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廊道植物的生物學特性_第1頁
河流廊道植物的生物學特性_第2頁
河流廊道植物的生物學特性_第3頁
河流廊道植物的生物學特性_第4頁
河流廊道植物的生物學特性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流廊道植物的生物學特性

植物群落對城市生態環境的調節作用極其重要。然而,城市化進程造成生物多樣性急劇下

降,大量外來觀賞植物的引入也致使處于不同氣候帶的城市植物景觀同質化程度加劇,生

態服務功能較低

從“公園城市”到“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成都被賦予了新的戰略定

位,承擔了新的歷史使命,公園城市在處理城市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和諧關系上應摸索出

新模式,為四川和全國提供樣板與建設參考經驗

基于此,以成都城區為研究地,以其城市河道各類生境中的自生植物為研究對象,木研究

全面分析了自生植物棲息的生境類型、物種組成特征、分布特征,以期為公園城市建設中

河道及兩側綠地的植物景觀規劃、棲息地的營建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參考。

1研究領域和方法

1.1城市水網“三化”

研究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研究范圍聚焦在成都市繞城高速公路(四環路)以內。成都自

古以來“天府之國”的稱號就與交錯的水網密切相關,都江堰水利工程引水灌溉聯通了成

都平原,成都市“因水而興、因水而榮”,但城市化建設使得水網不再密集。現今只有府

河、南河、沙河3條河流經成都中心城區,在“城市雙修”整治工作的推進卜,成都市中

心城區的水生態環境治理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為成都市民營造了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1.2樣方設置與調查

1)調研樣段的選取。選取西北到南部囊括了清水河、南河、府河三大河流廊道的樣段進

行自生植物調研,全長約28.2km,以期可以覆蓋城區不同地段自生植物生境類型。此外,

因府河市中心錦江段所處的位置、所承擔的歷史文化角色比較突出并且人工化程度較高,

因此將其沿岸作為調研樣段的補充和對照,全長約6.4km(圖1)。具體對河流廊道調查

的范圍界定為:對于未有規劃建設人工綠地的河道,以市政道路以內或兩側不超過5nl的

范圍為研究地:對于有人工綠地的河道,以綠地與市政道路的邊線作為調研邊界。

2)樣方的設置。樣方的設置主要以均勻為原則,以確保能反映樣地的總體情況。市中心

樣段平均120nl的間隔、西北一南部樣段平均200nl的間隔作為一個樣點,在樣點處設置

長3m的樣方,每個樣方均勻選取2個面積為1m2(因寬度不定)的小樣方記錄自生植物。

此外,樣點之間出現新物種和新生境時,也作為典型樣方進行記錄。

3)群落調研。在1m2的小樣方內進行自生植物的調查,記錄物種名、株數、高度和蓋度。

本次調研集中在2021年春季的3—4月份。

4)自生植物的物種基礎信息收集。參考《四川省植物志》《中國植物志》以及中國植物

物種信息數據庫,詳細鑒定和收集每種自生植物的生活型、分布地等信息。入侵植物參考

由環境保護部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的《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以及《成都市外來入侵

