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屆新高考地理熱點精準復習耕地資源與糧食安全_第1頁
2026屆新高考地理熱點精準復習耕地資源與糧食安全_第2頁
2026屆新高考地理熱點精準復習耕地資源與糧食安全_第3頁
2026屆新高考地理熱點精準復習耕地資源與糧食安全_第4頁
2026屆新高考地理熱點精準復習耕地資源與糧食安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6屆新高考地理熱點精準復習耕地資源與糧食安全—以“中原糧倉”河南為例習近平:藏糧于地藏糧于民藏糧于技;務農重本,國之大綱,要把這盤大棋走好我國耕地資源概況耕地:由自然土壤發育而成,能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分為水田和旱地兩類我國耕地資源現狀(一)耕地資源絕對量大,人均不足2017年我國耕地面積為1.35億公頃,居世界第四。人均耕地面積1.47畝,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排在世界120位以后。世界耕地面積前十位的國家及其人均耕地情況(2016年)探究1、一個國家耕地資源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2009年到2019年31省區市耕地面積變化探究2、我國耕地面積總體減少的原因?①工業化、城市化、基礎設施建設等人類活動占用耕地②生態退耕(還林還草還濕地)③不合理的農業活動引發農業污染、生態問題導致耕地退化④農業結構調整,減少種植業比重提高林業、牧業的比重⑤自然災害影響耕地(全球變暖)生態退耕生態退耕從2021年起,我國耕地面積“三連增”,凈增1758萬畝,全國耕地總量首次凈增加,全國耕地持續多年減少的態勢已被遏制。探究3、近年來,我國耕地面積有所增加的原因?我國耕地資源現狀(二)耕地資源整體質量欠佳優等地:湖南、廣東、湖北。高等地:福建、浙江、上海、江蘇、河南等省份。探究4、我國華北平原多中低產田且耕地質量下降的原因?1、華北平原多旱澇、風沙、鹽堿等自然災害,水資源短缺,自然條件差2、工業三廢、農藥化肥過度使用、農膜等造成土壤污染3、鹽堿化、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引起土地退化4、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優質耕地流失、劣質耕地增加(占優補差,補不抵占)5、不合理的農業種植方式導致土地退化②水土資源配置欠佳(資源配合)我國耕地資源現狀(三)耕地資源空間分布不平衡,水土資源配置欠佳。地區南方北方耕地占比2/53/5水資源占比4/51/5耕地類型水田旱地①耕地分布相對集中: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一線以東,集中了全國80%以上的耕地(數量)我國耕地資源現狀(四)耕地后備資源數量少、質量差,開發利用難度大耕地后備資源特點:①空間分布不均衡;②集中連片的明顯減少;③荒草地最多,其次是鹽堿地、內陸灘涂和裸地;④連片集中的耕地資源主要分布在黑龍江、新疆。探究5、描述河南省耕地資源的分布特點。河南位于中原腹地,全省大部分土地,是由黃河沖積而成的肥沃平原。河南以占全國6.2%的耕地,生產了中國10%的糧食,其中小麥的生產量,占據了中國小麥產量的25%。擁有中國人口最多的河南,不僅可以解決本省的口糧問題,每年更是外調400億斤糧食,河南是名副其實的糧倉。耕地面積廣,且分布不均;

主要集中分布在東部平原,西部地區耕地少;水田主要在東南部和黃河沿線;

旱地主要分布在中東部和北部探究6、從耕地資源的角度分析河南省農業可持續發展壓力大的原因?(4分)2018年河南省減少耕地37.68萬畝,其中因建設占用減少耕地33.21萬畝,因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3.59萬畝。建設占用的多為城市周邊優質耕地,“占優補劣”現象客觀存在。同時,耕地長期高強度、超負荷利用造成耕地退化、種植結構單一、產出效益偏低等問題。此外,河南省耕地后備資源明顯不足,全省耕地后備資源僅余94.13萬畝,這其中主要是草地和灘涂。①因建設占用、農業結構調整等原因導致耕地資源數量在下降;②因占優補劣、長期高強度超負荷利用導致耕地退化,質量下降;③開發歷史悠久,后備耕地不足;④后備耕地資源以草地和灘涂為主,開發利用會導致植被破壞,水土流失、鹽堿化等生態問題,開發利用和保護難度大。糧食安全:是指保證人們能夠及時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的足夠食物。糧食生產、儲備、流通、進口四個環節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危及糧食安全。世界各國糧食自給率地圖世界糧食安全我國糧食安全現狀我國糧食安全現狀糧食種植面積有所減少、但糧食產量穩步增長糧食生產的問題:近期:①人均糧食占有量較少。②糧食增產難度較大。③糧食種植收益較低。④糧食總體質量偏低。中長期:消費需求呈剛性增長。供需區域性矛盾突出。品種結構性矛盾加劇。我國糧食安全現狀中國糧食及細分農產品種植面積變化趨勢(單位:億畝)我國大豆消費量與進口量大豆原產于我國,是用途廣泛的糧食作物,目前主要用于榨油和加工飼料。2000年以來,我國大豆播種面積和產量徘徊不前。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大豆消費量總體呈快速上升態勢,且隨著轉基因大豆在阿根廷、巴西、美國迅速推廣,加之入世后我國的進口配額制度被廢止,我國大豆進口數量不斷攀升,進口大豆約占進口糧食總量的60%,占大豆消費總量的80%以上。進口大豆可以充分利用國外自然資源,但過度依賴進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糧食安全。探究7、分析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高的原因?1、我國耕地資源緊張,耕地更多用于其他糧食作物生產;2、我國大豆育種與種植技術發展慢,單產低,生產成本高,利潤低,國內大豆產量低;3、國內消費結構變化,食用油、植物蛋白和肉類需求增加,對大豆需求旺盛;4、受國際貿易政策(關稅)和國際生產成本(轉基因、機械化、規?;┯绊?,進口大豆成本低;保護耕地資源,保障糧食安全(一)確保耕地數量守護:18億畝耕地紅線、耕地保護制度、耕地補償制度開源:開發后備耕地資源、農村土地整理、提高土地復墾指數、墾殖指數節流: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提高復種指數田塊整治土壤改良排灌設施生態防護科技服務田間道路高標準農田(well-facilitated

