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孢子絲菌病護理措施一、前言孢子絲菌病是由申克孢子絲菌引起的皮膚、皮下組織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在臨床工作中,我們對孢子絲菌病患者的護理至關重要,不僅關系到患者的治療效果,更影響著患者的康復進程和生活質量。通過本次護理查房,我們將全面梳理對孢子絲菌病患者的護理要點,進一步提升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二、病例介紹患者李某,男性,35歲,從事園藝工作。因左上肢皮膚結節、潰瘍伴疼痛2個月入院。患者2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上肢皮膚單個小結節,未予重視,后結節逐漸增大,表面破潰形成潰瘍,伴有疼痛,遂來我院就診。既往體健,否認藥物過敏史。入院查體:體溫36.8℃,脈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20/80mmHg。左上肢可見一約3cm×2cm大小的潰瘍,邊緣不整齊,底部有暗紅色肉芽組織,周圍皮膚呈暗紅色浸潤,觸之稍硬,有壓痛。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等未見明顯異常。真菌學檢查:在潰瘍邊緣取材涂片,鏡檢可見圓形或橢圓形孢子,培養有申克孢子絲菌生長,確診為孢子絲菌病。三、護理評估1.健康史評估-詳細詢問患者的職業、生活環境、近期有無外傷史等。了解到患者長期從事園藝工作,手部經常接觸土壤等,增加了感染孢子絲菌的風險。-詢問患者發病的時間、癥狀變化過程,以及是否有類似疾病史或家族史。2.身體狀況評估-對患者的皮損部位進行仔細觀察,包括潰瘍的大小、形狀、深度、邊緣情況、底部肉芽組織狀態以及周圍皮膚的色澤、質地等。如患者左上肢潰瘍邊緣不整齊,底部有暗紅色肉芽組織,周圍皮膚呈暗紅色浸潤,觸之稍硬,有壓痛。-評估患者的生命體征,觀察有無發熱、乏力等全身癥狀。患者體溫正常,無明顯全身不適癥狀。-檢查患者的血常規、肝腎功能等實驗室指標,了解患者的一般身體狀況。血常規、肝腎功能等未見明顯異常。3.心理社會評估-觀察患者的情緒狀態,患者因疾病影響外觀及擔心病情預后,表現出焦慮、擔憂的情緒。-了解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患者對孢子絲菌病了解甚少,對治療和康復存在疑慮。-評估患者家庭的經濟狀況和社會支持系統,患者家庭經濟狀況一般,家屬對患者較為關心,但因工作繁忙,照顧時間有限。四、護理診斷1.皮膚完整性受損與孢子絲菌感染導致皮膚潰瘍有關。2.疼痛與皮膚潰瘍、炎癥刺激有關。3.焦慮與擔心疾病預后、影響外觀等因素有關。4.知識缺乏缺乏孢子絲菌病的相關知識及治療護理注意事項。五、護理目標與措施1.護理目標-促進皮膚潰瘍愈合,保持皮膚完整性。-減輕患者疼痛。-緩解患者焦慮情緒,增強其治療信心。-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使其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2.護理措施-皮膚護理-保持潰瘍部位清潔干燥,定期換藥。換藥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使用生理鹽水沖洗潰瘍面,清除分泌物和壞死組織,然后涂抹抗真菌藥膏,如碘化鉀溶液等。-避免潰瘍部位受壓和摩擦,指導患者穿著寬松、柔軟的衣物,減少對皮損的刺激。-觀察潰瘍愈合情況,記錄潰瘍的大小、深度、邊緣變化等,如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疼痛護理-評估患者疼痛的程度、性質、發作規律等,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止痛措施。-指導患者采取舒適的體位,避免加重疼痛。如患者左上肢疼痛時,可適當抬高上肢,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和疼痛。-遵醫囑給予止痛藥物,觀察用藥效果及不良反應。如患者疼痛較明顯時,給予布洛芬緩釋膠囊口服,用藥后觀察患者疼痛是否緩解,有無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心理護理-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其內心想法和擔憂,給予關心和安慰。-向患者介紹孢子絲菌病的相關知識、治療方法及預后,增強其對疾病的了解和認識,減輕焦慮情緒。-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可請康復較好的患者分享經驗,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知識教育-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孢子絲菌病的病因、傳播途徑、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讓患者了解到本病主要通過皮膚傷口接觸帶菌的土壤、植物等而感染,治療過程中需按醫囑堅持用藥。-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如碘化鉀溶液的服用方法、注意事項等。告知患者碘化鉀溶液可能會引起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如出現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應及時告知醫生。-強調保持個人衛生的重要性,勤洗手,避免搔抓皮損部位,防止自身接種傳播。六、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1.觀察要點-密切觀察患者皮損部位有無紅腫、滲液增多、疼痛加劇等感染加重的跡象。-注意觀察患者有無發熱、寒戰等全身感染癥狀,及時測量體溫。-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反應,如有無藥物過敏等不良反應。2.護理措施-若發現皮損部位感染加重或出現全身感染癥狀,應及時報告醫生,遵醫囑給予抗感染治療。-如患者出現藥物過敏反應,立即停用致敏藥物,配合醫生進行抗過敏處理,如給予抗組胺藥物、糖皮質激素等。-加強營養支持,鼓勵患者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豐富的食物,增強機體抵抗力,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七、健康教育1.疾病知識教育-向患者詳細介紹孢子絲菌病的病因、傳播途徑、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法,使患者對疾病有全面的認識。-告知患者孢子絲菌病的治療周期較長,需要患者有耐心和信心,堅持按醫囑治療。2.生活指導-指導患者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澡、勤換衣,保持皮膚清潔。-避免皮膚外傷,從事園藝等工作時可佩戴手套等防護用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以利于身體恢復。3.飲食指導-鼓勵患者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增強機體免疫力。-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皮膚炎癥。4.復診指導-告知患者定期復診的重要性,按照醫生安排的時間準時復診。-復診時攜帶之前的檢查報告和病歷,以便醫生了解病情變化。如患者治療期間皮損未完全愈合或出現新的癥狀,應及時復診。八、總結通過對李某患者的護理查房,我們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孢子絲菌病患者的護理要點。從護理評估中準確把握患者的健康狀況、心理狀態等,進而制定出針對性的護理診斷和目標。在護理措施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注重皮膚護理、疼痛管理、心理關懷和知識教育,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旨在促進患者的康復。同時,對并發癥的密切觀察及護理以及全面的健康教育,也為患者的治療和康復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加強對孢子絲菌病患者的護理,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護理質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綏化智能小區管理辦法
- 繼續教育學院管理辦法
- 育嬰師職業道德培訓課件
- 肩周炎中醫講座課件
- 機房安全管理培訓課件
- 復印五年級數學試卷
- 阜陽一模高三數學試卷
- 東營三模高考數學試卷
- 高三五調數學試卷
- 高起本高等數學試卷
-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模板
- 設備運行狀態實時監測系統
- 深圳市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養老金申請表
- DLT1249-2013 架空輸電線路運行狀態評估技術導則
- 業主項目部項目管理策劃
- 劍橋Think第一級Unit+1+Welcome課件
- 基于水凝膠模板原位合成磷酸鈣類骨組織修復材料及表征
- 畜牧獸醫畢業論文名字
- 報告流動式起重機械定期檢驗自檢報告
- 系統規劃與管理師-輔助記憶口訣
- 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與處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