植物》

5)數據統計與分析。群落樣方數據整理及分析在Excel2019和R4.0.5中進行,主要用

R的spaa、vegan和agricolae程序包,差異顯著性檢驗運用ducan檢驗和TukeyHSD檢

驗。統計圖使用Excel2019和R4.0.5繪制

2結果與分析

2.1河流走廊中自生植物的生境類型分析

2.1.1各生境類型的劃分

本次調研共設置樣方223個。所有樣方的自生植物生境按照有無駁岸以及距水的遠近可分

為無駁岸水邊、駁岸和岸上三大類,根據基質及綠地栽培植被的不同可分為18種微生境

類型(表1)。整體上,西北一南部樣段的無駁岸水邊荒置地以及自然駁岸、半自然駁岸

樣方數均多丁市中心樣段;岸上由丁規劃設II的綠地栽培植物類型較多,白生植物微生境

類型也比較多樣,樣方數最多的是草坪。

2.1.2類生境的樣方微生境類型

市中心樣段共調研樣方54個,微生境類型11種(圖2)。無駁岸水邊、駁岸、岸上三大

類生境所調研到的樣方數分別為7、7和40個。其中,水邊的微生境類型比較一致,均為

荒置地,駁岸的微生境也比較一致,均為墻壁。岸上的樣方微生境類型多樣,共計9種。

所有微生境中,樣方數最多的岸上綠地一草坪和非禾類草坪,分別為11和12個(表1)。

2.L3微生境類型

微生境類型共調研到15和(圖3)。無駁岸水邊、駁岸、岸上三大類生境所調研到的樣方

數分別為27、55和87個,其中,無駁岸水邊的微生境類型包括荒置地和荒置礫石地,駁

岸的微生境類型包括硬質駁岸墻壁、自然駁岸和半自然駁岸。岸上的樣方微生境類型多樣,

共計10種(表1)。整體上綠地的植物群落結構簡單,且以大面積草坪為主,因此記錄到

的自生植物生境類型也是草坪最多,其次是硬質駁岸墻壁和無駁岸水邊荒置地。

2.2植物種類分析

2.2.1植物物種組成

223個樣方中,調研到自生植物總計158種,隸屬于56科121屬。其中,鄉土植物124種,

占78.48%,國內外來植物(即來自中國其他省份)10種,國外外來植物24種,包括9種

被列為入侵植物的物種。在植物科屬組成上,菊科(Asteraceae)植物最多,達到24種,

其次是禾本科(Gramineae)14種,蓼科(Polygonaceae)10種,十字花科(Brassicaceae)

有7種。有28個科只包含1個物種,如大麻科(Cannabaceae)、海金沙科

(Lygodiaceae)錦葵科(Malv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等。

2.2.2生物共生類型的組成特征

市中心與西北一南部兩條樣段對比來看,頻度

2.3.1岸岸邊荒置地及岸邊綠地一不同樣段不同生境自生植物的物種

多樣性

市中心樣段中,所含物種數最多的微生境是岸上綠地一非禾類草坪、無駁岸水邊荒置地、

岸上綠地一草坪,分別為27、20、19種。西北一南部樣段所包含的物種數最多的微生境

是水邊荒置地、岸上荒置地、硬質駁岸墻壁和自然駁岸,物種數分別為77、69、63、61

種(表3)。

2.3.2自生植物多樣性

Ducan檢驗結果表明,市中心樣段各生境間差異不顯著,而西北一南部樣段的水邊生境自

生植物群落多樣性顯著高于駁岸和岸上。不同的微生境中,市中心群落多樣性最高的是岸

上墻壁和水邊荒置地,但由于一些微生境樣方數量較少(岸上墻壁僅1個樣方),差異并

未達到顯著水平,市中心樣段所有微生境之間自生植物群落多樣性差異均不顯著。西北一

南部樣段中,不同微生境之間差異顯著,最高的是水邊荒置礫石地、岸上綠地一喬木、岸

上荒置地,水邊荒置地和自然駁岸屬于同一水平,且也顯著高于其他類型(表4)。

通過TukeyHSD方法在95%的置信區間差異顯著性檢驗結果表明,市中心與西北

3討論

3.1濕生植物生物群落

約34.6km的河道兩側自生植物共記錄158種(僅春季),隸屬于56科121屬。同樣是

西南地區,春、夏、秋季對重慶市城區約1224km2范圍內的荒置地、礫石地等5種生境

共1460個樣方共記錄自生植物279種,隸屬于70科210屬

所有樣段自生植物出現頻度較高的生活型均為多年生和一年生草本,一或二年生草本、喬

木小苗和一年生草質藤本在市中心樣段出現的頻度更懸,具對高度人_L化的城市環境適應

性更強,而西北一南部樣段的多年生草質藤本、二年生草本、藤類和灌木的出現大部分是

在人為干擾較低、荒野程度較高的生境中,多樣的生活型更有利于支撐其他更多的生物,

因此城市需要低干擾的生態廊道營建豐富的生境,與城市交融共存。本研究發現,生長于

水邊生境中以及自然和半自然駁岸中的自生植物如赤脛散(Polygonumruncinatum

var.sinense)、水麻、豆瓣菜等具有濕生植物的特質,很少在其他生境中出現。濕生植

物在維持水系營養健康循環以及維持兩棲類動物等生物多樣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應特別注意對其進行適當的保護和選育擴繁工作。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

