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原卷版)_第1頁
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原卷版)_第2頁
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原卷版)_第3頁
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原卷版)_第4頁
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一歷史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在《紅樓夢》第九十回中,賈母說:“自然先給寶玉娶了親,然后給林丫頭說人家。再沒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下列制度中,與賈母這種觀念的出現關系最密切的是(

)A.禪讓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縣制2.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流派異彩紛呈。其中主張“以法為教,今必勝昔”的學派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3.下列我國古代選官制度屬于兩漢的是()A.

世襲制

B.科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舉制4.中國古代加強皇權的措施中,常以內侍、貴戚監督逐漸代替重臣,以近臣演變為重臣,以輔佐皇帝辦事的部門發展為正式的國家機關。以下機構體現這種方式的是(

)A.中書門下

內閣

軍機處B.中朝

內閣

軍機處

C.中朝

中書門下

內閣D.尚書臺

內閣

議政王大臣會議5.毛澤東曾說“百代都行秦政制”,這個“制”指(

)A.分封制

B.郡縣制

C.宗法制

D.科舉制6.如圖為北宋太祖至哲宗七朝御史中丞(監察官)的出身統計圖。該圖可以用來說明北宋(

)A.政府重視監察官員隊伍建設

B.監察體系內部出現權力制衡

C.中央對地方的監察力度加強

D.進士及第主要擔任監察官員7.針對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欲”的命題,王陽明提出了“天理即是人欲”的觀點,認為:孝,德,道等都出于本心,“人欲”只要不傷害他人、不侵犯他人利益,便可“隨心而動,隨意而發”。相對而言,王陽明更(

)A.重視道德培養

B.強調主體意識C.注重知行合一

D.追求民主自由8、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秦朝滅亡后,法家學說信譽掃地,而儒家學說被長期推崇為官方教義。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法家的一個勝利。"這個"勝利"指的是(

)A.法家思想成為了新的儒學之核心B.王霸之道倍受歷代統治者的推崇

C.儒家思想已失去原有的民主特色D.儒學地位體現了法家的專制原則9.有學者認為,相對于漢唐兩個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貧,而是無效率。導致其“無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事權的分割

B.科舉制的完善C.理學的興起

D.租佃制的發展10.下列不屬于明清之際進步思想家的是()A.朱熹

B.黃宗羲C.顧炎武

D.王夫之11.中國有“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樹大招風,人怕出名豬怕壯”等處世格言。這些格言體現了思想(

)A.儒家的民本

B.道家的無為

C.法家的法治

D.墨家的尚賢12楊寧一在《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中提出:“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民族危機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棄洋務制器興國的迷夢,開始了更深層次的思考。”這次“思考”的“層次”變化是(

)從技術到器物

B.從制度到思想C.從制度到文化

D.從器物到制度13“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京劇藝術中人物的臉譜(

)真實再現了客觀歷史

B.固化了大眾的歷史認知C.正確評斷了歷史人物

D.提升了歷史人物的價值14、長久以來在中國社會形成的“貴華夏”“賤夷狄”的傳統思想觀念的藩籬開始被沖破,一批先進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開始以一種新的眼光審視世界。這一新的眼光主要“新”在(

)A.知識界出現了“經世致用”的呼聲B.鴉片戰爭的失敗激發了國人的愛國心

C.一些有識之士開啟了學習西方的思潮D.“強國御侮”成為那個時代的最強音15、1843年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后,對于現實世界國與國之間的彼此憎惡、凌奪、斗殺深感不滿,主張國家之間應該平等相待,互不侵犯。這說明當時太平天國的領導者(

)A.具有樸素的平等外交意識B.放松了對西方列強的警惕

C.已經具有近代外交的理念D.擺脫了農民階級狹隘思想16、自19世紀60年代開始,李鴻章等洋務派大官僚,先后創辦了江南制造總局等軍事工業;19世紀70年代以后,他們又相繼創辦了輪船招商局等民用工業,建立了中國自己的近代采礦、航運和通訊事業。這說明當時中國(

)A.民族資產階級具有兩面性B.政府實現了對經濟的全面掌控

C.經濟工業化逐漸得到實現D.近代工業發展路徑具有特殊性17.義和團在斗爭中提出“扶清滅洋”口號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對義和團由鎮壓政策改為“招撫”政策

B.義和團對清朝封建政權的本質缺乏明確認識

C.當時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銳

D.義和團內部被地主階級篡奪了領導權18、京師大學堂籌辦于1898年,是我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京師大學堂章程》規定其辦學方針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西并用,觀其會道”,宗旨是“廣育人才,講求時務”。主張設立京師大學堂的主要政治派別是(

)A.地主階級改良派

B.地主階級洋務派

C.資產階級維新派

D.資產階級革命派19.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中共中央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這次會議召開的地點位于下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0、2020年9月3目,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中國人民“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回顧歷史,當年日軍針對某次戰役寫道:“共軍一齊向我交通線及生產地區(主要為礦山)進行奇襲。特別是在山西,其勢更猛……”“敵人采用爆炸、焚燒、破壞等方法,企圖對橋梁、軌道、通信網、火車站設施等重要技術性設備,予以徹底摧毀。”下列對此次戰役的表述,正確的有(

)①1940年下半年由彭德懷親自指揮作戰②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合作抗日的典范③日軍在華東的交通網絡遭到嚴重破壞④敵后抗戰給日軍造成了巨大軍事壓力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1、下列人民軍隊佩戴過的袖標出現的歷史先后順序是(

