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考點與環境保護知識融合_第1頁
中考地理考點與環境保護知識融合_第2頁
中考地理考點與環境保護知識融合_第3頁
中考地理考點與環境保護知識融合_第4頁
中考地理考點與環境保護知識融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地理考點與環境保護知識融合1.六大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2.海陸變遷:

(1)改變地表的作用有來自內部(地殼運動、火山和地震)和來自外部(流水、風力、海浪和冰川)兩種。

(2)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a)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b)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3)大陸漂移學說,魏格納。3.南亞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盛行西南風,冬季盛行東北風),乞拉朋齊為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4.我國四大工業基地包括遼中南、京津唐、滬寧杭和珠江三角洲。遼中南以其重工業聞名,京津唐則是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滬寧杭則被譽為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而珠江三角洲則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著稱。5.聯合國

總部:美國紐約

宗旨:“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6個主要機構5常任理事國(中、法、俄、英、美)6.世界海陸比例:三分陸地,七分海洋。7.西亞主要產油國: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8.南亞三大地形區: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部——印度河和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9.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0.人口增長過快帶來就業困難、居住條件差、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人口增長過慢造成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11.基督教(教堂,圣經,耶穌)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12.西北地區的內流河冬季會斷流,多時令河。13.法國領土輪廓大致呈六邊形,西臨大西洋,東南瀕臨地中海,首都巴黎,位于巴黎盆地中。14.地形部位識別:山頂(畫有黑色三角形▲)、山脊(凸低為高)、山谷(凸高為低)、鞍部、陡崖(等高線重合)、盆地15.亞洲東、北、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16.氣候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大要素。常用氣候濕潤、干燥、晝夜溫差大等描述。17.俄羅斯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地勢東高西低:氣候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溫暖而短促。18.西歐的畜牧業特別發達。原因是:位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暖濕潤,適宜多汁牧草生長;人口密集,市場需求量大。19.地球自轉的周期:一天(24小時)方向:自西向東。20.東南亞的中南半島上山河相間,南北縱列分布,地勢北高南低;馬來群島多數島嶼地勢崎嶇,多山嶺少平原。21.世界的語言中,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適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22.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以白種人為主,還有混血種人。官方語言是葡萄牙語,活動有足球,狂歡節,桑巴舞23.南亞主要國家: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首都新德里,印度的電腦軟件產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4.南南合作是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25.遼中南和京津唐是工業區名字,環渤海是經濟區名字。遼中南工業區和京津唐工業區都位于環渤海經濟區中。26.東南亞人口:居民主要屬黃色人種,東南亞是世界華人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27.新疆地區大部分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干旱區。天山和伊犁谷地屬于高原山地氣候,半干旱區。28.一般既無指向標,又無經緯網時,才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定方向。29.中東地區的人們在干旱環境中運用節水技術發展農業,農作物油小麥、椰棗、棉花(埃及)、橄欖(地中海沿岸)等,不包括需水量多的水稻。30.我國的陸地面積廣闊,達到960萬平方千米,與眾多國家相鄰。例如,俄羅斯就是其中的一個鄰國。31.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32.亞馬遜河是世界第二長河(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但河流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33.天氣是多變的,常用晴、雨、氣溫高、風力大來描述。34.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漢語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35.核能是新能源,但不是可再生能源,我國主要的能源資源是煤炭。36.我國在自然資源方面的基本國情呈現出總量雖豐富但人均卻相對不足的特點。這一國情要求我們務必珍惜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好珍貴的耕地資源。37.主要降水類型a、對流雨;b、地形雨(迎風坡的降水相對多);c、鋒面雨;d、臺風雨38.我國地形以山地和高原為主。39.太平洋板塊中沒有大陸,全是海洋:印度洋板塊包含了澳大利亞大陸、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4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譽為“黑種人的故鄉”,這里形成了以單一商品經濟為主的經濟模式,但同時也面臨著人口、糧食和環境等多重挑戰。41.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A:有指向標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向;無指向標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經緯網緯線代表東西方向,經線代表南北方向B:(分子相同情況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圖幅相同時,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范圍越大,內容越簡單。42.美國海陸位置:美國主體部分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北與加拿大接壤。43.長江上游水土流失比較嚴重,黃河中游水土流失最嚴重。44.我國的行政區劃主要分為省、縣、鄉三級。目前,我國共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總數為34個。45.亞洲氣候特征:A、氣候復雜多樣;B、大陸性特征顯著C、季風氣候顯著46.實際上,印度河主要流經巴基斯坦,印度境內主要是恒河。47.西亞氣候:西亞氣候炎熱干燥,沙漠面積廣大。(北回歸線穿過該區,造成相當部分地區高溫少雨)48.臺灣地區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地區。49.佛教(寺廟,金剛經,釋迦牟尼)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東南部和南部。50.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季節與北半球相反,1月份是澳大利亞的夏季。51.長江因航運價值高,被稱為“黃金水道”:黃河的航運價值不高。52.美國緯度位置:地跨熱帶(夏威夷州)、溫帶(“本土”部分)、寒帶(阿拉斯加州)53.“中華水塔”說的是三江源地區:三江源指的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54.最后,在干濕地區分上,我國被劃分為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干旱地區和干旱地區四個類別。這種分類對于理解我國自然環境和農業生產具有重要意義。55.地球公轉的意義一般有五帶劃分、四季變化、太陽直射點移動、晝夜長短變化等;自求自轉的意義一般有晝夜交替、時間差異、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56.歐洲西部是世界上發達國家最為集中的地區。這里畜牧業也相當發達,以至于一些國家將牧草譽為“綠色金子”。57.中國的地理位置:中國位于北半球、東半球: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亞歐大陸東部,海陸兼備陸域和陸疆。

