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課件-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1頁
第11課+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課件-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2頁
第11課+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課件-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3頁
第11課+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課件-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4頁
第11課+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課件-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1課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亞歷山大蒙古西征遼源五中

目錄CONTENTS

01

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

02

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01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亞歷山大遠征“希臘化時代”(一)亞歷山大遠征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入侵波斯,歷經10年征戰,滅亡了波斯帝國,征服了從小亞細亞到印度河流域的廣大地區,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1.概況馬其頓王國,指公元前808年-前168年,位于希臘西北部的王國,在腓力二世期間基本完成希臘本土的統一,于亞歷山大大帝統治時期不斷向外擴張,先后占領埃及全境,吞并波斯帝國,大軍直達印度河流域,領土達到鼎盛,此時的馬其頓王國被后世稱為亞歷山大帝國。2.統治:▲《亞歷山大大帝和波魯斯》(油畫)(一)亞歷山大遠征以希臘文化為主導,融合埃及和西亞文化。(1)在埃及自稱法老之子。(2)在波斯以波斯帝國正統繼承人自居,繼承波斯的基本制度,服裝禮儀,任用波斯人為官。(3)鼓勵馬其頓人和波斯人通婚。(4)以馬其頓的方式訓練波斯士兵。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一)亞歷山大遠征3.結果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去世,帝國逐漸分裂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國和馬其頓王國三個主要國家。這些區域被統稱為“希臘化世界”。▲公元前275年左右的希臘化世界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4.影響(一)亞歷山大遠征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希臘城邦底比斯被夷為平地,居民被賣為奴。腓尼基名城推羅被攻陷后,成年男性居民幾乎都被屠殺,婦女兒童被賣為奴隸。波斯古城波斯波利斯被劫掠一空,城市被付之一炬,波斯歷代國王的宮殿被燒成焦土。在中亞,大量當地居民被屠殺,或被強制遷移到亞歷山大建立的城市中(一)亞歷山大遠征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1)戰爭給被征服地區造成了嚴重破壞,這些地區固有的文化發展進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斷。4.影響(一)亞歷山大遠征(2)促進了文化融合,推動了希臘化進程。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1.含義(二)“希臘化”時代2.特點(二)“希臘化”時代(1)以希臘文化為主導,融合埃及和西亞文化。(2)規模大、范圍廣、程度深、成果巨大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3.表現(二)“希臘化”時代(1)統治階級的希臘化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二)“希臘化”時代3.表現(2)文化中心的轉移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原因:被征服地區的本土文化與希臘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進了文學、科學等許多領域的發展(二)“希臘化”時代3.表現(3)取得一系列文化成就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成就學者們系統整理和研究了《荷馬史詩》和古典希臘的悲劇、史學、地理學作品歐幾里得編寫的《幾何原本》流傳后世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學定理埃拉托斯提尼精確地計算出了地球的周長醫生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及消化系統進行了基礎研究(二)“希臘化”時代3.表現(3)取得一系列文化成就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西亞、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臘化世界保持長期影響。在廣大鄉村地區,農民仍如過去一樣,說著他們祖先的語言,保持著他們原有的宗教和風俗。4.影響:文化交鋒希臘文明埃及文明猶太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二)“希臘化”時代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鞏固訓練1.(2023年浙江卷)亞歷山大的遠征,開啟了大約300年的“希臘化時代”。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多個新的希臘文化中心,其中某一中心有專門收藏文化珍品的繆斯宮,一般認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該中心位于下圖中的(

)A.①B.②C.③D.④鞏固訓練2.繼希臘人之后,羅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歷史舞臺,他們征服了希臘化(希臘化一般是指希臘化時代,也有它特定的空間范圍。希臘化的地域空間大約包括希臘本土、馬其頓、埃及、利比亞,以及亞洲的西部敘利亞、伊拉克、波斯、土耳其等)的地區,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然而,古羅馬學者賀拉斯說,被征服的希臘人最終俘虜了羅馬人。賀拉斯所說的“俘虜”是指()A.商業征服

B.文化同化

C.宗教皈依

D.財富侵蝕B鞏固訓練3.亞歷山大的遠征,羅馬帝國的擴張,阿拉伯帝國的征服……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但橫貫亞歐大陸絲綢古道上的商隊來往,聯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對傳播生產技術,文化知識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許是更為重要的。下列對這段敘述的理解有誤的是()A.和平往來促進了各地經濟文明交流B.暴力沖突有助于打破世界相互隔絕的狀態C.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交往的要道D.暴力沖突比和平交往更有利于文化的傳播D鞏固訓練4.從亞歷山大東征、建立帝國起至公元前30年羅馬最終消滅殘存的托勒密王國,在近300年期間,自地中海至中亞的廣袤疆域經歷了希臘化的時代。對希臘化文明在政治上的理解正確的是()A.亞歷山大在東征中摒棄東方君主的絕對權威B.結合馬其頓與東方王權制度建立君主專制政體C.希臘化文明是希臘古典文明的衰落與延伸擴展D.希臘化文明中的社會政治結構絕對整齊劃一B鞏固訓練5.據普魯塔克所記,有七十個以上的希臘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亞歷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戰中建立的。希臘的神廟、劇場、藝術、文學和商業,以及希臘的殖民者遍布帝國各處。希臘科學和語文的勝利,比之馬其頓方陣的成功更為持久。這說明了()A.亞歷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個失敗者B.希臘城邦幾乎征服了馬其頓帝國全境C.文化上落后的蠻族不能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帝國D.馬其頓帝國的擴張有利于希臘文明的擴散D02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蒙古西征東西交流(一)蒙古西征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13世紀初,中國北方草原出現了一個強大的蒙古汗國。1.背景(一)蒙古西征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以復仇為由,滅掉花剌子模國,蒙古軍隊直抵黑海北岸。第二次西征:滅亡金朝(1234年)后,征服今俄羅斯、烏克蘭地區的諸多公國和部族,打到今德國、匈牙利和巴爾干半島。(拔都)第三次西征:13世紀中葉,以西亞地區為目標,攻占巴格達。(旭烈兀)2.概況

