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27生產工具與勞作方式專題突破卷(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1.下表是考古出土的戰國時期部分地區物品統計表(部分)。這反映當時鐵器出土地點鐵器數(件)生產工具數(件)鐵農具數(件)遼寧撫順蓮花堡80余7768山西長治分水嶺363121河北興隆古洞溝878552河南輝縣周圍村936958廣西平樂銀山嶺18117091A.一家一戶個體勞作盛行 B.土地私有制度確立C.鐵農具運用于農業生產 D.冶鐵技術趨于成熟2.下面兩幅圖為江蘇徐州發現的漢代遺址圖。根據圖片信息判斷,該遺址可以考證A.冶鐵技術發展進步 B.水排廣泛推廣使用C.軍隊后勤飲食保障 D.青銅器的鑄造技術3.嘉峪關魏晉墓中有大量反映農耕業和畜牧業題材的壁畫。如圖是6號墓《犁地》壁畫,一人一牛一犁,畫面中農夫一手攥著韁繩緊握犁把,一手舉鞭,耕牛前曲后躬,力度感強烈,生活氣息濃厚。對此現象解讀準確的是A.得益于南北民族交融的推動 B.再現了西域民眾生活安定的時代風貌C.反映了先進生產技術的傳播 D.見證了精耕細作下自耕農經濟的盛行4.下圖為晉人杜預作連擊碓,水激輪轉,則軸間橫木,間打所排碓梢,一起一落舂(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里搗掉皮殼或搗碎)之。凡在流水岸傍,俱可設置,須度水勢高下為之。上述工具的出現A.可能影響市場糧食價格 B.反映了耕作技術進步C.大幅提高農業灌溉效率 D.推動了經濟重心南移5.唐朝江南農民與六朝農民相比,農業生產選擇的范圍大幅擴大,出工日數和勞動技能、勞動強度都有增加,并且農民家庭各個成員的勞動也得到更充分的發揮。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A.精耕細作耗時過多 B.生產關系出現新突破C.經濟重心仍在北方 D.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6.王禎《農書》記載一種“龍骨車”:“今農家用之溉田。……凡臨水地段,皆可置用……水具中機械巧捷,惟此為最。”下圖所示與此相符的是A. B.C. D.7.18世紀,法國狄德羅和達朗貝爾在編撰《百科全書》時,把工藝和制造業視為知識系統里一個重要的分支,囊括了豐富的內容,包括金銀加工、寶石加工、鐵加工、玻璃加工、皮革加工、蠶絲加工、羊毛加工等。這一做法A.使近代自然科學形成體系 B.反映出啟蒙運動的轉向C.體現了科學與技術的結合 D.順應了資本主義的發展8.1828年,美國開始修筑首條鐵路;1829年,美國自主設計的火車頭“查爾斯好友號”獲得成功;19世紀30年代后,美國出現了修筑鐵路的高潮;1860年,美國鐵路長度達到30626英里,已超過英國而居世界首位。這一時期美國的鐵路交通建設A.引領人類開始進入鐵路時代 B.實現了國內生產方式的統一C.適應了機器大工業發展要求 D.鞏固了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9.19世紀末,歐美國家的企業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據統計,1901年美國82%的專利頒發給個人,18%頒發給公司;1932年公司所獲專利數超過國家頒發專利總數的一半。這反映了A.美國已成為世界的科技中心 B.歐美民眾科學素養提升C.科研轉化為生產力速度加快 D.國家干預滲透科技領域10.1892年,恩格斯寫道:“前一時期末出現的新的交通工具——鐵路和海船——現在已經在國際范圍內應用起來;它們事實上創造了以前只是潛在著的世界市場。”1893年,他又在《資本論》的注釋中寫道:“自1867年最近一次的普遍危機爆發以來,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于交通工具的驚人發展——遠洋輪船、鐵路、電報、蘇伊士運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場。”他強調了A.交通進步是世界貿易的決定因素 B.新式交通工具在世界市場形成中的作用C.地理大發現帶來世界市場的形成 D.新式交通工具成為工業革命標志性成就11.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制造業生產“智能化”成為發展新趨勢,經濟增長方式得到優化。與此同時,“機器換人”也引發了就業隱憂。實證分析證實,“自動化”生產將造成技術性失業,對中低技能勞動者產生擠出效應。據此推知,現代科技進步A.影響了勞動力的需求 B.推動了生產力的躍進C.改變了社會生活方式 D.降低了產業要素成本12.2022年4月,第131屆廣交會在線上舉辦,丹東市組織30家企業“登云”參展,相繼與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進行了“屏對屏”商洽。