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2024-2025屆高二下學期階段性診斷考試 地理試題及答案_第1頁
云南省曲靖市2024-2025屆高二下學期階段性診斷考試 地理試題及答案_第2頁
云南省曲靖市2024-2025屆高二下學期階段性診斷考試 地理試題及答案_第3頁
云南省曲靖市2024-2025屆高二下學期階段性診斷考試 地理試題及答案_第4頁
云南省曲靖市2024-2025屆高二下學期階段性診斷考試 地理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高考全部內容。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瑞士國土面積41284km2,地形以高原和山地為主,阿爾卑斯山脈覆蓋其大部分區域,被稱為"歐洲屋脊”。瑞士城鎮化水平高,城市覆蓋整個國家,促使工業區、住宅區等建成區布局分散。瑞士人口流動除了大都市郊區居民向中心城市的日常通勤流動外,還顯著表現在城市地區居民向鄉村和山區的流動。據此完成1—3題。1.影響瑞士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國土面積②國家政策③地形④交通A.①②2.瑞士城鄉之間的人口流動特征可反映出A.城鄉經濟水平差異顯著B.職住分離程度較低C.城區交通擁堵現象嚴重D.交通運輸系統發達3.瑞士城鄉空間的分布特征有利于A.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B.節省國內基礎設施投資C.促進城鄉經濟融合發展D.形成多區域中心城市群2019年底,我國鹽堿地面積約為7.67×106hm2,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0%,集中分布在東北地區、西北地區、黃河中上游灌區和濱海等區域。推動鹽堿地綜合利用,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充分挖掘鹽堿地開發利用潛力,能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撐。表1示意我國不同鹽堿地類型區改良方法及改良效果。據此完成4—6題。【高二地理第1【高二地理第2【高二地理表1區域鹽堿地類型改良方法改良效果河北省黃驊市羊二莊鎮濱海鹽堿地紫花苜蓿篩選出苜蓿高產穩產行距、播量,鹽堿地產能提升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濱海鹽堿地土壤改良劑(利用脫硫石膏)、秸稈還田土壤粗大團聚體和細大團聚體粒級有機碳含量增加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黃淮海平原鹽堿地井灌代排、蓄雨淋鹽技術旱季減蒸控鹽,雨季淋鹽改咸內蒙古河套灌區內陸鹽堿地渠井灌排和節水灌溉技術土壤積鹽向脫鹽發展松嫩平原蘇打鹽堿地(土壤含有高濃度的碳酸鈉)種植水稻,輔以人工調控和使用改良劑產能提升4.表中鹽堿地類型區返鹽現象最嚴重的季節出現在A.春季5.導致我國不同鹽堿地類型區改良方法不同的主要因素有①鹽堿地的成因②氣候和水文條件③經濟發展水平④鹽堿地面積A.①②①鹽堿地分布區水資源豐富,改良便利②鹽堿地分布范圍廣,改良方法適應性強③耕地資源有限,鹽堿地開發潛力大④促進生產力提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A.①②新能源產業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和低碳能源來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生產性產業,其核心在于通過技術創新和規模化應用,推動這些能源的開發和利用。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雙碳”目標,我國當前正值向新能源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發展新能源產業不僅是中國經濟新增長點的重要支撐,還是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圖1示意2012—2021年中國新能源產業上市企業數量變化。據此完成7—8題。【高二地理第3【高二地理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企業數量/個企業數量增速/%企業數量/個企業數量增速/%年份圖17.我國東部地區新能源產業上市企業數量最多,得益于東部地區①雄厚的工業基礎②便利的物流交通③高端的技術人才④優越的資源稟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8.我國新能源產業具有很強的集聚性,主要是因為該產業A.售后和維護聯系緊密B.對資金和技術依賴性強C.生產量和消費量較大D.對生態和環境要求較高2023年3月16日,河南中西部地區出現了一次極端強降雪天氣過程,降水主要集中在16南省降雪量分布及新安降水量、溫度和降水相態的轉化。據此完成9—11題。降水量/mm降水量/mm36。降水量/MM北京時間/時降水量溫度雨雪雨夾雪溫度/℃8溫度/℃64209.造成河南省中西部地區出現此次強降雪的天氣系統是A.冷鋒B.暖鋒C.鋒面氣旋D.準靜止鋒10.影響河南省此次降雪的氣流為A.低層的東北部冷干氣流和中層的西南部暖濕氣流B.低層的西北部冷干氣流和中層的東南部暖濕氣流【高二地理第4【高二地理C.低層的西南部暖濕氣流和中層的西北部冷干氣流D.低層的西南部暖濕氣流和中層的東北部冷干氣流A.冷氣團勢力不斷加強B.冷鋒過境速度緩慢C.受冷高壓控制時間長D.降水相態多次變化蒸散是土壤蒸發和植物蒸騰的總稱,是自然水循環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干旱內陸地區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格爾木河自昆侖山流出后,經過山前戈壁礫石區時大量下滲,并對地下水體進行補給,后經過細土平原區至洪積扇前緣,最終匯入終端的達布遜湖。