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及其防治_第1頁
地質災害及其防治_第2頁
地質災害及其防治_第3頁
地質災害及其防治_第4頁
地質災害及其防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質災害及其防治

目錄

一、什么是地質災害.......................................2

二、地質災害的危害......................................10

三、地質災害預防的有效措施.............................14

四、地質災害救災活動....................................18

五、我國地質災害治理現狀...............................18

六、地勘單位在地災治理中的作用.........................20

一、什么是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

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

火山等C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地震

火山

1、什么是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

切坡等因素的影響,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

或分散的順坡向下滑動的地質現象。

圖17邊坡滑坡示意圖

2、什么是崩塌

又稱:崩落、垮塌或塌方,是指較陡斜坡上的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

脫離母體產生崩落、滾動、雄積在坡腳或溝谷的地質現象。陡峻山坡上的

巖塊、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發生突然急劇的傾落運動。多發生在大于60°的

斜坡上。

圖1-2崩塌示意圖

3、什么是泥石流

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庫塘潰壩等水源激發,使山坡或溝谷中的固體堆積

物混雜在水中沿山坡或溝谷向下游快速流動,并在山坡坡腳或出山口的地

方堆積下來,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經常突然爆發,來勢兇猛,沿著陡

峻的山溝奔騰而下,山谷猶如雷鳴,可攜帶巨大的石塊,在很短時間內將

大量泥沙石塊沖出溝外,破壞性極大,常常給人類生命財產造成很大危害。

圖1-3典型泥石流示意圖

4、什么是地震

地球的運動變化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對地下巖石產生了非常強的作

用力,當巖石承受不了這種力時;就會突然發生破裂和錯動。地震是指地

殼中因巖體錯動斷裂而釋放能量引起的地表振動。巖石破裂產生地震波,

地震波傳到地表,地面隨之就振動起來,這就是地震。

圖1-4地震小意圖

按致災地質作用的性質和發生處所進行劃分,常見地質災害共有12類:

云發原因種類

1地殼活動地震、火山噴發、斷層錯動等

2斜坡巖土體運動崩埸、滑坡、泥石流等

3地面變形地面埸陷、地面沉降、地面開裂(地裂罐)等

煤層自燃、洞扛塌方、冒頂、倨幫、鼓底、巖爆、高浪

4礦山與地下工程

、突水、

5城市地質建筑地基與基坑胡、垃圾堆積等

6河、湖、水庫埸岸、淤積、滲漏、浸沒、潰決等

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廛侵迎、海港淤積、風霆潮

7海年市

8海洋地質水下滑坡、潮流沙壩、淺層氣害等

黃土濕陷、膨脹土脹縮、凍土凍融、沙土液化、淤泥觸

9特殊巖土

變化、淤泥般變等

10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鹽堿化、潛育化、沼澤化等

11水土污染與地球化學異常地下水質污染、農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

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層疏干(地下水位超常

12水源枯竭

下陞)等

我國疆域遼闊,國土面積廣大,孕育地質災害的自然地質環境條件復雜

多變,自然變異強烈,不同地區人類工程活動的性質和強度也各不相同,

因此所形成的地質災害的類型、發育強度及危害大小也差異甚大,已成為

世界上地質災害多發的國家之一。

全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易發程度分區圖

全國地面沉降地裂縫易發程度分區圖

全國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分布圖

30Mit?

yam..kiixsw-

一:ywwe句

?iL■????、"■??“?L,13<l

?.^n?wr,i?

<?*AXl:?t??X-mWVY

?4,,力?;,2做〃、

??y-0,/,w?£—

?'jtMm?N2WJT??

=a*^?xM4er<,<rKA.

“內質氐e.W"2

,,■:.scxz”我〃,?4£

■?9'??<?

