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西方的文官制度+課件-2025-2026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第6課+西方的文官制度+課件-2025-2026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第6課+西方的文官制度+課件-2025-2026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第6課+西方的文官制度+課件-2025-2026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第6課+西方的文官制度+課件-2025-2026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課西方的文官制度選擇性必修一《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第二單元《官員選拔與管理》學習目標:1.了解西方文官制度出現的背景、建立過程及其影響;2.了解中國科舉制與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淵源關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點及其對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作用。核心素養:唯物史觀:通過學習,運用唯物辯證史觀及有關理論,探究西方文官制度的歷史作用,學會辯證地、一分為二地看待歷史問題,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時空觀念:通過《西方的文官制度》教科書和配套課件,認識西方的文官制度所處的特定時空環境,抓住其特定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史料實證:通過歷史圖片和歷史資料提出問題、設置懸念,學習西方文官制度出現的背景,探究工業革命與文官制度建立的關系,提高學生探究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歷史解釋:引導學生運用本課教材中文獻資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梳理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過程,理解西方文官制度的特點,培養有效解讀材料、自主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家國情懷: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淵源關系,增強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認識制度文明的世界性和時代性。政治發展特征西方官員任用制度的演變官員選用方式封建制度莊園是基本治理單位,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領主直接統治人民。資本主義制度建立政黨政治發展5-13世紀19世紀17世紀14-16世紀18世紀無專門官員賜官制個人贍徇制“政黨分肥制”文官制度王權加強民族國家興起,國王任命親信擔任政府官員,西方文官制度的萌芽。重要官員由議會任免,一般官員由國王和貴族控制的樞密院任免在現代意義上的文官及文官制度形成之前,西方國家文職官員的演進大體上都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君主專制的恩賜制時期,早期西方資產階級權貴的個人恩惠制時期,資產階級政黨政治的政黨分肥制時期。以后,隨著社會環境功能發生的新變化,文職官員階層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世紀中期以后,在西方各國才陸續形成了現代意義的文官系統。——孫剛《西方文官制度淺析》資產階級政黨制度日益成熟,執政黨把政府職位分配給黨內同僚。1870年1883年1945年英國確立文官制度美國確立文官制度二戰后法德日等國確立文官制度確立的背景確立與擴展特點與影響鑒古與創新1234目錄CONTENTS

指經過公開考試被政府擇優錄用,在政府行政部門中長期固定地負責具體事務,不受黨派影響的事務官。文官名詞解釋西方國家對文官權利義務、選拔考核、獎懲監督等方面進行規范管理的制度。19世紀中后期,英國首先建立了文官制度。文官制度名詞解釋文官:也稱公務員,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門任職的事務官。一般是指經過公開考試被政府擇優錄用,在中央及地方行政機構中長期固定地擔任文職工作并具有一定等級的工作人員。非選舉產生和非政府任命。不與政黨內閣共進退,長期任職不受黨派影響,負責執行政府的政策和實施國家法令。文官制度:又稱公務員制度,就是由國家法律或法令規定的各級文官的分類、考試、錄用、考核、獎懲、監督、培訓、晉升、調動、解職、退休、保障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和管理制度。西方國家對文官權利義務、選拔考核、獎懲監督等方面進行規范管理的制度。政務官:由選舉或任命產生,參與制定政策,與政黨內閣共進退的高級官員。概念解析威斯敏斯特宮,又稱議會大廈,是英國議會的所在地舊制之弊與時代之需01

——西方文官制度

確立的背景——西歐歷史上的官員管理制度1

中古時期,由封建主直接統治人民,并不特別需要專門的政府官員。賜官制是君主和貴族將官職賞賜給下屬的任官制度。

約14世紀后,隨著民族國家的興起,中央權力加強,國家的管理職能增多,開始任命親信執任政府官員。文官制度的萌芽個人贍徇制

光榮革命后由于制度尚未完善,君主貴族議員閣臣任用親信,買賣官位,政府官職是相互贈授的禮物。17-18C官員管理進步之處:限制國王通過任命重要官員干預議會活動凡是接受皇家俸祿或國王任命的官員,除各部大臣外,不得成為議會下院議員。(為以后政務官和事務官的區分及事務官不得從政奠定基礎。)選官標準:效忠君主或領袖舊制之弊與時代之需2西方國家執政黨官員把政府官職作為酬勞分配給在競選中給予自己幫助的本黨黨員或者個人親信的一種任用制度。

政黨分肥制的弊端18、19世紀進步與弊端:打破政府貴族化傳統腐敗泛濫,行政效率降低

工業革命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和工作效率,政府職能擴展,亟須建立能迅速處理日常事務的職業官僚體系。

