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度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4-2025學年度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4-2025學年度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2024-2025學年度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2024-2025學年度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2025.05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圖1是古代主要文明分布示意圖。據圖可知,導致古代文明呈現多元特點的主要因素是()圖1A.不同區域的地理環境差異B.各文明國家的政治體制不同C.不同文明的宗教信仰各異D.各文明之間缺乏交流與聯系2.亞歷山大東征后,埃及人的雕塑開始出現卷發、高鼻梁的希臘化特征,波斯宮殿中出現了希臘式立柱。這表明亞歷山大帝國()A.中斷了被征服區的文化傳承B.推動了跨區域文化交融C.確立了希臘文化的主導地位D.建立了統一的藝術體系3.日本奈良時代,積極仿效唐朝進行改革。其中,制定于718年的《養老律令·學令》規定:“凡教授正業,《周易》《尚書》《周禮》各為一經,《孝經》《論語》必兼習之。”這一規定表明日本()A.建立中央集權制度B.主張全面移植唐朝文化C.重視儒家倫理教育D.推行“和魂漢才”政策4.阿拉伯學者圖西在《天文學備忘錄》中明確指出:“托勒密作為古希臘杰出的天文學家,其觀測數據存在偏差,需用新的數學模型修正。”該記載可以用于說明阿拉伯()A.借鑒古希臘成果發明了代數學B.保存并發展古希臘科學C.商業的繁榮推動了天文學研究D.壟斷了東西方海上貿易5.瑪雅人的太陽年為365.2420天,與現代公歷的365.2422天相比誤差僅0.0002天,遠超同時期歐洲儒略歷。這主要得益于瑪雅文明()A.農業的高度發達B.天文觀測與計算的精確C.文明的獨立特征D.宗教對歷法的深刻影響6.中世紀中前期,地中海地區的主流通貨是拜占庭帝國的蘇勒德斯金幣、阿拉伯帝國的第納爾金幣。自13世紀中葉左右開始,佛羅倫薩的弗洛林金幣和威尼斯的杜卡托金幣取代它們,成為地中海貿易的主流通貨。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意大利王權的強大B.西歐城市經濟的發展C.大量黃金涌入西歐D.封建莊園經濟的繁榮7.某航海家筆記記載:“我們繞過風暴角(后改名好望角)后……終于抵達遍地香料的國度。”圖2中與該航海家開辟的航線相對應的是()圖2A.①B.②C.③D.④8.“東印度和中國的市場、美洲的殖民化、對殖民地的貿易、交換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業、航海業和工業空前高漲,因而使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展。”這段文字意在說明早期殖民活動()A.導致了民族解放運動的爆發B.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解體C.促進了美洲社會的快速發展D.帶來了世界貿易的空前繁榮9.16世紀,一位意大利詩人在自傳前言中寫道:“命運殘酷,無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榮譽,財富,還有無價的才華;身的美麗,心的優雅;有此相伴,超越永無極限。”這反映了詩人()A.相信命運公平B.追求社會正義C.反對封建制度D.強調個人價值10.啟蒙運動時期的一位思想家在《社會契約論》中系統闡述了人民主權理論,認為國家的合法性源于人民的共同意志。這位思想家是()A.盧梭B.孟德斯鳩C.伏爾泰D.洛克11.美國內戰前,南方代表卡爾霍恩宣稱:“各州有權宣布聯邦法令違憲。”北方議員反駁:“聯邦是永久的不可分解的。”由此可知,雙方爭論的焦點是()A.州權主義與聯邦主義B.工業與農業的發展矛盾C.奴隸制的存廢問題D.領土擴張方向的分歧12.18世紀英國農業人口占比從75%下降到50%,工業人口占比從20%上升到43%。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圈地運動的推動B.工業革命的開展C.殖民擴張的影響D.交通技術的進步13.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寫道:“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這一論述可用于說明馬克思主義誕生的()A.思想來源B.經濟基礎C.政治動力D.國際背景14.1893年“非洲民族主義之父”布萊登提出了“非洲個性”思想:“歐洲文明正在向非洲大陸滲透,非洲人應抵御這一滲透而不被同化,要保持和發展非洲個性。非洲人就是非洲人,歐洲人就是歐洲人。”這一思想旨在()A.實現非洲各國的獨立B.否定“歐洲中心論”C.揭露殖民文化的威脅D.重塑非洲人的自信15.1908年,印度孟買工人為抗議英國殖民當局逮捕提拉克,舉行政治總罷工,高呼“自治就是自己的宗教”。