蒙古軍隊西征示意圖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統治區形成四大汗國,它們在名義上仍將元朝尊為宗主國。3.結果察合臺汗國——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的封國欽察汗國(金帳汗國)——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創立伊爾汗國——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窩闊臺汗國——成吉思汗三子窩闊臺的后代海都所建▲

元朝及四大汗國形勢圖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伊利汗國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一)蒙古西征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材料來自亞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對世界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們征服的規模無與倫比……亞洲和大部分歐洲的政治組織都變換了。許多地區的人民被滅絕或四散,永遠改變了種族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發生了變化。橫越歐亞大陸的道路由一個政權所控制,旅行變得安全了。在中斷了一千年之后,歐洲人又能進入亞洲和遠東了。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編《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一)蒙古西征(二)東西方交流(1)第二次西征后,兩位歐洲傳教士到達漠北與蒙古進行交涉,他們撰寫的出使報告流傳至今。(2)馬可·波羅約于1275年由陸路來華,留居17年,根據他口述記錄的《馬可·波羅行紀》對以后幾個世紀的歐洲航海、探險活動產生了很大影響。(3)畏兀兒人列班·掃馬經由耶路撒冷到歐洲訪問,見到了教皇和英、法國王。(4)中國先進文化和科技傳入歐洲,推動西歐向近代社會轉型.1.客觀上推動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

東方是金瓦蓋頂,金磚鋪地,門窗都是黃金裝飾,連河道里都有滾動的礦石,東方簡直是一個燦爛輝煌的黃金世界,冒險家的樂園。班列·掃馬訪問歐洲(1)由東向西遷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軍隊。14世紀后,他們逐漸與當地居民融合。(2)大批移民自西東遷,進入中國中原地區,被稱為色目人,大部分融入蒙古族和漢族。(3)使亞歐內陸的民族分布產生了變化,一些被征服地區的文化面貌有所改變。2.引發了較大規模的民族遷徙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二)東西方交流蒙古西征推動東西文化交流1.蒙古帝國內外發達的交通(或“驛站”制度),為東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2.蒙古帝國幾乎把亞洲合為一體,加速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進程。3.蒙古帝國將歐亞大陸連成一片,恢復、加強了東亞和歐洲之間的直接交往,擴大了東西方文化交流。4.蒙古統治者對東西方貿易關系和技術交流的注重和保護措施,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發展。5.蒙古帝國的宗教兼容并蓄政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鞏固訓練1.“蒙古族的征服戰爭十分慘烈,在歐亞廣闊的被征服地區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破壞。所以,蒙古的西征和蒙古帝國的建立對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毫無任何積極作用。”這句話()A.前提正確,結論錯誤B.前提錯誤,結論正確C.前提和結論都正確D.前提和結論都錯誤A鞏固訓練2.前蘇聯學者巴托爾德說:“蒙古帝國把遠東和近東的文明國家置于一個民族,一個王朝的統治之下,這就不能不促進貿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中亞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該學者認為蒙古帝國建立的意義在于()A.統一了遠東和近東各國

B.促進了不同地區的交流和發展C.維護帝國的專制統治

D.建立了世界上最龐大的帝國B鞏固訓練3.“蒙古征服顯然是人類全部歷史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西征在傳播并擴大人們的思想,以及激發他們想象力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在一段時間內,整個亞洲與西歐可以自由交往,條條道路都開通了,每個國家的代表都出現于哈剌和林宮廷中。……羅馬教皇、印度佛教僧侶、波斯、意大利、拜占庭和亞美尼亞的商賈,還有阿拉伯官吏,以及波斯、印度的天文學者和數學家都紛至沓來,云集于蒙古朝廷。”蒙古征服引人注目的原因是()①促進了被征服地區思想觀念的更新②促進了不同地區商貿交往③鼓勵宗教和學者傳播知識④推動東西方科學技術的交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D鞏固訓練4.13世紀,蒙古進行了三次西征。第二次西征后,兩位歐洲傳教士分別受教皇和法國國王派遣,到漠北與蒙古進行交涉。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約于1275年來到中國,留居17年,根據他口述記錄的《馬可?波羅行紀》,展示了一個富庶而神奇的東方世界。這反映出蒙古西征()A.推動了東西方貿易的發展 B.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C.引發了大規模的民族遷徙 D.促進了被征服地經濟的快速發展B鞏固訓練5.元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