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教育類專業知識試題集_第1頁
2025年江西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教育類專業知識試題集_第2頁
2025年江西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教育類專業知識試題集_第3頁
2025年江西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教育類專業知識試題集_第4頁
2025年江西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教育類專業知識試題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江西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教育類專業知識試題集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語文要求:考察學生對現代文閱讀、古詩文閱讀、文學常識和作文能力的掌握。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①“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是王維描繪塞外風光的名句。②詩人筆下的塞外風光,既壯闊又雄渾,充滿了豪邁之情。③然而,在王維的另一首詩《使至塞上》中,我們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④這首詩描繪了塞外荒涼、寂寞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1)下列對詩句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句①描繪了塞外風光的壯闊雄渾。B.詩句②表明詩人對塞外風光的喜愛之情。C.詩句③與詩句①形成對比,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D.詩句④描繪了塞外荒涼、寂寞的景象。(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通過描繪塞外風光,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B.詩人筆下的塞外風光,既有壯闊雄渾,又有荒涼寂寞。C.詩句③與詩句①形成對比,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D.詩句④描繪了塞外荒涼、寂寞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塞外風光的喜愛之情。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①《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②它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人為主要人物,講述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歷程。③小說通過對這些人物的塑造,揭示了封建社會的種種弊端,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1)下列對小說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人為主要人物。B.小說講述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歷程。C.小說通過對這些人物的塑造,揭示了封建社會的種種弊端。D.小說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通過對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歷程的描寫,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變遷。B.小說通過對人物的塑造,揭示了封建社會的種種弊端。C.小說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D.小說通過對人物的塑造,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社會的批判。二、數學要求:考察學生對初中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①在直角坐標系中,點A(2,3)關于x軸的對稱點是A',關于y軸的對稱點是A''。②點B(-1,2)關于x軸的對稱點是B',關于y軸的對稱點是B''。③求點A'和B'的坐標。(1)點A'的坐標是()A.(2,-3)B.(-2,3)C.(-2,-3)D.(2,3)(2)點B'的坐標是()A.(-1,2)B.(1,-2)C.(1,2)D.(-1,-2)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①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A(1,2)到原點的距離是√5。②點B的坐標是(-3,4)。③求點B到原點的距離。(1)點B到原點的距離是()A.5B.√5C.2√5D.5√2(2)點B到原點的距離與點A到原點的距離的比是()A.1:√5B.√5:1C.2:√5D.√5:2三、英語要求:考察學生對英語語法、詞匯和閱讀理解能力的掌握。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①IhaveapenfriendinAmerica.②HernameisAlice.③Sheisagirlof16.④Sheisinhighschool.⑤Shelikesreadingandplayingthepiano.⑥Ioftenwritetoherandwekeepintouch.(1)下列對短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Aliceisagirlof16inAmerica.B.Aliceisinhighschool.C.Alicelikesreadingandplayingthepiano.D.IoftenwritetoAliceandwekeepintouch.(2)下列對短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IhaveapenfriendinAmerica.B.Aliceismypenfriend.C.Aliceis16yearsold.D.Aliceisagirlinhighschool.四、歷史要求:考察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包括歷史事件、人物、年代和重要史實。1.下列關于中國古代史的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秦始皇統一六國、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唐朝設立科舉制度B.唐朝設立科舉制度、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秦始皇統一六國C.秦始皇統一六國、唐朝設立科舉制度、東漢末年黃巾起義D.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秦始皇統一六國、唐朝設立科舉制度2.下列關于世界近代史的人物,按其在歷史進程中的影響力和重要性排序,正確的是()A.達·芬奇、牛頓、馬克思、愛因斯坦B.愛因斯坦、馬克思、牛頓、達·芬奇C.達·芬奇、愛因斯坦、牛頓、馬克思D.愛因斯坦、達·芬奇、馬克思、牛頓五、地理要求:考察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信息系統。1.下列關于我國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A.我國有四大高原,分別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云貴高原。B.我國有四大盆地,分別是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和吐魯番盆地。C.我國有四大平原,分別是華北平原、東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D.我國有四大丘陵,分別是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和四川丘陵。2.下列關于世界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A.北極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被稱為“世界之巔”。B.南極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被稱為“地球之肺”。C.阿爾卑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橫跨歐洲和亞洲。D.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位于南美洲西部。六、物理要求:考察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包括力學、熱學、電學和光學。1.下列關于力學知識的描述,正確的是()A.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是由于力的作用。B.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一是改變物體的形狀,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C.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邊形法則,力的分解遵循三角形法則。D.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2.下列關于光學知識的描述,正確的是()A.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B.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光的色散現象是指白光通過棱鏡后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語文1.(1)B解析思路:詩句②表明詩人對塞外風光的喜愛之情,而詩句①描繪的是塞外風光的壯闊雄渾,詩句③與詩句①形成對比,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詩句④描繪的是塞外荒涼、寂寞的景象。(2)D解析思路:詩句④描繪了塞外荒涼、寂寞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塞外風光的喜愛之情,與詩句①和③的意境不同。2.(1)A解析思路:小說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人為主要人物,講述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歷程,揭示了封建社會的種種弊端。(2)A解析思路:小說通過對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歷程的描寫,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變遷,通過對人物的塑造,揭示了封建社會的種種弊端。二、數學1.(1)C解析思路:點A(2,3)關于x軸的對稱點是A',橫坐標不變,縱坐標取相反數,所以點A'的坐標是(2,-3)。(2)B解析思路:點B(-1,2)關于y軸的對稱點是B',縱坐標不變,橫坐標取相反數,所以點B'的坐標是(1,2)。2.(1)C解析思路:點B到原點的距離是√((-3)^2+4^2)=√(9+16)=√25=5。(2)A解析思路:點B到原點的距離與點A到原點的距離的比是5:√5=1:√5。三、英語1.(1)B解析思路:Alice是作者的筆友,而不是作者本人,所以選項B不正確。(2)D解析思路:Alice是作者在美洲的筆友,所以選項D不正確。2.(1)A解析思路:達·芬奇、牛頓、馬克思、愛因斯坦都是各自領域的杰出人物,他們在歷史進程中的影響力和重要性排序應該是達·芬奇(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牛頓(物理學和數學家)、馬克思(社會主義理論家)、愛因斯坦(理論物理學家)。(2)B解析思路:愛因斯坦是理論物理學家,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牛頓是物理學和數學家,馬克思是社會主義理論家,他們在歷史進程中的影響力和重要性排序應該是愛因斯坦(理論物理學家)、達·芬奇(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牛頓(物理學和數學家)、馬克思(社會主義理論家)。四、歷史1.C解析思路:秦始皇統一六國發生在公元前221年,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發生在公元184年,唐朝設立科舉制度發生在公元605年,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應為秦始皇統一六國、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唐朝設立科舉制度。2.A解析思路: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牛頓是物理學和數學家,馬克思是社會主義理論家,愛因斯坦是理論物理學家,他們在歷史進程中的影響力和重要性排序應為達·芬奇(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牛頓(物理學和數學家)、馬克思(社會主義理論家)、愛因斯坦(理論物理學家)。五、地理1.C解析思路:我國有四大高原,分別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云貴高原;四大盆地是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和吐魯番盆地;四大平原是華北平原、東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四大丘陵是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和四川丘陵。2.A解析思路:北極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被稱為“世界之巔”;南極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被稱為“地球之肺”;阿爾卑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橫跨歐洲和亞洲;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位于南美洲西部。六、物理1.B解析思路:力是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原因,而不是物體運動的原因;力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