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44頁,共=sectionpages1212頁2025年黑龍江省中考歷史模擬試卷(6月份)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40分。1.生活在大約距今6000年至7000年的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已經過著原始農耕和定居生活。因為他們()A.會制造和使用工具 B.會使用火和保存火種
C.會種植作物和建造房屋 D.會制造和使用陶瓷用品2.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其中“天下為家”指的是()A.中國早期國家的產生 B.第一個王朝的建立
C.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D.分封制的實行3.歷史影視作品是對歷史進行的藝術加工,但必須尊重歷史事實。某攝制組正在拍攝一部以唐朝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下列場景符合歷史事實的是()A.農民在長安的市里出售玉米 B.元宵節在瓦子看雜劇《竇娥冤》
C.書生在家里閱讀《紅樓夢》 D.書房的墻上掛有《送子天王圖》4.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車。該工程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是當今世界綜合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自建設以來,深中通道獲得發明專利200余項、行業協會獎項數十項,并榮膺“全球隧道與地下工程領域50項標志性工程”。深中通道的建成()A.彰顯了我國改革開放的積極成果 B.是我國國防力量增強的集中展示
C.得益于我國基礎科學的廣泛運用 D.表明我國科技創新能力領先世界5.某文件表示:“當今大不列顛王國的歷史,就是屢屢傷害和掠奪這些殖民地的歷史,其直接目標就是要在各州之上建立一個獨裁暴政……他禁止他的殖民總督批準刻不容緩、極端重要的法律……他切斷我們同世界各地的貿易。”由此可見,這一文件()A.號召北美殖民地人民反對英國統治 B.標志著民主共和制度確立
C.體現了分權與制衡的原則 D.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道路6.對如圖年代尺中提供的時間,解讀錯誤的是()
A.A到F是中國近代史時期 B.D到E是土地革命時期
C.C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端 D.B是中國封建社會結束的標志7.張謇是江蘇南通人,清末狀元。甲午戰敗后,他創辦了大生紗廠等產業,還把掙來的錢用于興辦文化和公益事業。下表為張謇辛亥日記中高頻詞統計,根據材料可以看出張謇()高頻詞出現次數實業8教育3專制3立憲3革命10A.為官一方,造福百姓 B.順應時代,心系家國
C.科技創新,興國安邦 D.維護專制,實業救國8.達?芬奇認為藝術與科學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他能用繪畫技巧駕馭各種物質所涵蓋的科學元素,他繪制的解剖圖和工程草圖幾乎和他最著名的畫作一樣令人驚嘆。這說明達?芬奇()A.關注藝術作品的價值 B.將藝術創作和科學探索相結合
C.注重科學技術的探索 D.使學術研究和服務大眾相統一9.史料是歷史研究的基礎。下列史料反映的歷史信息可用于佐證宋朝()宋代《耕獲圖》
北宋紙幣銅版拓片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三圖像史料實物史料文獻史料A.中央集權強化 B.社會經濟發展 C.社會風氣開放 D.對外交流頻繁10.2025年3月16日,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的發言人表示,在美國對也門發動襲擊后,古特雷斯呼吁在也門“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停止一切軍事活動”。聯合國依然是維持當今國際社會秩序的中堅力量。那么聯合國是在下列哪次會議上決定成立的()A.開羅會議 B.華盛頓會議 C.雅爾塔會議 D.凡爾賽和約11.2024年杭州亞運會采用AI裁判系統,通過3D傳感技術判定體操動作精度。這種技術起源于()A.蒸汽機改良推動的第一次工業革命 B.電力應用主導的第二次工業革命
C.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D.以基因編輯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12.歷史史實是指客觀發生的歷史事件,歷史觀點是人們對歷史史實的看法和評價。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觀點的是()A.為改變正常貿易中的不利局面,英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
B.《北京條約》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
C.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
D.鄧世昌在黃海海戰中壯烈殉國13.“(太和十九年)六月己亥,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丙辰,詔遷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還北。于是代人南遷者,悉為河南洛陽人。”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產生的背景是()A.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 B.絲綢之路促進了經濟的交流
C.西晉滅吳并統一了中國 D.北方出現了各民族的大交融14.如圖路線圖描繪的歷史事件是()
