(隧道)(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
- 黃大年式教學團隊申報材料
- 出香港貨物發票樣板樣本空白
- 醫院免疫室標準化操作程序免疫室內質量控制操作指南(ELISA)人民醫院檢驗科免疫SOP人民醫院質量管理體系課件
- 柳州市柳東新區南慶安置區項目工程基坑支護方案
- 卵巢腫瘤ppt課件
- 發電可靠性考試真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