1.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海陸兼備

2.領土四至:最北53度N,最南4度N,最東135度E,最西73度E

3.經緯跨度:大部分溫帶,少帶熱帶,沒有寒帶。采用北京東八區時間

4.陸上疆界:自鴨綠江河口至北倉河口

5.海域和海疆:東臨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及臺灣島東部太平洋海區

6.中國內海:渤海58.南極地區是地球最冷的地區,氣候特征是酷寒、干燥、烈風:北極地區雖終年冰封,但與南極地區相比,降水多,風速小,嚴寒程度小。59.西北地區以灌溉農業為主:寧夏平原、河套平原依靠黃河水灌溉,被稱為“塞上江南”;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邊緣和準葛爾盆地邊緣地帶,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分布著較多的綠洲農業區,青藏地區以河谷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為青稞、小麥。60.重要緯線:

0°緯線(赤道):剛果盆地、東非高原(維多利亞湖)、馬來群島、亞馬遜河口

北回歸線:撒哈拉中部、紅海、阿拉伯半島中部、印度半島北部、恒河河口、云南廣西廣東南部(汕頭)、臺灣中部、夏威夷群島、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墨西哥灣中部、古巴以北

30°N緯線:蘇伊士運河、波斯灣北部(阿拉伯河口)、青藏高原(拉薩以北)、四川盆地(成都)、長江中下游平原、杭州灣南端(寧波)、密西西比河河口

40°N緯線:南歐三大半島、黑海海峽、塔里木河、敦煌、嘉峪關、河口、大同、北京、秦皇島、鴨綠江口

(秦嶺一淮河:34°N;南嶺:26°N;陰山:41°N)61.埃及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及其河口三角洲地區,以阿拉伯人為主,多信奉伊斯蘭教,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首都開羅。62.巴西地形:以平原(亞馬孫平原)和高原(巴西高原)為主74、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受熱帶雨林氣候影響,終年高溫多雨,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世界動植物王國”、“地球之肺”之稱)。63.棉花的分布除了新疆地區還有長江和黃河流域。64.伊斯蘭教(清真寺,古蘭經,穆罕默德)信徒被稱為穆斯林,主要分布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65.降水與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

(2)會使用降水資料,繪制降水量柱狀圖,并讀出降水的變化規律。

(3)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圖,說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異。

①從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②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③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地區降水多。④在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⑤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是赤道附近;最貧乏的地區是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

