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知識考試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1.某ICU護士為氣管插管患者吸痰后,需為同病房另一名留置導尿患者更換尿袋。根據《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正確的手衛生操作是:A.直接更換尿袋,無需手衛生B.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15秒C.流動水洗手后使用速干手消毒劑D.流動水洗手并消毒,揉搓時間≥40秒答案:D解析: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吸痰)后,接觸另一名患者黏膜或無菌部位(導尿)前,屬于手衛生指征中的“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后需接觸其他患者”,需執行洗手+衛生手消毒,揉搓時間≥40秒(《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WS/T313-2019)。2.某手術室使用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滅菌器對腔鏡器械滅菌,下列操作錯誤的是:A.滅菌前徹底清洗器械,管腔類器械使用壓力水槍沖洗B.器械包體積≤30cm×30cm×50cmC.滅菌循環結束后立即取出器械使用D.每批次滅菌均進行生物監測,合格后放行答案:C解析: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滅菌后,器械需冷卻30分鐘以上方可使用(防止殘留過氧化氫對組織的損傷),立即使用不符合規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WS310.3-2016)。3.某新生兒科發現1例耐碳青霉烯類腸桿菌科細菌(CRE)感染患兒,需采取的隔離措施是:A.單間隔離,限制人員出入B.與其他感染患兒同室,床間距≥1mC.僅醫護人員接觸時戴手套D.患兒用后的奶瓶煮沸10分鐘消毒答案:A解析:CRE屬于多重耐藥菌(MDRO),新生兒免疫功能低下,需實施單間隔離;與其他患兒同室需滿足床間距≥1.1m且感染病原體相同(《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2023年修訂版)。4.某急診科處理一名開放性骨折患者,術中使用的電動吸引器瓶內液體(含血液、組織液)應按哪類醫療廢物處理?A.感染性廢物B.病理性廢物C.化學性廢物D.藥物性廢物答案:A解析:感染性廢物指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包括被患者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吸引器瓶內液體屬于此類(《醫療廢物分類目錄》2021年版)。5.某呼吸科使用紫外線燈對病房空氣消毒,下列監測要求正確的是:A.新燈管輻照強度≥70μW/cm2B.每周用75%乙醇擦拭燈管C.消毒后空氣菌落數≤4CFU(5分鐘·直徑9cm平皿)D.日常監測僅需記錄照射時間答案:B解析:紫外線燈管應每周用75%乙醇擦拭(去除灰塵影響輻照);新燈管輻照強度≥90μW/cm2(使用中≥70μW/cm2);消毒后Ⅲ類環境(呼吸科病房)空氣菌落數≤4CFU(5分鐘·直徑9cm平皿)是Ⅱ類環境標準(如手術室),Ⅲ類應為≤4CFU(15分鐘·直徑9cm平皿);日常監測需記錄輻照強度、時間及累計使用時間(《醫院空氣凈化管理規范》WS/T368-2021)。6.某ICU護士為中心靜脈置管患者換藥時,未戴無菌手套僅戴清潔手套,最可能導致的感染是:A.導管相關血流感染(CRBSI)B.呼吸機相關肺炎(VAP)C.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CAUTI)D.手術部位感染(SSI)答案:A解析:中心靜脈置管換藥屬于無菌操作,需戴無菌手套;清潔手套無法達到無菌要求,可能導致病原微生物通過操作帶入導管接口,引發CRBSI(《血管內導管相關感染預防與控制指南》2022年版)。7.某消毒供應中心對復用喉鏡鏡片進行處理,正確的流程是:A.先消毒→后清洗→再滅菌B.先清洗→后消毒→再滅菌C.先清洗→后滅菌(無需消毒)D.先消毒→后滅菌(無需清洗)答案:B解析:復用醫療器械處理流程為“清洗→消毒→滅菌”,清洗是去除有機物的關鍵步驟,未清洗直接消毒/滅菌會導致病原微生物被有機物包裹,影響消毒效果(《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1部分:管理規范》WS310.1-2016)。8.某產科新生兒室溫度26℃、濕度65%,每日通風2次每次30分鐘,下列評估正確的是:A.溫度過高,應≤24℃B.濕度適宜,符合標準C.通風時間不足,應≥4次/日D.