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 第3章恒定電流 第4節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課件_第1頁
魯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 第3章恒定電流 第4節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課件_第2頁
魯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 第3章恒定電流 第4節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課件_第3頁
魯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 第3章恒定電流 第4節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課件_第4頁
魯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 第3章恒定電流 第4節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章恒定電流第4節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核心素養:1.知道串、并聯電路中的電流、電壓和電阻的特點.

2.了解電壓表、電流

表的電路結構.

3.通過復習、回憶初中學習的串、并聯電路知識,分析推導出串、并

聯電路的電壓、電流和電阻的規律.

4.掌握把小量程電流表改裝成電壓表和大量程電

流表的方法.第3頁研習任務一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合作

討論某用戶家中有很多用電器:電燈、電視、洗衣機、電磁爐及電冰箱等.

思考:該用戶家中的各種用電器采用什么連接方式?若電燈的燈絲斷了,其他用

電器還能正常使用嗎?提示:在家庭電路中,各用電器都是并聯的;若某一用電器燒壞,并不影響其他

用電器的正常工作.教材

認知1.

串聯電路的特點和性質電流各處電流

:即I=

?電壓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

?,即:U=

?總電阻總電阻等于各電阻之和,即R=

?電壓分配關系功率分配關系相等I1=I2=…=In

之和U1+U2+…+Un

R1+R2+…+Rn

I

I2

2.

分壓作用:電阻阻值

,分得的電壓

?.越大越大核心

歸納1.

串聯電路、并聯電路總電阻的比較串聯電路的總電阻R總并聯電路的總電阻R總不同點n個相同電阻R串聯,總電阻R總=nRR總大于任一電阻阻值R總小于任一電阻阻值一個大電阻和一個小電阻串聯時,總電阻

接近大電阻一個大電阻和一個小電阻并聯

時,總電阻接近小電阻相同點多個電阻無論串聯還是并聯,其中任一電阻增大或減小,總電阻也隨之增

大或減小2.

串、并聯電路中,電壓和電流的分配關系(1)串聯電路中各電阻兩端的電壓跟它的阻值成正比

(2)并聯電路中通過各支路電阻的電流跟它們的阻值成反比推導:在并聯電路中,U1=I1R1,U2=I2R2,U3=I3R3,…,Un=InRn,U1=U2=…=

Un,所以有I1R1=I2R2=…=InRn=I總R總=U.

研習

經典[典例1]

如圖所示電路中,已知R1=5

Ω,R2=12

Ω,電壓表示數為2

V,電流表示數

為0.2

A,求:(1)電阻R3的阻值;12

Ω

(2)A、C兩端的電壓值.4.4

V[解析]

(2)UAC=U1+U2=2

V+2.4

V=4.4

V.

名師點評解決簡單混聯電路的方法(1)準確地判斷出電路的連接方式,畫出等效電路圖.(2)準確地利用串、并聯電路的基本規律、特點.(3)靈活地選用恰當的物理公式進行計算.[訓練1]

如圖所示,R1=1

Ω,R2=3

Ω,滑動變阻器的總電阻R3=6

Ω,它們按如圖

所示方式連接成電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A、B間電阻最小值為2.4

ΩB.

A、B間電阻最大值為2.4

ΩC.

A、B間電阻最小值為2.5

ΩD.

A、B間電阻最大值為2.5

ΩD

第13頁研習任務二小量程電流表(表頭)的改裝合作

討論

電壓表電流表提示:因為是相同的電流表改裝的電壓表和電流表,指針偏角相同,說明通過的

電流I相同,所以表頭G兩端的電壓(U=IRg

)也相同.核心

歸納兩表改裝對比項目小量程電流表G改裝成大量程電

壓表V小量程電流表G改裝成大量程電

流表A電路結構

R的作用分壓分流擴大量程的計算電表的總內阻RV=Rg+R使用并聯在被測電路中“+”接線柱

接電勢較高的一端串聯在被測支路中,電流從

“+”接線柱流入研習

經典[典例2]

有一電流表G,內阻Rg=10

Ω,滿偏電流Ig=3

mA.

