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常見錯誤指引(2025年)目錄TOC\o"1-3"\h\u14874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常見錯誤指引 1110411建筑 4280444建筑中的兒童活動場所、老年人照料設施; 2079952結構 33130663給排水 415044電氣 56100623應具備儲油量低位報警或顯示的功能。 56116101配電室、電容器室長度大于7m時,應至少設置兩個出入口。 62296272柴油發電機間、控制室長度大于7米時,應至少設兩個出入口。 6299821有維護結構的疏散走道、樓梯應符合下列規定: 6826091有維護結構的疏散走道、樓梯應符合下列規定: 69309947燈具及其連接附件的防護等級應符合下列規定: 70298776消防控制室應采取防水淹、防潮、防嚙齒動物等的措施。 73132901敞開或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 79325441探測區域的每個房間應至少設置一只火災探測器。 79259634建筑物悶頂、夾層。 80295511探測區域的每個房間應至少設置一只火災探測器。 80319105電梯前室、疏散樓梯間內應設置應急廣播揚聲器。 8295795暖通 90846依據:《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2017 102124822一個排煙系統負擔多個防煙分區的排煙支管上?!?10492081沿水平方向布置時,應按不同防火分區獨立設置?!?10694251、建筑面積大于50m2的房間; 108274623無關的管道和線路不得穿越?!?109295986編制深度 113254424設計內容 115260784消防給水排水系統簡介 116257312敘述設置防、排煙的區域及方式 11792123防煙設計內容 11726312敘述設置防、排煙的區域及方式 11793354排煙設計內容 11832036附錄 1194627XXXX住房和城鄉建設技術發展中心 11930798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 1194275高馳國際設計有限公司 11930646XXXX鵬越工程技術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11915823XXXX渝州工程勘察設計技術服務中心 1191建筑1.0.1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內設置了地下車庫出入口。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版)第7.2.2條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應符合下列規定:1、場地與廠房、倉庫、民用建筑之間不應設置妨礙消防車操作的樹木、架空管線等障礙物和車庫出入口。案例:某辦公樓車庫出入口占用消防登高場地。1.0.2甲類倉庫距廠外道路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滿足要求。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版)第3.5.1條表3.5.1甲類倉庫距廠外道路路邊的防火間距不小于20m,距廠內主要道路路邊防火間距不小于10m,次要道路路邊不小于5m。案例:某廠區工程設計中甲類倉庫距道路間距小于20m。1.0.3半地下室的建筑耐火等級不滿足規范要求。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2.1.1條建筑的防火性能和設防標準應與建筑的高度(埋深)、層數、規模、類別、使用性質、功能用途、火災危險性等相適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版)第5.1.3條1、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類高層建筑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一級。案例:某辦公建筑有外窗的半地下室,防火設計說明描述建筑的耐火等級為二級。1.0.4工業項目甲類生產用房與庫房貼建。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版)第3.4.1條注2兩座廠房相鄰較高一面外墻為防火墻,或相鄰兩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中相鄰任一側外墻為防火墻且屋頂的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時,其防火間距不限,但甲類廠房之間不應小于4m。甲、乙類廠房(倉庫)不應與本規范第3.3.5條規定外的其他建筑貼鄰。案例:某工業項目成品庫(倉庫)與工業設備用房(預混站)貼建,其中預混站為甲類,易燃易爆。1.0.5電梯層門的耐火完整性不滿足規范要求。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6.3.1條電梯井應獨立設置,電梯井內不應敷設或穿過可燃氣體或甲、乙、丙類液體管道及與電梯運行無關的電線或電纜等。電梯層門的耐火完整性不應低于2.00h。案例1:設計說明中規定電梯層門的耐火完整性不應低于1.00h。案例2:某建筑平面圖電梯層門耐火完整性標注為1.00h。1.0.6開向疏散走道的門在完全開啟時,疏散走道的凈寬不滿足要求。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7.1.7條開向疏散樓梯(間)或疏散走道的門在完全開啟時,不應減少樓梯平臺或疏散走道的有效凈寬度。案例1:某辦公樓房間門均開向內走道,門在完全開啟時疏散走道有效凈寬度不滿足要求。案例2:某工程開向樓梯間的疏散門在完全開啟時,門扇影響樓梯平臺的有效凈寬度。1.0.7高層病房每個護理單元的避難間凈面積小于25㎡。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7.4.8條醫療建筑的避難間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3每間避難間服務的護理單元不應大于2個,每個護理單元的避難區凈面積不應小于25.0㎡;案例:某醫院高層病房樓設避難間,但避難間扣除家具面積后凈使用面積不足25.0㎡。1.0.8中小學校四層及以上建筑的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樓梯和房間疏散門,每100人的凈寬度未按規范取值計算。依據:《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50099-2011第8.2.3條中小學校建筑的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樓梯和房間疏散門等處每100人的凈寬度應按表8.2.3計算。同時,教學用房的內走道凈寬度不應小于2.40m,單側走道及外廊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80m。表8.2.3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樓梯和房間疏散門每100人的凈寬度(m)案例:某學校四層平面圖疏散計算表每100人的凈寬度(m)取值為1.0,不滿足《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50099-2011第8.2.3條取值要求。1.0.9歌舞娛樂場所房間門設置不滿足要求。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6.4.3條除建筑直通室外和屋面的門可采用普通門外,下列部位的門的耐火性能不應低于乙級防火門的要求:6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中的房間疏散門?!督ㄖ阑鹜ㄓ靡幏丁稧B55037-2022第7.4.2條公共建筑內僅設置1個疏散門的房間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3對于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房間的建筑面積不大于50㎡且經常停留人數不大于15人。案例:某KTV房間使用人數20人,只設置了一個疏散門且為普通門。1.0.10消防救援口設計不滿足要求。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2.2.3條除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和甲類廠房可不設置消防救援口外,在建筑的外墻上應設置便于消防救援人員出入的消防救援口,并應符合下列規定:3消防救援口的凈高度和凈寬度均不應小于1.0m;5消防救援口應設置可在室內和室外識別的永久性明顯標志。案例1:設計說明中未要求消防救援口設置在室內和室外可識別的永久性明顯標志。案例2:消防救援窗內側有柱間支撐結構,導致消防救援窗洞口尺寸不滿足規范要求。1.0.11疏散走道頂棚材料采用鏡面不銹鋼吊頂。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6.5.2條下列部位不應使用影響人員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的鏡面反光材料:2疏散走道及其盡端、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的頂棚、墻面和地面。案例:某公司裝飾工程疏散走道頂棚和墻面采用鏡面不銹鋼材料。1.0.12房間位于走道盡端,設置一個疏散門且疏散門的凈寬度小于1.40m。