無需額外空氣消毒,通風即可答案:B解析:新生兒室溫度22-26℃、濕度50%-65%為適宜范圍;每日通風2-3次每次30分鐘符合要求;若通風后空氣菌落數超標(≤4CFU/皿·5分鐘),需加用空氣消毒機(《新生兒病室建設與管理指南》2023年修訂版)。9.某護士為HIV陽性患者靜脈穿刺時被污染針頭刺傷,擠壓傷口后立即用肥皂水沖洗,下一步應:A.2小時內啟動暴露后預防(PEP)B.48小時內檢測患者HIV載量C.72小時后開始服用抗病毒藥物D.僅局部消毒,無需藥物預防答案:A解析:HIV職業暴露后,應在2小時內啟動PEP(最佳時間),最遲不超過24小時;需立即檢測患者HIV抗體(如未明確),并在暴露后0、4、8、12周及6個月監測自身抗體(《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2022年版)。10.某手術室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手術臺表面,濃度選擇正確的是:A.100mg/L(日常清潔)B.500mg/L(未被血液污染)C.1000mg/L(被少量血液污染)D.2000mg/L(被大量血液污染)答案:B解析:未被患者血液、體液污染的物體表面,含氯消毒液濃度為500mg/L;被少量血液污染(≤10ml)用1000mg/L,大量污染(>10ml)需先清除污染物再用2000mg/L(《醫療機構環境表面清潔與消毒管理規范》WS/T512-2016)。11.某急診科接收一名疑似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轉運至發熱門診時,陪同人員應穿戴:A.一次性醫用口罩+隔離衣B.N95口罩+防護服+護目鏡C.外科口罩+手套D.醫用防護口罩+隔離衣+面屏答案:D解析: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轉運時,陪同人員需采取二級防護(醫用防護口罩、隔離衣、護目鏡/面屏、手套);N95口罩屬于醫用防護口罩的一種,防護服用于近距離高風險操作(如氣管插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12.某血透室發現1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患者,下列處理錯誤的是:A.專機透析,標識明確B.透析結束后,機器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C.醫護人員接觸患者時戴手套,無需額外防護D.患者使用的床單、被套按感染性廢物處理答案:C解析:乙肝患者血透時,醫護人員需戴手套、護目鏡(防止血液濺出);專機透析并標識;透析機需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血液污染風險高);患者用后的織物應密閉運送至洗衣房,采用高溫清洗(《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范》2023年版)。13.某兒科病房使用含醇類手消毒劑,下列情況禁止使用的是:A.接觸輪狀病毒感染患兒后B.接觸諾如病毒感染患兒前C.接觸手足口病患兒后D.接觸肺炎鏈球菌感染患兒前答案:B解析:諾如病毒對醇類消毒劑不敏感(含醇手消對其無效),接觸諾如病毒感染患者前后需用流動水洗手(《諾如病毒感染暴發調查和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22年版)。14.某消毒供應中心對腹腔鏡器械進行滅菌效果監測,生物監測應使用:A.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B.嗜熱脂肪桿菌芽孢C.白色念珠菌D.金黃色葡萄球菌答案:A解析: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滅菌的生物指示劑為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ATCC9372);壓力蒸汽滅菌使用嗜熱脂肪桿菌芽孢(ATCC7953)(《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3部分》WS310.3-2016)。15.某ICU患者留置導尿管7天,出現尿頻、尿急,尿培養示大腸埃希菌(ESBL+),菌落計數10?CFU/ml,最可能的感染診斷是:A.無癥狀菌尿癥B.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CAUTI)C.急性腎盂腎炎D.下尿路感染答案:B解析:留置導尿管≥2天,出現尿路刺激癥狀,尿培養≥10?CFU/ml(革蘭陰性菌),符合CAUTI診斷標準(《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2021年版)。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1.