(1)要把它改裝成量程為0~3

V的電壓表,應串聯一個多大的電阻?改裝后電壓表

的內阻是多大?990

Ω

1

000

Ω

(2)要把它改裝成量程為0~0.6

A的電流表,需要并聯一個多大的電阻?改裝后電

流表的內阻是多大?0.05

Ω0.05

Ω

名師點評電表改裝問題的三點提醒(1)無論表頭G改裝成電壓表還是電流表,它的三個特征量Ug、Ig、Rg是不變

的,即通過表頭的最大電流Ig并不改變.(2)電表改裝的問題實際上是串、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的計算問題,只要把

表頭G看成一個電阻Rg即可.(3)改裝后的電壓表的表盤上顯示的是表頭和分壓電阻兩端的總電壓,改裝后

的電流表表盤上顯示的是通過表頭和分流電阻的總電流.[訓練2]

四個相同的電流表分別改裝成兩個電流表A1、A2和兩個電壓表V1、V2,A1

的量程小于A2,V1的量程小于V2,把它們接入如圖所示的電路,閉合開關后

C

)A.A1的讀數和A2的讀數相同B.V1的讀數和V2的讀數相同C.A1指針偏轉角度和A2指針偏轉角度相同D.V1指針偏轉角度比V2指針偏轉角度大C

第21頁課后提素養基礎

題組1.

思維辨析(1)兩并聯電阻的電流與電阻成反比,兩串聯電阻的電壓與電阻成正比.

)(2)把小量程的電流表改裝成大量程的電流表需串聯一個電阻.

×

)(3)將分壓電阻串聯在表頭上改裝成電壓表后,增大了表頭的滿偏電壓.

×

)(4)將分流電阻并聯在表頭兩端改裝成大量程電流表后,分流電阻和表頭兩端的電

壓相等.

)(5)同一表頭改裝成的電壓表,串聯的電阻越大,改裝后的電壓表的量程越大.

)(6)同一表頭改裝成的電流表,并聯的電阻越大,改裝后的電流表的量程越大.

×

)√××√√×2.

有R1、R2兩個電阻,阻值分別為30

Ω、90

Ω,串聯后接入某電路中,總電阻

Ω,通過兩個電阻的電流之比為

,兩個電阻兩端的電壓之比

?.3.

將一塊內阻為600

Ω、滿偏電流為5

mA的電流表G改裝成量程為6

V的電壓表,應

該串聯的電阻值為

Ω.120

1∶1

1∶3

600

中檔

題組1.

(多選)如圖所示,圖線1表示的導體的電阻為R1,圖線2表示的導體的電阻為R2,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D

)A.

R1∶R2=1∶3B.

R1∶R2=3∶1C.

將R1與R2串聯后接于電源上,則電流比I1∶I2=1∶3D.

將R1與R2并聯后接于電源上,則電流比I1∶I2=3∶1解析:I-U圖像的斜率表示電阻的倒數,由圖像可得R1∶R2=1∶3,故A項對,B項

錯.R1與R2串聯后電流相等,故C項錯.R1與R2并聯后電壓相同,由公式U=IR知,電流

與電阻成反比,故D項對.AD2.

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通過R1的電流是4

A,已知R1=3

Ω,R2=3

Ω,R3=6

Ω,則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電路的總電阻是5

ΩB.

通過R2的電流是1.0

AC.

a、b兩端的電壓是20

VD.

a、c兩端的電壓是12

V

A3.

如圖所示,虛線框內為改裝好的電表,M、N為新電表的接線柱.已知靈敏電流計G

的滿偏電流為100

μA,內阻為495.0

Ω,電阻箱讀數為5.0

Ω.根據以上數據計算可知

改裝好的電表(

D

)A.

電壓表量程為1

mVB.

電壓表量程為50

mVC.

電流表量程為1

μAD.

電流表量程為10

mAD

4.

一塊滿偏電流Ig=1

mA、線圈電阻Rg=100

Ω的小量程電流表.(1)把它改裝成滿偏電壓U=10

V的電壓表;解析:(1)小量程電流表的滿偏電壓Ug=IgRg=0.1

V<U,因此需要串聯一個適當

的分壓電阻,可將其改裝成電壓表,改裝的電路如圖所示,

見解析(2)把它改裝成滿偏電流I=0.6

A的電流表.請畫出電路圖,并算出有關數據.解析:(2)小量程電流表的滿偏電流Ig<I,要將其改裝成大量程的電流表,應給其

并聯一個適當的分流電阻,改裝的電路如圖所示,

第30頁課時作業[基礎訓練]1.

