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教學實錄_第1頁
《虞美人》教學實錄_第2頁
《虞美人》教學實錄_第3頁
《虞美人》教學實錄_第4頁
《虞美人》教學實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虞美人》教學實錄(學生上課)

執教:屆高二。班潘多(現就讀于上海海事大學)

指導:特級教師董一菲

△:這堂課我們一起來鑒賞李煜和他的《虞美人》,李煜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位

詞人,我知道很多同學都很喜歡他,有的都成了“玉米”了,那么誰可以先談一

下你了解的李煜。

李雙羽:“我知道一句評李煜的話“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惜薄命為君王”。

王上:“李煜字重光,號鐘隱,是南唐后主,但是他并不是一個合格的君王,

他在位時'好聲色,不恤政事’,終至亡國。”

關雨薇:李煜是我很喜歡的一位詞人,他身上充滿了不同的人生際遇,也正

是這人生際遇,使他將離愁別緒寫得淋漓盡致,他的詞是凄美的,即美麗之中有

凄涼,這比單純的幸福之美要深沉也深刻許多,深刻之中有美麗,美麗之中見凄

惋,就是我眼中的李煜。

趙興迎:李煜有赤子情懷,他很純真。

△:大家說的很好,既全面又深刻,既然大家都這樣了解,我就不做過多介紹,

只簡單勾勒一下。我們來看他的名,“煜”和三個同音字“玉一獄一郁”,先說“煜”,

這并不是很常見的一個字,我們在平時看書、讀報時也不常見。那我就很好奇啦,

它是什么意思呢,于是就查了字典,它是“照耀”的意思,我想唐中生李璟之所

以給他的第六子起這個名,應該是希望他日后能福臨天下,德照蒼生,作為一個

合格的君主。但天不遂人愿,李煜“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中”,天然一顆

赤子之心,如剛才趙興迎同學所說,他的心如玉一般靈瓏剔透,不摻一點雜質。

我們可以想象,他如此柔軟芳香的心怎么抵得過宋太祖的鐵騎和刀槍呢?因而當

宋太祖兵臨城下時,他只芍肉袒出降,這一年,他歲,這也是他一生的分水嶺,

降宋后,李煜被封為“違命侯”,他的夫人小周后被封為鄭國夫人。應該說,宋

太祖對李煜的待遇還是很優厚的,他并沒有將李煜投放監獄,但李煜的心中已然

有了座監獄,李煜沒有住在監獄,但他此時的境遇已比監獄還凄苦千百倍。(板

書:“心囚”)因此他的靈魂和心常流戀于故國,那是他最初也是他最后的家園,

也正在這時,他的詞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純粹的語出天然,“筆中有真情,

字句都血淚”,真可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天然語始工”。正因為李煜的大起

大落的豐富的人生經歷,形成了他悲郁低回、迷離、綺麗、凄惋、疏宕的詞風。

接下來再了解一下他詞的概況,李煜詞可根據他的生活時期很明顯地分為三

個階段,第一階段時,他正是南唐國君,他的詞多為表現宮廷中的奢侈生活和風

花雪月的情事,代表作《玉樓春》和《浣溪沙》,第二階段是國將亡未亡時,李

煜憑借他詞人的敏感捕捉到了這欲說還休的悲哀,因此詞中多有無名的傷痛,代

表作有我們學過的《相見歡》,(同學齊背),第三階段時他已淪為階卜囚,因此

此時詞多表現故國之痛、亡國之悲,其中最最主打的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鑒賞的

《虞美人》,此外還有《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園,三千里地山河”。《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同學齊背),那之后我們再了解一下李詞的特色。.擴大了詞

的表現領域,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至李后主則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遂變儉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詞言自然凝練,具有表

現力。.風格上具有獨創性。南唐時期以“綺麗柔靡”為詞風的花間詞盛行,但

是由于李煜獨特的人生經歷,所以沖破了花間詞的限制,遙開百年之后豪放之風。

下面我們就來鑒賞這首詞,先請幾位同學朗讀(黃露瑤,閆培志)

