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車輛車輛對窄帶輻射電磁能的抗擾性試驗方法第4部分:線束激勵法_第1頁
道路車輛車輛對窄帶輻射電磁能的抗擾性試驗方法第4部分:線束激勵法_第2頁
道路車輛車輛對窄帶輻射電磁能的抗擾性試驗方法第4部分:線束激勵法_第3頁
道路車輛車輛對窄帶輻射電磁能的抗擾性試驗方法第4部分:線束激勵法_第4頁
道路車輛車輛對窄帶輻射電磁能的抗擾性試驗方法第4部分:線束激勵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B/T33012.4—XXXX/ISO11451-4:2022

道路車輛車輛對窄帶輻射電磁能的

抗擾性試驗方法第4部分:線束激勵法

1范圍

GB/T33012的本部分規定了用于測試乘用車和商用車(不限定車輛動力系統,例如火花點火發動機、

柴油發動機、電動機)用電子電氣零部件對窄帶輻射電磁能的抗擾性試驗方法——線束激勵法。

大電流注入(BCI)法是將電流注入探頭作為互感器,把電流注入到作為次級繞組的導線線束上的

試驗方法。管狀波耦合器(TWC)法是利用定向耦合器原理將電磁波耦合到導線線束上的試驗方法。

TWC法是為汽車電子電氣零部件對GHz范圍(GSM頻段、UMTS、ISM?2.4GHz)內輻射騷擾的抗擾性試

驗而開發。該方法最適用于小尺寸(相對于波長)和屏蔽被測裝置(DUT)。因為這些情況下主要耦合

途徑是線束。

本部分所涉及的電磁騷擾僅限于連續窄帶電磁場。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33012.1?道路車輛車輛對窄帶輻射電磁能的抗擾性試驗方法第1部分:一般規定和術語

(GB/T?33012.1-2016,ISO11451-1:2005+A1:2008,MOD)

3術語和定義

GB/T?33012.1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4試驗條件

BCI法和TWC法的適用頻率范圍與互感器(電流探頭或管狀波耦合器)的特性相關。覆蓋試驗頻率范

圍可能需要不止一種類型的互感器。

對于汽車電子電氣系統試驗,典型的適用頻率范圍如下:

——BCI法適用頻率為100?kHz~1?GHz。在400?MHz~1?GHz頻率范圍內,當其他試驗方法不可行時,可

使用BCI法,同時應與本文件的使用者達成一致,并記錄在試驗計劃中;

——TWC法的頻率范圍為400?MHz~3?GHz。

用戶應規定試驗頻率范圍內的試驗嚴酷等級。推薦的試驗嚴酷等級見附錄C。根據未調制波的等效

均方根值來表示嚴酷等級。

標準試驗條件應符合GB/T?33012.1的如下規定:

——試驗溫度;

——供電電壓;

——調制方式;

——駐留時間;

1

GB/T33012.4—XXXX/ISO11451-4:2022

——頻率步長;

——試驗嚴酷等級的定義;

——試驗信號質量。

5試驗場地

試驗應在屏蔽室內進行。

車輛和所有其他導電結構例如屏蔽室的墻壁(除了車輛下方的接地平面)之間的距離應至少為0.5m。

試驗可以選擇在室外試驗場地進行。測試設備應符合(國家)有關電磁場傳輸的法律要求。

警告:試驗區域可能存在危險的電壓和電磁場,應確保滿足人體對射頻能量曝露限值要求。

6試驗儀器

6.1BCI法

6.1.1概述

BCI是使用電流注入探頭將騷擾信號直接耦合到線束上進行抗擾性試驗的一種方法。注入探頭是電

流互感器,試驗時被測裝置(DUT)的線束穿過探頭,通過改變試驗嚴酷等級和感應的騷擾信號頻率進

行抗擾性試驗。

使用的測試設備如下:

——電流注入探頭(探頭組);

——電流測量探頭(探頭組);

——具有內部或外部調制功能的射頻發生器;

——功率放大器;

——功率測量設備,用于測量前向和反向功率;

