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的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_第1頁
李樹的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_第2頁
李樹的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_第3頁
李樹的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_第4頁
李樹的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李樹的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

2012-02-065:50

李樹栽培技術

一、概述(一)栽培歷史及分布李樹栽培范圍廣泛,品種豐富,在我

國,栽培的李樹主要為中國李,栽培歷史已有3000多年,《詩經》、《齊民

要術》中均有李樹栽培的記載。中國李分布于全國各地,三華李、芙蓉李和木

雋李,可在高溫、高濕的南方生長發育;東北美麗李、綏棱紅李等能耐-30?

T0C的低溫。因此,李樹是溫帶果樹中對氣溫適應性很強的樹種。以河北、

河南、山東、安徽、山西、江蘇、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四川、廣東、遼

寧等地栽培較多。中國李不僅在中國分布廣且栽培歷史悠久,在朝鮮、日本等

國也有較長的栽培歷史,近百年來,又傳至歐美各國。與美洲李雜交,培育出

許多種間雜交新品種。

(二)李的經濟價值李是優良的鮮食果品,營養豐富。果實含糖量7%?

17%、酸0.16%?2.29%、單寧0.15%?1.5%,李果中含有蛋白質、脂肪、胡蘿

卜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C.B1.B2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還

含有17種人體需要的氨基酸等。李果酸甜適度,外觀鮮美,不僅適于鮮食且

可制干、制罐、制果脯、果醬、果汁、果酒和蜜餞等。李果亦有較高的藥用價

值,有清熱利水、活血祛痰、潤腸等作用。李樹渾身是寶,李仁含油率高達45%,

李仁油是工業潤滑油之一;李樹的葉簇、花朵和果實均有觀賞價值,李還是重

要的蜜源植物,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

(三)李的栽培現狀及發展前景20世紀80年代以前李樹的栽培,在我

國未得到足夠的重視,發展較慢,經濟效益也較差。進入80年代以后,我國

開展了全國性李樹資源的普查、收集、保存等工作,并在遼寧熊岳建立了國家

李樹種質資源圃,成為我國李樹的科研中心。果樹科技工作者除對我國的名優

品種進行利用外,還從國外引進一些優良品種,如日本的大石早生、澳大利亞

14號李、黑琥珀李等。近年來,我國李樹的栽培面積、產量迅速發展,如遼寧

省的錦西市,年產李果1991年就達3000多萬公斤,成為全國馳名的李果生產

基地。浙江省1995年種植面積達4373公頃,產量24560噸。福建永泰以“李

果之鄉”著稱,其李果及李蜜餞加工暢銷海內外。據不完全統計,1989年全國

李樹栽植面積達154.8萬畝,產量46.8萬噸,人均占有李果不足0.5公斤,

1996年我國李樹產量205.9萬噸,居世界首位,

二、李樹的生物學特性

(一)生長習性

L根系(1)砧木。李樹栽培上應用的多為嫁接苗木,砧木絕大部分為

實生苗,少數為根藁苗。李樹的根系屬淺根系,多分布于距地表5?40厘米的

土層內,但由于砧木種類不同根系分布的深淺有所不同,毛櫻桃為砧木的李

樹根系分布淺,0?20厘米的根系占全根量的60%以上,而毛桃和山杏砧木的

分別為49.3%和28.1%O山杏砧李樹深層根系分布多,毛桃砧介于二者之間(根

系分布示意圖見圖4)。

(2)根系活動規律。根系的活動受溫度、濕度、通氣狀況、土壤營養狀

況以及樹體營養狀況的制約。根系一般無自然休眠期,只是在低溫下才被迫休

眠,溫度適宜,一年之內均可生長。土溫達到5?7℃時,即可發生新根,15?

22℃為根系活躍期,超過22℃根系生長減緩。土壤濕度影響到土壤溫度和透氣

性,也影響到土壤養分的利用狀況,土壤水分為田間持水量的60%?80%是根系

適宜的濕度,過高過低均不利于根系的生長。根系的生長節奏與地上部各器官

的活動密切相關。一般幼樹一年中根系有三次生長高峰,一般春季溫度升高根

系開始進入生長高峰,隨開花坐果及新梢旺長生長減緩。當新梢進入緩慢生長

期時進入第二次生長高峰。隨果實膨大及雨季秋梢旺長又進入緩長期。當采果

后,秋梢近停長土溫下降時,進入第三次生長高峰。結果期大樹則只有兩次明

顯的根系生長高峰。了解李樹根系生長節奏及適宜的條件,對李樹施肥、灌水

等重要的農業技術措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枝、芽李樹的芽分為花芽和葉芽兩種,花芽為純花芽,每芽中有