首先我先為同學鑒賞第一句,之后請同學們自由鑒賞,我們看“春花秋月何

時了”。作者用“花”“月”兩個意象,我們知道“花”“月”都是美好的事物,

作者又用“春”,“秋”二字修飾,所謂名詞是最大的形容詞,“春花秋月”四字

真是極言一切美好,但作者忽又筆鋒一轉“何時了”,這之中分明又一點怨恨,

仿佛是希望美好事物快點了斷,這又是為什么呢?我們就要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

了。本詞大約寫于他降宋之后第三年的七夕佳節晚上,天上的牛郎織女尚可相會,

但人世間的李煜卻還是如此的寂寞,原本是烹金饌玉,洙圍翠繞的江南國君一時

間變成了長歌當哭的階下閃,這其中的落差是非常大的,他這樣寫,就將自己對

人生的絕望和命運的嗟嘆表達的淋漓盡致了。而且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這句話

是一個問句,那么李煜問E勺對象是誰?不是大地,不是他人,不是自己,而是蒼

天!那我想問問同學們了,中國古代大詩人中還有誰也對蒼天發出浩問了?(齊:

屈原《天問》)太好了!屈原在《天問》中表達了自己對人生、世界不舍地探求,

李煜此時天問則表達了他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的憂傷。而且,我們是否還可以這

樣理解此時只有蒼天才能承載他心中的悲涼,為全詞奠定了感情基調。接下來的

詩句大家鑒賞。

李文:我想說“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國是他永遠的的依戀,他時時刻

刻都在回想,但又說“不堪回首”,原因也很簡單,是不忍!他無法再面對往昔

的輝煌和心靈的創傷。而在月明中,他看到的不只是故國,也有內心的凄苦。

宋雨璇:“春花秋月何時了”,“故國不堪回首月明口”,兩句都有“月”這個

共同的意象。月承我美好,但月也承載別離,本詞的月表達了作者無限的悲,無

限的哀,無限的愁和痛。他此時的心情使我想到了納蘭容若的詞“我是人間惆悵

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

李欣悅:我也想談“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國自然是和現在的王朝相對

比,新的王朝有新的天子新的臣,而自己不過是歷史的過客。每一個王朝都是歷

史之海中的一粟,而唯有月是永恒的,它照耀歡喜也陪伴悲涼。而月光也像是紛

飛的大雪,大雪掩埋了一切,那雪下是什么,是自己的心。

△:說得真好,在李欣悅同學的回答中我感到了一種大開大闔,也引發了我們對

人生短暫,歷史永恒的思考,尤其是個性解讀,很富有辯證和哲思。的確,時間

沒有等我,是你忘了帶我走,我左手是過目不忘的香火,右手是十年一個漫長的

打坐。

王上:我想說“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東風”。這一陣細微的東風帶走了

后主多少的春花秋月,多少的紙醉金迷,多少的綺麗柔靡,然而這一切夢醒,心

碎,他只能登上小樓,將一切思念寄與東風,向東向東再向東,更行更遠,還生!

朱葉楠:我也想說“小樓昨夜又東風”。這使我想到鄭愁予的《錯誤》“東風

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和周杰倫深深吟唱的《東風破》。東風來了,帶來了春

天的訊息,但作者卻感受不到絲毫的春意,這是以東寫哀,哀更哀,使我們感嘆:

宇宙洪荒從何而來,又去往何處?

李雙羽:我想談“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首先,這句話用了對比

的手法。(師問:最能體現對比的是哪兩個字?答:“在”“改”,師稱贊)。時間

可以撫平歲月的痕跡,卻撫不平心上的傷口,更何況李思還是一個不懂得悲傷的

孩子,盡管他必須悲傷。我想他是十年蹤跡十年心,十年慘痛一朝吟,他心中的

破碎使我喟然長嘆。

△:是啊,雕欄玉砌還在,是因為它們不懂人世的情感,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

而宮女的朱顏改,這所有的一切使他垂淚對宮娥。

于啥:讀“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我覺得李煜可以用四個字概括

一一“絕代風華”,我想用詩,詞,曲三種形式來闡釋。詩是一首打油詩“梅問

春色暖,筆下秋風寒,后主今何念,故國鎖朱顏。”詞是填的《憶江南》“風云度,

后主心何念,殘風無意過故人,明月有心喚朱顏,胸中藏刀劍。”還有曲,就是

我唱個歌。(向四周鞠躬,歌即把仝詞唱一遍并重復每句后三個字。同學笑翻、

鼓掌)

△:詩、詞倒也無奇,只是曲唱得太棒了!繼續談。

溫瑩:從“春花秋月”到“朱顏改”作者的愁思就像電影的鏡頭,從遠處慢

慢拉近,從模糊慢慢清晰,也像一個不斷發酵的過程。但不管怎么說,此時他的

愁已經飽滿了。

△:大家說得很好。很多同學都談到“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這一句,

并且結合自己的感想,真是思接千載,神游萬仞。那么我們就將這句中的一個重

點實詞落實一下。請問大家這個“砌”是什么意思?(齊答:臺階)。古代表示

臺階的詞還有什么?(七嘴八舌后找一位同學總結:階,除,丹墀)