——電流測量設備。

應對安裝在車輛上的每個獨立系統進行BCI試驗。

6.1.2注入探頭

該試驗需要一個或一組能覆蓋試驗頻率范圍的注入探頭將測試信號耦合到DUT。不論系統負載大小,

探頭(探頭組)在整個試驗頻率范圍內都應能承受最高試驗等級相應的輸入功率。

宜考慮試驗等級和DUT電流帶來的注入探頭飽和。

6.1.3電流測量探頭

電流測量探頭(探頭組)應能覆蓋整個試驗頻率范圍。

6.1.4DUT的激勵和監測

DUT應按照試驗計劃要求,通過對電磁特性影響最小的執行機構進行操作,例如塑料按鈕、帶塑料

管的氣動執行機構。

可使用光纖或高電阻導線連接到監測DUT電磁干擾反應的設備。可以使用其他類型的導線,但需特

別注意盡量減少相互作用。應仔細記錄此類線束的方向、長度和位置,以確保試驗結果的可重復性。

監控設備與DUT的任何電氣連接都可能導致DUT出現故障。應特別注意避免這種影響。

2

GB/T33012.4—XXXX/ISO11451-4:2022

6.2TWC法

6.2.1概述

本試驗方法相當于將平面波等效耦合到車輛線束中。為此,需要采用一個兩端開路的50?Ω同軸短

線,一個內部為管狀的導體及其匹配終端,以在其內部產生橫電磁波(TEM),被測線束穿過這個波耦

合器的內導體。這對DUT形成兩個騷擾分量,一個是由電纜耦合的TEM分量,另一個是耦合器和DUT之間

連接電纜內部的一次TEM的散射所產生的輻射分量。

使用設備如下:

——管狀波耦合器;

——具有內部或外部調制功能的射頻發生器;

——功率放大器;

——功率測量設備,用于測量前向和反向功率。

應對安裝在車輛上的每個獨立系統進行TWC試驗。

6.2.2管狀波耦合器

管狀波耦合器用于將騷擾耦合到測試線束中。它應能夠將試驗頻率范圍內的試驗能量耦合到線束中,

并應具有足夠高的耦合率和額定功率。

6.2.350?Ω負載電阻

50?Ω負載電阻用于匹配管狀波耦合器的輸出,其額定功率應大于等于施加的前向功率。

6.2.4DUT的激勵和監測

詳見6.1.4。

7試驗布置

7.1BCI法

BCI試驗有兩種試驗方法:替代法和閉環法(分別詳見7.1.1和7.1.2)。

7.1.1替代法

除非試驗計劃中另有規定,線束上電流注入探頭的安裝位置距離車輛上被測DUT的連接器或出線孔

(150±50)mm。

當連接DUT的線束有多個分支時,電流注入探頭應在距離分支節點(150±50)mm處針對每路分支進

行試驗。在這種試驗條件下,如使用測量探頭,其位置不變。

使用預先標定的前向功率(詳見8.3.1.2.2)注入電流,在注入探頭的工作頻率范圍內監測非預期

事件。

每個事件發生時,記錄探頭在不同頻點注入的最小前向功率,并作為抗擾性閾值。

可選擇在電流注入探頭和DUT之間安裝一個電流測量探頭。測量探頭可以提供額外有用的信息,但

也可能改變試驗條件。若使用了該測量探頭,測得的電流值不能用于確定DUT的工作狀態,但應記錄以

用于研究非預期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及被測系統改進后試驗條件的變化。

測試布置示例見圖1所示。

3

GB/T33012.4—XXXX/ISO11451-4:2022

單位為毫米

標引序號說明:

1——信號發生器;

2——功率放大器;

3——50?Ω射頻定向耦合器;

4——射頻功率測量裝置或等效裝置;

5——射頻注入探頭;

6——射頻電流測量探頭(可選);

7——DUT;

8——頻譜分析儀或等效儀器(可選);

9——其他車輛設備;

10——線束;

11——屏蔽室。

注:建議在注入探頭和電流測量探頭的同軸電纜上安裝合適的鐵氧體扼流圈。

圖1BCI試驗布置示例-替代法

7.1.2帶功率限制的閉環法

除非試驗計劃中另有規定,否則注入探頭應置于距離DUT連接器(900±50)mm處。

除非試驗計劃中另有規定,否則電流測量探頭應置于距離DUT連接器(50±10)?mm處。

車輛和相關設備安裝在圖2所示的試驗位置。

4

GB/T33012.4—XXXX/ISO11451-4:2022

單位為毫米

標引序號說明:

1——信號發生器;