1?4朵花。葉芽萌發后抽枝長葉,枝葉的生長同樣與環境條件及栽培技術密切

相關。在北方李樹一年之中的生長有一定節奏性,如早春萌芽后,新梢生長較

慢,有7?10天的葉簇期,葉片小、節間短,芽較小,主要靠樹體前一年的貯

藏營養。隨氣溫升高,根系的生長和葉片增多,新梢進入旺盛生長期,此期枝

條節間長,葉片大,葉腋間的芽充實、飽滿,芽體大。此時是水分臨界期,對

水分反應較敏感,要注意水分的管理,不要過多或過少。此期過后,新梢生長

減緩,中、短梢停長積累養分,花芽進入旺盛分化期。雨季后新梢又進入一次

旺長期一秋梢生長。秋梢生長要適當控制,注意排水和旺枝的控制,以防幼樹

越冬抽條及凍害的發生。

(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由于各種不同種類的李樹處于不同的生態環

境下,形成了不同生態型。在引種和栽培上要區別對待,這樣可增加引種栽培

的成功率。

1.溫度李樹對溫度的要求因種類和品種不同而異。中國李、歐洲李

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而美洲李比較耐寒。同是中國李,生長在我國北部寒冷地

區的綏棱紅、綏李3號等品種,可耐-35?-42℃的低溫;而生長在南方的木雋

李、芙蓉李等則對低溫的適應性較差,冬季低于-20℃就不能正常結果。李

樹花期最適宜的溫度為12?16℃。不同發育階段對低溫的抵抗力不同,如花蕾

期T.1?-5.5℃就會受害:花期和幼果期為-0.5?-2.2℃。因此北方李樹要注

意花期防凍。

2.水分李樹為淺根樹種。因種類、砧木不同對水分要求有所不同。

歐洲李喜濕潤環境,中國李則適應性較強;毛桃砧一般抗旱性差,耐澇性較

強,山桃耐澇性差抗旱性強,毛櫻桃根系淺,不太抗旱。因此在較干旱地區栽

培李樹應有灌溉條件,在低洼粘重的土壤上種植李樹要注意雨季排澇。

3.土壤對土壤的適應性以中國李最強,幾乎各種土壤上李樹均有

較強的適應能力,歐洲李、美洲李適應性不如中國李。但所有李均以土層深厚

的沙壤?中壤土栽培表現好。粘性土壤和沙性過強的土壤應加以改良。

4光照李樹為喜光樹種,通風透光良好的果園和樹體,果實著色好,

糖分高,枝條粗壯,花芽飽滿。陰坡和樹膛內光照差的地方果噬熟晚,品質

差,枝條細弱,葉片薄。因此栽植李樹應在光照較好的地方并修整成合理的樹

形,對李樹的高產、優質十分必要。

三、苗木的培育李樹苗木的培育與其它果樹一樣,大都采用嫁接繁

殖,育苗程序也同其它果樹類似。這里重點講一下砧木的選擇,因不同地區,

不同種類,不同品種所適宜的砧木不盡相同,生產上必須加以注意。以各地的

實踐經驗看,毛桃、山桃、山杏、毛櫻桃、李等均可做為李樹的砧木。但有些

品種嫁接在不同砧木上表現很不相同,如北京林果所試驗場引進200株以山杏

為砧木的黑琥珀李苗,1996年春定植,到1997年春僅剩7株,且樹體矮小,

不形成花芽,四年生樹從未結過果;1986年春在北京通縣張家灣鄉張辛莊村建

李園60畝,以毛櫻桃為砧,晚紅為主栽品種,小核為授粉樹。定植的為半成

品芽苗,晚紅成活很好,而1000余株小核則陸續死亡,到1987年幾乎全部死

亡,而晚紅品種則表現生長結果正常,且有一定矮化性。因此,毛櫻桃不能做

小核品種的砧木,琥珀李不應以山杏為砧。選擇砧木還要根據不同氣候土壤條

件而定。南方多用本砧(李砧),嫁接親合力,生長結果均好,但易出根孽;用

桃作砧木,生長迅速,但對低洼粘重土壤不甚適宜,且壽命較短,根頭癌腫

病較多;用梅作砧生長較緩慢,結果較遲,但樹的壽命較長。北方嫁接李樹,

常用本砧,毛桃砧、山桃砧等,還有杏砧、毛櫻桃砧。本砧較適宜平原地區,耐

澇性較強;杏砧、山桃砧則抗寒抗旱力較強,適宜山地、丘陵等地;三櫻桃根

系較淺,杭旱性較差,應該種植在有灌溉條件的地方。據遼寧省農科院水

土保持研究所試驗,以晚紅李品種嫁接在山桃、毛桃、榆葉梅、山杏、毛櫻桃、

歐李等砧木上,綜合性狀以接在山桃砧上最好,表現果個大,產量高,不易

早衰;毛櫻桃砧的樹體小,顏色好,含糖量高,但出現后期衰弱;而榆葉梅、

歐李、山杏則與晚紅李親合力差,后期死樹嚴直,不宜做晚紅李的砧木。另據

北京林果所對晚紅李不同砧木樹葉分析結果,毛櫻桃砧葉片含鉀、錦明顯高于

山桃、山杏砧、證明毛櫻桃砧的晚紅李對鉀、鎰有較強的吸收能力,而對鎂的

吸收差于山桃、山杏。另外,李樹育苗要選排澇較好的地塊,否則,雨季積水

影響嫁接成活率,甚至出現澇害使苗木死亡。但必須有灌溉條件。

四、栽培技術

㈠引種

1.選擇優良品種和良種良砧選擇品種的標準要考慮以下幾點:(1)適

應性和抗性強,必須適應當地的氣候,土壤環境條件;(2)品質優良,應

個大,色好,風味好;(3)豐產穩產;(4)與其它品種授粉親合力好;

⑸有特殊的優良性狀,如果個特大,耐貯性強等。如果是從國外或外地引進

的新品種,最好引入地與當地氣候條件相近或相似,引種容易成功。良種還要

配良砧\生產上除應用本砧較有把握外,北方地區多用山桃和毛桃,有些品

和在好的肥水條件下可用毛櫻桃砧,如果用杏砧應格外慎重,如果砧木選用不

當,會給生產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壯苗應具備以下標準:⑴根系。

主側根應長于20厘米,須根較多,根系完整、無劈裂,且無病蟲害。特別注

意有無根瘤。(2)枝干。要生長充實,表面有光澤,距接口以上5?10厘

米處直徑應在1?1.5厘米,高度在1?1.5米,芽體飽滿,充實。無病蟲為害。

在苗木選擇時注意并非越大越好。往往過粗過高的苗木可能是徒長苗,枝干、

芽體不充實,外強中干,栽后成活率低,也不容易發苗但有時由于急于建園,

又沒有壯苗,也可以采用三當苗(快苗)或半成苗建園,但要精心護理并采取

一定防護措施也可達到較滿意的效果。對不充實的弱苗或三當苗,采用防止枝

干蒸騰失水的措施可明顯的提高成活率。如引種半成苗,一定要挑選愈合

良好,芽體飽滿的苗木,栽后要套塑料筒對接芽進行保護。在苗木準備上要留

預備苗木,一般如苗木好且就地取苗,預備苗有1096?15%即可,如果苗木較

弱或長途運輸苗木,預備苗應適當多留,留15的?20%為宜。如果是半成苗,最

好留30%左右的預備苗。

4.園地選擇:李樹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要確保李樹的高

產,還是以土層深厚,肥沃,保水性能好的土壤為宜。要有排水、灌溉設施。

低洼、排水不良,易受晚霜為害或風口處不宜選作李樹。如在條件不適宜的土

壤上栽植,栽植前應對土壤進行改良。

5.規劃設計園地選好后應進行精心規劃,本著合理利用土地,便于

管理的原則,統籌安排,全面考慮,達到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條件,克服不

利因素,充分發揮土地和樹體的生產潛力。

6.栽植前準備園地規劃后要進行土地平整。平原地區如有條件應進

行全園深翻,并增施有機肥。深翻40?60厘米即可。如無條件則挖定植溝或

穴,溝寬或穴直徑80?100厘米,深60?80厘米,距地表30厘米以下填入表

土+植物秸稈+優質腐熟有機肥的混合物,沙灘地有條件此層加些粘土,以提

高保肥保水能力,距地表10?30厘米處填入腐熟有機肥與表土的混合物,0?