“42JCU/",

二、地質災害的危害

中國地質災害的危害不僅是嚴重的,而且是多方面的。歸結起來,地

質災害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危害城鎮

據資料,中國縣級及以上政府駐地城市(鎮)遭受泥石流威脅和危害

的共141個,受滑坡威脅和危害的城市更多。長江三角洲和華北平原是我

國地面沉降災害嚴重的地區。

2、危害交通

交通道路屬線性工程,在山區的崇山峻嶺之間要穿越眾多的河流和溝

谷,因此也成為地質災害的危害對象。中國遭受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威脅

和危害的鐵路、公路數量很多,程度嚴重。地面塌陷也是巖溶地區公路、

鐵路水利設施和地下管線的主要地質災害之一。地面塌陷造成車站建筑物

毀壞、路基下沉、路軌懸空、橋涵開裂倒塌,甚至造成火車出軌。

3、危害水利水電事業

地質災害對大中型水庫的危害,一是將泥沙石塊輸入水庫,減小水庫

庫容;二是把大量有機質、污染物質和動、植物殘體、殘骸輸入水庫、降

低水庫水質。地質災害對小型水電站的危害主要表現為損毀,對中、大型,

乃至特大型水電站的危害,主要表現淤塞水庫,減小水庫摩容,縮短使用

壽命。

4、危害工礦企業和村莊

中國山區地質災害危害工礦企業和村莊的事件每年都有發生,少則數

起,多則數十起。工礦企業是人口高度集中、科技力量密集、經濟相對發

達的區域,是國家和當地發展經濟的支柱,工礦企業受危害,不僅給本身

造成嚴重損失,也嚴重制約輻射區的經濟發展。

5、危害旅游事業

我國許多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多分布在山

區,它們或是由于本身受到地質災害的危害,或是由于通往這些地區的交

通干線受到地質災害的危害,給旅游事業造成重大損失。

6、危害農田

地質災害對農田的危害,包括沖毀或淤埋農田的危害和次生山洪對農

田的危害。據評估,中國遭受泥石流威脅和危害的農田約120萬平方公頃,

約占全國農田的1/60左右。此外,采煤活動會引起地面塌陷,從而造成的

土地破壞。

7、危害人類生命安全

在我國,曾出現過一場地質災害致死成千上萬人的災難;一場地質災

害致死100人及以上的災難,數量甚多,全國各地山區都曾出現過。在中

國因地質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平均每年在1000人左右,少的年份可能死亡

數百人,多的年份可能死亡數千人,特重的年份可能死亡萬人以上,2萬人

以下。

三、地質災害預防的有效措施

據了解,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山區,由暴雨、

地震等因素觸發,修路建房開挖坡腳、礦山開采等人為活動也可能引起或

者加劇這些災害的發生。

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征兆有哪些?如果發生地質災害怎么辦?

地災前兆:

①滑坡。較大規模滑坡發生的征兆有:處在山坡上的水塘由于斜坡出

現裂縫,導致水位明顯下降或全部漏失,是滑坡即將發生的明顯征兆。動

物表現異常,若在滑坡危險區內發現老鼠、蛇等動物出現亂跑、不進洞等

異常現象,可能預示著崩塌、滑坡等災害即將來臨。在滑坡滑動過程中,

滑坡體上的樹木會發生傾斜,東倒西歪,被稱為“醉漢林”,出現這種情

況,說明滑坡已經開始快速滑動,要快速撤離危險區。

②崩塌。在高而陡的斜坡上,如果巖石裂縫不斷擴大,出現小塊落石;

或者陡坎坡頂出現新的裂縫,聽到巖石的斷裂錯碎聲,這些都是崩塌發生

的前兆。

③泥石流。山區河水水流突然加大,水流中夾雜較多柴草、樹枝,河水

變渾濁;或者河水突然斷流,可能是上游有滑坡進入河谷,河道出現堵塞,

泥石流災害發生的可能性極大。另外,溝谷如果傳出沉悶的轟鳴聲,或者

有輕微震動感,說明泥石流正在向外流動。如果發現這種情況,一定要根

據預案,快速撤離到安全地帶C

④地震。地震前兆包括微觀前兆和宏觀前兆兩大類。常見的地震前兆

現象有:1)地震活動異常;2)地震波速度變化;3)地殼變形;4)地下水異

常變化;5)地下水中氨氣含量或其他化學成分的變化;6)地應力變化;7)

地電變化;8)地磁變化;9)重力異常;10)動物異常反應;11)地聲;12)地

光;13)地溫異常等等。

為提高應對突發地質災害應急反應能力,保證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防治

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國土資源部及下屬各級地災防治部門,有責任做好地

災前的防范工作。

1、排查地災隱患

成立專查小組,對可能受到地質災害影響的地段進行隱患排查和治理

工作,對查出的地質災害隱患,能治理的及時治理,不能治理的及時上報

上級主管部門,并協同上級主管部門對隱患進行治理。全面、準確掌握地

災易發區、隱患點的發展變化情況,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的網絡體系。

2、建立地質災害防災預案

全國各級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管理的部門,每年應編制地質災害防災預

案。這是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的一項防災減災的有

效措施。

3、對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進行準確分級

地質災害按危害程度和規模大小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質災

害險情和地質災害災情四級:

級別受災情況

受災司斕,需獴遷轉移人數在1000人以上螃在可能畫嫻經濟損失1億元

以上的地質災害險情為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

I級特大型地質災舌險情和災情

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災造旗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地質災害災需為持

大型地質災舌災情.