2——功率放大器;

3——50?Ω射頻定向耦合器;

4——射頻功率測量裝置或等效裝置;

5——射頻注入探頭;

6——射頻電流測量探頭;

7——DUT;

8——頻譜分析儀或等效儀器;

9——其他車輛設備;

10——線束;

11——屏蔽室。

注:建議在注入探頭和電流測量探頭的同軸電纜上安裝合適的鐵氧體扼流圈。

圖2BCI測試布置示例-閉環法

7.2TWC法

TWC和線束之間的耦合以及反射能量會影響此方法的測量結果。

除非在測試計劃中另有規定,管狀波耦合器應放置在距連接器或車輛上被測DUT出線孔(100±

10)?mm處,且與車輛的任何金屬部分隔離。連接高頻設備的端口應離DUT更近。50?Ω負載電阻應與車輛

的任何金屬部件隔離放置,距離線束至少200?mm,并連接到TWC的第二個端口。

當連接DUT的線束有多個分支時,管狀波耦合器應在距離分支節點(100±10)mm處針對每路分支進

行試驗。

車輛和相關設備安裝在圖3所示的試驗位置。

5

GB/T33012.4—XXXX/ISO11451-4:2022

單位為毫米

標引序號說明:

1——信號發生器;

2——功率放大器;?

3——50?Ω射頻定向耦合器;

4——射頻功率測量裝置或等效裝置;

5——TWC;

6——50?Ω負載電阻;

7——DUT;

8——其他車輛設備;

9——線束;

10——屏蔽室。

圖3TWC試驗布置示例

8試驗過程

8.1概述

與整車線束和DUT相關的騷擾源整體布置代表了標準試驗條件。與標準試驗條件的任何偏差,應在

試驗前達成一致,并記錄在試驗報告中。

8.2試驗計劃

試驗計劃應在試驗前制定,包括以下內容:

——試驗布置;

——試驗方法;

——頻率范圍;

6

GB/T33012.4—XXXX/ISO11451-4:2022

——DUT工作模式;

——DUT判定準則;

——試驗嚴酷等級;

——DUT監測條件;

——注入和測量探頭位置;

——TWC位置;

——帶有多個連接器和或多個分支線束的注入條件;

——試驗報告內容;

——標準試驗的任何特殊說明和更改。

每個DUT應根據道路安全性和可用性確定的最典型的工作條件下進行試驗,例如至少在待機模式和

所有執行器被激勵的模式下進行試驗。

8.3試驗方法

8.3.1BCI法

8.3.1.1概述

規定了兩種BCI法:

——替代法;

——帶功率限制的閉環法。

8.3.1.2替代法

8.3.1.2.1概述

替代法基于使用前向功率作為參考參數進行標定和測試。

此方法分兩個階段執行:?

——標定(在夾具上);

——車輛試驗。

8.3.1.2.2標定

應定期標定特定試驗電平(電流),同時記錄50?Ω標定夾具上產生特定電流所需的前向功率,使

用的頻率步長不大于GB/T33012.1中規定的最大頻率步長。

為了能使用更小的頻率步長,允許在標定頻率之間進行插值。

標定應使用未調制的正弦波射頻信號進行。

標定文件中記錄的前向和反向功率值應根據要求包含在試驗報告中。

標定夾具的一端連接50?Ω(大功率)負載,另一端連接50?Ω的射頻功率測量設備,并串接足夠功率

的50?Ω衰減器來保護功率測量設備(見附錄A)。

8.3.1.2.3車輛試驗

車輛和相關設備安裝在圖1所示的試驗位置。

根據試驗計劃中預先確定的標定值向車輛施加試驗信號進行試驗。

當使用包含多個分支的線束時,宜使用注入探頭夾在每個分支進行重復試驗。

可選擇在電流注入探頭和DUT之間安裝一個電流測量探頭,它可以為調查非預期事件發生的原因及

被測系統改進后試驗條件的變化提供額外有用的信息。需注意監測探頭可能會影響注入電流。

7

GB/T33012.4—XXXX/ISO11451-4:2022

8.3.1.3帶功率限制的閉環法

8.3.1.3.1概述

帶功率限制的閉環法基于使用前向功率作為參考參數進行標定和測試。

此方法分兩個階段執行:

——標定(在夾具上);??