10厘米只填入表土。填好坑或溝后灌一次透水,使定植坑或沽實山丘坡地

如坡度較大應修筑梯田,緩坡且土層較厚時可修等高撩壕。平原低洼地塊最好

起壟栽植,行內比行間高出10?20厘米,有利于排水防澇。栽植前市苗木應

進行必要的處理。如遠途運輸的苗木,苗木如有失水現象,應在定植前浸水

12?24小時,并對根系進行消毒,對傷根、劈根及過長根進行修剪。栽前根系

蘸現的磷酸二氫鉀,利于發根。

7,栽植(1)栽植時期。在北方地區有春栽和秋栽兩個時期。北京地區

習慣上多進行春栽,如果是就近取苗,最好是頂芽開始活動時栽植為宜,因

此時地溫已升至較高,栽后根系恢復快,傷根也易恢復,栽后地上部很快萌

芽,也有利于地下部根的發生,對成活和早期生長均有好處。以往人們搞頂凌

栽植,在北京地區是不適宜的,因北京春季風多,空氣濕度小,栽后地上枝

干蒸騰失水較多,不利于萌芽成活,而且土壤溫度較低,根系不能及時活動,

傷根易爛。北京地區具體時間在4月上旬(平凰或中旬(西北部山區)栽植較為

適宜。實踐證明,北京地區晚秋栽植后臥倒埋土效果也較好,具體時間為11

月上旬,此時空氣濕度相對較高,挖苗、運苗都比春季失水少,且栽后土溫仍

較高,根系容易恢復。栽后灌足水,待土壤稍干將枝干臥倒埋土,注意枝頭朝

一個方向,以利春季出土時減少傷苗。埋土厚度15?20厘米即可,沙地應稍

厚些,如埋土后土壤較干則還應補灌一次水。(2)栽植方式。應考慮對土地

和光能充分利用和機械操作來選適宜的栽植方式。生產上采用的栽植方式有正

方形栽植、長方形栽植、帶狀栽植、三角形栽植、叢狀栽植和等高栽植。從充

分利用陽光和機械作業來講,最好采用長方形栽植,山坡地則多用等高栽植。

〃(3)栽植密度。栽植密度的確定要根據土壤肥力狀況、肥水條件、品種特

性、砧木種類等因素來考慮。一般土壤肥沃、肥水條件好、長勢旺、三桃砧木

的李園應定植稀些,山坡脊薄地、肥水條件較差、長勢弱、毛櫻桃砧木的李園

密度應大些。現在生產上采用較多的株距為3?4米,行距4?6米。為了增加

早期產量可搞計劃密植,如先栽成2米X3米,再變成4米X3米,最后變成4

米X6米。.z&X+L;?:a0t(4)栽植技術。要注意三點:一是讓根系舒展開,

分布均勻,填土踏實,根與土壤充分接觸;二是栽植不能過深,將根頸與地面

相平;三是栽后盡快灌水。

8.栽植后當年的管理北京地區生產上多用春栽,春栽后應進行以下

管理:(1)扶苗定干。定植灌水后往往苗木易歪斜、待土壤稍干后應扶直

苗木,并在根頸處培土,以穩定苗木。苗木扶正后定干。(2)補水。定植

后3?5天,扶正苗木后再灌水一次,以保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3)鋪膜。

可以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濕度,有利于苗木根系的恢復和早期生長。鋪膜前樹

盤噴氟樂靈除草劑,每畝用藥液125?150克為宜,稀釋后均勻噴灑于地面,

噴后迅速松土5厘米左右,可有效地控制雜草生長。松土后鋪膜,一般每株樹

下鋪1平方米的膜即可。如密植可整行鋪膜。(4)枝干接芽保護。如果定

植三當苗,枝干不充實,為確保成活,可涂用北京林果所生產的防抽寶或套

直徑為5?7厘米左右的塑料袋,可起到保水提高成活的目的。如果栽植半成

苗,也應套塑料布做的小筒(但要有透氣孔),可防止東方金龜子和大灰象甲

的危害。(5)檢查成活及補栽。當苗木新梢長至20厘米左右時可對不成活

苗木進行補栽,過弱苗木換栽,以保證李園苗齊、苗壯,為早果豐產奠定基

砧。移栽要帶土坨,不傷根。北京地區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上旬,移栽較好。

此時新根還不太長,不易傷根,移苗后沒有緩苗期。除將死亡苗補齊外,對生

長過弱苗也應用健壯的預備苗換栽,使新建園整齊一致。補換苗時一定要栽原

品種,避免混雜。(6)病蟲害防治。春季萌芽后首先注意東方金龜及大灰

象甲等食芽(葉)害蟲的危害。特別是半成苗,用硬塑料布制成筒狀,將接芽套

好,但要扎幾個小透氣孔,以防筒內溫度過高傷害新芽。對黑琥珀李、澳大利

亞14號李、香蕉李等易感穿孔病的品種應及時噴布殺菌藥劑,可使用50%代森

錢200倍液,200ml/L脅霉素液,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波美0.3

度石硫合劑等每隔10?15天噴一次,連噴3?4次。另外及時防財蟲和紅

蜘蛛的危害。(7)及時摘心。如栽植半成苗,當接芽長到70?80厘米時,如

按開心形整形和按主干疏層形整形的樹摘心至60厘米處,促發分枝,進行早

期整形。如果按鈕錘形整形的樹不必摘心。如栽植成苗,當主枝長到60厘米

左右時:應摘心至45厘米處,促發分枝,加速整形過程。到9月下旬對未停

長新梢摘心,促進枝條成熟。.D-%y3N$@6j(8)及時追肥灌水和葉面噴肥。要

使李樹早期豐產,必須加強幼樹的管理,使幼樹整齊健壯。當新梢長至15?20

厘米時,及時追肥,7月以前以氮肥為主,每隔15天左右追施一次,共追3?

4次,每次每株尿素50克左右即可,對弱株應多追肥2?3次,使弱株盡快追

上壯旺樹,使樹勢相近。7孕旬以后適當追施磷、鉀肥,以促進枝芽充實,可

在7孕旬、8月上旬、9月上旬追三次肥,每次追磷酸二銹50克,硫酸鉀30

克左右。除地下追肥外,還應搞葉面噴肥,前期以尿素為主,用0.2%?0.3%

的尿素溶液,后期則用0.3%?0.4%磷酸二氫鉀,全年噴5?6次。追肥時開溝

5?10厘米施入,可在雨前施用,干旱無雨追肥后應灌水。(9)防治浮塵

子。浮塵子產卵的幼樹,極易發生越冬抽條。北京平原地區在10月上中旬對

有浮塵子的李園應噴藥兩次,消滅浮塵子,用敵敵畏、敵殺死等藥均可防治。

間隔7?10天噴第二次藥。(10)越冬防護。北京地區幼樹定植后1?2年往往

易發生越冬抽條,輕者枝梢部分抽干,重者全部死亡,造成缺株斷行,園貌

參差不齊,給生產造成嚴重損失。要達到園貌整齊和早期豐產,必須防止越冬

抽條。將防抽寶用的確良等細軟布沾后用手揉搓,使其充分滲透于布中,再用

其由枝條基部向尖部捋3?5遍,碰到小枝叉處輕輕涂擦,使整個樹體形成一

層既“嚴”又“薄”的俁護膜,關鍵是掌握好“嚴”、“薄”兩字,使用時間

由樹體落葉后至上凍前均可應用。但應用時氣溫最好在5?10℃為宜。溫度過

低,涂得速度減慢,且容易涂厚,在北京一般以11孕下旬晴天中午前后效果

較好。經我們比較,此方法比纏膜可節省開支3?4倍以上,比臥倒防寒埋土

節約開支1倍左右。定植當年的植株每株只需成本0.10元左右。

(二)土肥水管理李樹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根系不斷從土壤中

吸收養分和水分,以滿足生長與結果的需要。只有加強土肥水管理,才能為根

系的生長、吸收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1.土壤管理土壤管理的中心任務是將根系集中分布層改造成適宜根

