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項目背景意義
廣西是全國暴雨洪澇災害多發省(區),每年汛期(4-9月)由暴雨導致的洪澇和地質災害嚴
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近兩年來廣西暴雨洪澇災害損失占全年災害總損失的95%,給工農業生
產、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等造成嚴重損失。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暴雨事件頻繁且災害損失趨于
嚴重,防災減災工作面臨嚴峻挑戰,暴雨評估業務指標需要進一步完善。目前,全國范圍內有關暴
雨災害評估類的標準有《暴雨災害等級》(GB/T33680-2017)、《氣象災害評估暴雨》(DB23/T
2700-2020)和《暴雨性洪澇災情預評估方法》(MZ/T041-2013)。其中,國家標準《暴雨災害等級》
(GB/T33680-2017),針對的是全國范圍的暴雨事件,各省區使用這個標準進行災害評估時,結
果可能會出現較大偏差:例如同等量級的暴雨在地貌、植被不同的省區造成的災害等級會有所不同;
此國家標準只提出了暴雨持續時間、影響范圍等致災指標,卻未考慮暴雨強度,而暴雨強度恰恰是
導致災害損失嚴重程度的重要因素。國家民政部制定的《暴雨性洪澇災情預評估方法》
(MZ/T041-2013)標準中的致災因子采用的是洪水可能淹沒范圍、洪水可能淹沒深度、洪水淹沒可能
持續時間等水文指標,不適用于氣象部門的暴雨災害評估。黑龍江省氣象局制定的《氣象災害評估
暴雨》(DB23/T2700-2020)標準僅適用于黑龍江本土的暴雨災害評估。目前廣西行政區域范圍內
的暴雨評估業務僅針對暴雨過程的雨強、暴雨范圍、暴雨持續日數等指標進行評估,對暴雨災害影
響只局限于定性評價而無法對災害損失嚴重程度給予客觀評估,氣象部門缺乏一套暴雨災害定量化
評估指標,對暴雨過程災害評估方面仍未形成規范化、標準化,對暴雨災害影響只局限于定性評價
而無法對災害損失嚴重程度給予客觀評估。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一套廣西暴雨災害影響等級客觀定
量化評估指標,以改變主觀和方法各異的現狀,特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有助于規范各級氣象部門暴雨災害定量評估標準,減少由于方法和標準
不一造成的差異,指導各級氣象部門開展暴雨災害監測以及災害影響定量評估工作,可為當地暴雨
防災減災、趨利避害提供技術支撐,為政府有關部門的應急減災部署工作提供準確決策參考,同時
可為國家應急管理部組織開展的第一次全國災害綜合風險普查中的“歷史災害調查與評估”、“暴
雨風險評估和防治區劃”工作提供科學依據與技術支撐。
二、工作簡況
1.任務來源
2021年6月,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發《關于下達2021年第一批廣西地方標準制定項目計
劃的通知》(桂市監函〔2021〕1141號)下達制定任務,項目編號為2021-0106,實施期限為自2021
1
年6月至2022年11月。本標準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提出,由廣西氣象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2.起草單位
本標準起草單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氣候中心。
3.主要工作過程
2021年6-8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氣候中心成立了“暴雨災害評估指標”標準項目起草工作組。
起草組在前期申請立項調研工作的基礎上,召開會議對標準制定的內容進行了討論和分析,進一步
確定了標準的編制思路和內容,進行了人員分工,分別開展了廣西暴雨災害資料的收集、整理、分
析處理和研究工作。
2021年9月-2022年3月,編制組按照審定后的編寫工作大綱,細化編寫工作方案,開展調查
研究,閱讀了大量的相關文獻,并按照各自的分工,進行了標準的編寫和修改。組織起草標準初稿。