)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②④①③22、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后,英、法、美、德、日、俄等列強在中國問題上達成“大國協調”:拒絕給予深陷財政困境的清廷或南京臨時政府任何一方貸款,強調只有一個更加穩定的、能夠代表全中國的政府才能獲得列強的財政支持。列強的這一“大國協調”(

)A.意在挽救清政府的統治B.使中國民族工業走向衰落

C.實為干涉中國內政找借口D.表明西方國家贊同辛亥革命23.1955年,在萬隆會議上,中國有意識地采取“不爭論”的策略,不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爭論的議題,在回應指責和攻擊時還極力避免陷入關于革命性和意識形態化的陷阱。此舉旨在(

)A.維護亞非國家團結合作的大局B.樹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形象

C.反對大國推行的意識形態外交D.推進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24、1942年的《聯合國家宣言》,中國是主要簽字國之一,1943年的開羅會議、1944年籌建聯合國的敦巴頓橡樹園會議和1945年的聯合國制憲會議,都看到了中國的身影。這些現象說明(

)A.抗日戰爭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B.世界全球化趨勢的加強

C.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舉足輕重D.合作共贏已成世界潮流25..與西方資本主義憲法相比,195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體現了明確而堅定的方向性,這里的方向性指()A.封建主義B.民族主義C.社會主義D.資本主義26.在深圳被設立經濟特區后,有人說,在深圳這塊土地上,除了五星紅旗是紅的,其他一切都成“黃”的了,還有人說特區是走私的主要通道,是舊中國上海的租界等等,材料主要說明當時()A.經濟特區開發不得人心B.特區違法行為日益增多C.特區改革開放的阻力較大D.特區享有一定的自治權27.實踐證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它根本不是“亂了敵人”,而只能是亂了自己。“文化大革命”得以發動的根本原因在于()A.毛澤東認為黨和國家面臨資產階級復辟的危險B.“左”傾錯誤持續發展C.中共中央對國內外形勢估計過于嚴重D.國內民主制度不健全28.1961年中共中央決定從該年度起,對整個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中共中央實行該方針的目的是()A.鞏固大躍進運動的成果B.實現國民經濟恢復C.糾正工作中“左”傾錯誤D.解決嚴重的經濟困難29.“腳踏黃河水倒流,搬來泰山做枕頭。決心苦戰十五年,(鋼產量)趕上英國不發愁。”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社會主義的改造B.人民公社化運動C.“大躍進”運動D.文化大革命30.把握歷史階段特征有助于學好歷史,下面反映了中國近代史四個階段特征的主題,其中1921----1935年處應該填寫()A.五四風雷,抗日烽火B.開天辟地,漸趨成熟

C.國共對立,走向抗戰D.星星之火,力挽狂瀾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31.材料一

甲午戰爭使日本軍國主義者嘗到了侵略戰爭的甜頭,刺激了它向外擴張的貪欲,其侵略野心越來越大。甲午戰爭中國的失敗強烈刺激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推動了中國人民的愛國救亡運動,加速了民主革命的進程,為最后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準備了條件。——摘編自王曉秋《從甲午戰爭到抗日戰爭》材料二

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人民軍隊發展到約132萬,建立了19塊根據地,解放了近1億人口,收復了100萬平方千米的失地。歷經14年的艱苦抗戰,中國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軍民傷亡總數在3500萬以上,經濟損失超過6000億美元。——摘編自《中外歷史綱要(上)》(1)材料一認為甲午中日戰爭刺激了日本擴張的欲望,從“家國情懷”的角度認識甲午中日戰爭對中國的深遠影響?(4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4分)(3)闡述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3分)32.近代中國的歷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爭史,各階級都肩負起歷史使命,其中,資產階級維新派和革命派分別進行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戊戌變法以失敗而告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但沒有解決近代中國社會的根本問題。(1).請結合所學知識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中的戊戌年和辛亥年各指哪一年?(2分)(2).回憶辛亥革命的意義(5分)(3).指出辛亥革命的局限(3分)3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力量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

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行動激發了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偉大覺醒。五四運動前后,

我國一批先進知識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沖擊了幾千年來的封建舊禮教、舊道德、舊思想、舊文化。五四運動改變了以往只有覺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覺醒的人民大眾的斗爭狀況,實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全面覺醒。.....

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搏擊培育了永久奮斗的偉大傳統。...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斗爭實踐中懂得,中國社會發展,中華民族振興,中國人民幸福,必須依靠自己的英勇奮斗來實現,沒有人會恩賜給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

----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2019年4月30日)此材料是習近平在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的節選。請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1).五四愛國運動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2).五四愛國運動的意義?(7分)34.材料:關于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的九條

方針政策

1981年9月3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葉劍英進一步闡明關于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政策:

(一)為了盡早結束中華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們建議舉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對等談判,實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雙方可先派人接觸,充分交換意見(二)海峽兩岸各族人民迫切希望互通音訊、親人團聚、開展貿易、增進了解。我們建議雙方共同為通郵、通商、通航、探親、旅游以及開展學術、文化、體育交流提供方便,達成有關協議。(三)國家實現統一后,臺灣可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并可保留軍隊。中央政府不干預臺灣地方事務。(四)臺灣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同外國的經濟、文化關系不變。私人財產、房屋、土地、企業所有權、合法繼承權和外國投資不受侵犯。(五)臺灣當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擔任全國性政治機構的領導職務,參與國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