系活動的活土層。這是李樹獲得高產穩產的基礎。具體土壤管理應注意以下幾

個方面:(1)深翻熟化。在土壤不凍季節均可進行,深翻要結合施有機肥

進行,通過深翻并同時施入有機肥可使土壤孔隙度增加,增加土壤通透性和

蓄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動,提高土壤肥力,使根系分布層加深。

深翻的時期在北京等北方地區以采果后秋翻結合施有機肥效果最好。此時深

翻,正值根系第二次或第三次生長高峰,傷口容易愈合,且易發新根,利于

越冬和促進第二年的生長發育。深翻的深度一般以60?80厘米為宜。方法有

擴穴深翻、隔行深翻或隔株深翻、帶狀深翻以及全園深翻等。如有條件深翻后

最好下層施入秸稈,雜草等有機質,中部填入表土及有機肥的混合物,心土撒

于地表。深翻時要注意少傷粗根,并注意及時回填。(2)李園耕作。有清

耕法、生草法、覆蓋法等。不間作的果園以生草+覆蓋效果最好。行間生草,行

內覆草,行間雜草割后覆于樹盤下,這樣不破壞土壤結構,保持土壤水分,

有利于土壤有機質的增加。第一次覆草厚度要在15?20厘米,每年逐潮加草,

保持在這個厚度,連續3?4年后,深耕翻一次。北方地區覆草,冬季干燥,必

須注意防火,可在草上覆一層土來預防。另外長期覆蓋易招致病蟲害及鼠害,

應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生草李園要注意控制草的高度,一般大樹行間草應控

制在30厘米以下,小樹應控制在20厘米以下,草過高影響樹體通風透光。

化學除草在李園中要慎用,因李與其它核果類果樹一樣,對某些除草劑反應

敏感,使用不當易出現藥害,大面積生產上應用時一定要先做小面積試驗。對

用藥種類、濃度、用藥量、時期等摸清后,再用于生產。(3)間作。定植1?

3年的李園,行間可間作花生、豆類、薯類等矮稈作物,以短養長,增加前期

經濟效益,但要注意與幼樹應有1米左右的距離,以免影響幼樹生長。另外北

方干寒地區不應種白菜、蘿卜等秋菜。秋菜灌水多易引起幼樹秋梢徒長,使樹

體不充實,而且易招致浮塵子產卵為害,而引起幼樹越冬抽條。

2.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李樹高產,優質的基礎,只有合理增施有

機肥,適時追施化學肥料,并配合葉面噴肥,才能使李樹獲得較高的產量和

優質的果品(1)基肥。一般以早秋施為好。北京地區在9月上中旬為宜,結

合深翻進行。將磷肥與有機肥一并施入。并加入少量氮肥,對李樹當年根系的

吸收,增加葉片同化能力有積極影響。數量依據樹體大小,土壤肥力狀況及結

果多少而定。樹體較大,土壤肥力差,結果多的樹應適當多施。樹體小,土壤

肥力高,結果較少的樹,適當少施。原則是每產1公斤果施入1?2公斤有機

肥。方法可采用環狀溝施、行間或株間溝施,放射狀等。(2)追肥。一般

進行3?5次,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N、P、K配合。花前或花后追施氮肥,幼

樹100?200克尿素,成年樹500?1000克。弱樹、果多樹適當多施,旺樹可

不施;花芽分化前追肥,5孕下以施N、P、K復合肥為好;硬核期和果實膨大

期追肥,N、P、K肥配合利于果實發育,也利于上色,增糖;采后追肥,結合

深翻施基肥進行,N、P、K配合為好,如基肥用雞糞可只補些氮肥。追肥一般

采用環溝施,放射狀溝施等方法,也可用點施法,即每株樹冠下挖6?10坑,

坑深5?10厘米即可,將應施的肥均勻地分配到各坑中覆土埋嚴。(3)葉

面噴肥。7月份前以尿素為主,濃度0.2%?0.3%的水溶液,8?9月以P、K肥

為主,可使用磷酸二氫鉀、氯化鉀等,同樣用0.2%?0.3%的水溶液。對缺鋅缺

鐵地區還應加0.2%?0.3%硫酸鋅和硫酸亞鐵。葉面噴肥一個生長季噴5?8次,

也可結合噴藥進行。花期噴0.2%的硼酸和0.建的尿素,有利于提高坐果率。

3.合理排灌在我國北方地區,降水多集中在7?8月間,而春、秋和

冬季均較干旱,在干旱季節必須有灌水條件,才能保證李樹的正常生長和結

果,要達高產優質,適時適量灌水是不可缺少的措施,但7?8月雨水集中,

往往又造成澇害,此時還必須注意排水(1)灌溉。從經驗上看可通過看天、

看地、看李樹本身來決定是否需要灌溉。根據北京的氣候特點,結合物候期,

一般應考慮以下幾次灌溉。花前灌水:有利于李樹開花,坐果和新梢生長,一

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新梢旺長和幼果膨大期灌水:正是北京比較干

早的時期,也是李樹需水臨界期,此時必須注意灌水,以防影響新梢生長和

果實發育。果實硬核期和果實迅速膨大期灌水:此時也正值花芽分化期,結合

追肥灌水,可提高果品產量,提高品質,并促進花芽分化。采后灌水:采果后

是李樹樹體積累養分階段,此時結合施肥及時灌水,有利于根系的吸收和光

合作用,促進樹體營養物質的積累,提高抗凍性和抗抽條能力,利于第二年

春的萌芽、開花和坐果。冬前灌水:北京在11月上中旬灌溉一次,可增加土壤

濕度,有利于樹體越冬。灌溉的方法生產上以畦灌應用最多,還有溝灌、穴灌、

噴灌、滴灌等,如有條件,應用滴灌最好,節水,灌水均勻。(2)排水。在雨

季來臨之前首先要修好排水溝,連續大雨時要將地面明水排出園區。

(三)整形修剪

1.與修剪有關的生長結果特性(1)芽。李樹的芽分為葉芽、花芽兩

和。葉芽著生于葉腋和枝頂,花芽只著生于葉腋。一個葉腋內可單生一個花芽

或一個葉芽,也可花芽葉芽并生稱為復芽(見圖7)。中國李中、長果枝的復花

芽多數中間為葉芽兩邊為花芽,美洲李、歐洲李多為單芽。李芽具有早熟性,

幼旺樹一年內新梢可有2?3次生長并可發生副梢(但副梢發生量少于桃),李

萌芽力強(可高達9096左右),成枝力弱。中國李隱芽壽命長,萌發力強,故更

新容易。歐洲李、美洲李則較難。(2)枝。李樹的枝分為營養枝和結果枝。

旺的營養枝也稱發育枝,葉腋一般只著生葉芽,但有時也有少數花芽,一般

不能坐果。結果枝分為長果枝(30?60厘米),中果枝(15?30厘米),短果枝

(5?15厘米)花束狀果枝(小于5厘米)和徒長性果枝(60厘米以上)(見圖8)。

中國李的花束狀果枝和短果枝結果穩定,長果枝、徒長性果枝坐果較差。歐洲

李、美洲李長、中、短果枝均可結果,在修剪時對不同種的李樹應區別對待。

圖7—李芽著生形態示意圖1葉芽,2花芽,3?8復芽圖8一枝的類型(圖

略)1長果枝和徒長性果枝,2中果枝,3短果枝,4花束狀果枝,5發育枝(3)