2021年4月,形成標準草案征求意見稿(含標準文本、編制說明等)。
4.標準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
本標準起草人:黃雪松、謝敏、覃衛堅、朱秋宇、孫明、徐圣璇、王帥、唐鶴云、賴晟、蔡悅
幸、何莉陽、賴德全。其分工如下:
黃雪松:廣西壯族自治區氣候中心,高工,第一起草人,全面主持標準的起草工作。負責確定
標準制定方法、原則、方案和大綱,標準的起草、調查研究、試驗、驗證、修訂及標準編制說明的
編寫。
謝敏:廣西壯族自治區氣候中心,高工,主要參加人。負責暴雨災害評估模型和等級劃分方法
的建立、標準在業務中的應用試驗和驗證。
覃衛堅:廣西壯族自治區氣候中心,正研高工,主要參加人。負責暴雨災害評估模型和等級劃
分方法的建立、標準在業務中的應用試驗和驗證。
朱秋宇: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服務中心,工程師,主要參加人。負責標準的調查研究、和暴雨
過程災情的統計、分析。
孫明: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科學研究所,高工,主要參加人。負責標準的調查研究及標準在業
務中的應用試驗和驗證。
徐圣璇、王帥:高工,主要參加人。負責暴雨過程災情的整理、統計以及標準在業務中的應用
試驗和驗證。
唐鶴云、蔡悅幸:工程師,參加人。負責標準的調查研究、負責暴雨過程災情的整理、以及標
準在業務中的應用試驗和驗證。
2
賴晟、何莉陽、賴德全:助理工程師,參加人。負責暴雨過程災情的整理、統計。
三、標準編制原則和確定標準主要內容的依據
1.編制原則
本標準的制定遵循科學性、針對性、實用性、普適性、通用性、可行性原則,既要保證科學性,
又要保證在廣西行政區域內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時具有空間和時間的可比性原則,能夠客觀描
述暴雨過程災害強度。
(1)科學性和針對性
本標準的制定,遵循中國氣象局《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氣減函〔2018〕60
號文)、《區域性重要過程監測和評價業務規定》(氣減函〔2019〕63號文)的相關條款,引用了《GB/T
33680—2017暴雨災害等級》、《GB/T24438.1—2009自然災害災情統計第
1部分:基本指標》、《QX/T302-2015極端低溫監測指標》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同時遵循了現
行已有的氣象業務規范和標準,針對暴雨過程災害的定義、強度評估,使該標準具有科學性和針對
性。
(2)可操作性
本標準從地方暴雨災害監測和影響評估氣象業務服務工作需求出發,規范了自治區范圍內暴雨
過程主要氣象災害的定義,規定了自治區范圍內暴雨過程中暴雨災害分項評估指標和暴雨災害綜合
評估指標,所用暴雨災情數據有實際來源,計算方法客觀,是一個可用于業務運行的標準,具有較
強的可操作性。
(3)實用性
暴雨是廣西主要氣象災害之一,近年來的年暴雨過程均在10次以上;暴雨影響嚴重的年份,
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可占全部氣象經濟損失的95%以上。因此,暴雨災害天氣過程應急
成為汛期(4-9月)的重要氣象保障服務機制,應急過程的中暴雨災害預評估和災后影響評估工作
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標準適用于廣西行政區域內暴雨過程災害監測、影響評估業務和氣象保障服務,
實用性較強。
2.標準主要內容
本標準的主要內容包括:適用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暴雨災害分項指標與等級
劃分、暴雨災害評估指標等。
3.主要依據
本標準編寫的主要政策文件、文獻依據有:
3
(1)《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條例》;
(4)《國家標準管理辦法》;
(5)中國氣象局減災司關于印發《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全國氣象災情收
