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蠶沙生物除臭及肥料化利用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1頁
《廣西《蠶沙生物除臭及肥料化利用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2頁
《廣西《蠶沙生物除臭及肥料化利用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3頁
《廣西《蠶沙生物除臭及肥料化利用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4頁
《廣西《蠶沙生物除臭及肥料化利用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地方標準

《蠶沙生物除臭及肥料化利用技術規程》

(征求意見稿)

編制說明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

二○二○年五月十日

1

1、標準情況

1.1任務來源與項目編號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桂質監函〔2015〕185號)文件

“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關于下達2015年第三批廣西地方標準制

定(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要求,我單位承擔的“蠶沙生物除臭及肥料

化利用技術規程”(2015-379)已獲立項。本標準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

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共同負責起草。

1.2提出及起草單位

提出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

起草單位:廣西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廣西農業科學院

微生物研究所、廣西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1.3主要起草人員名單及職務或職稱

姓名職稱從事專業工作單位責任分工

農業資源

胡鈞銘研究員廣西農科院資環所主持

與環境生態

作物栽培

何鐵光研究員廣西農科院資環所標準修訂

與土壤肥料

應用微生物

韋仕巖研究員廣西農科院微生物所標準修訂

環境微生物

岑貞陸副研究員廣西農科院微生物所數據整理

吳昊高級工程師環境工程廣西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標準修訂

林大松副研究員環境工程農業農村部環境環保所標準修訂

植物營養

李婷婷助理研究員廣西農科院資環所數據整理

與土壤學

張野助理研究員土壤學廣西農科院資環所數據整理

何永群副研究員土壤肥料廣西農科院資環所標準修訂

蒙炎成副研究員土壤肥料廣西農科院資環所標準修訂

2

俞月鳳助理研究員生態學廣西農科院資環所數據收集

張俊輝研究實習員農學廣西農科院資環所數據收集

周慧蓉研究實習員生態學廣西農科院資環所標準修訂

趙校平工程師環境保護河池宜州環境保護局標準修訂

覃波工程師農學廣西桂恒旺科技有限公司數據收集

羅棟源高級工程師環境工程廣西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標準修訂

王燦琴副研究員應用微生物廣西農科院微生物所數據整理

陳良正工程師科技推廣橫縣科學技術局數據整理

黎曉工程師科技管理橫縣科學技術局標準修訂

王瑾高級工程師微生物廣西農科院資環所數據整理

呂相沛研究生農業資源利用廣西農科院資環所數據整理

何丹研究生農業資源利用廣西農科院資環所數據整理

覃慶福高級農藝師農業推廣象州中平農業技術推廣站數據整理

陸冰梅高級農藝師農業推廣象州中平農業技術推廣站數據整理

2、制定標準的背景和必要性

桑蠶產業具有獨特的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國家實施東桑西移

工程以來,廣西桑蠶產業發展迅猛,蠶桑生產已遍及全區73縣(市),形

成了桂南、桂中、桂西北三大優勢蠶業產業帶。蠶沙是養蠶過程中生產的

一種重要的有機廢棄物,蠶沙蠶沙如果不進行有效處理,容易導致病害傳

染,產生有毒氣體,水體富營養化,對農村生產和生活環境造成嚴重的影

響。科學利用廢棄物,發展循環農業,保護環境,成為農業發展研究的熱

點問題之一。

農業廢棄物處理的根本途徑在于資源化利用,生物除臭主要是利用微

生物間共生及協同作用,將生產惡臭有機物降解或轉化為抗氧化物,抑制

有害微生物生長,形成穩定的生態系統的過程。蠶沙生物除臭及肥料化利

3

用技術缺乏,通過技術規程的研究制定,能夠進一步普及蠶沙資源安全利

用,規范操作行為,加強管理,提高效益。

該標準制定填補了蠶沙資源肥料化及安全快腐生態化利用關鍵技術。

對進一步拓寬我區有機肥的原料和使用渠道,減緩蠶沙污染環境難題,保

護生態環境,改土培肥,提高地力,引領我區發展蠶沙肥料產業化,促進

桑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標準規定了蠶沙、蠶沙污染、生物除臭、蠶沙生物促腐及蠶沙肥料

化的術語和定義、基本要求、生產工藝流程、生產技術、技術要求、標識、

包裝、運輸和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以蠶沙為原料,經生物發酵、快腐工藝制成的肥料生產