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7.4.2條公共建筑內每個房間的疏散門不應少于2個;公共建筑內僅設置1個疏散門的房間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5對于其他用途的場所,房間位于走道盡端且建筑面積不大于50㎡;6對于其他用途的場所,房間位于走道盡端且建筑面積不大于200㎡、房間內任一點至疏散門的直線距離不大于15m、疏散門的凈寬度不小于1.40m。案例:某茶樓裝修工程,大廳、小包房、洽談室視為一個房間,位于袋型走道盡端,該房間面積大于50㎡小于200㎡,房間內任一點至疏散門的直線距離不大于15m,僅設一個門,凈寬不足1.4m。1.0.13建筑內無自然采光與通風的區域設置餐飲功能,并使用天然氣作為能源。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4.3.12條建筑內使用天然氣的部位應便于通風和防爆泄壓。案例:某商業建筑地下室設置廚房區域,無自然通風和防爆泄壓條件。1.0.14電氣豎井、管道井、排煙道、排氣道、垃圾道等豎井井壁上的檢查門,防火類別不滿足規范要求。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6.4.4條電氣豎井、管道井、排煙道、排氣道、垃圾道等豎井井壁上的檢查門,應符合下列規定:1對于埋深大于10m的地下建筑或地下工程,應為甲級防火門;2對于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應為甲級防火門;3對于層間無防火分隔的豎井和住宅建筑的合用前室,門的耐火性能不應低于乙級防火門的要求;4對于其他建筑,門的耐火性能不應低于丙級防火門的要求,當豎井在樓層處無水平防火分隔時,門的耐火性能不應低于乙級防火門的要求。案例1:某丙類廠房,豎井在樓層處無水平防火分隔,管道井門仍采用丙級防火門;常見的還有埋深大于10m的地下建筑管道井門未設置甲級防火門。案例2:某超高層辦公樓設備管井采用乙級檢修門。1.0.15電梯間、疏散樓梯間與汽車庫連通的門未采用甲級防火門。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6.4.2條下列部位的門應為甲級防火門:3電梯間、疏散樓梯間與汽車庫連通的門。案例:某地下車庫電梯廳開門為乙級防火門,不滿足規范要求。1.0.16消防水泵房未采取防水淹的技術措施。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4.1.7條消防水泵房的布置和防火分隔應符合下列規定:6消防水泵房應采取防水淹等的措施。案例:地下消防水泵房,既沒有設置門檻,也沒有標注房間內外標高。1.0.17地下樓層的疏散樓梯間與地上樓層的疏散樓梯間沒有在直通室外的樓層分隔。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7.1.10條除住宅建筑套內的自用樓梯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平時使用的人民防空工程、其他地下工程的疏散樓梯間應符合下列規定:3地下樓層的疏散樓梯間與地上樓層的疏散樓梯間,應在直通室外地面的樓層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且無開口的防火隔墻分隔。案例1:某住宅樓梯間通往地下部分在樓梯內加門,與地上部分分隔不滿足規范要求。案例2:某醫院綜合樓,樓梯間側墻開通窗,梯板在墻內側,窗的部位未進行防火封堵,形成地上地下樓梯貫通。一層平面二層平面1.0.18消防電梯前室內布置普通客梯,沒有相應加強措施。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7.1.13條設置在消防電梯或疏散樓梯間前室內的非消防電梯,防火性能不應低于消防電梯的防火性能。案例:某住宅消防電梯合用前室內布置普通電梯。1.0.19室外疏散樓梯周邊2.0m范圍內隨意開設門窗洞口。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7.1.11條室外疏散樓梯應符合下列規定:3除疏散門外,樓梯周圍2.0m內的墻面上不應設置其他開口,疏散門不應正對梯段。案例:某辦公樓二層設置室外疏散樓梯,周邊墻上隨意開窗,不滿足規范要求。1.0.20樓梯間外墻上的窗口與兩側門、窗、洞口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小于1.0m。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7.1.8條8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上的開口與建筑外墻上的其他相鄰開口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0m。當距離不符合要求時,應采取防止火勢通過相鄰開口蔓延的措施。案例:某門診樓疏散樓梯間外墻窗與相鄰房間的窗口平面距離小于1.0m。1.0.21消火栓門暗裝,飾面做法不滿足規范要求。依據:《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2017第4.0.2條建筑內部消火栓箱門不應被裝飾物遮掩,消火栓箱門四周的裝修材料顏色應與消火栓箱門的顏色有明顯區別或在消火栓箱門表面設置反光標志。案例:消火栓暗藏,且消火栓箱門與周邊墻面用同一石材飾面,未在消火栓箱門表面設置反光標志。1.0.22醫院建筑的手術室、民用建筑的廚房等場所與其他區域防火分隔不滿足規范要求。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4.1.3條下列場所應采用防火門、防火窗、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的樓板與其他區域分隔:1住宅建筑中的汽車庫和鍋爐房;2除居住建筑中的套內自用廚房可不分隔外,建筑內的廚房;3醫療建筑中的手術室或手術部、產房、重癥監護室、貴重精密醫療裝備用房、儲藏間、實驗室、膠片室等;4建筑中的兒童活動場所、老年人照料設施;5除消防水泵房的防火分隔應符合本規范第4.1.7條的規定,消防控制室的防火分隔應符合本規范第4.1.8條的規定外,其他消防設備或器材用房。案例1:某小區幼兒園廚房開向門廳的窗為普通窗,未采用乙級防火窗。案例2:某醫院手術室、儲藏間(污物間、工具間),貴重精密醫療裝備用房(負一層CT掃描間)未采用乙級防火門。1.0.23布草間未做防火分隔。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6.2.3條建筑內的下列部位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與其他部位分隔,墻上的門、窗應采用乙級防火門、窗,確有困難時,可采用防火卷簾,但應符合本規范第6.5.3條的規定:4民用建筑內的附屬庫房,劇場后臺的輔助用房。案例:某酒店裝修工程布草間屬于民用建筑內的附屬庫房,但僅用普通門與其他部位分隔。1.0.24人數超過60人或每樘門疏散人數超過30人的房間,房間門設置不滿足要求。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7.1.6條除設置在丙、丁、戊類倉庫首層靠墻外側的推拉門或卷簾門可用于疏散門外,疏散出口門應為平開門或在火災時具有平開功能的門,且下列場所或部位的疏散出口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4其他建筑中使用人數大于60人的房間或每樘門的平均疏散人數大于30人的房間。案例1:某辦公樓多功能廳使用人數100人,房間疏散門未朝疏散方向開啟。案例2:高層辦公裝修工程多功能廳采用推拉門,未采用平開門。1.0.25防火隔墻與外墻交接處未采取防火封堵措施。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6.2.2條住宅分戶墻、住宅單元之間的墻體、防火隔墻與建筑外墻、樓板、屋頂相交處,應采取防止火災蔓延至另一側的防火封堵措施。案例:某項目新風機房與其他區域之間防火隔墻與外墻相交處未采取防火封堵措施,不滿足要求。1.0.26宿舍門未采用自動關閉且具有煙密閉的門。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6.4.1條宿舍的居室、老年人照料設施的老年人居室、旅館建筑的客房開向公共內走廊或封閉式外走廊的疏散門,應在關閉后具有煙密閉的性能。宿舍的居室、旅館建筑的客房的疏散門,應具有自動關閉的功能。案例:某學生宿舍房間門未明確采用自動關閉且具有煙密閉性能的門。1.0.27裝修設計項目中,有關裝修材料燃燒性能等級選用不滿足規范要求。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6.5.3條下列部位的頂棚、墻面和地面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均應為A級:1避難走道、避難層、避難間;2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3消防電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督ㄖ炔垦b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2017第4.0.4~4.0.12、及第5.1.1、5.2.1、5.3.1附表等。案例1:某醫療建筑室內裝修設計文件中,頂棚采用乳膠漆不滿足規范要求。案例2:某辦公建筑疏散樓梯間及前室裝修材料,頂棚和墻面采用乳膠漆不滿足規范要求。1.0.28埋深大于10米且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的地下汽車庫未設置消防電梯。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2.2.6條除城市綜合管廊、交通隧道和室內無車道且無人員停留的機械式汽車庫可不設置消防電梯外,下列建筑均應設置消防電梯,且每個防火分區可供使用的消防電梯不應少于1部:6除軌道交通工程外,埋深大于10m且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條文說明:本條第6款規定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包括平時使用的人民防空工程、地下汽車庫、地下和半地下工業與民用建筑,以及工業與民用建筑的地下、半地下室。