王明義同學們都是以詞人角度來談詞,我想從歷史的角度分析一下。通過李

煜,我想到和他一樣是風流才子,昏庸君王的宋徽宗趙佶,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嘲

弄,他們同樣生于深宮中,長于婦人之手,同樣妙解音律,能書善畫、工于詩詞,

同樣熱衷于禪心論道;上朝被迫著龍袍;下朝一心修仙道,同樣輕佶小人遠君子,

誤己誤國誤天下,同樣朝為君王暮成囚,昨日桃花今日落。一曲《虞美人》一闕

《燕山亭》,絕代文人覆王朝,這同樣的驚人,驚人的同樣,豈是歷史的偶然?

成于思毀于隨,憂勞可以興國,抑郁可以亡身又豈非歷史的規律?當人揮掌成風,

握拳驚雷,跺腳則天崩地裂之時,有多少人會不為阿諛奉承所飄然,更不為兒女

情長所羈絆,更不為聲色犬馬而迷惘。始皇討六國之時,可曾預料李斯趙高立胡

亥;漢武破匈奴之時,可曾預料桓靈寵信十常侍;宋祖杯酒釋兵權時,可曾想到

徽宗修仙折泰阿,天下難奪更難守,如今之世,盛世中華,祥光繚繞,作為將來

棟梁的我們不應僅知一詞之哀怨,更應以史為鑒,足知興亡。

△:太棒了,豈一個深刻了得!正應了唐太宗的那句“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

唐楷峰:同學們的發言激發了我的靈感,我自己寫了一首歌,譜成曲,為大

家唱一下,(同學鼓掌,沸騰)

鄧悅:讀李煜,我想用四個字概括“靜水流深”。“靜”是歷史的圓滿,“水”

是歷史的源泉,“流”是歷史的體現,“深”是歷史的坦蕩,我們只能體會的就是

霎那間燈滅,舞起,酒清,歌酹了的是歷史,碎了的是人心。醉臥紅塵,一夜繁

華落盡,一片奈何奈何,江山之姓已改,只余半分淚。半分笑,九分離苦。這是

一種時間難倒回,空間易破的感覺,破碎的江山如斷裂的瓷器一般打亂了紋理,

依稀模糊的印象被時間沖淡。所有的經歷不過是一場流離失所的漂泊。“無情有

恨何人見?月曉清風欲墜時。”李煜恰似一片輕羽,被風吹落又卷起,卷起又吹

落,在風深沉的懷抱中,亦不能言語。李煜是一個“檻外人”,不被歷史理解,

卻明白生命的真諦。曇花一寸別離盡,戀戀風塵間,只有李煜形單影只。李煜是

這朵殘花,活在那一秒,也活在那一世。

△:鄧悅為我們闡述了另一種對李煜的理解,其實我覺得,讀李煜,讀到憂傷,

有些人是刻在生命里的,當我們提起他的時候,也許記不得他的容貌,記不起他

的聲音,但那種感覺是永遠不變的。我又覺得我們都像是黑暗的電影放映廳里的

看客,不動聲色地掠盡他人的悲歡。我甚至懊悔我沒有生在那個時代,為他拭去

臉上的淚水。好,還有哪位同學。

李雙羽:我認為重光君有燦然,有感然,但更多的是似笑非笑的嫣然,執迷

不悟的憫然和心照不宣的釋然,而這幾分“然”也讓我們在悲喜交加中恍然。

這一節同學們的鑒賞可謂入木三分了,我們一起梳理一下這一節,再進行下

一節的鑒賞。作者通過“天問”,繼而“人問”,此時他的愁思已如春草一樣瘋長,

又如洪水將泄,那么如何去表達他心中的悲苦呢,作者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正是這一江春水引來了牽機之死,生日也成了祭日。正如人

言,一江春水訴怨愁,愁腸吐盡命也休。如果說我們把這個字的小令比作一頂皇

冠,那最后這一句則是皇冠上的明珠,例來被人傳唱。那么請同學們鑒賞,這句

好在哪里,它又引發了你什么感悟。

趙興迎:作者將愁比喻成一江春水,是將抽象事物具體化,讓我們形象可感

地體會出他愁的深切。

李冶慧:我覺得“愁”像蝴蝶的翅膀,蝴蝶飛過干涸的心湖跋涉虛無之境。

我們翻滾在紅塵之中。帶著一顆悵惘的心,可以說,我們和李煜的心是能夠相通

的。

朱葉楠:“春水”這意象有兩重含義,第一重代表時間的流逝,王朝的更迭,

人生的無常,風吹翻日歷,卻吹不走人生彎彎曲曲的痕跡。第二重代表隊李煜的

淚,他的淚為他的心流,為自由而流。

△:既然朱葉楠談到水的意象,那么我們就擴展一下。水是中國的傳統意象,它

代表(齊答:時間、愁)歷來詩人對水也都是詠唱再三,比如秦觀“便作春江都

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還有劉禹錫“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那么