集上報技術規范》的通知(氣減函〔2018〕60號文);
(6)中國氣象局《區域性重要過程監測和評價業務規定》(氣減函〔2019〕63號文);
本標準編寫的主要技術依據有:
(1)《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
(2)《GB/T33680—2017暴雨災害等級》;
(3)《GB/T24438.1—2009自然災害災情統計第1部分:基本指標》;
(4)《QX/T302-2015極端低溫監測指標》;
(5)《DB/45T2281-2021暴雨過程綜合強度評估方法》。
四、主要試驗(或驗證)的分析、綜述報告,技術經濟論證,預期的經濟效果
1.主要試驗(或驗證)的分析、綜述報告
本標準采用的1984-2021年廣西暴雨過程災情數據來源于全國歷史氣象災情采集系統、廣西民
政廳救災處、廣西應急管理廳、廣西農業廳。
(1)術語定義制定的依據
本標準依據《GB/T33680—2017暴雨災害等級》、《GB/T24438.1—2009自然災害災情統計
第1部分:基本指標》制定了“暴雨”“暴雨災害”定義和廣西暴雨過程的“受災面積、死亡人口、
倒塌房屋數量、直接經濟損失”等暴雨災害分項指標的定義。
(2)暴雨災害強度定量評估方法
中國氣象局《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氣減函〔2018〕60號文)的“第三章
氣象災情分級和調查評估上報”的第五條規定:“氣象災害評估分級標準,按照人員傷
亡、經濟損失的大小,分為4個等級”;中國氣象局《區域性重要過程監測和評價業務規定》(氣減
函〔2019〕63號文)規定:“區域性暴雨過程的綜合強度評價劃分等級標準采用百分位數法計算50%、
80%和95%百分位數(見公式1)對應的暴雨強度指標作為閾值……將區域性暴雨過程綜合強度劃分
為一般、較強、強和特強4個等級;中國氣象局起草的《GB/T33680—2017暴雨災害等級》中暴
雨災害各個分項指標和暴雨災害評估綜合指標也是將等級劃分為4個級別;2021年4月發布的廣西
4
地標《DB/45T2281-2021暴雨過程綜合強度評估方法》也是基于中國氣象局(氣減函〔2019〕63
號文)的規定將廣西暴雨過程綜合強度分為“一般、較強、強、特強”4個等級(表1)。本標準制
定過程中,主要參考了《GB/T33680—2017暴雨災害等級》的分級方法;作為暴雨災害影響評估
的規范性文件,在指標分級方法的選取上,還需要與已在業務運行中使用的中國氣象局《區域性重
要過程監測和評價業務規定》以及《GB/45T2281-2021暴雨過程綜合強度評估方法》保持一致,如
此做出的暴雨災害評估報告才能更具客觀性。因此,也采用百分位數計算法計算50%、80%和95%百
分位數對應的廣西暴雨過程“受災面積、死亡人口、倒塌房屋數量、直接經濟損失”等暴雨災害分
項指標作為閾值,將上述4個暴雨災害分項指標分別劃分出強度等級:1級、2級、3級、4級(表
1、表2)。
百分位數計算采用下面的經驗公式(公式1):
……(1)
…………….(2)
……….……………..……….(3)
式中:
Q(p)—P百分位對應的暴雨災害分項指標強度值;
X—升序排列后的暴雨災害分項指標樣本序列;
p—百分位;
—第i個序列數;
n—數據序列總數。
表1廣西暴雨過程綜合強度指標劃分等級和標準
暴雨過程綜合強度等級綜合強度指數的百分位數綜合強度
特強>95%>701.3
強95%~80%545.5~701.3
較強80%~50%379.1~545.5
一般≤50%≤379.1
表2暴雨災害分項指標等級劃分標準
分項指標/單位等級1234
5
災害分項指數的百分位數
≤50%80%~50%95%~80%>95%
/%
農作物受災面積(Ac)
AIAc<0.50.5≤Ac<4.54.5≤Ac<21Ac≥21
/萬公頃
死亡人口(Deaths)
RSDeaths<55≤Deaths<1515≤Deaths<50Deaths≥50
/人
倒塌房屋數量(Ah)
RCAh<0.050.05≤Ah<0.30.3≤Ah<2.5Ah≥2.5
/萬間
直接經濟損失(Losses)
RLLosses<11≤Losses<1010≤Losses<60Losses≥60
/億元
調試上述4個暴雨災害分項強度等級的權重,統計暴雨過程災害評估的綜合強度,并得到劃分