案例:某商業綜合體,地下三層汽車庫,埋深大于10m,且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m2,沒有按規范要求設置消防電梯。1.0.29消防電梯機房之間未做分隔。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2.2.9條消防電梯井和機房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且無開口的防火隔墻與相鄰井道、機房及其他房間分隔。條文說明:消防電梯的梯井之間、消防電梯的梯井與非消防電梯的梯井之間、消防電梯機房之間、消防電梯機房與非消防電梯機房之間均應相互分隔。案例:某高層建筑兩部消防電梯共用一個機房。1.0.30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并靠外墻或可直通屋面的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在樓梯間的頂部或最上一層外墻上未設置常閉式應急排煙窗。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2.2.4條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并靠外墻或可直通屋面的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在樓梯間的頂部或最上一層外墻上應設置常閉式應急排煙窗,且該應急排煙窗應具有手動和聯動開啟功能。案例:某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并可直通屋面的封閉樓梯間在屋頂未設應急排煙窗。1.0.31房間門直接開向合用前室。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7.1.8條室內疏散樓梯間應符合下列規定:5除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的出入口、外窗和送風口,住宅建筑疏散樓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內的管道井檢查門外,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內的墻上不應設置其他門、窗等開口。案例:某酒店裝修工程茶水間門直接開向合用前室。1.0.32幕墻系統上下層之間實體墻高度不符合規范要求。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6.2.3條建筑外墻上、下層開口之間應采取防止火災沿外墻開口蔓延至建筑其他樓層內的措施。在建筑外墻上水平或豎向相鄰開口之間用于防止火災蔓延的墻體、隔板或防火挑檐等實體分隔結構,其耐火性能均不應低于該建筑外墻的耐火性能要求。《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6.2.5條除本規范另有規定外,建筑外墻上、下層開口之間應設置高度不小于1.2m的實體墻或挑出寬度不小于1.0m、長度不小于開口寬度的防火挑檐;當室內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上、下層開口之間的實體墻高度不應小于0.8m。當上、下層開口之間設置實體墻確有困難時,可設置防火玻璃墻,但高層建筑的防火玻璃墻的耐火完整性不應低于1.00h,多層建筑的防火玻璃墻的耐火完整性不應低于0.50h。案例:某辦公樓工程,幕墻上、下層開口之間的實體墻高度僅0.7m。1.0.33防煙樓梯間前室使用面積不足6.0㎡。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7.1.8條室內疏散樓梯間應符合下列規定:7、防煙樓梯間前室的使用面積,公共建筑、高層廠房、高層倉庫、平時使用的人民防空工程及其他地下工程,不應小于6.0㎡;住宅建筑,不應小于4.5㎡。與消防電梯前室合用的前室的使用面積,公共建筑、高層廠房、高層倉庫、平時使用的人民防空工程及其他地下工程,不應小于10.0㎡;住宅建筑,不應小于6.0㎡。案例:某辦公樓前室面積為6.04㎡,裝修完成后使用面積不足6.0㎡。1.0.34建筑有設備嵌入墻體(樓梯間和前室的墻、住宅建筑單元之間的墻和分戶墻),造成該墻體耐火極限不滿足規范要求。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5.1.2?條建筑耐火等級為一、二級時,樓梯間和前室的墻、電梯井的墻、住宅建筑單元之間的墻和分戶墻,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2.0h。案例:某建筑合用前室內將消火栓嵌入墻體后,造成墻體貫穿,前室墻體不滿足耐火極限2.0h的規范要求。1.0.35消防電梯前室設計或裝修后,前室短邊凈寬小于2.4米。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2.2.8條消防電梯的前室應符合下列規定:2前室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6.0m2,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積應符合本規范第7.1.8條的規定;前室的短邊不應小于2.4m。案例1:某辦公建筑原設計消防電梯前室預留了墻體抹灰厚度,前室的短邊尺寸剛好滿足規范要求;但裝飾設計采用干掛石材飾面,裝飾層厚度增大,完成后消防電梯前室的短邊凈尺寸小于2.4m。案例2:某高層住宅設計,消防電梯前室短邊,墻體到護窗欄桿的尺寸剛好2.4m,但是考慮后期施工誤差和裝飾層抹灰厚度,消防電梯前室的短邊完成凈尺寸小于2.4m,不滿足規范要求。1.0.36高層建筑出入口上方防護挑檐挑出寬度不滿足要求。依據:案例:某高層建筑利用裝飾線條做安全出口上方的防護挑檐,但防護挑檐出挑尺寸為600mm。
2結構2.0.1結構的耐火等級和建筑專業不一致,結構耐火等級定義錯誤,耐火極限小于規定。依據:結構構件的設計耐火極限應根據建筑的耐火等級,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建筑鋼結構防火技術規范》(GB51249-2017)、《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18版)》(GB50016-2014)及相關部門發布的相關文件規定進行確定。案例1:某多層廠房項目,建筑定義耐火等級為一級,結構說明中定義耐火等級為二級。案例2:某一類高層鋼結構辦公樓,建筑專業錯誤的定義耐火等級為二級,結構按照建筑專業錯誤的定義耐火等級為二級。案例3:帶有地下室的多層建筑未單獨說明地下室的耐火等級,地下室的耐火等級應定義為一級。案例4:某帶裙房的一類高層鋼結構辦公樓,施工圖設計中定義裙房耐火等級為一級,但是鋼柱耐火時間取為2.5h,耐火時限不滿足一級耐火性能的要求。2.0.2防火墻下未設置于梁,支承防火墻的承重結構構件的耐火極限低于防火墻的耐火極限。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的第6.1.1條:防火墻應直接設置在建筑的基礎或具有相應耐火性能的框架梁等承重結構上,并應從樓地面基層隔斷至結構梁、樓板或屋面板的底面。防火墻與建筑外墻、屋頂相交處,防火墻上的門、窗等開口,應采取防止火災蔓延至防火墻另一側的措施。案例1:某兩層地下室,負一層地下室建筑防火墻存在斜向布置、偏移柱網等情況,防火墻下無梁,且樓板板厚120mm,樓板的耐火極限為2.5h,低于了防火墻的耐火極限。案例2:某大型商業防火分區之間的防火墻直接設置在樓板上(防火墻),未滿足防火墻應直接設置在具有相應耐火性能的框架梁等承重結構上。案例3:某耐火等級為二級的鋼框架結構廠房,施工圖中定義鋼柱的耐火極限為2.5h,鋼梁耐火極限為1.5h,防火墻下的框架耐火極限小于防火墻。2.0.3帶轉換層的建筑結構,轉換結構構件(轉換梁、桁架、空腹桁架、箱形結構、斜撐等)的耐火極限低于豎向構件(柱、承重墻)的耐火極限。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5.1.2條規定耐火等級為一級時,框架柱和剪力墻的耐火極限應達到3h。案例:某高度為90m的框支剪力墻結構,設計圖中定義梁的耐火極限為2h,轉換梁的耐火極限低于了其上部的剪力墻。2.0.4結構耐火等級為一級時,結構圖中混凝土梁的保護層厚度取值為20mm,且建筑圖和結構圖中缺少梁抹灰說明,梁的保護層厚度不夠。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18年版)》(GB50016-2014)的第3.2.1條和第5.1.2條,耐火等級為一級時,梁的耐火極限應達到2h;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附表1第四項中梁耐火極限為2h,保護層厚度為25mm。案例:某耐火等級為一級的多層廠房,設計圖中定義梁的耐火極限為1.5h,梁的保護層厚度取為20mm。2.0.5防火墻下梁的保護層厚度不足,梁的耐火性能低于防火墻。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的第6.1.1條:防火墻應直接設置在建筑的基礎或具有相應耐火性能的框架梁等承重結構上。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18年版)》(GB50016-2014)附表1第四中的梁耐火極限為3小時,梁的保護層厚度為42mm。案例:某大型住宅的多層地下室,存在多個防火分區,施工圖中說明梁的耐火極限為2h,保護層厚度取25mm,未單獨定義防火墻下梁的耐火極限和梁的保護層厚度。2.0.6耐火等級為二級的建筑,樓梯間和前室的墻、電梯井的墻、住宅建筑單元之間的墻和分戶墻耐火極限不小于2.0h,對于支撐這些墻的梁其耐火極限小于2.0h。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18年版)》(GB50016-2014)第5.1.2條,耐火等級為二級的建筑,樓梯間和前室的墻、電梯井的墻、住宅建筑單元之間的墻和分戶墻耐火極限不小于2.0h。