為什么都沒有李煜影響廣呢?(同學討論)

白楊佳藝:我認為并不是技法上的問題,而是性情上的不同。水是愁的載體,

但又載不動許多愁,他深刻的人生經歷和多愁善感的心致使他的水留給我們永恒

的淚。

△好,這首詩大家鑒賞的很好。可不可以談一下你讀罷的感受呢?

黃露瑤:我想用法國象征主義大師威樂倫的一首詩來表達我的感情。(朗讀

詩)

鄧悅:我認為李煜是一個落花客,《圣經》上說“都是普通,都是虛空”,李

煜在歷史中的登場可以說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偶然與必然的交織使得一切風

流都被雨打風吹去,即使是曾經的幸福也是命運的妥協,一腔京曲,一腔黃梅,

水袖嘆、青黃旅,無論怎樣搖曳,都有曲散緣盡的時候,他還未來得及入戲,歷

史己離他而去。

△說得好,陪伴著流水落花,李煜終于尋覓到了他的歸宿,雖然心中滿載的是朝

圣者的孤獨,那也讓我們祝福他,讓生者有不朽的名,讓死者有不朽的愛。

李炎:李煜的詞是和著血和淚揮灑著成的。他達成了情感和技術的完美結合。

白楊佳藝:第一次見到李煜,他是高高在上,坐在龍椅上的君王。所有的人

都江堰市匍匐在地,小心翼翼地高呼萬歲。第二次風到李煜,他是一個夜半笙歌

的昏君,口中呢喃的是不被理解的感慨;第十三次見到李煜,他是個看不清表情

的階下囚,往日的衣衫鬢影,管弦絲竹早已不再,身上的枷鎖名叫亡國;第二十

六次見到李煜,他是個漫倚在石凳上的醉客,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哀傷千回百轉,

在他的愁腸中,慢慢混沌;最后一次見到李煜,他笑著,端起那只杯鴆酒,名字

叫做痛。千百年之后,一株《虞美人》盛放,盛放的是李煜一生一世的滄海桑田,

于是,我們不能忘記,那,是一個奇跡。

李雙羽:和李欣悅一遠唱改編過后的《一千年以后》。

孟虹宇:李煜的一生是一場大夢,他盼望醒來之后還可以看見鳳閣龍樓。可

是,不存在假設,于是他帶著千年的等待墜入光年之外。何還?

詹沐坪:我認為這首詞的感情基調可以有個字概括“絕望中的希望”,這里

沒有理想,沒有夢想,只有幻想。“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是幻想的

開始,“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是幻想的繼續,“雕欄玉砌應猶

在,只是朱顏改”,是幻想的破滅,即幻滅。“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東流”是幻滅后的永恒。

△:大家談得太棒了,時間關系就不再進行下去了,課卜.再一起探討。讀了這首

詞,也引發我的感慨。李煜的一生可以說是悲哀的,造成他悲哀的原因我認為并

不全是境遇對比帶來巨大的落差,而是對造化弄人的嗟嘆和社會角色錯位帶來的

不知所措。正如人言,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惜薄命為君王,生而是君王,在我們

看來是天賜的榮譽,但在他來,卻未償不是一生解不開的枷鎖。我們知道李煜有

一顆赤子之心,他的心可以感受到春草萌動,夏花怒放的喜悅,看到白萍紅蓼亦

有離思。無論何時,他都勇敢地去追求自己心中的大自由和大浪漫,在這個意義

上,我們是不是可以說:他是自我命運的出逃者和背叛者!我們來鑒賞《虞美人》

不僅隨他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亡國之痛,而且隨著他一起感慨時光流轉,人生無

常,韶華易逝,以信教徒一般虔誠的姿態來對生死頂禮膜拜,思考人生、人世間

的種種干系。那么既然時間如百駒過隙,那就請讓我們珍惜,珍惜青春年華,惜

我們一起努力的日子,珍借我們共同擁有的十七班!