這一事件標志著印度()A.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B.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達到高潮C.自覺融入了亞洲的覺醒D.資產階級放棄運動的領導權16.表1為主要資本主義國家1820—1913年GDP總量的對比情況(單位:百萬國際元)。據此可以判斷,②為()表1國家1820年1850年1870年1913年①354685803972100144489②125484258398374517383③3623263342100180224618④268194817872149237332A.德國B.英國C.美國D.法國17.1914年9月,德軍總參謀長小毛奇在給德皇的報告中稱:“陛下,我們輸掉了這場戰爭。”與此同時,法國福煦將軍致電霞飛元帥:“我們正在贏得最偉大的勝利。”該戰役是()A.馬恩河戰役B.凡爾登戰役C.索姆河戰役D.日德蘭海戰18.蘇聯“一五計劃”期間,拖拉機產量從4800臺增加到5.5萬臺,煤炭產量從3540萬噸增加到6440萬噸。這表明蘇聯()A.工業化成就顯著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C.農輕重比例失調D.已實現農業機械化19.1936年德國出兵占領萊茵非軍事區,英國首相鮑德溫表示:“他們來勢洶洶……但我覺得他們不會在近期對我們采取行動。”這反映了()A.英國推行綏靖政策B.德國開始擴軍備戰C.英、德矛盾的緩和D.凡爾賽體系的崩潰20.1942年,26個國家代表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其中明確規定:“每一政府各自保證對與各該政府作戰的三國同盟成員國及其附從者使用其全部資源,不論軍事的或經濟的。”它標志著()A.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正式形成B.戰后世界和平秩序的初步確立C.綏靖政策在全球范圍內徹底破產D.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展到全球階段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21.(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最初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材料一在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僅有一打左右的城市,每城居民不過數千人。5個世紀以后,蘇美爾人口超過500,000人,估計五分之四的人居住在城市里。城市漸漸兼并了周邊的農業村落,這就形成了更大的政治實體——城邦。蘇美爾最早的城邦烏魯克是古代世界城邦的典范。公元前2900年,烏魯克包括了76個邊緣村落,居民近50,000人,為了抵御外敵人侵略,烏魯克周圍環繞10余公里的長墻。蘇美爾戰事頻繁,城墻是歷史的見證。蘇美爾的地理環境是造成戰事頻繁的諸多因素之一。由于美索不達米亞沒有天然的屏障,蠻族經常從東西兩邊遷回上來。城邦之間的沖突是更為重要的原因,隨著城市的擴大,城市為爭奪公共邊界而發生沖突,而為爭奪灌溉而引起的斗爭呈愈演愈烈之勢。——《世界文明圖鑒》材料二圖3西亞地區地形圖(1)列舉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主要文明成就。(6分)(2)分析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戰爭頻繁的原因。(6分)22.(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城市特許狀材料城市誕生后,在教士和貴族旁邊,市民階級取得了自己的位置。大批不堪忍受領主剝削壓迫的農奴也從農村逃亡到城市定居,從而使城市日益發展。一個農奴,只要在城市里住上一年零一天,就可取得自由。商業復興使得王侯增加了收入,這使得其權力形成名副其實的政府,并且逐步將宗主權變成君權。從13世紀初期起,城市的書記(記錄官)越來越普遍地使用本國方言。中世紀西歐的城市特許狀是國王或大封建主頒發給城市和市民的一種法律意義上的權利認可證書。城市市民能夠在自己持有的土地上建房,或者把土地再細分成小塊,或者把這塊土地出租出去,或者出售這塊土地,或者傳給他們的子孫。特許狀規定市民享有每周舉辦一次市場的權利。同時,可以選舉市長、城市治安官、法官、顧問等。圖4授予倫敦市民選舉市長權利的“約翰大憲章”圖5記錄弗蘭德爾公社接受城市特許狀的15世紀微型畫——《世界通史》(1)指出中世紀西歐城市特許狀出現的背景。(4分)(2)分析西歐中世紀城市特許狀頒發的影響。(8分)23.(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兩次工業革命材料一表2第一次工業革命新技術傳播情況(部分)國家制棉廠(1771年)瓦特式蒸汽機(1775年)蒸汽火車(1825年)巴西753529法國737德國13812印度463028墨西哥644348美國20285備注:表中數字表示英國出現新技術的時間與該技術首度運用于他國的相距年數——摘編自(英)格里高利·克拉克《告別施舍:世界經濟簡史》材料二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成果圖圖6(1)概括第一次工業革命新技術傳播的特點。