暴雨過程災害綜合強度(輕度、中度、重度、特重)等級的閾值(表3)。
表3暴雨災害評估指標等級劃分
暴雨災害等級輕度中度重度特重
FDFD<1.51.5≤FD<2.52.5≤FD<3.25FD≥3.25
(3)廣西暴雨災害評估指標運用結論和實際情況對比
運用本標準,對1984-2021年廣西152個暴雨過程災害等級進行評估試驗,得出的結論與運
用根據中國氣象局區域性暴雨過程監測和評價方法和《DB/45T2281-2021暴雨過程綜合強度評估方
法》的統計出來的暴雨過程的暴雨強度指數等級均較為接近,整體擬合率達86%(圖1):
圖11984-2021年廣西暴雨災害評估指標等級分布試驗個例準確程度分布
1)特重
1984-2021年共有9個暴雨過程的災害等級為特重,其中的8個災害等級與暴雨強度等級一致,
6
擬合率為89%。擬合不好的個例是1996年7月16-19日暴雨洪澇過程,其原因是上游的貴州省7
月12日-20日出現大范圍暴雨過程,洪水從柳江發源地的貴州省獨山縣自西向東進入廣西三江縣而
后流經柳州市北部的大部縣市,再加上柳州市7月14-18日普降暴雨而造成的本地洪水,兩股洪水
疊加致使柳江流域中上游區域出現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本標準的實驗過程中,僅考慮了廣西本土
暴雨強度對災害等級的影響,因此出現暴雨強度僅為“強”等級但暴雨災害屬特重(相差一個等級)。
2)重度
有20個暴雨過程的災害等級為重度,其中18個災害等級與暴雨強度等級一致,擬合率為90%;
有2個過程暴雨災害為重度但暴雨強度是特強(相差一個等級)。
3)中度
有50個暴雨過程的災害等級為中度,其中43個災害等級與暴雨強度等級一致,擬合率
為86%;有7個過程暴雨災害等級比暴雨強度等級低,即暴雨強度很大但災害不算嚴重。
4)輕度
有73個暴雨過程的災害等級為輕度,其中62個災害等級與暴雨強度等級一致,擬合率
為85%;有11個過程暴雨災害等級比暴雨強度等級低,即暴雨強度很大但災害不算嚴重。
存在暴雨過程中災害等級比暴雨強度等級的量級低的情況,是因為降雨落區的問題:本標準分
項指標中,農作物受災面積和倒塌房屋數量主要針對的是農村受災情況,如果降雨區落在城鎮且有
嚴重內澇的話,則農作物受災面積和倒塌房屋數量的災害等級偏小并導致暴雨災害綜合評估等級偏
小。
本標準在2022年4-6月的暴雨過程評估試運行中使用,結果顯示:4月至-6月8日的7次暴
雨過程,擬合率為1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效節能電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參考范文)
- 文明工地管理制度
- 2025年濕法稀磷酸項目建議書
- 異步電機控制策略
- 2025年智能電網配電設備項目建議書
- 2025年互聯網醫療平臺在線問診平臺與患者健康檔案管理對接報告
- 2025年工業碳捕獲與封存(CCS)技術在節能減排中的應用案例研究
- 基于大數據的2025年智慧交通流量預測模型構建與分析報告
- 2025年綠色藥品生產技術現狀與市場推廣路徑研究報告
- 城市污水處理廠智能化升級改造中的能源管理優化策略報告
- 自尊主題班會課件
- 海洋經濟政策效果評估
- 徳龍全自動咖啡機ECAM 22.110.SB 中文使用說明書
- 勞動教育與數學作業深度融合 全面培養學生的勞動素養
- 中國質譜儀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2025至2030中國直聯式真空泵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展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無源光分路器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 痛風治療與護理課件
- T/CCBD 19-2022品牌餐廳評價規范
- 2025 秋外研英語八上單元重點知識清單Unit 1
- 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2025屆數學七下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