(全班同學齊背《虞美人》)

課堂感言(高二十七班潘多于哈)

過去的一個月中,在董老師的組織下,我們改變了過去語文課上“老師教、

學生聽”的舊模式,進行師生換位,由我們學生進行教學,成功地進行了堂主題

歌鑒賞課。

這是一次在學習中感受美的歷程,無論是“老師”對資料的準備,對課堂的

設計,還是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對作品的探究,都是我們孜孜以求不斷探究的結

果,凝聚了每一位同學的智慧和汗水。

于哈的課堂中,他用陰陽魚作為矛盾的載體詮釋自己理解的白居易,在不經

意間體味哲思的深刻和人性的辯證;他信手將“小橋流水人家,千山千水千才子,

吳娃越女夢”圈在了一個“心”中,代白居易,代所有Z江南的人們給江南寄了

一封情書……總以為,他并非站在講臺上,而就是在白堤,隔著清晨垂柳間氤氯

的霧氣,身著青衫,手握古卷,走來,如此瀟灑。他將前生火花的相思骨,用菩

提樹的心線,穿成時間綿替的念珠,未曾相逢己相識,未曾相識已相知,未曾相

逢已相憶。于哈,帶來了江南印象。

這是一次在實踐中成長的歷程,從第一堂課黃水源“保持角度”念講稿到吳

坤宇扇子一揮,大擺“我家講壇”,再到潘多瀟灑地,震撼人心的市級公開課。

我們一路走來,一路長大C

課堂從生澀慢慢走向成熟,我們在磨礪中逐漸成長,其中在《虞美人》一課

中,潘多僅用“煜一一玉一一獄一一郁”四個簡簡單單的字,便讓李煜得到了最

完整的再現。無論是環環緊扣的課堂設計,從天問,到人問,再到自問,還舉手

投足揮灑的教學魅力,都為我們呈現了一席飽含激情,將課本與文學完美結合的

語文盛宴。

這是一次實踐中學會合作的歷程,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一堂課成功要靠其它

同學的配合才能達到,在調動課堂氣氛的過程中,我們從最初的“只言片語”到

侃侃而談,再到后來的百花齊放,其中王鵬將歷史與文學巧妙進行配合,李欣悅

更是出口成章妙語連珠,每一位同學都傾心展現自己的才華。活躍的氣氛更使合

作探究的意識不斷增強,疝作品的認識一次次加深。猶為突出的是白楊佳藝的《錦

瑟》,由分析意象到向縱深挖掘的過程中,同學們思維的熱情逐漸補調動起來,

喜歡詩詞曲賦的同學,便吟詩作對,大談詩詞的高見,亦或是高歌一曲再現“錦

瑟”的美妙旋律。特別在關于主旨的問題上,我們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在不同觀

點的碰撞中,課堂被推向了高潮。

堂課,我們就這樣踏水而過,如果說我們的一生都行于流水之上,每一個念

頭,每一個字符,每一個擦肩的影子,剛剛劃下,隨即無處可尋的話,那么這個

美麗奇妙體驗,已足夠在記憶的湖面泛下一圈圈漣漪了。我們握著詩歌的手,遙

隔千年與太白子美,東坡易安凝眸相視,對外發現了他們的境遇,心靈,發現了

古老文化一路搖晃,瀟灑而又悲愴,對內發現了自己無窮的潛力,美的眼睛,詩

意的心和與藝術天然的,祖先留下的,有著火山一樣能量的高貴的情愫。我們也

變得更加自信了,將情感轉化為文字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連董老師也由衷慨嘆

“后生可畏,

我們要感謝董老師一一我們的菲媽,是她為我們開創這一個舞臺,在理想的

憧憬與憂傷的虛無交織襲來的學習最煎熬寂寞的狀態上割裂出了一道罅隙,迸發

出明媚的光芒,點燃我們最純粹的熱情與最圣潔的向往。

我們要感謝王老師一一我們的班主任春春,他的身軀是我們最強大的依靠,

她每天都給我們錄像,記錄著我們成長的點點滴滴,為我們的成長而喜悅。

我們要感謝所有曾來圻課助陣的老師,他們也是我們進步的見證。

我們要感謝彼此,互相提供了華美的筵席,拉近了你我的距離。

我們要感謝十七班,只有這個家才能承接這盛大的際遇。

我們要感謝爸爸媽媽,他們讓我們出生在這個有著大浪漫的國度,五千年的

文明璀璨的星河,是我們精神情感的源泉。

也許,我們這次的嘗試稍顯幼稚,還不夠成熟,有太多這樣那樣的不足,但

課堂上的點滴都是我們真情的流露,都是醞釀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