——DUT測試。

功率限值PCWl使用標定夾具確定。

使用限值-頻率曲線確定施加于DUT的干擾電流Idisturbance。

8.3.1.3.2標定

本程序適用于確定DUT試驗的功率限值。

應在實際試驗之前標定特定試驗電平(電流)(見附錄A)。

在使用DUT進行實際測試之前,應確定各試驗頻率在50?Ω標定夾具上產生特定電流所需的前向功率

(見附錄A)。

應使用未調制的正弦波射頻信號進行標定。

試驗報告的標定文件應根據要求記錄前向功率值和反向功率值。

標定夾具的一端連接50?Ω(大功率)負載,另一端連接50?Ω射頻功率測量設備,并串接足夠功率的

50?Ω衰減器來保護功率測量設備(見附錄A)。

將電流試驗信號電平施加到夾具上,并記錄相應的前向功率(Pcal)。

功率限值為:

CWlcal······················································(1)

式中:?=???

PCWl——功率限值;

Pcal——電流達到試驗信號電平時夾具上施加的前向功率;

k——系數,取值為4,除非試驗計劃中另有規定。

8.3.1.3.3車輛試驗

試驗布置見圖2。

試驗程序采用帶功率限制(P)的閉環法。每個頻率的試驗步驟如下。

增加施加在電流注入探頭的前CW向l功率,并測量注入電流(Iref),直到:

——測量的電流達到規定的試驗等級;

——或前向功率達到功率限值(PCWl)。

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都需記錄達到的電流(Iref)和施加的前向功率(Pref)。

當發現DUT抗擾性閾值時,應記錄失效電流(Ifault)和施加的前向功率(Pfault)。

當使用的線束包含多個分支時,應將注入探頭和電流測量探頭分別夾在每個分支距DUT連接器(900

±50)mm和(50±10)?mm處分別測試。

8.3.2TWC法

TWC法采用替代法進行試驗。該方法以基于使用前向功率作為參考參數進行標定和測試,因此測試

方法分兩步:

——使用標定夾具標定;

8

GB/T33012.4—XXXX/ISO11451-4:2022

——車輛試驗。

8.3.2.1標定

標定時應測量在特性阻抗為150?Ω的標定夾具中使用的管狀波耦合器的插入損耗,步長不大于

GB/T?33012.1中規定的最大頻率步長。

為了能使用更小的頻率步長,允許在標定頻率之間進行插值。

標定夾具應包括一個與測量設備的50?Ω阻抗匹配的寬帶匹配網絡。標定夾具制造商應給出該匹配

網絡的修正系數,其最大不確定度為1.5?dB。

由于管狀波耦合器和標定夾具是線性系統,因此宜使用網絡分析儀測量耦合器的插入損耗。

使用網絡分析儀進行標定的布置如圖4所示。

可使用測試功率來分析耦合器插入損耗,但不是必須的。對于滿功率標定,應考慮標定夾具的最大

功率承受能力。

網絡分析儀應與所有連接到管狀波耦合器的電纜和標定夾具一起進行標定,或者電纜應適當考慮去

嵌入處理,如電纜完整的二端口特性描述。

應測量S參數S21。

標引序號說明:

1——管狀波耦合器;

2——內置50?Ω系統匹配單元的標定夾具;

3——50?Ω負載電阻,電壓駐波比最大為1.2:1;

4——網絡分析儀(50?Ω);

5——絕緣支架;

6——同軸電纜(網絡分析儀輸出);

7——同軸電纜(網絡分析儀輸入)。

圖4管狀波耦合器標定布置

耦合器的插入損耗由下式給出:

··················································(1)

LTWC21cf

式中:?=?|?|??

ILTWC??——管狀波耦合器的插入損耗,單位為分貝(dB);

|S21|——S21參數幅值,單位為分貝(dB);

Ccf??——標定夾具的校正系數,單位為分貝(dB)。

9

GB/T33012.4—XXXX/ISO11451-4:2022

8.3.2.2車輛試驗

車輛和相關設備安裝在圖3所示的試驗位置。

DUT試驗的前向功率Pfr應按以下公式計算:

····················································(1)

frtLTWC

式中:?=?+?