⑥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齊;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66.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2點(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一年當中,在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7月,最冷月出現在1月;南半球相反。28、主要降水類型a、對流雨;b、地形雨(迎風坡的降水相對多);c、鋒面雨;d、臺風雨67.埃及氣候大部分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特征:終年炎熱,干燥少雨),北部地中海沿岸則以地中海氣候為主(特征: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主要農產品為長絨棉68.我國最北端且緯度最高的省級行政區是黑龍江省,這里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而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則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闊無垠。此外,內蒙古自治區和陜西省是鄰省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它們與多個省份相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在平原方面,東北平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廣袤無垠。而塔里木盆地則是我國最大的盆地,其面積遼闊。吐魯番盆地以其地勢低平而著稱,成為我國地勢最低的盆地。同時,青藏高原不僅是我國最高、最大的高原,還擁有獨特的地理風貌。

在河流方面,長江是我國最長、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其流經多個省份,對我國的經濟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黃河則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河水渾濁,富含泥沙。塔里木河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其水源主要來自山區降水。此外,青海湖作為我國面積最大的湖泊(咸水湖),其湖水碧藍,景色壯美。69.南極地區是指66.5°S以南的廣大區域,這里有著企鵝等特有的動物,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研究環境。70.城市問題包括: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工業污染、噪聲干擾、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71.澳門同時是我國人口最少和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級行政區。72.日本煤、石油等礦產資源貧乏,但森林資源,水能資源豐富。73.東北地區地廣人稀,人口集中在城市,耕地面積廣大,因此適合發展為商品糧基地。74.人口增長過快帶來就業困難、居住條件差、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

人口增長過慢造成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75.法國地形、地勢:法國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76.雨熱同期是季風氣候的最大特征。77.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是農業,國民經濟的主導是工業,服務業占經濟比重超過一半。78.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中低緯度的平原和盆地地區,世界人口稠密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世界人口稀疏區: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濕熱的熱帶雨林,79.世界海陸比例:三分陸地,七分海洋。80.季風氣候(自南向北分別是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和南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81.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一)自然環境

1.半球位置:亞洲大部分位于東半球、北半球。

2.瀕臨海洋:亞洲北部為北冰洋,東部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鄰大洲及分界線: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

亞洲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

南面隔海與大洋州相望;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4.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也是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

5.亞洲分區:按地理方位將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

6.亞洲地形特點:地面起伏大,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

7.主要地形區: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亞平原

8.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黃河、長江、媚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9.河流分布特點:大多發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原因是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10.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貝加爾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陸地的最低點。

11.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

12.主要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熱帶亞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高原山地氣候,寒帶氣候。

13.溫帶大陸性氣候:它是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它覆蓋了亞洲的中、西部,其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溫暖而短暫,全年降水稀少。

14.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南部,其特點是一年中風向隨季節發生大規模變化,降水季節變化大。不足之處是易發生旱澇災害。

15.非洲氣候分布特點:以赤道為中心,氣候類型南北對稱分布;以熱帶氣候為主,熱帶雨林、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很廣。

(二)人文環境

1.2000年,世界總人口共60.55億,亞洲人口約36.8億,占總人口的61%,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2.世界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俄羅斯、日本,尼日利亞

其中亞洲有六個: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

3.除南極洲外,世界各洲人口數由多到少依次是: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州、南極洲

4.除南極洲外,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大洋州、北美洲、歐洲

5.亞洲眾多的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產生了沉重的壓力。

6.亞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個左右,約占世界民族總數一半。其中漢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7.亞洲三個人類文明發源地: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印度河流域地區;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兩河流域)。原因:適宜的溫帶(或熱帶)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

8.不同地區的民族在建筑、服飾、音樂舞蹈、禮儀等方面都表現出不同的文化藝術風格和不同的民族風俗。

9.亞洲經濟發展不平衡:少數國家屬于發達國家,大部分國家屬于發展中國家。82.歐洲各國工業部門較為齊全,綜合實力雄厚,因地制宜發展有特色的工業部門,大多數屬于發達國家。83.在人口方面,我國人口數量眾多,且增長迅速。人口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以黑河和騰沖一線為界,呈現出東多西少的分布特點。84.我國地勢階梯分界線

這條界線,以大致以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為骨架,劃分了我國地勢的三大階梯。第一階梯,即青藏高原,以其高聳入云的姿態,彰顯了獨特的地理風貌。而隨著地勢的逐級下降,第二、第三階梯則分別展現了不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特色。這樣的地勢階梯界線,不僅塑造了我國多樣的地理景觀,也為不同地區的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1)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起點在昆侖山脈,經由祁連山脈,一路向東南延伸至橫斷山脈的東緣。