farmland),是指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劃定為永久基本農田的耕地。

[10]建設高標準農田,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生態農業保護耕地資源,保障糧食安全(三)防止耕地污染1.推廣有機肥料、生物農藥、可降解農膜;2.推廣綠色農業、生態農業。保護耕地資源,保障糧食安全(四)提高耕種積極性保護耕地資源,保障糧食安全(五)加強農業科技應用機械裝備良種培育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止+3s南繁育種太空育種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精準農業是指以“3S”(RS、GNSS、GIS)空間信息技術和作物生產管理決策支持系統(DSS)為基礎,面向農田生產的精細農作方式。植物工廠是通過設施內高精度環境控制實現農作物周年連續生產的高效農業系統,是利用智能計算機和電子傳感系統對植物生長的溫度、濕度、光照、CO2濃度以及營養液等環境條件進行自動控制,使設施內植物的生長發育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條件制約的省力型生產方式。拓展延伸我國糧食安全戰略和糧食安全的三大支柱“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是我國糧食安全戰略的基本內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藏糧于民”是確保我國糧食安全的三大支柱,具體內容如下:藏糧于地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測土配方施肥,實施合理輪作,提升耕地質量。藏糧于技大規模開展高產創建和綠色增產模式攻關,健全農業科技創新、農技推廣的激勵機制,加快新品種繁育。藏糧于民調動糧食主產區農民種糧積極性,完善保護糧食生產政策體系,造就一支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高素質職業農民隊伍,實現農業規模經營。

我國鹽堿地分布范圍廣,由于鹽堿含量高,不利于一般農作物的生長。海水稻是耐鹽堿的高產水稻,畝產量可達到200~300千克。海水稻的灌溉用水,可使用由淡水與海水混合的半咸水,也可用礦化度較高的水資源。目前,我國科學家探索在鹽堿地種植高產的海水稻,在山東、湖北等省相繼獲得成功。在鹽堿地推廣海水稻種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查閱資料,說明我國鹽堿地的空間分布特點(3分)。①我國鹽堿地分布不均勻;②北多南少;③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東北、華北及濱海地區。

我國鹽堿地分布范圍廣,由于鹽堿含量高,不利于一般農作物的生長。海水稻是耐鹽堿的高產水稻,畝產量可達到200~300千克。海水稻的灌溉用水,可使用由淡水與海水混合的半咸水,也可用礦化度較高的水資源。目前,我國科學家探索在鹽堿地種植高產的海水稻,在山東、湖北等省相繼獲得成功。在鹽堿地推廣海水稻種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2.想一想,在干旱地區

種植海水稻對生態環境會造成哪些影響?(4分)有利影響:①改良鹽堿地,緩解土地荒漠化。②增加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③增加大氣濕度,調節氣候,凈化空氣。不利影響:①加劇水資源的短缺;②灌溉不當,加劇土壤次生鹽堿化。

我國鹽堿地分布范圍廣,由于鹽堿含量高,不利于一般農作物的生長。海水稻是耐鹽堿的高產水稻,畝產量可達到200~300千克。海水稻的灌溉用水,可使用由淡水與海水混合的半咸水,也可用礦化度較高的水資源。目前,我國科學家探索在鹽堿地種植高產的海水稻,在山東、湖北等省相繼獲得成功。在鹽堿地推廣海水稻種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3.議一議,海水稻種植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有哪些意義?(4分)①改良鹽堿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開發耕地后備資源,增加耕地數量。②增加糧食總產量,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③降低糧食進口依存度。④產品綠色無公害且營養價值高,提高了糧食的品質。咸潮又稱咸潮上溯或鹽水入侵,是一種天然的水文現象。當上游徑流動力不足,高鹽水體隨漲潮流,沿著河口的潮汐通道向上推進,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體變咸,即形成咸潮。我國長江、錢塘江、珠江的河口地區,都存在咸潮上溯現象。1、咸潮多發的季節?2、咸潮產生的原因?3、咸潮的危害?材料—

2006年,上海市政府決定將青草沙建設成上海新的水源地,以改變上海80%自來水取自黃浦江的格局。2011年,青草沙水庫全面建成通水,成為上海市最大的水庫和自來水原水供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