三個阻值都是6

Ω的電阻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連接起來,如圖所示的四個圖中等效電

阻(即總電阻)等于4

Ω的是(

C

)ABCD解析:由電阻的串聯、并聯特點可知選項A中的總電阻為18

Ω,選項B中的總電阻為2

Ω,選項C中的總電阻為4

Ω,選項D中的總電阻為9

Ω,C正確,A、B、D錯誤.C12345678910112.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通過電阻R1的電流I1是

C

C12345678910113.

(多選)如圖所示為一能夠測電流和電壓的兩用電表,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D

)A.

若S1和S2都閉合,它是一個電壓表B.

若S1和S2都閉合,它是一個電流表C.

若S1和S2都斷開,它是一個電流表D.

若S1和S2都斷開,它是一個電壓表解析:由圖示電路圖可知,若電鍵S1和S2都閉合,電流表G與電阻R2并聯,電阻起分

流作用,此時它是電流表,故A錯誤,B正確;由圖示電路圖可知,若電鍵S1和S2都

斷開,電流計G與電阻R1串聯,電阻起分壓作用,此時它是電壓表,故C錯誤,D正

確;故選BD.

BD12345678910114.

如圖所示,有三個電阻,已知R1∶R2∶R3=1∶3∶6,則電路工作時,電壓U1∶U2為

D

)A.1∶6B.1∶9C.1∶3D.1∶2

D12345678910115.

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壓表V1和V2的內阻都遠大于R1、R2、R3和R4的電阻.R1和R3

電阻未知,R2=R4=20

Ω,電壓表V1和V2的讀數分別為15

V和10

V,則a、b兩點間的

電壓為(

C

)A.23

VB.24

VC.25

VD.26

V解析:因為R1、R2、R3和R4串聯,且R2+R3=R3+R4,故R3和R4兩端的電壓也為10

V.

a、b兩點間電壓是R1和R2兩端電壓與R3和R4兩端電壓之和,即(15+10)

V=25

V.

C12345678910116.

電流表的內阻是Rg=200

Ω,滿刻度電流值是Ig=500

μA,現欲把這個電流表改裝

成量程為1.0

V的電壓表,正確的方法是(

C

)A.

應串聯一個0.1

Ω的電阻B.

應并聯一個0.1

Ω的電阻C.

應串聯一個1

800

Ω的電阻D.

應并聯一個1

800

Ω的電阻

C12345678910117.

大量程電壓表、電流表都是由靈敏電流表G和變阻箱R改裝而成,如圖是改裝后的

電表,已知靈敏電流表G的滿偏電流為Ig,內阻為Rg,變阻箱R接入電路的阻值為R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甲乙DB.

甲表是電流表,若增大接入電路的變阻箱R的阻值,則改裝表的量程也將增大C.

乙表是電壓表,改裝后的量程為Ig(

R0-Rg)D.

乙表是電壓表,若減小接入電路的變阻箱R的阻值,則改裝表的量程也減小1234567891011

甲乙12345678910118.

滿偏電流為1

mA的表頭的內阻為200

Ω,現把表頭改裝為0~3

V和0~15

V的雙量

程電壓表,電路圖如圖所示.則使用A、B兩個端點時,對應的量程為

(填

“0~3

V”或“0~15

V”),R1的阻值為

Ω,R2的阻值為

Ω.0~3

V2

80012

0001234567891011解析:根據電壓表改裝原理,串聯分壓電阻越大,電壓表量程越大,使用A、B兩個

端點時,接入的分壓電阻小,對應的量程為0~3

V.

根據電壓表改裝原理,當電壓表量程為3

V時,有U1=Ig(Ig+R1)R1的阻值為R1=2

800

Ω根據電壓表改裝原理,當電壓表量程為15

V時,有U2=Ig(Ig+R1+R2)R2的阻值為R2=12

000

Ω.1234567891011[能力提升]

電壓表3

V電流

表1

A1234567891011

123456789101110.

某電流表內阻Rg為200

Ω,滿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