圖3示意格爾木河流經不同地貌區(a—b)沿格爾木河流向依次發生的月蒸散量與植被指數變化關用地類型圖312.a—b月蒸散量與植被指數變化關系最可能發生的方向是13.格爾木河流域月蒸散量最大的季節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4.植被對格爾木河流域月蒸散量貢獻最大的地貌區是A.山前戈壁礫質平原B.綠洲平原C.鹽沼平原D.鹽湖區黃河蘭州段有河流階地發育,黃河上游干流及支流流經青藏高原及北緣地區時挾帶的剝蝕物匯集于蘭州黃河段,形成了多級古老河谷階地。圖4示意蘭州黃河階地剖面。據此完成圖415.圖示河谷T1—T3階地下伏基巖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黃土層覆蓋較厚,基巖承受壓力而發生變質【高二地理第5【高二地理B.位于地殼活躍帶,巖層因高溫高壓發生變質C.巖層形成時間晚,處于表層而容易出露地表D.河流侵蝕力增強,表層黃土缺失使基巖出露16.該河谷階地上黃土層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沉積B.風化剝蝕C.基巖崩塌D.風力沉積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O(18分)白江河泥炭沼澤位于吉林省長白山區,屬溫帶季風氣候,5—9月降水量約占全年降雨總量的80%。白江河泥炭沼澤周圍被長白落葉松林環繞,泥炭沼澤總面積約1.89km2。白江河泥炭沼澤的泥炭沉積厚度在3300cm之間,平均厚度約為170cm。早期泥炭沼澤地表植被西北部灌木覆蓋率高達90%,南部則以長白落葉松—油樺—苔草—泥炭蘚群系為主。圖5示意白江河泥炭沼澤在西北—東南方向上的橫向擴展和縱向累積。距今2000年以來距今40002000年泥炭底泥植物距今50004000年距今70005000年1568m東南1234123412341234西北圖5(1)指出影響白江河泥炭沼澤發育的主要自然因素O(6分)(2)說明距今7000—2000年以來白江河泥炭沼澤橫向發育的特點O(6分)(3)分析白江河泥炭沼澤發育過程中植被發生的演替O(6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O(18分)水源涵養是自然環境的一項重要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黃土高原地處我國內陸地區,地形地貌特征復雜,自然環境十分惡劣。1999年黃土高原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不同地形區種植的林草種類不同,其中,河谷平原區、黃土高原溝壑區、黃土丘陵溝壑區和土石山區均以喬、灌、草結合為主,農灌區以新疆楊喬木為主,沙漠區以灌草類為主,許多地區水源涵養能力強。圖6示意黃土高原地形分區、1982—2020年黃土高原水源涵養能力及其變化率。【高二地理第6【高二地理(1)判斷該地區水源涵養所對應的自然環境服務功能類型,并加以說明O(6分)(2)退耕還林還草后,黃土高原農灌區水源涵養能力呈下降趨勢,請說明理由O(6分)(3)退耕還林還草后,黃土高原水源涵養能力總體有所提高,試分析其原因O(6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O(16分)開發區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新興產業、核心技術的創新高地,在驅動產業升級、輻射帶動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顯著的作用。長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東部,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長株潭城市群城鎮人口1307.77萬人,城鎮化率高達77.7%,地區生產總值為19239.31億元,是全省經濟發展實力最強的區域。長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乃至我國中西部開發區建設最早、類型最齊全、分布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目前已形成由11家國家級開發區、21家省級開發區構成的發展格局。圖7示意長株潭城市群開發區分布。(1)說明該城市群中長沙市國家級開發區和省級開發區分布最多的原因O(6分)(2)分析長株潭城市群經濟發展對周邊地區輻射帶動作用的具體表現O(6分)(3)推測近年來長株潭城市群開發區產業結構發生的變化O(4分)地理參考答案17.(1)氣候;地形;水文;植被。(答出三點,6分)(2)泥炭沼澤最初發育于西北方,并逐漸向東南方向擴展;泥炭層厚度從邊緣向中心逐漸增厚;后期泥炭沼澤發育速度較早期更快。(6分)(3)泥炭沼澤發育初期,西北部主要為草本植物,東南部以喬木和灌木為主;隨著泥炭沼澤向中部和東南部的擴展,喬木和灌木減少,草本植物增加;后期泥炭沼澤邊緣演替為喬木和灌木,中部演替為灌木和草本植物。(6分)18.(1)類型:調節服務功能。(2分)退耕還林還草后,植被與土壤對降水的截留、下滲、蓄積能力提升,地表徑流補給地下水增多;退耕還林還草后,土壤中的根系、微生物數量增多,土壤空隙變多,土壤持水量變大。(4分)(2)農灌區退耕還林以引種喬木為主,耗水量顯著高于原農作物,人工林蒸騰、耗水量激增;植被配置單一,缺乏喬、灌、草多層次搭配,導致水分利用效率低;退耕還林區與農灌區共用黃河水,生態補水量增加,導致農業用水指標壓縮。(6分)(3)退耕還林還草后,氣溫降低,云霧增多,降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