干。李干性較強,在自然生長條件下有明顯中干。

2.整形修剪的依據(1)依品種特性。對修剪反應敏感的要以輕剪為主,

反應不敏感者可以適當加重。(2)依據樹勢、樹齡。樹勢強,樹齡小的樹

應以輕剪甩放、疏枝為主,樹勢弱,樹齡大的樹則應適當增加剪截,增強樹勢

和恢復產量。(3)依修剪反應。修剪后一是看局部反應,二是看全株反應,

根據修剪反應確定修剪的方法和程度。(4)依自然條件。自然條件好的李

園,修剪要以輕為主,差的則可適當重些。(5)依栽培管理條件。根據綜

合管理水平的高低,特別是肥水條件的好壞確定修剪方案,才能發揮合理修

剪的作用。如肥水條件及其它各方面管理跟上,樹體營養條件高,就可輕剪甩

放多留枝,達到早果、早豐之目的。但如果管理跟不上,采用輕剪甩放多留枝,

就會造成樹體早衰,果個變小。

3.李的主要樹形

(1)自然開心形。70厘米左右定干,主干上留3個主枝,相距10?15厘米

臨近分布,以120度平面夾角配置,士枝與主干的夾角50?60度。每個土枝

上配置2?3個側枝,側枝留的距離及數量根據栽植株行距的大小而定。在主

側枝上配置大、中、小型結果枝組(見圖9)。現在生產上應用的還有二主枝自

然開心形,多主枝自然開心形。(2)兩層疏散開心形。干高40?50厘米,有

中心干,第一層3個主枝,層內距15?20厘米,第二層兩個主枝,與第一層

主枝插空配置,距第一層主枝60?80厘米,以上開心。此樹形適于干性強的

品種。(3)籬壁形。在經濟較好的地區建園可以試用,樹高2米左右,全

株選6個主枝,左右各3個分別縛在3條平行的籬架鐵線上。此樹形適宜在溫

室中使用,操作方便,通風透光好。

4.幼樹的修剪以開心形為例,李樹特別是中國李是以花束狀果枝和短

果枝結果為主。如何使幼樹盡快增加花束狀果枝和短果枝是提高早期產量的關

鍵。李幼樹萌芽力和成枝力均較強,長勢很旺,如要達到多出短果枝和花束狀

果枝的目的,必須輕剪甩放,減少短剪,適當疏枝,有利于樹勢緩和,多發

花束狀果枝和短果枝。李樹幼齡期間要加強夏剪,一般隨時進行,但重點應搞

好以下幾次:(1)4月下旬?5月上旬。對枝頭較多的旺枝適當疏除,背上

旺枝密枝疏除,削弱頂端優勢,促進下部多發短枝。(2)5月下旬至6月上

旬。對骨干枝需發枝的部位可短截促發分枝,對冬剪剪口下出的新梢過多者可

疏除,枝頭保持60度左右。其余枝條角度要大于枝頭。背上枝可去除或捋平

利用。(3)7?8月間。重點是處理內膛背上直立枝和枝頭過密枝,促進通

風透光。(4)9月下旬。對未停長的新梢全部摘心,促進枝條充分成熟,有

利于安全越冬,也有利于第二年芽的萌發生長。無論是冬剪還是夏剪,均應注

意平衡樹勢。對強旺枝重截后疏除多余枝,并壓低枝角,對弱枝則輕剪長留,

抬高枝角。可逐漸使枝勢平衡。根據我們在晚紅李3年生樹的修剪試驗,輕剪

長放有利于緩和樹勢提高早期產量,輕剪長放者第四年株產19.88公斤,而短

剪為主者株產僅15.22公斤。

5.成齡樹的修剪當李樹大量結果后,樹勢趨于緩和且較穩定,修剪

的目的是調整生長與結果的相對平衡,維持盛果期的年限。在修剪上對初進入

盛果期的樹應該以疏剪為主,短截為輔,適當回縮,在保持結果正常的條件

下,要每年保證有一定量的壯枝新梢,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樹勢,也才能保證

每年有年輕的花束狀果枝形成,保持旺盛的結果能力。根據我們對晚紅李盛果

期樹不同類型果枝比例及坐果的調查,一年生花束狀果枝占比例最大,結果

也最多。6,衰老樹的修剪當李樹樹勢明顯減弱,結果量明顯降低,證

明樹已衰老。此時修剪的目的是恢復樹勢,維持產量,修剪以冬剪為主,促進

更新。在加強地下肥水的基礎上,適當重截,去弱留強,對弱枝頭,及時回縮

更新,促進復壯。

(四)果實管理中國李的栽培品種多自交不親合,而且還有異交不親

合現象,因此李樹常常開花很多,但落花落果相當嚴重。一般有三個高峰:第

一次自開花完成后開始,主要是花器發育不全,失去受精能力或未受精造成

的,據1986年沈陽農大調查,朱砂李花蕊敗育率達92.3%o第二次從花后2?

4周開始,果實似大米粒大小時幼果和果梗變黃脫落,主要是授粉受精不良造

成。如授粉樹不足,缺傳粉昆蟲,花期低溫,花粉管不能正常伸長等。第三次

是在第二次落果后3周左右開始,主要是因為營養供應不足,胚發育中途停止

死亡造成落果。因此要獲得豐產穩產需進行保花保果,坐果后還要根據坐果的

多少進行疏果,主要措施有:

L加強采后管理采后合理施肥、修剪及保護好葉片,對花芽分化充實

有重要作用,可減少下年落花落果的發生。2.人工授粉是提高坐果最

有效的措施,注意采集花粉要從親合力強的品種樹上采。在授粉樹缺乏時必須

搞人工授粉,即使不缺授粉樹,但遇上陰雨或低溫等不良天氣,傳粉昆蟲活

動較少,也應搞人工輔助授粉。人工授粉最有效的辦法是人工點授,但費工較

多。也可采用人工抖粉。即在花粉中摻入5倍左右滑石粉等填充物,裝入多層

紗布口袋中,在李樹花上部慢慢抖動。還可用彈授。即用雞毛嬋子在授粉樹上

滾動,后再在被授粉樹上滾動。據浙江農大試驗,用蜜李等花粉給木.李授粉,

坐果率可達21.8%,套袋自交的僅5.4%自然授粉的為12.2%。3.花期噴

硼花期噴0.現?0.2%的硼酸+0.1%的尿素也可促進花粉管的伸長,促進座

果,另外用0.2%的硼砂+0.2%磷酸二氫鉀+30ppm防落素也有利于坐果。4.