這客觀上說明A.電商日益受到國民青睞 B.政府職能發生根本改變C.互聯網取代了傳統商務 D.現代科技促進信息交流13.有學者指出:我們正處于場新的科技革命之中,這場科技革命的深入發展會催生新的經濟領域、新的經濟運行方式,從而使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發生革命性的變革。”美國由于科技積累優勢,肯定是第一梯隊。中國有工業4.0計劃、中國制造2025戰略,將是第二梯隊的龍頭。2019年以來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華為公司的種種打壓行為,表明A.高科技引領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B.中美冷戰在經濟文化的斗爭C.大國競爭終究是高新科技競爭 D.中美博弈于國際經濟新秩序14.由于現代化的通訊設施和發達的大眾傳媒,為人們關心了解和監督政治提供了條件和可能。現代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廣泛使用,使公民的政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不受空間的制約,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因地域因素影響政治生活的正常進行。這體現了A.地域因素影響政治生活的正常進行B.公民的政治生活不會受空間的制約C.現代科學技術推動民主政治的發展D.現代化的通訊設施和大眾傳媒發達15.2023年4月24日是第八個“中國航天日”,逐夢星辰的夢想一直都是人類的追逐,當前太空全球經濟達萬億美元,商業航天從傳統的通信、導航、遙感衛星,拓展到載人航天、空間探測等多個領域。這表明A.現代科技各領域相互滲透 B.商業航天威脅國家航天安全C.科技革命推動經濟全球化 D.現代科技孕育經濟新增長點16.基礎設施有“傳統”與“新型”之分,下表是對二者的簡介。據此可知,加快新基建傳統基礎設施主要包括鐵路、公路、機場、橋梁等。這一領域,中國相對完養,但仍存短板新型基礎設施一般認為包括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火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領域。這一領域,中國有較大發展空間A.旨在帶動重工業的發展 B.有助于新興產業發展C.改變了基礎設施落后局面 D.可以代替傳統基礎設施二、材料分析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780年,英國工廠中紡紗機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英國的工廠仍擁有全球機械化紗錠數的2/3,歐洲和美國大片地區都依賴可預測的底價棉花供應。1786年,美國的種植園主開始大量種植棉花,美國向英國出口的棉花數量迅速增長。18世紀末美國誕生,憲法對奴隸制的維護,使美國的種植園主有著不受限制的土地、勞工、資本供應和無與倫此的政治權力。奴隸制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動員大量勞動力,而且催生了一種以暴力監管和無休止的剝削為特征的體制,這在勞動密集型工作中和適宜的氣候、肥沃的土壤一樣重要,1793年,惠特尼建造了一種新軋花機器,將軋花的生產效率提高了50倍。19世紀,聯邦政府侵略性地獲得了許多新領土,或從外國政府那里獲得,或通過武力逼迫美洲印第安人獲得,這些土地都非常適宜棉花種植,直到1861年美國內戰爆發,棉花產業和奴隸制攜手并進、同步發展,美國成了新興的棉花帝國。——摘編自(美)斯文?貝克特《棉花帝國:一部資本主義全球史》材料二在美棉引進中,民國政府居功至偉。這一時期,由于經濟發展,國內的紡織業對棉花需求猛增。1927年—1931年間,外棉平均每年輸入量為2.22億斤以上,由此帶來的成本提高,利權外溢等后果,妨礙了我國棉紡織業的發展。所以政府傾向于用少量金錢,從美國引進適合中國的新品種脫里斯棉,進行本地栽種。1931年9月,實業部向河北實業廳下達農字第八六二號訓令,今其“設場試驗”。中央決策很快以地方農業管理部門訓令的方式,下達到各縣區。面對脫里斯棉引進以來所出現的品種退化的現象,1931年,河北省立農事第三試驗場由美國購入新脫里斯種和金氏棉進行試種并推廣。1931年,河北美棉種植種植面積達118萬余畝,總產量也升至1.35億斤。自1937年起,河北政府開始進行大規模的美棉栽培宣傳推廣活動。1935年中央設立棉業改進所,其宗旨是“擔任各該省之棉作改良及推廣事宜。”作為分支機構的河北棉產改進所不久成立。與養蜂,養豬、園藝等事業的曇花一現的不同之處在于,對其的引進和栽培一直貫穿于河北外來物種引進工作的始終,我抗戰爆發后,引進工作被迫停止。