(4分)(2)材料二反映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那些特點?(8分)24.(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國際關系與秩序材料一表3:1861—1900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年平均增長率(%)年份英國美國法國德國1861—18733.35未統計3.81874—18901.75.22.13.51891—19001.63.52.64.8——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表4:20世紀初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擁有各類殖民地的面積(單位:萬平方公里)殖民國家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殖民地面積320030611.5514.5——據劉經緯《20世紀:環球殖民體系從頂點走向崩潰》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打破了主要依靠歐洲列強之間力量平衡所建立、并在歐洲主導之下的以國際聯盟為代表的舊國際秩序,代之而起的是以美、蘇之間力量的相對平衡為基礎,以美、蘇、英、中、法五大國為主導的新的國際秩序……主要由戰勝國建立的戰后國際秩序,盡管仍然存在大國強權政治的烙印,但是這一國際秩序具有很大的歷史進步性。——摘編自徐藍《試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發展》(1)材料一所反映了什么歷史現象,并分析這種現象對國際關系帶來什么影響?(8分)(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建立的國際秩序有哪些歷史進步性?(6分)

2024—2025學年度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2345678910答案ABCBBBDBDA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BDACAAA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21.【答案】(12分)(1)成就:世界上最早的城邦;現存最早的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楔形文字;最早的史詩《吉爾伽美什》;出現洪水與方舟的傳說;發明60進制。(6分,每點1分)(2)原因:地處亞、非、歐三大洲的交界地帶,兩河流域平原地區缺乏天然的地緣屏障,使其成為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2分)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干旱少雨,灌溉對農業發展至關重要,城邦之間容易因搶奪資源引發戰爭。(2分)美索不達米亞地理位置優越,成為三大洲貿易往來的重要樞紐,其貿易要道成為各方必爭之地。(2分)22.【答案】(12分)(1)背景:隨著工商業的復蘇和繁榮,西歐各地城市大量興起;城市居民為擺脫封建領主的控制,通過各種贖買、武裝暴動等形式獲得自治權;特許狀是城市爭取自治斗爭成果的體現(4分)。(答出兩點即可)(2)影響:政治方面,特許狀使城市獲得了自治權,城市可以設立自己行政機構,選舉自己的官員,這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發展提供了借鑒;增強了市民階層的力量,對西歐政治格局的演變產生了重要影響。(3分)經濟方面,特許狀保障了城市的貿易自由,推動了城市經濟的繁榮;帶動了農村經濟的變革,促進了商品貨幣關系的發展。(3分)文化方面,特許狀保障了自治,為文化教育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大學的興起推動了文化的交流與傳播為文藝復興運動奠定了基礎。(2分)23.【答案】(12分)(1)特點:主要發明來自英國,按照歐洲大陸、北美、拉美和亞洲地區的順序傳播;(2分)首次出現距傳播到其他地區歷時比較長,反映出傳播的速度相對較慢。(2分)(2)特點:從地圖上來看,第二次工業革命超出一國范圍,主要發明源自多個資本主義國家;圖6所示發明都是基于科學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反映了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的特點;汽車、化學、電力、飛機等工業的發展,使得工業結構發生變化,轉向以重工業為主;石油、電力等新能源的應用,反映出第二次工業革命動力來源更加廣泛。24.【答案】(14分)(1)歷史現象:從表3可知,英國工業年平均增長率呈下降趨勢,而美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