A.張騫出使西域 B.鑒真東渡日本 C.唐與大食交往 D.鄭和下西洋15.鄧小平經歷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多次重要會議,其中有兩次處于歷史轉折的關頭。一次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另一次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這兩次會議是()A.中共一大、中共二大 B.中共一大、八七會議
C.遵義會議、中共七大 D.遵義會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6.顧炎武認為改朝換代是亡國,文化沉淪是亡天下,故“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這一思想的深遠影響在于()A.動搖了宋明理學的統治地位 B.促進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C.推動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D.激發了中華民族的社會責任感17.由于受萬有引力定律的影響,哲學家們仍相信“自然法則”,它不僅如牛頓所說可以影響宇宙,而且可以影響人類社會。由此,他們在尋求自然法則的過程中發展了一套資產階級革命思想體系。據此可知,這些哲學家們()A.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資本化 B.領導了歐美資產階級的革命
C.徹底擺脫了基督教會的束縛 D.倡導理性主義推動社會發展18.這是一幅20世紀50年代政治漫畫,畫中的法國人和德國人(兩個小人物)正在討論,最后達成的共識是()A.反對美國馬歇爾計劃
B.西歐國家聯合自強
C.支持德國走向統一
D.建立歐盟組織19.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下面關于孫中山先生早年革命信息,這些信息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①成立興中會
②成立同盟會
③1895年廣州起義
④提出“三民主義”A.②①④③ B.①③④②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20.《紐約時報》稱,袁隆平開發的高產雜交水稻緩解了亞洲和非洲許多地區的饑餓和貧困,挽救了無數生命,助推了讓大多數世人擺脫饑餓的“綠色革命”。這說明雜交水稻()A.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B.推動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
C.為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貢獻 D.有利于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21.根據提示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寫出與之相關內容。(1)唐朝,中書省的職責是:______。(2)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3)“陳橋兵變”后,當上皇帝的是:______。(4)南宋的娛樂場所是:______。(5)明清科舉考試,考生所論述的內容必須遵循宋朝朱熹著書的觀點,不能有自己的見解。這本書是:______。22.根據下列提示寫出相應的著作
①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______
②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______
③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______三、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52分。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圖A:唐墓壁畫客使圖《客使圖》位于唐朝章懷太子墓道東壁。圖中前面三位是唐朝鴻臚寺(專門負責接待外賓的機構)官員,后面三位是著裝各異的東羅馬、新羅等國的使節。
——摘編自陜西歷史博物館文物介紹(1)依據材料一,簡述唐朝對外交往的表現。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朝的對外政策的特點。(2)選做題:以下兩個小題,請任選一個作答。(如果兩個都答,按第①小題計分)
材料二圖B:南海Ⅰ號沉船各船艙貨物(部分)沉船殘長約21.91米,最大船寬約9.87米。左右兩舷側板為多重板搭接結構,主要為三重板結構,左船舷強力甲板或稱艙面甲板結構保存較好,船內各隔艙板也有不同程度暴露,已發現14道木質隔艙板,13道橫向隔艙。在隔艙間還存在以舵、桅為中心左右對稱的兩道首尾縱向小隔艙和貨物隔板。①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南宋時期海外貿易的主要交通路線,并說明南宋時期海路交通發達的原因。
材料三:鄭和下西洋是規模龐大、影響廣泛的國家外交活動,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從鄭和第一次奉命出使,至第三次下西洋歸國為止。在這一時期,鄭和使團主要往來于東南亞各國之間,“重振已墜之國威”。后期包括鄭和下西洋的第四次到第七次的航行,其主要任務是到達波斯灣以遠地方,讓從來不通中國的海外遠國,重譯而來,“賓服”中國。——摘編自武斌《中國接受海外文化史第三卷中西交通與文化互鑒》②依據材料三,指出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結合所學知識,簡述鄭和下西洋的歷史影響。(3)綜上所述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朝至清朝時期對外政策發生的變化。寫出1757年后清廷設置的專門的對外貿易機構。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895年春,4月22日,康有為、梁啟超等寫成1800字的《上今皇帝書》,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等主張。18省在京參加完乙未科進士會試、等等發榜的舉人響應,1200多人連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帶領,18省舉人與數千市民會集都察院門前請代奏。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代表沖破軍警阻撓,云集天安門。他們打出“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收回山東權利”“拒絕和約簽字”“廢除二十一條”“抵制日貨”“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