工業革命的推動18、19世紀思考點

工業革命猶如經濟魔棍,點化出了19世紀中葉英國政治改革的浪潮,選舉與考試相配套的文官制度由此誕生了。

---鮑紅信《英國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科舉制的影響“以科舉考試為核心的中國文官行政制度的創立,是中國對世界的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柯睿格(美)

啟蒙思想的傳播

民眾教育程度提高

人人平等

天賦人權選官制度改革勢在必行催化劑:克里米亞戰爭3

1853年11月27日,俄國與奧斯曼帝國在黑海地區爆發了海戰。不久,英、法等國與奧斯曼結成同盟,對俄宣戰,演變為一場改變世界格局的大戰,史稱“克里米亞戰爭”。

公元1856年,在奧地利的調停下,俄羅斯接受了停戰。之后,英、法、土、撒丁(意)和俄國、奧地利簽訂了《巴黎和約》,保證了奧斯曼土耳其的領土完整,這場戰爭促使俄國在1861年開始改革,通過工業化開始向資本主義過渡。

這場戰爭俄軍損失52.2萬余人,土軍損失近9.6萬人,法軍損失9.5萬人、英軍損失9.8萬人。俄國為這場戰爭大約耗資約8億盧布,同盟國耗資約6億盧布。由于政府機構混亂,官員昏庸無能,導致英軍因后勤供應問題傷亡慘重。克里米亞眾多機構相互推諉官員玩忽職守中飽私囊軍事物資不能及時供應英國大本鐘制度之立與各國之仿02

——西方文官制度

的確立和擴展——11702年書面考試的出現

1702年英國劍橋大學首次使用試卷對學生進行考試。后來,牛津大學也開始實行書面考試。185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職員任用方面采用了書面考試錄用的方法。不久,英國政府也采用書面考試的辦法錄用文官。31854《關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報告》41855《關于錄用王國政府文官的樞密院命令》建立不受黨派干涉的文官委員會對被推薦的候選人進行考試51860年議會提出公開競爭考試建議實施起來阻力很大但民眾要求公開競爭考試的呼聲很高219世紀初常務次官的設立

兩官分途政務官:與內閣共進退事務官:不受黨派影響,可以長期任職61870年第二個關于文官制度改革的樞密院命令多數文官職位必須公開競爭考試擇優錄用;文官委員會有權決定錄用文官的基本條件;允許外交部和內政部的高級由內閣任命;文官考試分高、低兩類進行,按相應標準錄用人員。英國—最早確立文官制度1提出多項改革建議:①區分文官類別②建立考試任用制度③統一錄用標準和晉升要求奠定文官制度基礎文官制度的起點首相帕麥斯頓改革局限性和不徹底性:沒有規定面向所有人進行公開的競爭性考試沒有公布考試標準候選人推薦權仍在大臣手里文官制度正式建立的標志學思之窗:核心為考試錄用,獎勵能者1870年,英國再次頒布法令,規定文官委員會委員在財政部的監督下,有權獨立決定被錄用文官的基本條件。為了避開保守勢力的壓力,又規定外交部和內政部例外,某些高級官職可不經考試而由內閣直接任命。這些規定()A.反映了內閣有凌駕法律的權力B.保證了公共行政事業的穩定C.體現了文官制度仍需逐漸完善D.助長了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C

在英國的文官制度建立過程中,先是在1855年明確規定,“通過建立適當的考試系統,選拔能干的人才從事公共服務”,后又在1870年頒布法令,“規定多數重要文官職位,必須通過公開競爭考試擇優錄用”。這些規定的出臺()A.有利于提高英國政策的延續性B.擺脫了政黨政治對英國的影響C.有助于對文官行政能力的保障D.引發了英國報考公務員的熱潮C英國文官制度的

建立和完善【歷史縱橫:英國文官的退休和晉升制度】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逐步建立了文官退休制度,解除了文官的后顧之憂。英國還建立了統一的文官等級制度,不同等級的文官可以根據功績和資歷得到晉升。美國—文官制度擴展的代表2

分肥制對共和國的危險可能比叛亂還要大。——林肯

1881年7月2日,美國新任總統加菲爾德在華盛頓的一座火車站遭到一個沒有得到滿意官職的黨內支持者槍殺,身受重傷后不治而亡。這一事件(

)A.導致了政黨分肥制的出現B.促進了美國文官制的建立C.暴露了英國文官制的弊端D.實現了政治與管理的分離

B導火線【史料閱讀】任何公務人員不因此而承擔向政治基金會捐款的義務……任何公務人員都沒有權利利用職權或個人影響去強迫別人或別的團體采取政治行動。——《美國文官法》(1883年1月)