放蜂花前一周左右在李園每1公頃放一箱蜂,可明顯提高坐果率。5.

花前回縮及疏枝對樹勢較弱樹,對拖拉較長的果枝進行回縮,并疏去過

密的細弱枝,一可集中養分,加強通風透光,二可疏去一部分花,減少營養

消耗,有利于提高坐果且增大果個。6.疏果疏果能適當增大李果果

個,提高商品價值,還可保證連年豐產穩產。因此李樹在坐果較好時必須進行

疏果。疏果量的確定應根據品種特性,果個大小,肥水條件等綜合因素加以考

慮。對坐果率高的品種,應早疏,并一次性定果。如北京的晚紅李,只要授粉

品種配置合理,坐果率極高,且不易落果,必須疏果,否則果個偏小。根據我

們的生產實踐,晚紅李的疏果應根據不同枝類,留果距離應有所區別。對背上

強旺的1?2年生花束狀枝可7?10厘米留一個果。對平斜的較壯花束狀枝留

10?15厘米,而對下垂的細弱枝則應15?20厘米留一個果,甚至不曾果,待

枝勢轉強時再留果。對果實大的品種應留稀些,反之留密一些;肥水條件好樹

勢強健可適當多留果,而肥水條件差,樹勢又弱的樹一定少留。7.防治李

實蜂(見病蟲害防治。)

五、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

(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L褐腐病又稱果腐病是桃、李、杏等果樹果實的主要病害,在我國分

布普遍。(1)癥狀。褐腐病可為害花、葉、枝梢及果實等部位,果剩受害

最重,花受害后變褐,枯死,常殘留于枝上,長久不落。嫩葉受害,自葉緣開

始變褐,很快擴展全葉。病菌通過花梗和葉柄向下蔓延到嫩枝,形成長圓形潰

瘍斑,常引發流膠。空氣濕度大時,病斑上長H灰色霉叢。當病斑環繞枝條一

周時,可引起枝梢枯死。果實自幼果至成熟期都能受侵染。但近成熟果受害較

重。(2)發病規律。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僵果或枝梢潰瘍斑病組織內越冬。

第二年春產生大量分生抱子,借風雨,昆蟲傳播,通過病蟲及機械傷口侵入。

在適宜條件下,病部表面長出大量的分生泡子,引起再次侵染。在貯藏期間,

病果與健果接觸,能繼續傳染。花期低溫多雨,易引起花腐,枝腐或葉腐。果

熟期間高溫多雨,空氣濕度大,易引起果腐,傷口和裂果易加重褐腐病的發

生。(3)防治方法。消滅越冬菌源:冬季對樹上樹下病枝、病果、病葉應

徹底清除,集中燒毀或深埋。噴藥防護:在花腐病發生嚴重地區,于初花期噴

布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無花腐發生園,于花后10天左右噴布65%

代森鋅500倍液,或50%代森鉉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

倍液。之后,每隔半個月左右再噴1?2次。果噬熟前1個月左右再噴【?2次。

2.穿孔病穿孔病是核果類果樹(桃、李、杏、櫻桃等)常見病害,分

細菌性和真菌性兩類。以細菌性穿孔病發生最普遍,嚴重時可引起早期落葉。

真菌性穿孔病又分褐斑、霉斑及斑點三種。(1)癥狀:細菌性穿孔病為害

葉,新梢和果實。葉片受害初期,產生水浸狀小斑點,后逐漸擴大為圓形或不

規則形,潮濕天氣病斑背面常溢出黃白色粘稠的菌濃。病斑脫落后形成穿孔或

有一小部分與葉片相連。發病嚴重時,數個病斑互相愈合,使葉片焦枯脫落

(見圖11)。枝梢上病斑有春季潰瘍和夏季潰瘍兩種類型。春季潰瘍斑多發生在

上一年夏季生長的新梢上,產生暗褐色水浸狀小皰疹,寬度不超過枝條直徑

的一半。夏季潰瘍斑則生在當年新梢上,以皮孔為中心形成水浸狀喑紫色病

斑,圓形或橢圓形,稍凹陷,邊允水浸狀,病斑形成后很快干枯。果實發病初

起生褐色小斑點,后發展成為近圓形、暗紫色病斑。中央稍凹陷,邊緣水浸狀,

干燥后病部發生裂紋。天氣潮濕時,病斑出現黃白色菌膿。真菌性穿孔病,霉

斑、褐斑穿孔病均為害葉、梢和果,斑點穿孔病則主要為害葉片。它們與細菌

性穿孔病不同的是,在病斑上產生霉狀物或黑色小粒點,而不是菌膿。

⑵發病規律:細菌性穿孔病病源細菌,主要在春季潰瘍斑內越冬。在李樹抽

梢展葉時,細菌自潰瘍病斑內溢出,通過雨水傳播,經葉片的氣孔、枝果的皮

孔侵入,幼嫩的組織最易受侵染。5?6月開始發病,雨季為發病盛期。霉

斑穿孔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抱子在病梢或芽內越冬,春季產生抱子經雨水傳

播,侵染幼葉嫩梢及果實。病菌在生長季節可多次再侵染,多雨潮濕發病重。

褐斑穿孔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病葉和枝梢病組織中越冬。翌春形成分生抱

子,借風雨傳播侵染葉片、新梢和果實。斑點穿孔病,主要以分生抱子器在落

葉中越冬,翌年產生分生施子,借風雨傳播。細菌性穿孔病1病葉,2病原

擔子(3)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清除病原:合理施肥、灌水和修剪,增強

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能力;生長季節和休眠期對病葉、病斑、病果及時清除,特

別是冬剪時,徹底剪除病枝,清除落葉、落果,集中深埋或燒毀,消滅越冬菌

源。②藥劑防治:在樹體萌芽前刮除病斑后,涂波美25?30度石硫合劑,或

全株噴布1:1:100?200波爾多液或波美4?5度石硫合劑。生長季節從5月上

旬開始每隔15天左右噴藥一次,連噴3?4次,可用50%代森鏤700倍液,50%

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硫酸鋅石灰液(硫酸鋅0.5公斤,石灰2公斤,水

120公斤),波美0.3度石硫合劑等。據遼寧熊岳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在香蕉李上

試驗,采用清除病源和藥劑防治相結合,對細菌性穿孔病防治效果達89.2%?