案例:某多層住宅建筑,結構耐火等級為二級,設計圖中定義梁的耐火極限為1.5h,建筑和結構均未說明樓梯間和前室的墻、電梯井的墻、住宅建筑單元之間的墻和分戶墻下的梁未提高保護層厚度或者采取抹灰措施,以上部位梁的耐火極限小于2.0h,低于其上的防火隔墻。2.0.7框架柱截面尺寸不滿足耐火極限要求。依據: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5.1.2條規定耐火等級為一級時,柱耐火極限應達到3h以上。根據該規范附表1第三.(1)中鋼筋混凝土柱耐火極限為3h,柱截面最小尺寸為300mm×300mm。案例:某一類高層住宅建筑頂層局部突出小屋面鋼筋混凝土柱采用250mm×300mm截面,其耐火極限達不到3h要求。2.0.8未區分建筑高度,地下商業和高層合建等情況,設計定義樓板耐火極限為1.5h。依據: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5.1.4條;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樓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2.00h。第5.3.5總建筑面積大于200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應采用無門、窗、洞口的防火墻、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樓板分隔為多個建筑面積不大于20000㎡的區域。第5.4.10除商業服務網點外,住宅建筑與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當為高層建筑時,應采用無門、窗、洞口的防火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性樓板完全分隔。案例1:某超高層住宅,結構說明中定義樓板的耐火極限為1.5h。案例2:某高層建筑項目,下部為大型商業體,上部為住宅,結構說明中定義樓板的耐火極限為1.5h。2.0.9鋼結構未進行耐火性能驗算;施工圖中防火涂料參數性能低于計算書的耐火參數性能;防火涂料最小厚度不滿足規范要求。依據:《建筑鋼結構防火技術規范》GB51249-2017的3.2.1條鋼結構應按結構耐火承載力極限狀態進行耐火驗算與防火設計(耐火計算方法包括:耐火極限法、承載力法、臨界溫度法)。3.1.2條鋼結構構件的耐火極限經驗算低于設計耐火極限時,應采取防火保護措施?!朵摻Y構防火涂料》GB14907-2018的5.1.5條:膨脹型鋼結構防火涂料的涂層厚度不應小于1.5mm,非膨脹型鋼結構防火涂料的涂層厚度不應小于15mm。案例1:某項目采用鋼框架結構,結構缺少耐火驗算計算書;鋼結構總說明引用多年前其他項目的設計說明,說明中僅提出各類構件的耐火極限要求,未明確防火涂料的等效熱阻、等效熱傳導系數及涂層厚度。案例2:某項目耐火驗算和圖中采用的防火涂料參數、厚度不一致。案例3:某項目鋼梁采用非膨脹型涂料,圖中規定涂料厚度為10mm,2.0.10結構設計總說明未明確柱間支撐、樓(屋)蓋支撐、系桿、連接節點、吊車梁的設計耐火極限應及防火措施的內容。依據:《建筑鋼結構防火技術規范》GB51249-2017第3.1.1條鋼結構構件的設計耐火極限應根據建筑的耐火等級,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850016的規定確定。柱間支撐的設計耐火極限應與柱相同,樓蓋支撐的設計耐火極限應與梁相同,屋蓋支撐和系桿的設計耐火極限應與屋頂承重構件相同。案例1:某門式剛架未明確柱間支撐、屋蓋支撐和系桿的設計耐火極限。案例2:某門式剛架項目設計圖中定義屋面檁條耐火等級同屋面板,該項目屋面檁條兼作屋面支撐的縱向系桿,耐火極限按屋頂承重構件要求。2.0.11廠房、公共建筑等工程改造設計時,對增設的鋼結構平臺或夾層未進行耐火驗算與防火設計。依據:根據《建筑鋼結構防火技術規范》GB51249-2017第3.2.1鋼結構應按結構耐火承載力極限狀態進行耐火驗算與防火設計。案例1:某多層已竣工的混凝土標準廠房,一層層高為7.8m,后期在一層增加鋼結構夾層,未進行耐火驗算與防火設計。案例2:某醫院項目,在地下一層增加面積較大的設備轉換層,夾層采用鋼結構,鋼結構未進行耐火驗算與防火設計。 2.0.12消防車道、消防撲救場地和消防回車場未考慮消防車荷載;消防車荷載取值偏小與消防車噸位不匹配。依據:支承于結構上的消防車道、消防撲救場地和消防回車場,其消防車荷載取值應滿足《工程結構通用規范》GB55001第4.2.2條及表4.2.2、第4.2.3條規定的消防車荷載滿載總重不大于300kN的消防車;對于超高層建筑或特殊消防撲救要求所采用的消防車荷載應根據其噸位大小,將車輪的局部荷載按等效原則,換算為等效均布荷載。案例:某一類高層辦公建筑消防車道、消防撲救面及消防回車場的消防車荷載漏輸入,導致結構承載力不足。
3給排水3.0.1高壓和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工作壓力錯誤。依據:《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2022第3.0.2條高壓和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的系統工作壓力應符合下列規定:1對于采用高位消防水池、水塔供水的高壓消防給水系統,應為高位消防水池、水塔的最大靜壓;2對于采用市政給水管網直接供水的高壓消防給水系統,應根據市政給水管網的工作壓力確定;3對于采用高位消防水箱穩壓的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應為消防水泵零流量時的壓力與消防水泵吸水口的最大靜壓之和;4對于采用穩壓泵穩壓的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應為消防水泵零流量時的水壓與消防水泵吸水口的最大靜壓之和、穩壓泵在維持消防給水系統壓力時的壓力兩者的較大值。案例:某高層建筑臨時高壓的室內消火栓系統采用設置于消防泵房內的穩壓設備穩壓。穩壓泵維持系統壓力時的壓力值為1.25MPa,消防水泵零流量時的壓力與消防水泵吸水口最大靜壓之和為1.65MPa。設計以1.25MPa作為室內消火栓系統工作壓力,錯誤選定室內消火栓管道、管道附件及閥門的壓力等級。3.0.2消防水池取水口距離消防車到達的路邊超過2m。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7.1.7條供消防車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應設置消防車道。消防車道的邊緣距離取水點不宜大于2m。案例:某小區消防水池頂板開設0.8m×0.8m取水口,受水池外墻位置限制,取水口距離車道邊緣約3.2m。3.0.3消防水泵房地坪不高于消防水泵房外地坪時未設置擋水門檻。依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第5.5.14條消防水泵房應采取防水淹沒的技術措施;《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4.1.7條第6款消防水泵房應采取防水淹等的措施。案例:某建筑消防水泵房地坪與消防水泵房外的地坪處于相同高程,但消防水泵房門洞處未設置擋水門檻。3.0.4地下室消防水泵房設有擋水門檻,但未設置獨立的排水設施。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4.1.7條第6款消防水泵房應采取防水淹等的措施。案例:某學校負一層消防水泵房僅設擋水門檻,但未設置獨立的排水設施,泵房內排水溝接至泵房外集水坑,存在淹沒風險。3.0.5消防水泵吸水口的淹沒深度不滿足消防水泵在最低水位運行安全的要求。依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第5.1.13條第4款消防水泵吸水口的淹沒深度應滿足消防水泵在最低水位運行安全的要求,吸水管喇叭口在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下的淹沒深度應根據吸水管喇叭口的水流速度和水力條件確定,但不應小于600mm,當采用旋流防止器時,淹沒深度不應小于200mm;《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2022第3.0.8條第3款消防水池的出水管應保證消防水池有效容積內的水能被全部利用,水池的最低有效水位或消防水泵吸水口的淹沒深度應滿足消防水泵在最低水位運行安全和實現設計出水量的要求。案例:某居住小區消防水池及泵房詳圖中,消防水泵的吸水管喇叭口在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下的淹沒深度僅為500mm,不滿足消防水泵在最低水位運行安全的要求。3.0.6消防水池溢流管與排水設施直接相連。依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第4.3.9條第3款消防水池應設置溢流水管和排水設施,并應采用間接排水;《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2022第3.0.8條第5款消防水池應設置溢流水管和排水設施,并應采用間接排水。案例:某項目消防水池溢流管與排水設施直接相連,未采用間接排水方式。3.0.7應設置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室內消防給水系統,在給排水總平面圖、單體平面圖及消防給水系統圖均未表達消防水泵接合器。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8.1.12條下列建筑應設置與室內消火栓等水滅火系統供水管網直接連接的消防水泵接合器,且消防水泵接合器應位于室外便于消防車向室內消防給水管網安全供水的位置:1設置自動噴水、水噴霧、泡沫或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的建筑;26層及以上并設置室內消火栓系統的民用建筑;35層及以上并設置室內消火栓系統的廠房;45層及以上并設置室內消火栓系統的倉庫;5室內消火栓設計流量大于10L/s且平時使用的人民防空工程;6地鐵工程中設置室內消火栓系統的建筑或場所;7設置室內消火栓系統的交通隧道;8設置室內消火栓系統的地下、半地下汽車庫和5層及以上的汽車庫;9設置室內消火栓系統,建筑面積大于10000m2或3層及以上的其他地下、半地下建筑(室)。