???????——根據測試計劃所需的測試功率,單位為分貝毫瓦(dBm);

?????——前向功率,單位為分貝毫瓦(dBm);

?t

?——所用管狀波耦合器的插入損耗,單位為分貝(dB)。

?fr

?L8TW.4C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應按照試驗計劃要求提交關于試驗設備、模擬負載、試驗場地、被測系統、頻率、功率電

平、系統間相互影響的詳細信息以及試驗相關的其他信息。與試驗計劃的任何偏差應在試驗報告中記錄。

對于具有功率限制的BCI閉環法,試驗報告中應包括以下附加信息:

——Iref、Pref、Ifault、Pfault、PCWl?的值;??

——試驗布置的轉移阻抗(電流注入探頭平面上注入的電壓值除以電流測量探頭測得的電流值),

其測量或計算方法示例見附錄B。

10

GB/T33012.4—XXXX

A

A

附錄A

(規范性)

標定配置(電流注入探頭標定)

使用標定夾具確定注入電流。電流注入探頭校準的設備配置示例如圖A.1所示。

將注入探頭安裝在標定夾具的中心位置(見圖A.2),并在測試頻率范圍內掃描,測量達到測試電

流所需的前向功率。

標引序號說明:

1——屏蔽室;

2——50?Ω同軸負載,駐波比最大值?1.2:1;?

3——標定夾具;

4——注入探頭;

5——50?Ω衰減器;

6——頻譜分析儀或等效設備;

7——射頻功率測量裝置(2個);

8——50?Ω射頻雙定向耦合器(去耦系數最小30dB);

9——輸出阻抗50?Ω的功率放大器;

10——信號發生器。

圖A.1電流注入探頭標定配置示例

11

GB/T33012.4—XXXX

標引序號說明:

1——絕緣介質;

2——活動金屬蓋板;

3——電流注入探頭;

4——端接50?Ω測量設備;

5——端接50?Ω負載。

圖A.2標定夾具示例

標定夾具的物理尺寸應符合探頭制造商的要求。

12

GB/T33012.4—XXXX

附錄B

(資料性)

試驗布置的轉移阻抗

B.1?概述

試驗布置的轉移阻抗由公式(B.1)定義:

······················································(B.1)

??nd

式中:?tr=?ind

——試驗布置的轉移阻抗;

——電流注入探頭在線束中感應的共模電壓;

?tr

——測量點感應的共模電流。

?ind

轉移阻抗用來描述系統(DUT、線束和其它車輛負載)特性,與注入探頭和電流測量探頭無關,易

?ind

于在不同實驗室或使用不同試驗線束開展的試驗間進行比較。

轉移阻抗可以用B.2描述的網絡分析儀測量,或按B.3描述的通過標定和試驗中的注入功率和電流測

量值進行推導。

B.2?用網絡分析儀測量轉移阻抗

B.2.1?參數關系定義

標引序號說明:

1——S參數四端網絡。

圖B.1入射波和反射波定義

對于已知S參數的四端網絡,入射波和反射波定義如下:

對于網絡分析儀的端口1,遵循式(B.2)和(B.3):

····················································(B.2)

?1+?C?1

?1=2?C

····················································(B.3)

?1??C?1

式中:?1=2?C

——入射波;

——反射波;

?1

——電流注入探頭在線束中感應的共模電壓;

1

?——測量點感應的共模電流;

?1

?113

GB/T33012.4—XXXX

——特性阻抗(此處,ZC50?)。

對于網絡分析儀的端口2,遵循式(B.4)和(B.5):

?C

····················································(B.4)

?2+?C?2

?2=2?C

····················································(B.5)

?2??C?2

式中:?2=2?C

——入射波;

——反射波;

?2

——電流注入探頭在線束中感應的共模電壓;

?2

——測量點感應的共模電流;

?2

——特性阻抗(此處,?)。

?2

從物理上定義,入射波和反射波攜帶注入四端網絡或從其輸出的功率。入射波和反射波之間的關系

?C?C=50

用S參數表示為式(B.6)和(B.7)。

,·································(B.6)

當網絡輸出端接50?負載時?:1=?11?1+?12?2?2=?21?1+?22?2

,得出,,··································(B.7)

式中:?2=0?1=?11?1?2=?21?1

——反射系數;

——四端網絡的傳輸系數。

?11

?21

B.2.2?電流注入探頭標定

標引序號說明:

1——網絡分析儀;

2——端口1;

3——端口2;

14

GB/T33012.4—XXXX

4——電流注入探頭;