90.4%;單獨藥劑防治的,防治效果僅55.2%?57.2%。因此,必須清除病源與

藥劑防治并舉,才能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3.細菌性根癌病.細菌性根癌病又名根頭癌腫病。受害植株生長緩慢,

樹勢衰弱,縮短結果年限。(1)癥狀。細菌性根癌病主要發生在李樹的根

頸部,嫁接口附近,有時也發生在側根及須根上。病瘤形狀為球形或扁球形,

初生時為黃色,逐漸變為褐色到深褐色,老熟病瘤表面組織破裂,或從表面

向中心腐爛。(2)發病規律。細菌性根癌病病菌主要在病瘤組織內越冬,或

在病瘤破裂、脫落時進入土中,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雨水、灌水、地下

害蟲、線蟲等是II間傳染的主要媒介,苗木帶菌則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

細菌主要通過嫁接口,機械傷口侵入,也可通過氣孔侵入。細菌侵入后,刺激

周圍細胞加速分裂,導致形成癌瘤。此病的潛伏期從幾周到1年以上,以5?8

月發病率最高。(3)防治方法。①繁殖無病苗木,選無根癌病的地塊育苗,

并嚴禁采集病園的接穗,如在苗圃剛定植時發現病苗應立即撥除。并清除殘根

集中燒毀,用1%硫酸銅液消毒土壤。②苗木消毒用設硫酸銅液浸泡1分鐘,或

用3%次氯酸鈉溶液浸根3分鐘。殺死附著在根部的細菌。③刮治病瘤。早期發

現病瘤,及時切除,用30%DT膠懸劑(琥珀酸銅)300倍液消毒保護傷口。對刮

下的病組織要集中燒毀。

李樹常見病害還有李紅點病,桃樹腐爛病(也侵染李、杏、櫻桃等)、瘡痂

病等,防治上可參考褐腐病、穿孔病等進行。

(二)主要蟲害及其防治

1.桑白蛤,又稱桑盾蛤(1)為害癥狀。以若蟲或雌成蟲聚集固定在枝

干上吸食汁液,隨后密度逐漸增大。蟲體表面灰白或灰褐色,受害枝長勢減

弱,甚至枯死。(2)發生規律。北方果區一般一年發生2代,第二代受精

雌成蟲在枝干上越冬。第二年5月開始在殼下產卵,每一雌成蟲可產卵40?60

粒,產卵后死亡。第一代若蟲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孵化,孵化期較集中。孵

化后的若蟲在介殼下停留數小時后爬出介殼,分散活動1?2天后便成群固定

在母體附近的枝條上吸食汁液,5?7天開始分泌白色蠟質介殼。個別的在果實

上和葉片上為害。7孕狹8月上旬,變成成蟲又開始產卵,8孕下旬第二代若

蟲出現,雄若蟲經擬蛹期羽化為成蟲,交尾后即死去,留下受精雌成蟲繼續

為害并在枝干上越冬。(3)防治方法。①消滅越冬成蟲,結合冬剪和刮樹

皮及時剪除、刮治被害枝,也可用硬毛刷刷除在枝干上的越冬雌成蟲。②藥劑

防治:重點抓住第一代若蟲盛發期,未形成蠟殼時進行防治,目前效果較好

的是速撲殺,其滲透力強,可殺死介殼下的蟲體。

2.蚯蟲為害李樹的蛇蟲主要有桃螃、桃粉蛇和桃瘤財三種(1)為

害癥狀。桃蛤為害使葉片不規則卷曲:瘤蠣則造成葉從邊緣向背面縱卷,卷曲

組織肥厚,凹凸不平;桃粉場為害使葉向背面對合縱卷且分泌白色蠟粉和蜜

汁。(2)發生規律。以卵在枝梢芽腋,小枝叉處及樹皮裂縫中越冬,第二

年芽萌動時開始孵化,群集在芽上為害。展葉后轉至葉背為害,5月份繁殖最

快,為害最重。蠣蟲繁殖很快,桃蜥一年可達20?30代,6月份桃財產生有翅

蠅,飛往其它果樹及雜草上為害。10月份再回到李樹上,產生有性蠣,交尾后

產卵越冬。(3)防治方法。①消滅越冬卵,刮除老皮或萌芽前噴含油量55%

的柴油乳劑。藥劑涂干,50%久效磷乳油2?3倍液,在刮去老粗皮的樹干上涂

5?6厘米寬的藥環,外縛塑料薄膜。但此法要注意藥液量不宜涂得過多,以免

發生藥害。③噴藥:花后用5%的毗蟲咻3000倍液噴布1?2次。

3.山楂紅蜘蛛(也稱山楂葉蛾)(1)為害癥狀。以成、幼、若蛾刺吸

葉片汁液進行為害。被害葉片初期呈現灰白色失綠小斑點,后擴大,致使全葉

呈灰褐色,最后焦枯脫落。嚴重發生年份有的園子7?8月份樹葉大部分脫落,

造成二次開花。嚴重影響果品產量和品質并影響花芽形成和下年產量。(2)

發生規律。每年發生5?9代,以受精雌螭在枝干樹皮裂縫內和老翹皮下,或

靠近樹干基部3?4厘米深的土縫內越冬。也有在落葉下、雜草根際及果實梗

洼處越冬的。春季芽體膨大時,雌蜻開始出蟄,日均溫達10℃時,雌蛾開始上

芽為害。是花前噴藥防治的關鍵時期。初花至盛花期為雌螭產卵盛期,卵期7

天左右,第一代幼螭和若蛾發生比較整齊,歷時約半個月,此時為藥劑防治

的關鍵時期。進入6孕旬后,氣溫增高,紅蜘蛛發育加快,開始出現世代重疊,

防治就比較困難,7?8月份蛾量達高峰,為害加重,但隨著雨季來臨,天敵

數量相應增加對紅蜘蛛有一定抑制作用。8?9月間逐漸出現越冬雌蛾。(3)

防治方法。①消滅越冬蛇蛾,結合防治其它蟲害,刮除樹干粗皮,翹皮,集中

燒毀,在嚴重發生園片可樹干束草把,誘集越冬雌螭,早春取下草把燒毀。②

噴藥防治:花前在紅蜘蛛出蟄盛期,噴波美0.3?0.5度石硫合劑,也可用殺

螭利果、霸蛾靈等防治;花后1?2周為第一代幼、若蛾發生盛期。用5%尼索

朗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防治,效果甚佳。打藥要細周至%不要漏噴。

4.卷葉蟲類為害李樹的卷葉蟲以頂卷、黃斑卷和黑星麥蛾較多。(1)