案例:某丙類廠房的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某8層住宅、某6層辦公建筑、某二類城市交通隧道的室內消火栓系統,未設置消防水泵接合器;某設置地下車庫的3層公共建筑,室內消火栓系統未設置消防水泵接合器。3.0.8防火墻、防火隔墻上消火栓暗裝后未在箱后采取防止火災蔓延的措施。依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第12.3.10條第2款室內消火栓箱的安裝應平正、牢固,暗裝的消火栓箱不應破壞隔墻的耐火性能。案例:某學校消火栓于防火墻及防火隔墻暗裝,破壞了防火墻及防火隔墻的耐火性能且未采取防止火災蔓延的措施。3.0.9室內消火栓布置不滿足消防水槍的充實水柱達到室內任何部位的要求。依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第7.4.6條室內消火栓的布置應滿足同一平面有2支消防水槍的2股充實水柱同時達到任何部位的要求,但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4.0m且體積小于或等于5000m3的多層倉庫、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4m且每單元設置一部疏散樓梯的住宅,以及本規范表3.5.2中規定可采用1支消防水槍的場所,可采用1支消防水槍的1股充實水柱到達室內任何部位。案例:某工業項目瀝青熔化車間-3.750標高層平面僅有1支消火栓的1股充實水柱撲救。3.0.10在設置室內消火栓的場所內,部分樓層漏設消火栓。依據:《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2022第3.0.5第3款在設置室內消火栓的場所內,包括設備層在內的各層均應設置消火栓。案例:某工業項目硅碳車間4.500標高夾層未設置室內消火栓。3.0.11汽車庫室內消火栓布置在柱后、柱側、停車位后,不明顯、不方便使用或影響消火栓箱門120°開啟。依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第7.4.7第3款汽車庫內消火栓的設置不應影響汽車的通行和車位的設置,并應確保消火栓的開啟。案例:汽車庫室內消火栓布置不正確,不方便使用。錯誤布置1錯誤布置2錯誤布置33.0.12避難間未設置消防軟管卷盤。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7.1.16條第7款避難間內應設置消防軟管卷盤、滅火器、消防專線電話和應急廣播。案例:某醫院避難間未設置消防軟管卷盤。3.0.13室外消火栓距消防車道邊緣大于2m,距離建筑物外墻小于5m。依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第7.3.1條建筑室外消火栓的布置除應符合本節的規定外,還應符合本規范第7.2節的有關規定;第7.2.6條市政消火栓應布置在消防車易于接近的人行道和綠地等地點,且不應妨礙交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市政消火栓距路邊不宜小于0.5m,并不應大于2.0m;2市政消火栓距建筑外墻或外墻邊緣不宜小于5.0m;案例:某小區室外消火栓距消防車道邊緣2.5m;某建筑室外消火栓距離建筑外墻3m。3.0.14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兩側沿道路方向各5米范圍內設置機動車停車位,妨礙消防車在火災時取水滅火。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12.0.1條市政消火栓、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等室外消防設施周圍應設置防止機動車輛撞擊的設施。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兩側沿道路方向各5m范圍內禁止停放機動車,并應在明顯位置設置警示標志。案例:某廠房室外消火栓設置在機動車停車位后。3.0.15噴淋、水幕系統的報警閥前供水管采用普通蝶閥,未采用閥位鎖定或明桿閘閥或信號閥。依據:《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2022第4.0.7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環狀供水管網及報警閥進出口采用的控制閥,應為信號閥或具有確保閥位處于常開狀態的措施。案例:某工業項目噴淋、水幕系統報警閥前供水管采用普通蝶閥。3.0.16通透面積占吊頂總面積比例大于70%的格柵板類通透性吊頂區域采用下垂型噴頭。依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17第7.1.13條裝設網格、柵板類通透性吊頂的場所,當通透面積占吊頂總面積的比例大于70%時,噴頭應設置在吊頂上方。案例:某商業項目裝飾工程,各層均有部分吊頂采用鋁格柵和鏤空金屬板,設計未明確吊頂開孔面積比例且平面圖、系統圖表達為下垂型噴頭,未根據通透面積占吊頂面積的比例采用直立型噴頭(通透率>70%)或直立型噴頭+帶擋水板的下垂型噴頭(通透率≤70%)。3.0.17具備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條件的場所設置自動跟蹤定位射流滅火系統。依據:《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2022第4.0.1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系統選型、噴水強度、作用面積、持續噴水時間等參數,應與防護對象的火災特性、火災危險等級、室內凈空高度及儲物高度等相適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17第6.1.1條設置閉式系統的場所,灑水噴頭類型和場所的最大凈空高度應符合表6.1.1的規定;《自動跟蹤定位射流滅火系統技術標準》GB51427-2021第3.1.1條自動跟蹤定位射流滅火系統可用于撲救民用建筑和丙類生產車間、丙類庫房中,火災類別為A類的下列場所;《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8.3.5條根據本規范要求難以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展覽廳、觀眾廳等人員密集的場所和丙類生產車間、庫房等高大空間場所,應設置其他自動滅火系統,并宜采用固定消防炮等滅火系統。建筑頂棚或樓層板為平整實體板且室內凈高≤18m(民用建筑)、≤12m(廠房)、≤13.5m(倉庫)的區域,應優先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難以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典型場所舉例如下:1火災部位較明確,需要特定保護的、建筑頂棚采用膜結構或玻璃等采光材料的部位;2閉式灑水噴頭無法有效感知溫度和無法有效噴水滅火的部位;3曲面吊頂、噴頭固定困難、噴水有遮擋的部位。案例:某總建筑面積約13000m2的單層鋼筋砼電子類廠房,室內凈高9m,其屋頂為平屋頂(i=5%)且無玻璃采光構造,不存在噴頭固定困難、噴水有遮擋的情況,但其自動滅火系統采用自動跟蹤定位射流滅火系統而不是自動噴水滅火系統。3.0.18凈空8<h≤18m的民用建筑和凈空8<h≤12m的廠房高大空間場所采用濕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噴頭間距大于3m。依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5084-2017第5.0.2條民用建筑和廠房高大空間場所采用濕式系統的設計基本參數不應低于表5.0.2的規定:1.8≤噴頭間距S(m)≤3m。案例:某學校多功能廳網球館凈高10.8m,局部噴頭間距3.3m。3.0.19自動跟蹤定位射流滅火系統高位消防水箱最低有效水位高度不滿足最不利點滅火裝置的工作壓力要求。依據:《自動跟蹤定位射流滅火系統技術標準》GB51427-2021第4.5.16條高位消防水箱的設置高度應高于其所服務的滅火裝置,且最低有效水位高度應滿足最不利點滅火裝置的工作壓力。案例:某中學校新建項目設置噴灑型自動射流滅火系統,高位消防水箱施加于其最不利點滅火裝置的工作壓力僅0.15MPa,不滿足最不利點滅火裝置工作壓力要求。3.0.20當室外消火栓系統采用市政管網直接供水,未在倒流防止器前增設室外消火栓。依據:《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2022第3.0.4條第2款當室外消火栓系統的室外消防給水引入管設置倒流防止器時,應在該倒流防止器前增設1個室外消火栓。案例:某項目室外消火栓系統采用市政管網直接供水,未在倒流防止器前增設室外消火栓。3.0.21濕式報警閥排水、末端試水接至報警閥間、管井、衛生間、空調機房等地漏時,地漏及排水管排水能力不足。依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第9.1.2條排水措施應滿足財產和消防設施安全,以及系統調試和日常維護管理等安全和功能的需要;《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第9.3.1條消防給水系統試驗裝置處應設置專用排水設施,排水管徑應符合本條相關規定。地漏泄水能力應符合《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GB50015-2019第4.3.8條規定。案例:某小區車庫報警閥間門口未設擋水門檻或未在排水地漏周邊設排水溝(或擋水圍堰),導致測試排水外溢影響建筑使用環境。3.0.22氣體滅火系統防護區門未向疏散方向開啟。(提給建筑專業)依據:《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370-2005第6.0.3條防護區的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案例:某建筑配電房氣體滅火防護區門開向防護區內而不是向疏散方向開啟。