5——50??負載;

6——帶金屬蓋板的標定夾具。

圖B.2電流注入探頭標定

根據定義,電流注入探頭的插入損耗可按式(B.8)和(B.9)計算:

··············································

2(B.8)

1?1inj

LCIP22

式中:?=?21inj=?2jig

——電流注入探頭插入損耗;

——標定夾具端口感應的“反射”波量值;

?LCIP

——電流注入探頭的入射波量值;

|?2jig|

——電流注入探頭傳輸系數值。

|?1inj|

電流注入探頭對標定夾具感應電壓,即夾具每個50?負載感應的電壓為,由此得出:

|?21inj|

????()························?··in··d···2··············(B.9)

21|?ind|2

式中:?2jig=502

——電流注入探頭在標定夾具上的感應電壓值。

由此得出:

|?ind|

·················································(B.10)

?ind50

?1inj=2?LCIP

B.2.3?電流測量探頭標定

標引序號說明:

1——網絡分析儀;

2——端口1;

3——端口2;

15

GB/T33012.4—XXXX

4——電流測量探頭;

5——50?負載;

6——帶金屬蓋板的標定夾具。

圖B.3電流測量探頭標定

使用轉移阻抗描述電流測量探頭特性,計算式(B.11)如下:

?Tmprobe················································(B.11)

?ret

式中:?Tmprobe=?ind

——電流測量探頭的阻抗值;

——電流測量探頭端接50?負載的返回電壓值;

?Tmprobe

——被測電流值。

?ret

?ind··············································(B.12)

2

2??et

式中:?2mprobe=50

——電流測量探頭測得的反射波量值。

2

且?2mprobe

···············································(B.13)

22

式中:?1jig=50?ind

——電流測量探頭標定時注入到夾具內部的入射波量值。

由式(2B.11)和式(B.12)可得式(B.14):

?1jig

···············································(B.14)

?2mprobe?Tmprobe

由式(B.13)和式(B.14)可得式(B.15?in)d:=50

··································(B.15)

S21mprobe

?2mprobe

式中:?Tmprobe=50?1jig=50

——電流測量的正向傳輸因子值。

S21mprobe

B.2.4?轉移阻抗測量

16

GB/T33012.4—XXXX

標引序號說明:

1——網絡分析儀;

2——端口1;

3——端口2;

4——電流注入探頭;

5——電流測量探頭;

6——DUT;

7——其它車輛設備;

8——線束;

9——屏蔽室。

圖B.4轉移阻抗測量

試驗布置的轉移阻抗由式(B.16)定義:

·································(B.16)

?ind?ind?1inj?2mprobe

式中:?tr=?ind=?1inj×?2mprobe×?ind

——試驗布置的阻抗。

由前面給出的公式,試驗布置的轉移阻抗可根據圖B.4中測量值和探頭特性按式(B.17)和(B.18)

?tr

計算:

?21

···············································(B.17)

2?Tmprobe

式中:?tr=?21test?LCIP

——測試時注入探頭和測量探頭之間的傳輸因子。

?21test··································(B.18)

式中:?tr?dB=6+?T?dB??LCIP?dB??21test?dB

17

GB/T33012.4—XXXX

,單位為dBΩ;

?tr?dB=20?lg?tr

,單位為dBΩ;

?T?dB=20?lg?Tmprobe

,單位為dB;

?LCIP?dB=10?lg?LCIP

,單位為dB。

?21test?dB=20?lg?21test

B.3?試驗布置的轉移阻抗計算

試驗布置的轉移阻抗也可以根據標定和試驗的測量值計算得出。標定夾具轉移阻抗為100?,其

計算式(B.19)和(B.20)為:

?tr

············································(B.19)

?cal?dir

式中:?tr=100?ind?cal

——試驗布置轉移阻抗的計算值,單位為Ω;

——標定電流值,單位為mA;

?tr

——測量電流值,單位為mA;

?cal

——標定時施加到電流注入探頭的功率值,單位為W;

?ind

——試驗時施加到電流注入探頭的功率值,單位為W。

?cal

或:

?dir

·····························(B.20)

式中:?tr?dB=40+?cal?dB??ind?dB+?dir?dB??cal?dB

,單位為dBΩ;

?tr?dB=20?lg?tr

,單位為dBmA;