材料三:美國合眾社戰地記者愛博斯坦赴臺兒莊前線,他在1939年出版的《人民之戰》中記載:他去臺兒莊之前,由個10歲的中國男孩被日軍脅迫到中國守軍陣地偵查,在隨后的炮擊中,中國守軍都很困惑,日軍向空曠的原野上傾灑了那么多的炮彈,為什么?原來這名10歲孩童向日軍匯報時,故意顛倒了中國守軍的方位……(1)聯系時代背景,說說材料一中“拒和”具體指什么?材料二所述“拒絕和約簽字”中的“和約”指的是哪個“和約”?(2)綜合材料一、二,說說兩次運動的目的有何相似之處。(3)從以上三則材料所述史實中,你能得到怎樣的歷史認識?25.“農業穩,天下穩;農民安,天下安”。在時代的不斷發展變化中,黨和政府與時俱進,不斷調整農業政策,使得我國農業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壯成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新中國成立初期。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資料,全國在農村占農戶總數不到7%的地主、富農,占有總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國農戶57%以上的貧農、雇農,僅占有耕地總數的14%,處于無地少地狀態。
材料二:我國1953-1956年農業總產值示意圖
材料三:年份農業總產值(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年1397133.61990年7662.1686.32000年24915.82253.42017年109331.713432.4
材料四: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加快農村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推動城鄉一體化的重大戰略,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心任務,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落實好。(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當時存在的社會問題。黨和政府為解決該問題采取了哪一舉措?(2)從材料二的圖表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黨和政府在農業上采取了什么措施?這一措施實施后,農村土地所有制性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3)指出材料三中圖片與表格所反映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4)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一條合理化建議。26.交通運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老師設計了以下問題,邀你一起探究學習。
【讀詩詞,嘆工程偉大】
材料一: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皮日休材料二: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毛澤東(1)材料一是隋朝修建的哪一工程?結合所學說說該工程有何重要歷史作用?(2)材料二中的“橋”具體指的是哪座橋?它建成于什么時期?
【觀圖文,看商路繁華】
材料三:歐洲的航海探險,使得世界各地區相互依存,各個地區各個民族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以國別和種族為主的地域性歷史開始演變為相互交流、影響和融合的世界歷史。——摘編自《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3)材料三中“西域與中原的物產交流”與哪條商路的開辟有關?這條商路的起點是哪里?(4)材料三中“歐洲的航海探險”具體指的是什么?寫出該事件的歷史意義?
(5)請將圖二下方省略的部分用自己的語言補充完整。并分析交通領域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27.20世紀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留下了永遠的傷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空前的浩劫,給參戰各國帶來巨大的災難。大戰歷時4年,30多個國家,15億人口卷入戰爭,傷亡人員3000萬,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另一方面,戰爭促進了亞非民族獨立國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覺醒。
材料二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了一個宣言,保證全力對法西斯作戰。
材料三1945年初,美、英、蘇三國首腦在雅爾塔舉行會議。