下列屬于接觸傳播隔離措施的有:A.患者住單間或同室同種病原體感染患者B.醫護人員接觸患者時戴手套,操作后立即脫手套并洗手C.患者用后的血壓計、聽診器專用D.限制患者活動范圍,避免進入公共區域答案:ABCD解析:接觸傳播隔離需單間或同室(同種病原體),接觸時戴手套(脫后洗手),物品專用,限制患者活動(《醫院隔離技術規范》WS/T311-2019)。2.多重耐藥菌(MDRO)醫院感染防控的核心措施包括:A.嚴格執行手衛生B.強化環境清潔消毒C.合理使用抗菌藥物D.及時發現并隔離患者答案:ABCD解析:MDRO防控“四早”(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早控制)+手衛生+環境消毒+抗菌藥物管理(《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2023年版)。3.手術部位感染(SSI)預防措施中,屬于術前干預的有:A.術前晚淋浴,避免剃毛(改用剪毛)B.術前0.5-2小時靜脈輸注預防用抗菌藥物C.控制患者血糖<8mmol/LD.手術間溫度維持22-24℃答案:ABC解析:術前干預包括皮膚準備(避免剃毛)、預防用藥時機、控制基礎疾病(如血糖);手術間溫度屬于術中措施(《手術部位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2022年版)。4.新生兒室感染防控要點包括:A.醫護人員進入前更換專用工作服、鞋B.每床配備獨立的聽診器、體溫表C.早產兒暖箱內濕度維持80%-90%D.接觸不同患兒前嚴格手衛生答案:ABD解析:早產兒暖箱濕度應根據日齡調整(一般50%-70%),過高易滋生細菌;其他選項均符合新生兒室感染防控要求(《新生兒病室建設與管理指南》2023年修訂版)。5.消毒供應中心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包括:A.器械清洗質量(ATP生物熒光法監測)B.滅菌過程參數(溫度、壓力、時間)C.滅菌后物品的儲存條件(溫度≤24℃,濕度≤70%)D.復用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滅菌的閉合流程答案:ABCD解析:清洗質量(ATP法)、滅菌參數(物理監測)、儲存條件(WS310.2-2016)、閉合流程(防止交叉污染)均為關鍵環節。6.下列情況需進行空氣凈化消毒的有:A.新生兒室通風后空氣菌落數5CFU/皿(5分鐘)B.發熱門診留觀室通風后PM2.5濃度30μg/m3C.燒傷病房通風后空氣菌落數6CFU/皿(5分鐘)D.產房分娩后通風30分鐘答案:AC解析:Ⅱ類環境(如產房、燒傷病房)空氣菌落數≤4CFU/皿(5分鐘),超標需消毒;新生兒室屬于Ⅲ類環境(≤4CFU/皿·15分鐘),5CFU/皿(5分鐘)相當于15分鐘15CFU/皿,超標(WS/T368-2021)。7.職業暴露后需進行暴露源檢測的情況包括:A.被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患者血液污染的針頭刺傷B.被HIV抗體待復查患者血液濺入眼內C.被丙肝抗體陰性患者體液污染破損皮膚D.被結核分枝桿菌陽性患者痰液噴濺至口腔答案:ABD解析:暴露源不明或結果未明確時(如HIV待復查)、已知陽性(如乙肝陽性)、高風險病原體(如結核)需檢測暴露源;丙肝抗體陰性患者體液污染風險低,無需重復檢測(《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防護指南》2022年版)。8.醫療廢物交接時需記錄的內容包括:A.醫療廢物種類、重量B.交接時間、雙方簽名C.運輸車輛車牌號D.處置單位許可證號答案:AB解析:醫療廢物交接記錄需包括種類、重量/數量、交接時間、雙方簽名,保存3年;運輸車輛信息和處置單位許可證號非必記內容(《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21年修訂版)。9.下列關于呼吸機相關肺炎(VAP)預防措施正確的有:A.保持患者床頭抬高30-45°B.每日評估呼吸機使用必要性,盡早拔管C.定期更換呼吸機管路(每7天)D.使用密閉式吸痰管,減少開放吸痰答案:ABD解析:VAP預防“集束化措施”包括床頭抬高、每日評估拔管、密閉式吸痰;呼吸機管路無需定期更換(僅污染時更換)(《呼吸機相關肺炎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2023年版)。10.下列屬于高度危險性物品的有:A.手術器械B.喉鏡鏡片C.導尿管D.體溫表(口腔用)答案:AC解析:高度危險性物品需進入無菌組織(手術器械、導尿管);喉鏡鏡片屬于中度危險性物品(接觸黏膜);口腔體溫表屬于中度(接觸黏膜)或低度(如僅接觸皮膚)(《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2部分》WS310.2-2016)。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1.