4電氣4.0.1民用建筑中消防負荷和非消防負荷共用的柴油發電機組未設置儲油量低位報警或顯示功能。依據:《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通用規范》GB55024-2022第4.1.5條當民用建筑的消防負荷和非消防負荷共用柴油發電機組時,應符合下列規定:3應具備儲油量低位報警或顯示的功能。案例:某項目在設計說明未要求柴油發電機組的儲油箱具有油量低位報警或顯示功能,在系統圖、平面圖也未表達此要求。4.0.2建筑物內設置的總變電所至分變電所(帶有消防負荷)的10kV電纜未釆用耐火電纜或礦物絕緣電纜。依據:《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GB51348-2019第13.8.4條消防配電線路的選擇與敷設,應滿足消防用電設備火災時持續運行時間的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定:7當建筑物內設有總變電所和分變電所時,總變電所至分變電所的35kV、20kV或10kV的電纜應釆用耐火電纜和礦物絕緣電纜。案例:某學校建筑,從高壓總配電至分變電所(帶有消防負荷)采用WDUZB-YJY型電纜。4.0.3消防控制室、消防電梯、消防水泵供電干線耐火時間不滿足設計火災延續時間內為消防用電設備連續供電的需要。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10.0.7條消防配電線路的設計和敷設,應滿足在建筑的設計火災延續時間內為消防用電設備連續供電的需要。《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GB51348-2019第13.7.16條各類消防用電設備在火災發生期間,最少持續供電時間應符合表13.7.16的規定。案例:某公建項目消防控制室供電干線選用WDZBN-YJY電纜,不滿足火災發生期間最少持續供電時間要求。4.0.4設計文件未明確電氣線路防火封堵要求,或防火封堵要求表述不全。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6.3.4條電氣線路和各類管道穿過防火墻、防火隔墻、豎井井壁、建筑變形縫處和樓板處的孔隙應采取防火封堵措施。防火封堵組件的耐火性能不應低于防火分隔部位的耐火性能要求。案例:某工程電氣設計說明對電氣線路防火封堵提了要求,但要求封堵的孔洞及位置不全面。4.0.5消防設備專用供電回路,過負荷保護未作用于信號報警而切斷電源。依據:《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通用規范》GB55024-2022第4.3.7條對于因過負荷引起斷電而造成更大損失的供電回路,過負荷保護應作用于信號報警,不應切斷電源。根據條文解釋,供電回路是從低壓第一級配電至終端用電設備的供電回路。案例:某商業項目,消防供電回路在變電所、消防總箱均設置了過負荷切斷電源的斷路器。4.0.6消防風機房內每臺消防風機由所屬防火分區消防雙切箱放射式供電時,消防風機房的備用照明直接由本機房的消防風機控制箱取電。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10.1.6條除按照三級負荷供電的消防用電設備外,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的消防用電設備及消防電梯等的供電,應在其配電線路的最末一級配電箱內設置自動切換裝置。防煙和排煙風機房的消防用電設備的供電,應在其配電線路的最末一級配電箱內或所在防火分區的配電箱內設置自動切換裝置。防火卷簾、電動排煙窗、消防潛污泵、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等的供電,應在所在防火分區的配電箱內設置自動切換裝置。案例:某項目消防風機房備用照明從機房內的風機控制箱取電,不滿足要求,應從防火分區雙電源切換箱取電。4.0.7消防水泵控制柜防護等級性能不滿足要求。依據:《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2022第3.0.12條消防水泵控制柜應位于消防水泵控制室或消防水泵房內,其性能應符合下列規定:1消防水泵控制柜位于消防水泵控制室內時,其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30;位于消防水泵房內時,其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55。案例:某中藥材倉儲物流中心項目,消防水泵控制柜與消防水泵設置在同一房間,要求其防護等級為不低于IP30,不滿足最低IP55要求。4.0.8變電所、柴油發電機間及其控制室長度大于7m時,未設兩個出入口。依據:《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通用規范》GB55024-2022,第3.2.1變電所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配電室、電容器室長度大于7m時,應至少設置兩個出入口。第3.2.4條柴油發電機房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2柴油發電機間、控制室長度大于7米時,應至少設兩個出入口。案例:某住宅項目變配電室、柴油發電機房長9.55m,只設置了一個出入口。4.0.9專用蓄電池室裝設普通型燈具、開關和電源插座,未采用防爆型。依據:《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通用規范》GB55024-2022第3.2.5條專用蓄電池室應采用防爆型燈具,室內不得裝設普通型開關和電源插座。案例:某項目弱電機房的專用UPS電池室采用普通燈具,內設普通插座及普通照明開關,未選用防爆型。4.0.10甲、乙、丙類廠房,丙類倉庫未設置燈光疏散指示標志。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10.1.8條除筒倉、散裝糧食倉庫和火災發展緩慢的場所外,下列建筑應設置燈光疏散指示標志,疏散指示標志及其設置間距、照度應保證疏散路線指示明確、方向指示正確清晰、視覺連續:1甲、乙、丙類廠房,高層丁、戊類廠房;2丙類倉庫,高層倉庫。案例:某丙類倉庫,沒有在疏散路徑上設置燈光疏散指示標志。4.0.11多層住宅建筑的安全出口、疏散樓梯(間)未設置疏散照明。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10.1.9條除筒倉、散裝糧食倉庫和火災發展緩慢的場所外,廠房、丙類倉庫、民用建筑、平時使用的人民防空工程等建筑中的下列部位應設置疏散照明:1安全出口、疏散樓梯(間)、疏散樓梯間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難走道及其前室、避難層、避難間、消防專用通道、兼作人員疏散的天橋和連廊。案例:某住宅小區7層住宅樓,疏散樓梯及走道未設置消防疏散照明。4.0.12丁、戊類廠房未設置疏散照明。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10.1.9條除筒倉、散裝糧食倉庫和火災發展緩慢的場所外,廠房、丙類倉庫、民用建筑、平時使用的人民防空工程等建筑中的下列部位應設置疏散照明:1安全出口、疏散樓梯(間)、疏散樓梯間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難走道及其前室、避難層、避難間、消防專用通道、兼作人員疏散的天橋和連廊。案例:某多層戊類廠房未在安全出口、敞開樓梯間設置消防疏散照明。4.0.13安全出口外面及附近區域未設置應急照明燈具。依據:《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GB51309-2018第3.2.5條照明燈應采用多點、均勻布置方式,建、構筑物設置照明燈的部位或場所疏散路徑地面水平最低照度應符合表3.2.5的規定。案例:某辦公建筑一層安全出口外面及附近區域未設置應急照明燈具。4.0.14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旅館建筑客房內未設置應急照明。依據:《宿舍、旅館建筑項目規范》GB55025-2022第4.1.4條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旅館建筑,每間客房應至少有1盞燈接入應急照明供電回路。案例:某客房數量不少于15間的旅館建筑,客房內未設置應急照明。4.0.15安全出口或疏散門在疏散走道側邊時,未在疏散走道上方設置指向安全出口或疏散門的方向標志燈。依據:《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GB51309-2018第3.2.9條方向標志燈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有維護結構的疏散走道、樓梯應符合下列規定:2)當安全出口或疏散門在疏散走道側邊時,應在疏散走道上方增設指向安全出口或疏散門的方向標志燈。案例:某酒店裝飾項目,未在走道上方設置指向疏散樓梯間入口的方向標志燈。4.0.16消防疏散標志燈具安裝間距不滿足要求。依據:《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GB51309-2018第3.2.9條方向標志燈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有維護結構的疏散走道、樓梯應符合下列規定:3)方向標志燈的標志面與疏散方向垂直時,燈具的設置間距不應大于20m;方向標志燈的標志面與疏散方向平行時,燈具的設置間距不應大于10m。2展覽廳、商店、候車(船)室、民航候機廳、營業廳等開敞空間場所的疏散通道應符合下列規定:2)方向標志燈的標志面與疏散方向垂直時,特大型或大型方向標志燈的設置間距不應大于30m,中型或小型方向標志燈的設置間距不應大于20m;方向標志燈的標志面與疏散方向平行時,特大型或大型方向標志燈的設置間距不應大于15m,中型或小型方向標志燈的設置間距不應大于10m。