2)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界線,自東北起,經由大興安嶺、太行山,再至巫山、雪峰山,這條界線一路向西南延伸。

3)地形區界線

1)內蒙古高原與東北平原的界線,由大興安嶺清晰劃分。

2)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接壤處,太行山脈屹立其中。

3)四川盆地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帶,巫山巍峨聳立。

4)云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交界,橫斷山脈綿延不絕。

5)準噶爾盆地與塔里木盆地的分界,天山山脈雄偉壯觀。

6)青藏高原與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線,昆侖山脈橫跨其間。

7)黃土高原與漢水谷地的分界,秦嶺巍峨聳立。

8)河西走廊與柴達木盆地的分界,祁連山脈綿延不斷。

9)四川盆地與漢水谷地的相連處,大巴山脈層巒疊嶂。

10)內蒙古高原與黃土高原的交融點,古長城蜿蜒而過。

11)長江中下游平原與華北平原的交匯,淮河靜靜流淌。85.我國大部分屬于北溫帶地區,部分屬于熱帶,沒有寒帶。86.相對高度:把兩個海拔相減。87.重要經線:

0°經線:倫敦、英吉利海峽、伊比利亞半島東側、西非幾內亞灣中部

30°E經線: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最北端、芬蘭與俄羅斯的國界、黑海海峽東側、蘇伊士運河、南非東海岸

60°E經線:烏拉爾山脈、咸海、伊朗與阿富汗的國界、阿拉伯半島東側

90°E經線:葉尼塞河、阿爾泰山脈、吐魯番盆地、昆侖山東側(青海與新疆、西藏的界線)、不丹、孟加拉恒河河口

100°E經線:祁連山脈、青海湖、橫斷山脈(大理)

110°E經線:包頭、東勝、晉陜交界(黃河段)以西、華山、巫峽、懷化、桂林、雷州半島、瓊州海峽、海南島中部

120°E經線:漠河西側、秦皇島、渤海中部、青島、太湖、杭州、福州、臺灣西側、菲律賓群島西側、澳大利亞西側

150°E經線:日本群島東側、新幾內亞島東側、澳大利亞東側(悉尼)

180°經線:白令海峽以西、新西蘭以東、國際日期變更線

120°W經線:北美西海岸(洛杉磯)

90°W經線:哈德遜灣、蘇必利爾湖西側、密西西比河河口、墨西哥灣中部、中美洲

60°W經線:拉布拉多半島東側、紐芬蘭島西側、南美洲中部88.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從大興安嶺開始,經過陰山,再到賀蘭山。季風氣候最顯著的特征是雨熱同期,這一特點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然而,這種氣候也帶來了不小的災害風險。例如,夏季風的異常變動可能導致水旱災害的發生,而冬季風的異常則可能引發寒潮和凍雨等極端天氣。89.西亞石油輸出線路: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西歐a、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歐b、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90.埃及旅游資源:歷史遺跡――金字塔、“木乃伊”、神廟等;古代文化:象形文字、天文歷法91.我國在高新技術產業領域起步較早的地區是北京中關村,這里匯聚了眾多科技企業和研發機構。而大連,這座城市正致力于成為中國的“班加羅爾”,以期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取得顯著成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國的一些地理之最。92.地球是球體(先看到桅桿,后看到船身;麥哲倫環球航行;登高望遠;月食;衛星圖片)93.亞洲地形特征:A、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B、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C、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所以亞洲的河流多發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向四周注入海洋94.澳大利亞有著“世界活化石博物館”之稱,其豐富的自然資源使得它又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95.歐洲西部以平原、山地為主,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廣闊,地勢低平。96.在溫度帶劃分上,我國涵蓋了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等多個區域,同時還有一個高原氣候區。這種多樣的氣候條件為我國的農業生產提供了豐富的可能性。97.亞洲地形特征:A、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B、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C、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所以亞洲的河流多發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向四周注入海洋98.圣保羅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業中心;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商港。都位于巴西東南沿海地區。99.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地區分布特點。