速干手消毒劑可用于處理諾如病毒污染后的手衛生。(×)解析:諾如病毒對醇類不敏感,需流動水洗手。2.紫外線消毒時,房間內有人需關閉門窗,無人時可開啟。(×)解析:紫外線對人體有害,消毒時房間內不可有人。3.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容器應有明顯警示標識和“醫療廢物”字樣。(√)解析:符合《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要求。4.中心靜脈導管置管時,鋪無菌洞巾應覆蓋整個患者身體(除穿刺部位)。(√)解析:最大無菌屏障(鋪大無菌單)是CRBSI預防措施。5.復用透析器需使用專機處理,每臺透析機每次僅處理1個透析器。(√)解析:避免交叉污染(《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范》)。6.新生兒暖箱內的濕化水應每日更換,使用滅菌注射用水。(√)解析:防止軍團菌等微生物滋生。7.手術患者術前備皮應在手術當日進行,使用剃毛刀。(×)解析:應避免剃毛(改用剪毛或化學脫毛),減少皮膚損傷。8.職業暴露后,若暴露源為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暴露者乙肝抗體陰性,需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乙肝疫苗。(√)解析:符合乙肝暴露后預防規范。9.含氯消毒液配置后應標注時間,使用時限≤24小時。(√)解析:含氯消毒液易揮發,需現配現用,24小時內有效。10.ICU物體表面消毒應每日2次,被污染時隨時消毒。(√)解析:高風險區域需強化清潔消毒(WS/T512-2016)。四、案例分析題(共30分)案例1(10分):某三甲醫院ICU,72歲男性患者,因“重癥肺炎、呼吸衰竭”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10天。今日體溫39.2℃,痰量增多(黃色膿痰),白細胞18×10?/L,胸部CT示右肺新出現浸潤影。痰培養示鮑曼不動桿菌(對碳青霉烯類耐藥)。問題:1.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什么?依據是什么?2.分析可能的感染原因(至少3點)。3.需采取的防控措施(至少5點)。答案:1.診斷:呼吸機相關肺炎(VAP)。依據:機械通氣>48小時,出現發熱、白細胞升高、痰量增加、胸部CT新浸潤影,痰培養陽性(《呼吸機相關肺炎診斷標準》)。2.感染原因:①氣管插管導致上呼吸道防御功能破壞;②未嚴格執行手衛生(吸痰、口腔護理后);③呼吸機管路冷凝水倒流入氣道;④患者床頭抬高不足(<30°)導致胃內容物反流;⑤口腔護理不規范(未使用氯己定)。3.防控措施:①單間隔離(MDRO感染);②嚴格執行手衛生(接觸患者前后);③每日評估脫機指征,盡早拔管;④保持床頭30-45°,防止反流;⑤每2小時口腔護理(氯己定);⑥呼吸機管路冷凝水及時清除(避免倒吸);⑦環境表面每日2次消毒(1000mg/L含氯消毒液);⑧限制探視,醫護人員接觸時穿隔離衣、戴手套。案例2(10分):某社區醫院門診,8歲患兒因“膿皰瘡”就診,查體見軀干、四肢散在膿皰,皰液渾濁。醫生診斷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未做病原學檢測。次日,同診室另一名5歲患兒出現類似癥狀。問題:1.分析感染傳播的可能途徑。2.門診應采取的感染控制措施(至少5點)。答案:1.傳播途徑:①直接接觸(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鹽城市公積金管理辦法
- 定興縣公租房管理辦法
- 庫存物品采購管理辦法
- 肝腎虧虛中醫辨證課件
- 東莞小學3年級數學試卷
- 恩施定向招聘數學試卷
- 固安初一期末數學試卷
- 高考必修一數學試卷
- 肌腱術后護理課件
- 德州初中數學試卷
- 機械加工安全操作規程培訓
- (高清版)CJJT 30-2024 糞便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標準
- 安全檢查工安全培訓教學教案
- 2024年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1.知識點1-2-1 理解曝光三要素與曝光量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PTBD管路維護技術
- 220kV變電運行中的故障排除方法
- 30題投資管理類崗位常見面試問題含HR問題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 煤礦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培訓課件
- 15D501 建筑物防雷設施安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