與應用工藝。

3、標準前期研究工作基礎

本標準提出單位廣西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自2013年起,

就開始進行蠶沙生物除臭及肥料化利用技術關鍵技術研究,研究團隊先后

獲得廣西重大專項計劃、來賓市科技攻關計劃、廣西農科院基本業務專項

等多個項目資助。項目組在蠶沙生物除臭、蠶沙肥料化、蠶沙快腐循環利

用做了大量的研究,積累了大量的實驗數據,研制出蠶沙生物除臭及肥料

化利用技術。

項目組成員在農業有機資源高效與安全利用方面有豐富的科研工作經

驗,充分驗證了項目可行性。研究成果授權發明專利1項,發表論文3篇,

獲廣西農業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這為規程的編寫制定并按計劃高

質量地完成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和實踐基礎。本標準規定了了蠶沙、蠶沙污

染、生物除臭、蠶沙生物促腐及蠶沙肥料化的術語和定義、基本要求、生

產工藝流程、生產技術、技術要求、標識、包裝、運輸和貯存。適用于適

用于以蠶沙為主要原料,利用微生物發酵法進行生物除臭和肥料化生產。

4

按照區質監局關于編制標準的工作要求,項目組成立了由胡鈞銘研究

員為組長,何鐵光研究員、韋仕巖研究員為副組長的標準起草工作小組,

已于2014年7月上旬起對相關技術進行調查研究及試驗驗證,收集和驗證

了起草編寫該項標準的各種技術參數。

2015年2月,本標準實施單位廣西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

提出制訂《蠶沙生物除臭及肥料化利用技術規程》廣西地方標準項目建議

書。

2015年5月,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下文《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

監督局關于下達2015年第三批廣西地方標準制定(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

(桂質監函〔2015〕185號),同意批復該標準立項。

2015年6月-2017年8月,廣西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等組成單位專家、技術人員對該

標準進行細化修改,論證完成“蠶沙生物除臭及肥料化利用技術規程”相

關工藝,形成了《蠶沙生物除臭及肥料化利用技術規程》(工作組討論稿)。

2017年9月-2018年10月,廣西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組

成單位專家、技術人員對該標準進行工藝生產,更細化調整生產工藝;組

織單位專家和技術人員到南寧市、河池市相關企業生產標準、生產現狀進

行實地調研,并對該標準工藝進行標準化生產,優化標準生產參數。

2018年11月-2020年7月,廣西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組

織多次對該標準進行討論修改,完成《蠶沙生物除臭及肥料化利用技術規

程》(征求意見稿)。

4、現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執行情況

目前,國外關于《蠶沙生物除臭及肥料化利用技術規程》相應標準尚

未見有報道,國內也無相應的國家標準或行業產品標準。

該標準格式按GB/T1.1-2009版標準編寫,技術要求以及相關的標準

內容均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要求,并與強制性標準無抵觸。

5

5、確定主要技術指標、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的目的和依據

1、制定本規程技術要求的目的

(1)為相關單位和部門提供技術依據

(2)作為組織生產的質量依據,以保證產品質量。

(3)向企業提供必要的技術說明,指導用戶科學使用本產品。

(4)為相關質量監督部門和第三方質檢機構進行公證的監督和抽查,

維護用戶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2、主要技術指標的確定和依據

1)發酵原料:由8~9份蠶沙和1~2份植物秸稈、米糠、玉米粉混合組成。

2)原料調配:每噸發酵原料中添加3~5.kg的蠶沙生物促腐劑和1~2kg生

石灰調節發酵原料pH為7.0~8.5,用尿素調節發酵原料碳氮比(C/N)

比為25~30:1,發酵菌劑和發酵原料充分混合后進行堆肥發酵。

3)水分調節:發酵原料水分控制在55%~65%。

4)發酵方式:靈活選擇條垛式、橢圓形式等堆肥法,堆高50~100cm。

5)溫度控制:酵溫度控制在50~60℃,2~5d翻堆1次。當發酵溫度上

升到60℃以上,保持48h后開始翻堆;當溫度超過70℃時,立即

翻堆。30d后,每10~15d翻堆一次。90~120d后,發酵腐熟完畢。

6)清潔快腐:覆膜封閉堆漚腐熟10~15d,一次性腐熟完成,中間不翻

堆。

7)理化指標:色澤為褐色或灰褐色,粒狀或粉狀,無機械雜質,無惡

臭,符合有機肥料(NY525)的要求。

8)類大腸菌群的測定:糞大腸菌群數和蛔蟲卵死亡率測定按照肥料中

類大腸菌群的測定(GB/T19524.1)。

9)蛔蟲卵死亡率:肥料中蛔蟲卵死亡率的測定按GB/T19524.2執行。

10)重金屬限量指標:重金屬砷、汞、鉛、鎘、鉻限量指標應符合有機

肥料NY525要求。

6

11)安全性鑒定:桑蠶微粒子病病原安全性鑒定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蠶

種質量檢驗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