材料四1945年5月8日,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歷史上死傷人數最多的戰爭,大約有7000萬人死亡。其中蘇聯約為2800多萬死亡;中國約為1800多萬死亡;美國共有42萬人死亡;英國共有40萬人(包括軍人和平民)死亡;法國有80多萬人(包括軍人和平民)死亡,其中平民占到多數。另外還有至少1.3億人受傷,合計傷亡1.9億人(其中蘇聯約為6000萬傷亡,中國約為3500萬傷亡)。軸心國方面,德國有2800萬人死傷;日本有690萬人死傷;意大利有70萬人死傷。(1)根據材料一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交戰雙方是哪兩個軍事集團?該戰爭的性質是什么?(2)依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回答:該宣言指什么?它的簽訂有何重大意義?(3)根據材料三、四,結合所學回答:雅爾塔會議的主要內容有哪些?(4)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根據對以上問題的探究,你得到哪些啟示?(兩點以上)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學派代表人物主要主張儒家①______“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墨家墨子“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②______莊子“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法家③______“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1)上表為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以“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為主題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成果。請你在表格①②③處填上相應的內容,幫助他們完成學習任務。
材料二:陸玉林曾探討“先秦學術的主題”,其結論是“諸子學術實有共同之主題,即重建現實政治、社會、道德與思想的秩序”。并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外在客觀原因,禮樂崩壞;二是內在主觀原因,知識階層自覺承擔歷史使命。……“儒道墨法”社會思想具有共同的出發點和價值目標,那就是重建有序社會,救民于亂世,不同的是實現目標的途徑和手段。
——摘編自王興周《重建社會秩序的先秦思想》(2)根據材料二,概括“諸子學術”的共同主題。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儒家、法家“實現目標的途徑和手段”。
材料三:“百家爭鳴”的局面形成了中國古代歷史上文化繁榮的鼎盛時代。諸子學說的不少命題成為后代學說的萌芽形態,后來的學者大都從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論形式,進行改造和發展的工作。
——摘自侯外廬《中國思想史綱》(3)根據材料三,概括“百家爭鳴”的影響。
1.【答案】C2.【答案】C3.【答案】D4.【答案】A5.【答案】A6.【答案】D7.【答案】B8.【答案】B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C12.【答案】C13.【答案】D14.【答案】D15.【答案】D16.【答案】D17.【答案】D18.【答案】B19.【答案】D20.【答案】C21.【答案】【小題1】決策【小題2】武則天【小題3】趙匡胤【小題4】瓦舍【小題5】《四書集注》22.【答案】《紅樓夢》;《本草綱目》;《天工開物》23.【答案】【小題1】表現:有專門機構(鴻臚寺)接待外賓;與東羅馬、新羅等國交往。
特點:開放包容,積極主動交往【小題2】選①:路線:海上絲綢之路(從東南沿海港口出發,經南海等至海外各國)。原因:造船技術先進(如材料二沉船的先進結構);政府鼓勵海外貿易;經濟重心南移,南方經濟發達;北方戰亂,陸上絲綢之路受阻等。
選②:目的:前期“重振已墜之國威”,后期讓海外遠國“賓服”中國。影響: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和經濟交流;促進了南洋地區的開發;宣揚了國威等【小題3】變化:由開放走向閉關鎖國。
機構:廣州十三行24.【答案】(1)《馬關條約》。《凡爾賽和約》。
(2)相似之處是中國主權均受到破壞;中國的民族危機加深。
(3)認識是民族危機加深,面臨亡國滅種時,我們中國人的愛國主義精神值得永遠學習;弱國沒有外交,永遠都是大國政治,強權政治等。25.【答案】【小題1】問題:地主、富農人口少但占有大量耕地,貧雇農人口超過半數,占有耕地極少;或封建土地制度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發展。
措施:土地改革。【小題2】信息:農業總產值逐年增加(農業總產值連年增加)。
原因: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或農業合作化運動;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腸梗阻健康課件
- 肝膽病中醫診治技術課件
- 安全聯鎖培訓課件模板
- 高考遼寧真題數學試卷
- 拱墅區小升初數學試卷
- 典中點魯教版五四制數學試卷
- 高三歷年高考數學試卷
- 二年級上學期期中數學試卷
- 高一一學期數學試卷
- 2025年03月浙江臺州市立醫院招聘高層次(博士高級職稱)衛技人員15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GB/T 29319-2024光伏發電系統接入配電網技術規定
- 夏令營教官管理手冊
- 2024年司法考試真題及答案
- 曲霉菌感染學習課件
- 數據統計與分析教學大綱
- 承包商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 緩解2型糖尿病中國專家共識
- 保定一中一加三初二真題試卷
- 貴州黔紫萊環保材料有限公司脫硫石膏綜合利用項目環評報告
- 宣傳用品采購合同
- 【企管】煤礦礦井通風與災害防治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