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藪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

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劉質災害險情為大型地質災害險情。

n鍛大型地質災冒險著口災情

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刷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

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為大型地質災害災情.

受災害威脅,需援遷轉移人數日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

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為中型地質災害檢情.

m鍬中型地質災害險著口災情

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

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為中期質災害災情.

受災害硒,莪狂轉移人數在1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的地

質災害險情為小型地質災吉險情。

ivffi小型地質災害險僚Q災情

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牘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為小

空地質災害災情.

4、積極開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宣傳

預案落實后,要及時向群眾宣傳普及,通過分發資料、張榜公布、利用

廣播介紹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知識等形式,增強群眾地質災害防御知識,提

高自救能力,并積極主動配合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確保搶險救災工作有序

展開,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四、地質災害救災活動

1、臨災如何處置

臨時避災不是災難臨頭才想起避災,而是要從發現災害前兆之時起,就

要有所準備,因為“有備”,才能“無患”。躲避地質災害應做好以下幾

方面的準備:

(1)預先選定臨時避災場地

(2)預先選定撤離路線、規定預警信號

(3)落實公布責任人

(4)預先做好必要的物資儲備

2、災后如何應急自救

地質災害發生后,專業救災隊伍未到之前,應即時采取必要的避災措施。

(1)不要立即進入災害區搜尋財物,以免再次發生滑坡、崩塌等

(2)立即派人將災情報告政府

(3)迅速組織村民查看是否還有滑坡、崩塌發生的危險

(4)查看天氣,收聽廣播,收看電視,關注是否還有暴雨

(5)有組織地搜尋附近受傷和被困的人

3、滑坡、崩塌發生后如何進行應急搶險處置

(1)開挖排水和微水溝將地表水引出危險區

(2)及時封堵裂隙防止地表水的直接滲入

(3)利用重物反壓坡腳減緩滑坡的滑動

(4)在滑坡后緣實施簡易的減載工程

五、我國地質災害治理現狀

我國屬于地質災害頻發國家,每年因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

失巨大。目前國家已制定多項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災害治理資質評估機制,

加強地質災害治理行業監管力度。從長遠看來,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持續

提高和財政收入的不斷增長,地質災害治理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地質災害

治理行業將呈現高速發展態勢。

1、地質災害治理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

近年來,我國的地質災害頻發,大致原因是因為全球氣候變化加劇,

局部極端氣象異常;地球進入地殼活動頻繁期,造成地質變化劇烈;人類

對自然界資源的不正確開采與使用,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也是造成我國地質

災害頻發的重要原因,

從近幾年的災害發生情況來看,我國的地質災害有三大特點:隱蔽性、

突發性、破壞性。在地質災害發生之前,人們往往感覺不到災害發生的先

兆,而后地質災害突然發生后會大量地毀壞建筑物、農田、工廠、公路等,

并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這些特點都使我國的地質防治,作難上加難,同

時說明我國的地質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受以上因素驅動,地質災害治理行

業逐漸發展成為關系國計民生和礦山類企業生產安全的重要行業。

2、地質災害治理行業監管

我國地質災害行業的主管部門為國土資源部及各級地方國土資源局。

國土資源部為地質災害治理行業的中央監管機構,主要負責擬訂和制定地

質災害治理行業及市場的相關法規、規章制度、相關行業標準及資質資格

標準并監督執行,指導地方國土資源局的相關工作;負責管理地質災害治

理企業的資質管理。

我國對地質災害治理企業進行資質管理,根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

查設計實施單位資質管理辦法(2015年修訂)》的規定,地質災害治理工

程勘查、設計、施工的資質要求及業務范圍均有具體規定。

3、地質災害治理行業市場規模

鑒于我國地質災害頻發,人員和經濟損失巨大,各級政府對地質災害

治理的關注不斷提升,相應的投資也在不斷增多。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

示,我國地質災害防治投資規模從2004年17.52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

123.54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L57%。

4、地質災害治理行業的發展前景

國民經濟的發展程度直接影響著地質災害治理行業的發展速度,隨著

經濟實力的迅速崛起,綜合國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