?cal?dB=20?lg?cal

,單位為dBmA;

?ind?dB=20?lg?ind

,單位為dBm;

?dir?dB=10?lg?dir

,單位為dBm。

?cal?dB=10?lg?cal

18

GB/T33012.4—XXXX

C

C

附錄C

(資料性)

功能特性狀態分類(FPSC)

C.1概述

本附錄給出的測試嚴酷等級示例應符合GB/T?33012.1規定的功能特性狀態分類(FPSC)。

C.2試驗嚴酷等級分類

BCI?試驗嚴酷等級示例見表C.1和圖C.1。

TWC?試驗嚴酷等級示例見表C.2和圖C.2。

表C.1試驗嚴酷等級示例(BCI)

頻段試驗等級I試驗等級II試驗等級III試驗等級IV試驗等級V

MHzmAmAmAmAmA

0.1~120335066

1~360?×a100?×?a150×?a200?×?a

特定值基于本文件

3~20060100150200

?/3?/3?/3?/3與用戶協商確定

200~40060?×?a100?×?a150?×?a200?×?a

400~1000305075100

200?200?200?200?

a公式中單位是MHz。?

?

圖C.1試驗嚴酷等級示例(BCI)

19

GB/T33012.4—XXXX

表C.2試驗嚴酷等級示例(TWC)

試驗等

頻段試驗等級I試驗等級II試驗等級III試驗等級IV

級V

(MHz)(dBm)(dBm)(dBm)(dBm)

(dBm)

15-21-27-33-

400~1000

aaaa特定值

[10.05?×?lg?(???/[10.05?×?lg?(???/[10.05?×?lg?(???/[10.05?×?lg?(???/基于本

1000~20011-17-23-29-

400)]400)]400)]400)]文件與

0aaaa

[9.97?×?lg?(???/[9.97?×?lg?(???/[9.97×?lg?(???/[9.97×?lg?(???/用戶協

2000~300

10080)]101040)]10020)]100260)]商確定

0

a公式中單位是MHz。

?

圖C.2試驗嚴酷等級示例(TWC)

C.3FPSC?按照測試嚴酷等級的應用示例

每個DUT?和它的功能需在試驗前進行評估。DUT功能類別,測試嚴酷等級,依據的準則應在供應商

和主機廠之間達成一致。這些信息應記錄在測試計劃和DUT測試完成認可及測試結果評價中。

測試嚴酷等級示例見表C.3。

表C.3試驗嚴酷等級示例

表C.3?試驗嚴酷等級功能分類1功能分類2功能分類3功能分類4

L4i等級IV---

L3i等級III等級IV--

L2i等級II等級III等級IV-

L1i等級I等級II等級III等級IV

20

ICS43.040.10

CCST3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33012.4—XXXX

代替GB/T33012.4-2016

`

道路車輛車輛對窄帶輻射電磁能的

抗擾性試驗方法第4部分:線束激勵法

Roadvehicles—Vehicletestmethodsforelectricaldisturbancesfrom

narrowbandradiatedelectromagneticenergy—Part4:Harnessexcitationmethods

(ISO11451-4:2022,IDT)

(征求意見稿)

2024-04-25

在提交反饋意見時,請將您知道的相關專利連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

GB/T33012.4—XXXX/ISO11451-4:2022

道路車輛車輛對窄帶輻射電磁能的

抗擾性試驗方法第4部分:線束激勵法

1范圍

GB/T33012的本部分規定了用于測試乘用車和商用車(不限定車輛動力系統,例如火花點火發動機、

柴油發動機、電動機)用電子電氣零部件對窄帶輻射電磁能的抗擾性試驗方法——線束激勵法。

大電流注入(BCI)法是將電流注入探頭作為互感器,把電流注入到作為次級繞組的導線線束上的

試驗方法。管狀波耦合器(TWC)法是利用定向耦合器原理將電磁波耦合到導線線束上的試驗方法。

TWC法是為汽車電子電氣零部件對GHz范圍(GSM頻段、UMTS、ISM?2.4GHz)內輻射騷擾的抗擾性試

驗而開發。該方法最適用于小尺寸(相對于波長)和屏蔽被測裝置(DUT)。因為這些情況下主要耦合

途徑是線束。

本部分所涉及的電磁騷擾僅限于連續窄帶電磁場。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33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