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亞、新西蘭例外---在大洋洲)—“北”

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南”

“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在經濟、政治上的商談。

“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

“南北之差”—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差別。100.漢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民族;壯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101.“橫緯豎經”,經線表示東西方向,經線表示南北方向。102.實際上,南極地區自然資源很豐富:南極大陸地下埋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地上儲存著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周圍海洋里有著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103.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之間相互交融,又保持著獨特的生活習俗。例如,蒙古族喜歡那達慕大會,傣族則有潑水節等傳統。104.基督教(教堂,圣經,耶穌)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105.歐洲聯盟(簡稱EU),已發展成為強大的政治、經濟實體,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106.中東地區之所以備受矚目,地理因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位于兩洋三洲五海之地,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被譽為“石油寶庫”。然而,該地區也面臨著水資源匱乏的挑戰,同時,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使得這里充滿了復雜性。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中東地區成為了全球的熱點地區。107.東南亞氣候:中南半島——熱帶季風氣候;馬來群島——熱帶雨林氣候108.西亞石油主要輸往地區或國家:西歐、美國、日本109.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中低緯度的平原和盆地地區,

世界人口稠密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

世界人口稀疏區: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濕熱的熱帶雨林,110.澳大利亞不是島嶼,是世界上唯一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人口河城市主要分布在氣候溫和濕潤的東南沿海地區。111.氣候特征:A、氣候復雜多樣;B、大陸性特征顯著C、季風氣候顯著112.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而巴西高原則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此外,亞馬孫河是巴西北部一條重要的河流,其流域覆蓋了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被譽為“地球之肺”。113.各大洲的分界線

①亞洲和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黑海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②亞洲和非洲: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③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④亞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峽(溝通太平洋和北冰洋)114.西亞二洋:印度洋、大西洋三洲:亞洲、非洲、歐洲五海: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115.春小麥在長城以北,冬小麥在長城以南。116.伊斯蘭教(清真寺,古蘭經,穆罕默德)信徒被稱為穆斯林,主要分布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117.我國內海是渤海和瓊州海峽,而東海、黃海和南海是瀕臨的海洋。118.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2點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119.美國農業生產實現了高度的專業化,形成了多個農業帶,這是其農業生產的一大特色。120.產生的地理現象:a、晝夜交替;b、產生地方時差異(例如后半夜起來看巴西的世界杯足球賽):121.巴西鐵礦的產量與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水力資源豐富(伊泰普水電站—世界第二大,位于巴西與巴拉圭交界處)122.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1)氣溫的變化:①氣溫的日變化:一天中,最高溫度出現在午后2小時左右(14時);

最低溫出現在日出前后。(會計算氣溫日較差)

②氣溫的年變化: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則相反。(會計算氣溫年較差)

③五帶中,熱帶氣溫變化最小,溫帶寒帶較大

(2)會使用氣溫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并讀圖說出氣溫的變化規律。

(3)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

①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②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

③在山地,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123.美國的首都是華盛頓:最大的城市是紐約(位于大西洋沿岸):洛杉磯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最大城市。124.尼羅河:世界第一長河,主要流經熱帶草原地區,為其兩岸和三角洲成為埃及的主要農業區提供了較豐富的條件(水源、土壤等),被埃及人民稱為“母親河”。125.澳大利亞的服務業也成為支柱產業,美國經濟的增長主要得益于高新科技產業。126.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美洲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127.滬寧杭的寧是南京的簡稱,不是寧波。128.巴西位于南美洲,東臨大西洋,西與安第斯山脈相接壤,大部分位于赤道~南回歸線之內(因此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129.西亞畜牧業(養羊)是傳統的經濟部門;灌溉農業(棗椰樹)和節水農業(最突出的是以色列)50、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130.南亞農作物:水稻主要分布于印度東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區、孟加拉國西部;小麥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區;黃麻(加爾各答)以恒河下游地區種植面積最廣;棉花(孟買)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地區。131.城市問題包括: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工業污染、噪聲干擾、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132.等高線地形圖中,“凸高為谷,凸低為脊”,河流一般發育于山谷中。133.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自西向東注入大西洋。其水量豐富的原因:a、支流多,且多分布于赤道南北;b、流域面積廣;c、南、北、西部比較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