158種自生植物中,包括16個生活型。所有生活型中多年生草本植物最多,共計45種,

占28.48乳其次是一年生草本植物,42種,占物種總數的26.58%;最少的是竹類、多年

生水生、木質藤本和一年生寄生,各自僅有1利1,分別占0.63%;還包括蕨類植物10種

(表2)。此外,喬木和灌木由丁生長年齡的不同又可分為成苗和小苗。在15種喬木植物

中,有3種長成大樹的案例(高度

市中心樣段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高頻種為牛繁縷,在27個樣方均有出現,頻度50.00%,

其次是黃鶴菜(Youngiajaponica)和酢漿草(Oxaliscorniculata),頻度分別為

48.15%和42.59%。出現頻度>10%的物種共有12種,來自10個科(圖4-1)。只出現1次

的低頻種共計16種,如風車草(Cyperusinvolucratus)等。西北一南部樣段中,黃鶴

菜頻度最高,為49.11%,其次是艾蒿(Artemisiaargyi)和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均為29.59%;出現頻度>10%的物種共有20種(圖4-2),只出現1次的

低頻種共計4G種。

2.3不同棲息地的自生植物的生物多樣性

3.2不同生境中自生植物物種群落特征

河流廊道和規劃的綠道是比較特殊的一類城市景觀組成,包括綠化的軟質駁岸、岸線及岸

上的綠地,其生境不僅包括陸地,也蘊含著不同寬度、深度的水岸、駁岸以及多樣的過渡

空間。河道生境的特殊性激發了更多植被沿著河道綠道相結合的生態廊道茂盛生長

在群落多樣性上,市中心樣段各生境間差異不顯著,栽培植物尤其是草坪的影響使得各生

境之間趨于同質。西北一南部樣段的水邊生境顯著高于駁岸和岸上,各微生境之間差異顯

著(表4)。水邊荒置礫石地、岸上綠地一喬木生境(圖3)Palrick指數最高,有樣方數

量較少、不能代替整體情;兄的弊端,但也從側面證實了生境的營造可以提升群落多樣性,

輕微干預的場地讓多樣自生植物的繁榮成為可能。該僅有喬木的樣地土壤較為豐沃松軟,

上層喬木的郁閉度很低并且樹齡較小,且該場地未設置可進入的硬質鋪裝道路,因此人為

干擾程度較低。適宜的環境條件促成了較為多樣的自生植物在此定居。如筋骨草(Ajuga

ciliata)和巨車前(Plantagomaxima),僅在此樣方中出現(圖6)。

多樣生境中的自生植物群落所表現的景觀特征也豐富了城市的景觀風貌,清水河兩側的荒

野田園風是城市極其珍貴的自然遺存基因。從研究結果也可看出,岸上綠地的自生植物多

樣性不如自然駁岸和荒置地豐富。復興“綠水青山”應減少建設干擾,以現狀環境條件為

基底,采取科學合理的改造手段,應保護長勢良好的現狀植被和原生種

4生境之間的生態關系

本研究是目前少有的針對城市河流廊道自生植物棲息地及物種和群落多樣性的探索。成都

市城區河流廊道及兩側綠地不僅為市民提供了更多可接觸自然的戶外空間,也是維持城市

水系健康安全運轉、維持水生濕生.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生態廊道。本研究也表明,僅春季

河流廊道就蘊含158種自生植物,來自56科121屬,生活型組成十分豐富。在群落多樣

性上,水分條件吸引了更多樣的白生植物,群落多樣性在無駁岸的水邊要顯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