案例:某幼兒園走道墻上安裝的疏散標志的標志面與疏散方向平等,燈具間距12.3m、13.2m,大于最大間距:10m。4.0.17建筑內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滿足要求。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10.1.10條建筑內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應符合下列規定:1疏散樓梯間、疏散樓梯間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難走道及其前室、避難層、避難間、消防專用通道,不應低于10.0lx;2疏散走道、人員密集的場所,不應低于3.0lx;3本條上述規定場所外的其他場所,不應低于1.0lx。案例:某辦公建筑電氣設計說明中疏散照明地面最低水平照度:疏散走道不低于1.0lx,樓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不低于5.0lx,不滿足最低3.0lx、10.0lx要求。4.0.18消防應急燈具防護等級不滿足要求。依據:《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GB51309-2018第3.2.1條燈具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7燈具及其連接附件的防護等級應符合下列規定:1)在室外或地面上設置時,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67;2)在隧道場所、潮濕場所內設置時,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65;3)B型燈具的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34。案例:某公共建筑項目,室外未采用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67、廚房未采用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65的消防應急照明燈具,不滿足要求。4.0.19建筑面積大于100m2的商店建筑未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8.3.2條下列民用建筑或場所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1商店建筑、展覽建筑、財貿金融建筑、客運和貨運建筑等類似用途的建筑。案例:某單層商業建筑,建筑面積334.59m2,未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4.0.20消防水池水位未傳輸至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未設置消防水池高低水位報警裝置。依據:《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2022第3.0.8條消防水池應符合下列規定:4消防水池的水位應能就地和在消防控制室顯示,消防水池應設置高低水位報警裝置。案例:某住宅小區,建筑面積90228m2,消防水池設置在地下車庫內,消防水池的水位信號未傳輸至消防控制室。4.0.21消防控制室未采取防水淹的技術措施。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4.1.8條消防控制室的布置和防火分隔應符合下列規定:6消防控制室應采取防水淹、防潮、防嚙齒動物等的措施。案例:某住宅小區項目,消防控制室設在負一層,且所處位置為小區低洼地帶,其疏散門外為通向地面的敞開式樓梯,未考慮合理的防水淹技術措施,存在水淹消防控制室的隱患。4.0.2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總線在穿越防火分區處,未設置總線短路隔離器。依據:《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2022第12.0.4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總線上應設置總線短路隔離器,每只總線短路隔離器保護的火災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和模塊等設備的總數不應大于32點??偩€在穿越防火分區處應設置總線短路隔離器。案例:某項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總線在穿越防火分區處時,未設置總線短路隔離器。圖1總線穿越防火墻圖2總線穿越防火卷簾4.0.23可燃氣體探測器未接入獨立組成的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而直接接入火災報警控制器報警總線。依據:《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2022第12.0.13條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應獨立組成,可燃氣體探測器不應直接接入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報警總線。案例:某項目主控通信樓附屬廚房內,可燃氣體探測器直接接入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報警總線。4.0.24排煙系統280℃排煙防火閥未聯鎖關閉相應補風機。依據:《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2022第11.3.5條下列部位應設置排煙防火閥,排煙防火閥應具有在280℃時自行關閉和聯鎖關閉相應排煙風機、補風機的功能:1垂直主排煙管道與每層水平排煙管道連接處的水平管段上;2一個排煙系統負擔多個防煙分區的排煙支管上;3排煙風機入口處;4排煙管道穿越防火分區處。案例:某項目只設計了280℃排煙防火閥聯鎖關閉排煙風機控制線,系統圖、平面圖均未設計280℃排煙防火閥聯鎖關閉相應補風機。4.0.25樓梯間應急排煙窗未設置消防聯動開啟功能。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2.2.4條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并靠外墻或可直通屋面的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在樓梯間的頂部或最上一層外墻上應設置常閉式應急排煙窗,且該應急排煙窗應具有手動和聯動開啟功能。案例:某學校項目,設有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樓梯間頂部設有常閉式應急排煙窗,電氣專業未設計消防聯動。4.0.26出入口控制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未進行消防聯動。依據:《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通用規范》GB55024-2022第5.3.6條出入口控制系統、停車庫(場)管理系統應能接收消防聯動控制信號,并應具有解除門禁控制的功能。案例:某住宅小區項目,未設置消防聯動模塊控制出入口控制系統。4.0.27會議系統未進行消防聯動。依據:《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通用規范》GB55024-2022第5.1.7條會議系統和會議同聲傳譯系統應具備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的功能。案例:某政府辦公樓項目,會議系統控制主機未提供火災自動報警聯動觸發接口,在火災時聯動終止會議功能。4.0.28消火栓按鈕直接啟動消防水泵。依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第11.0.4條消防水泵應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設置的壓力開關、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開關,或報警閥壓力開關等開關信號直接自動啟動消防水泵。消防水泵房內的壓力開關宜引入消防水泵控制柜內。案例:某學校建筑,地下車庫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教學樓未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教學樓消火栓按鈕直接啟動消火栓泵,不符合規范規定。4.0.29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建筑,敞開樓梯間未設置火災探測器。依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3.3.3條下列場所應單獨劃分探測區域:1敞開或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第6.2.2條點型火災探測器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探測區域的每個房間應至少設置一只火災探測器。案例:某廠房研發車間,敞開樓梯間未設置火災探測器。4.0.30凈高大于2.6m的技術夾層內未設置火災探測器。依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3.3.3條下列場所應單獨劃分探測區域:4建筑物悶頂、夾層。第6.2.2條點型火災探測器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探測區域的每個房間應至少設置一只火災探測器。案例:某項目高大空間內凈高大于2.6m的技術夾層未設置火災探測器。(技術夾層下方各功能區域均設置了火災探測器,技術夾層內未設置火災探測器)4.0.31大空間火警探測布置未考慮防煙分區劃分。