188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美國文官法》。根據這個法案,美國政府形成了“兩官分途”,政府官員分為具有黨派立場的政治官員和不受黨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務性官員,后者在美國政府中所占比例一開始只占10%,1930年80%,1970年達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國政府“兩官分途”的形成(

)A.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響B.緩和了兩黨之間的矛盾沖突C.保證了公共行政的穩定性D.加強了聯邦政府的行政權力C

美國文官制度的誕生行政事務不至于受政黨斗爭影響從而危及統治

19世紀后期,英美兩國都實現了文官制度的改革。兩國改革的基本內容是一致的,即:第一,對文官的錄用實行公開競爭考試辦法,擇優錄取;第二,定期考核,按能力和政績大小予以升降獎懲;第三,文官常任,不與執政黨共進退。據此可知()A.改革實現了兩國政治的民主化B.兩國在政治上實行權力的制衡C.兩國在完善政府結構,適應工業化社會的需要D.兩國通過文官改革消除了官員腐敗C

有學者認為,“文官制度改革和議會改革一樣,不僅推動資產階級民主化的進程,而且對國家的政治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世紀英國著名學者約翰·穆勒當年也稱,文官制度改革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公務革新之一”。

英國文官制度的這種純粹的職業性還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實行不同制度的國家妒忌的——它能讓政府在交替過程中產生的減到最小并保持最高效率。

——英.瑪格麗特.撒切爾著,李宏強譯《唐寧街歲月》情景模擬:湯姆是一名立志成為優秀高級文官的畢業大學生。在遵循文官制度的前提下,你有什么建議嗎?為什么這么建議?認真備考阿諛奉承公開支持A黨不站隊不參與咸魚混日子勤奮努力高級文官職務常任論績升黜政治中立執行政策公開考試擇優錄用國家之治與新弊之現03

——西方文官制度

的特點和影響——文官制度的特點1公開考試擇優錄用政治中立工作隱名職務常任論功晉升文官制度的影響2利弊

規范西方國家政府行政部門事務官的選用和管理實現政管分離,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促進了國家治理水平提高適應政府專業化和制度化管理把遴選精英與現代政治創新相結合工業革命對政治發展的要求

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的,只能接近最優化

這支隊伍被資產階級關系的氣氛所籠罩,他們呼吸的就是這種空氣,他們凝固了,變硬了,僵化了,擺脫不了這種空氣,他們的思想、感情、行為不能不是老樣子的。——列寧《革命的一個根本問題》

容易滋生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文官人數急劇膨脹,大大增加了國家財政負擔文官層次增多,推諉扯皮

爭權奪利,影響工作效率科舉文官與文化交融04

——西方文官制度

的鑒古和創新——

文官制度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職業文官,如春秋時的管仲、百里奚,戰國時各諸候國國王所重用的大批能言善辯的游說之士等。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后,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政府官員的制度,這就是中國古代的文官制度,在兩千余年的封建社會中,經過不斷的發展變化,日趨成熟。特別是隋唐以后,封建政府錄用官員所采取的公開考試、擇優授職的科舉制度,更使中國古代文官制度臻于完善。——戴小明《中國古代文官制度述論》

明清之際,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和向海外的擴張……

中國古代文官制度伴隨東西文明的交流也被介紹到了歐洲……在西方學者和政治家的眼中,對“競爭考試、機會均等、擇優取仕”的中國科舉制度的發現,不啻于在一般人心目中哥倫布對新大陸的發現!

——戴小明《中國古代文官制度述論》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文官制度深受中國古代文官制度的影響……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文官制度決不是中國古代文官制度的簡單再現。它們在含義和性質上都是明顯不同的。

——戴小明《論中國古代文官制度》中國古代文官制度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而成熟,科舉制度是其精髓,限期任職、回避、退休、考核、監察等制度是其有機組成部分。1.科舉與文官之淵源公開公平競爭、擇優錄取國家重視,有嚴格法律保障利于國家發展、社會穩定同封建小農經濟的產物產生于封建專制社會,受國家最高統治者直接干預受儒家思想影響,考試內容趨于單一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產物產生于近代民主社會,不受國王、內閣控制受啟蒙思想影響,考試內容綜合多樣中西異中國科舉制考試內容最初為綜合性考試,雖著重強調儒家經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如法律、教學和政治時事等。漸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