但戰后的各屆政府始終將河北棉業的復興和發展寄托于美棉栽培的普及之上,河北之所以成為如今的農業大省,與早期美棉的大規模引入和大面積栽培是息息相關的。——摘自王晨《全面抗戰前(1912-1937)河北外來物種引進分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世紀上半葉美國成為“棉花帝國”的原因,以及由此產生的影響。(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河北引入美棉的特點。(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18世紀晚期,英國普通家庭餐桌上的主要食物小麥面粉和面包占了很大比例,小麥面包逐漸成為普通大眾的常見飲食。肉類、雞蛋、蔬菜等食物也經常吃得上,甚至海外食品茶葉、咖啡、蔗糖等偶爾也消貨得起。旅居英國的荷蘭醫生伯納德·曼德維爾在《蜜蜂的寓言》中提出了“私人惡德即為公眾利益”的驚人論斷,認為奢侈消費刺激貿易發展,促進經濟紫榮,公開為奢侈傳統進行辯解,英國思想界甚至掀起了“奢侈大討論”,預示著奢侈消費正在經歷“去道德化”趨勢。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在《商業計劃》中這樣描寫英國社會:“人口眾多,國家富裕,物質產品豐富多樣,人們的生活更加奢侈、愛慕虛榮,每個人都出手悶氣。”——曹瑞臣《18世紀英國消費社會的興起》材料二奢侈的高消費過去僅僅是限于官像、地主之家,因此官僚云集的京城往往中,是消費之都。到近代,消費之都開始向工商業最為發達的地區轉移,消費方式的變革在上海即顯得十分突出。中國古代的商人大多崇尚節儉,但在近代上海各種娛樂場所奢侈消費的各色人等中,不乏發財致富的商人。一些大商人的交易談判,也改在娛樂場所進h。在傳統社會中,消費一般都是單純的消閑享受型活動,而在近代上海,消費的目的日趨多樣化,對于商人而言,社交實際上也是為了建立人際關系網,了解各地行情,廣泛招攬生意,消費變得更加奢侈豪華,方式也五花八門。隨著西方文化的輸入,盲目崇洋和講求虛榮的傾向日益明顯,并不富裕者為了虛榮,也時常擺闊。——朱英《近代中國商業發展與消費習俗變遷》(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消費觀念變化帶來的影響。(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近代社會消費的變化。(7分)19.【婦女地位與權利】(15分)材料一在傳統觀念的支配下,無論何種出身的婦女一旦進入婚姻狀態,也便意味著法律上的“死亡”。也就是說,進入婚姻關系,這個女人在法律上的存在立即被終止。傳統的女子教育,主要是培養女性成為理想的妻子和母親,在家中或私立學校里接受教育是其教育的形式。在婚姻自由程度上,女性在選擇配偶方面幾乎沒有自主權,婚姻大多由家中男性親屬為其決定。為了把婦女禁錮在家庭中,英國社會動用了一切力量,企圖強化“男尊女卑”的觀念。材料二工業革命煥發出的巨大生產力,不僅使英國走進了富裕的現代社會,而且對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都產生了深刻影響。對婦女而言,工業革命使婦女以自由、獨立的身份進入社會,發揮自己的作用,將以前從未離開過家庭的婦女從這狹小的天地中解脫了出來。工業革命從根本上提高了英國婦女的地位,為她們爭取真正的男女平等奠定了堅如磐石的基礎。英國婦女地位的實質性提高,是以她們作為個人直接參加廣泛的社會勞動為前提的。大工業也擴大了女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河北獻血宣傳活動方案
- 檢察院網絡安全活動方案
- 汽車公司大比拼活動方案
- 水源清潔活動方案
- 漢堡活動優惠活動方案
- 桂花食品活動方案
- 法指針平臺培訓活動方案
- 水庫開展讀書活動方案
- 汽車音響新年活動方案
- 水上迷宮項目活動方案
- 《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示范課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
- 2023年音樂考試真題
- GB/T 16924-2008鋼件的淬火與回火
- 基礎護理學:肌內注射
- 應急值守專題培訓課件
- DB23T 1318-2020 黑龍江省建設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實施標準
- 新加坡公司法-英文版
- 醫院管理腎內科腹膜透析護理常規
- 自動控制原理浮球液位控制系統課程設計
- 離婚一方財產轉移
- 隧道施工安全技術教育培訓記錄(共19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