為害癥狀。頂梢卷葉蛾主要為害梢頂,使新的生長點不能生長,對幼樹生長為

害極大,黑星麥蛾、黃斑卷葉蛾主要為害葉片,造成卷葉。(2)發生規律。

頂卷、黑星麥蛾一年多發生3代,黃斑卷3?4代,頂卷以小幼蟲在頂梢卷葉

內越冬。成蟲有趨光性和趨糖醋性。黑星麥蛾以老熟幼蟲化蛹,在雜草等處越

冬,黃斑卷越冬型成蟲在落葉、雜草及向陽土縫中越冬。(3)防治方法。

頂卷應采取人工剪除蟲梢為主的防治策略,藥劑防治則效果不佳。黃斑卷和黑

星麥蛾一是可通過清潔田園消滅越冬成蟲和蛹;二是可人工捏蟲;三是藥劑防

治,在幼蟲未卷葉時噴滅幼胭三號或觸殺性藥劑。

5.李實峰李實蜂在華北、西北、華中等李果產區均有發生,某些年份

有的李園因其危害造成大量落果甚至絕產。(1)為害癥狀。幼蟲蛀食花托

和幼果,常將果核食空,果長到玉米粒大小時即停長,然后蛀果全部脫落。

⑵發生規律。李實峰每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土壤中結繭越夏、越冬。

春季李萌芽時化蛹,花期成蟲羽化出土。成蟲習慣于白天飛花間,取食花蕾,

并產卵于花萼表皮上,每處產卵1粒。幼蟲孵化后,鉆入花內蛀食花托、花萼

和幼果,常將果核食空,蟲糞堆積于果內。幼蟲無轉果習性,約30天左右成

蟲老熟脫果,落地后入土集中在距地表3?7厘米處結繭越夏、越冬。(3)

防治方法。①成蟲羽化出土前,深翻樹盤,將蟲繭埋入深層,使成蟲不能

出土。②成蟲期噴藥:在初花期成蟲羽化盛期樹冠、地面噴2.5%濱氟菊酯

乳油2000倍液,可有效的消滅成蟲。③在幼蟲脫果入土前或成蟲羽化出土前

在李樹樹冠下撒2.596敵百蟲粉劑。每株結果大樹撒0.25公斤。④摘除被害果

并清除落地蟲果集中燒毀。

李園病蟲害防治歷(表格沒帖上,按順序看吧..)

物候期防治對象防治措施

休眠期各種病原及越冬蟲、蛾剪除病、蟲枝及枯枝;刮老翹皮;

清除枯枝、落葉、雜草、落果集中燒毀。硬毛刷刷除桑白蛇等蛇殼蟲

萌芽期3/下?4/上穿孔病、流膠病、瘡痂病、褐腐病、紅點病、介殼

蟲、山楂葉螭噴波美3?5度石硫合劑或1:1:200波爾多液

花期4/上中旬李食蜂樹冠及地面噴2.5%澳氟菊酯乳汕2000倍液

展葉至花后4/下?5/上褐腐病、瘡痂病、流膠病、褐腐病、紅點病、

李小食心蟲、蠣蟲、山植紅蜘蛛、黃斑卷葉蟲等1.噴波美0.3度?0.5度

石硫合劑或琥珀酸銅100?200倍液或50%代森錢1000倍液2.5%撲虱蠣可

濕性粉劑3000倍液+滅幼月尿3號2000倍液3.糖醋液誘殺成蟲

果實生長和新梢旺長期(5?6月)穿孔病、紅點病、褐腐病、蠣蟲、卷

葉蟲、李小食心蟲、玉米螟、紅蜘蛛等65%代森鋅500倍液,琥珀酸銅100?

2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800?1000溶液,每半個月一次,交替使用;滅

幼服3號2000倍液,40%殺蛾利果2500倍液;5%毗蟲咻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

果噬熟期(7?9月)紅蜘蛛、卷葉蟲、食心蟲、刺蛾、天牛、金龜子等

波美0.2?0.3度石硫合劑;40%滅幼胭3號2000倍液;5096殺蚓松1500倍液;

向天牛蛀孔中插磷化鋁棉釬或灌50倍敵敵畏乳油

采果后(9?11月)卷葉蛾、天牛、浮塵子等50%敵敵畏乳油1500

倍液;向天牛蛀孔中注入50倍敵敵畏等。

李樹栽培技術《二》

(一)李樹地勢與坡向選擇李樹的適應性強,對栽植地要求不嚴格,

無論丘陵、平川、河灘和山地都可栽培。但是要使李樹達到優質、豐產的目的,

栽植地的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地勢的選擇李樹是耐旱、耐澇、耐寒、耐高溫高濕、較耐瘠薄的

樹種之一。在較平坦的地區栽植李樹,有利于機械化操作,方便運輸C地勢平

坦,樹體生長量大,根系深,產量較高。但通風、日照及排水方面往往不如丘

凌和山地,果實品質也較山地、丘陵差。一般來說,緩坡地、沙灘地排水通氣

良好,有利于李樹生長,是發展鮮食,加工李的良好基地。但沙灘地有機質含

量少,土壤瘠薄,保水保肥性差,因此,一定要采取相應的栽培技術措施,

才能獲得較好的優質果品。低洼地一般地下水位較高,尤其在降水量多的地

區,土壤含水量增高,排水不暢,常常產生硫化氫等對果樹有毒物質,李樹

根系易受毒害死亡。同時地勢低洼,通風不良,易造成冷空氣沉積,李樹開花

期易受晚霜危害,使產量不穩。因此,在低洼地區不宜建立李園。

二、坡向的選擇一般土層較厚的山地均可建李園,但在栽培上應注

意坡向和坡度等情況。各坡向的特點是:南坡較北坡暖,南坡春季地溫上升

快,日照充足,因而,物候期開始早,果實成熟也早,色澤、品質好C但因物

候期早,花和幼果易遭受晚霜危害,同時南坡土壤水分蒸發量較大,易干旱。

北坡保水、保肥較南坡強,物候期開始晚,受晚霜危害輕或可以避開其危害。

同時果實成熟晚,可延長鮮果供應期,但北坡的果實風味、色澤不如南坡。東

西坡的優點,近于南北坡之間。坡度對李樹的生長也有一定的影響,一般在5

度?20度的斜坡是發展李樹的良好地段。坡度過大,水分易流失,因而易干

旱,土層也較瘠薄。李樹是適應性最強的樹種,只要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措施,

也可在坡度較大的地帶發展李樹。

(二)栽植密度李樹屬于小喬木,幼樹生長快,成形早,多數品種能

早期豐產,經濟壽命較長(管理好的條件下),可以適當密植。但不同地區,不

同地勢條件的栽植密度的確定,要根據栽植品種的生長特性,砧木類型,當

地的土壤、氣候等條件和管理水平來考慮。一般在地勢平坦、土層較厚,土壤

肥力較高,氣候溫暖,條件較好的地區栽植密度可大些。株行距可為3米X4

米或3米X5米,每公頃栽植675-840株。也可以進行高密度栽培,株行距為

1.5米乂2.5米,待6-8年生時,隔行去行,或隔株去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