依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4.5.2條排煙系統的聯動控制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由同一防煙分區內的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作為排煙口、排煙窗或排煙閥開啟的聯動觸發信號,并應由消防聯動控制。案例:某項目高大空間內設置紅外對射式感煙火災探測器或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時,未按防煙分區布置探測器,導致排煙口無法按區域開啟。4.0.32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建筑物,電梯前室、疏散樓梯間內未設置消防廣播揚聲器。依據:《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GB51348-2019第13.3.6條消防應急廣播系統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5電梯前室、疏散樓梯間內應設置應急廣播揚聲器。案例:某辦公建筑,疏散樓梯間內未設置消防廣播揚聲器。4.0.33避難間內未設置消防應急廣播。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7.1.16條避難間應符合下列規定:7避難間內應設置消防軟管卷盤、滅火器、消防專線電話和應急廣播。案例:某高層病房樓的避難間內未設置消防廣播。4.0.34緊急廣播系統備用電源的連續供電時間與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備用電源的連續供電時間不一致。依據:《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通用規范》GB55024-2022第5.1.5條公共廣播系統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2緊急廣播應具有最高級別的優先權,緊急廣播系統備用電源的連續供電時間應與消防疏散指示標志照明備用電源的連續供電時間一致。案例:某項目消防廣播系統備用電源連續供電時間20min,低于消防疏散指示標志照明備用電源的連續供電時間30min。4.0.35氣體滅火控制系統操作裝置處未設置消防專用電話分機。依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6.7.4條電話分機或電話插孔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消防水泵房、發電機房、配變電室、計算機網絡機房、主要通風和空調機房、防排煙機房、滅火控制系統操作裝置處或控制室、企業消防站、消防值班室、總調度室、消防電梯機房及其他與消防聯動控制有關的且經常有人值班的機房應設置消防專用電話分機。案例:某項目變電所內設置有氣體滅火裝置,未在氣體滅火控制盤處設置消防電話分機。4.0.36消防電梯內部未設置消防專用對講電話、視頻監控系統終端設備。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2.2.10條消防電梯應符合下列規定:6電梯轎廂內部應設置專用消防對講電話和視頻監控系統的終端設備。案例:某住宅項目僅在電梯機房設置了消防專用對講電話,電梯轎廂內部未設置。(注:視頻監控終端可由智能化專業表達)4.0.37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備的防護等級不滿足設置場所環境的要求。依據:《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2022第12.0.18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備的防護等級應滿足在設置場所環境條件下正常工作的要求。案例:某公共建筑項目,廚房內火災探測器、聲光報警器、消防廣播未采用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65的設備,不符合規范規定。4.0.3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供電線路、消防聯動控制線路線纜燃燒性能等級選型不滿足要求。依據:《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2022第12.0.16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供電線路、消防聯動控制線路應采用燃燒性能不低于B2級的耐火銅芯電線電纜,報警總線、消防應急廣播和消防專用電話等傳輸線路應采用燃燒性能不低于B2級的銅芯電線電纜。案例:某項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未采用燃燒性能不低于B2級的線纜。注:民用建筑應滿足(工業建筑宜滿足)《民用建筑電線電纜防火設計標準》DBJ50/T-164-2021。
5暖通5.0.1防煙排煙管道直接采用土建風道,未在土建豎井內設置鋼板風道。依據:《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2022第11.1.3條:“機械加壓送風管道和機械排煙管道均應采用不燃性材料,且管道的內表面應光滑,管道的密閉性能應滿足火災時加壓送風或排煙的要求。”案例:某些項目設計時應建設方要求取消土建豎井內鋼板風道,由于現有施工水平無法確保、驗證土建風道的光滑、密閉性能滿足火災時加壓送風或排煙的要求,在GB51251修訂版未發布實施以前,防排煙土建豎井內仍應設置鋼板風道,防煙排煙管道不應直接采用土建風道。5.0.2加壓送風樓梯間頂部設置固定窗,未設置應急排煙窗;或機械排煙場所設置了固定窗,未設置應急排煙排熱設施。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2.2.4條:“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并靠外墻或可直通屋面的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在樓梯間的頂部或最上一層外墻上應設置常閉式應急排煙窗,且該應急排煙窗應具有手動和聯動開啟功能。”第2.2.5條:“除有特殊功能、性能要求或火災發展緩慢的場所可不在外墻或屋頂設置應急排煙排熱設施外,下列無可開啟外窗的地上建筑或部位均應在其每層外墻和(或)屋頂上設置應急排煙排熱設施,且該應急排煙排熱設施應具有手動、聯動或依靠煙氣溫度等方式自動開啟的功能?!卑咐涸贕B51251修訂版未發布實施以前,GB55037-2022要求設置的應急排煙窗、應急排煙排熱設施的面積,現階段可以參照GB51251-2017有關“固定窗”的面積要求執行。應急排煙窗、應急排煙排熱設施由暖通專業提資,建筑專業設計實施(含手動開啟裝置),聯動功能由電氣專業設計實施。某項目在加壓送風樓梯間頂部設置固定窗,設計違規:5.0.3地下樓梯間采用自然通風,可開啟外窗或開口未設置在最高部位。依據:《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2017第3.2.1條:“采用自然通風方式的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應在最高部位設置面積不小于1.0m2的可開啟外窗或開口?!卑咐篏B51251-2017第3.2.1條“最高部位”是指:1對于地上樓梯間,“最高部位”指樓梯間頂板或頂層的外墻梁底。2對于地下樓梯間,“最高部位”指樓梯間首層的頂板或外墻梁底。確有困難時,可開啟窗口可緊貼布置在樓梯間首層中間平臺上方的梁底,且可開啟窗口底邊不應低于室外地坪。當地下樓梯間埋深不大于10.0m,且地下層數為2層時,自然通風可開啟窗口的總面積尚不應小于2.0m2。(不含直通室外的門)某項目地下車庫1層封閉樓梯間的可開啟外窗面積不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壓探筆行業深度研究分析報告(2024-2030版)
- 2025-2030年中國JZBW減振式波紋管行業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中國電子技術未來趨勢預測分析及投資規劃研究建議報告
- 中國軸承鋼鋼球行業市場調查報告
- 中國帶輪塑料垃圾桶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價值評估分析報告
- 2024-2030年中國工業品電商采購平臺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2024年中國可持續航空燃料行業調查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低納鹽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中國鍍層板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微風發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中國各省區地圖、基本資料
- 2025年廣州市荔灣區招考社區居委會專職工作人員招考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題標準試卷(共三十五套)
- 2025年全國保密知識競賽經典試題庫及答案(共270題)
- 2024年工廠車間主管年終總結
- 2025年中醫治未病服務工作計劃及措施
- 資金入股公司合同范例
- 出國境保密培訓
- 使用錯誤評估報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2023年貴州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B卷)
- 高中生物必修知識點總結(人教版復習提綱)高考基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