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史二試題及答案_第1頁
古代文學史二試題及答案_第2頁
古代文學史二試題及答案_第3頁
古代文學史二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古代文學史二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文學史二試題及答案

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題)1.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詞人是()A.柳永B.蘇軾C.晏殊D.歐陽修2.下列哪位詩人不屬于江西詩派“一祖三宗”中的“三宗”()A.黃庭堅B.陳師道C.陳與義D.杜甫3.關漢卿的代表作《竇娥冤》屬于()A.歷史劇B.愛情劇C.公案劇D.神仙道化劇4.《西廂記》的作者是()A.關漢卿B.王實甫C.白樸D.馬致遠5.下列作品中,不屬于明代“四大奇書”的是()A.《三國演義》B.《水滸傳》C.《西游記》D.《紅樓夢》6.公安派的文學主張是()A.“文必秦漢,詩必盛唐”B.“獨抒性靈,不拘格套”C.“復古明道”D.“格調說”7.清代詞壇浙西詞派的代表人物是()A.陳維崧B.朱彝尊C.納蘭性德D.張惠言8.下列哪位詩人不屬于清代“性靈派”()A.袁枚B.趙翼C.蔣士銓D.沈德潛9.晚清“小說界革命”的倡導者是()A.梁啟超B.嚴復C.林紓D.黃遵憲10.《聊齋志異》的作者是()A.吳敬梓B.李汝珍C.紀昀D.蒲松齡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題)1.下列屬于蘇軾的作品有()A.《念奴嬌·赤壁懷古》B.《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C.《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D.《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2.下列屬于元代雜劇四大愛情劇的有()A.《西廂記》B.《拜月亭》C.《墻頭馬上》D.《倩女離魂》3.下列屬于明代中期“前七子”的有()A.李夢陽B.何景明C.李攀龍D.王世貞4.下列屬于《紅樓夢》中的人物有()A.賈寶玉B.林黛玉C.薛寶釵D.王熙鳳5.下列屬于清代“常州詞派”的代表人物有()A.張惠言B.周濟C.王鵬運D.朱祖謀6.下列屬于晚清譴責小說的有()A.《官場現形記》B.《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C.《老殘游記》D.《孽海花》7.下列屬于辛棄疾詞的特點有()A.題材廣闊B.風格豪放C.善用典故D.語言質樸8.下列屬于湯顯祖“臨川四夢”的有()A.《牡丹亭》B.《紫釵記》C.《邯鄲記》D.《南柯記》9.下列屬于明代白話短篇小說集“三言”的有()A.《喻世明言》B.《警世通言》C.《醒世恒言》D.《初刻拍案驚奇》10.下列屬于清代詩人龔自珍作品的有()A.《己亥雜詩》B.《病梅館記》C.《獄中雜記》D.《登泰山記》判斷題(每題2分,共10題)1.李清照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杰出的女詞人,其詞婉約細膩。()2.元雜劇一般是一本四折一楔子,每折由不同宮調的一套曲子組成。()3.明代“臺閣體”的代表人物是楊士奇、楊榮、楊溥,其文風雍容典雅。()4.《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5.清代“神韻說”的倡導者是王士禛。()6.李漁是清代著名的戲曲理論家,其代表作有《閑情偶寄》。()7.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諷刺小說。()8.納蘭性德的詞風格清新自然,多寫愛情與友情。()9.晚清“詩界革命”主張“我手寫我口”。()10.《長生殿》以安史之亂為背景,描寫了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簡答題(每題5分,共4題)1.簡述柳永詞的藝術特色。柳永詞善用鋪敘手法,層層渲染情感;語言通俗,多以市井口語入詞;善于寫男女之情,情感細膩真摯;且多創制慢詞,豐富了詞的形式。2.簡述《水滸傳》的主題思想。展現了眾多英雄好漢在黑暗社會下反抗壓迫的故事,歌頌了他們的反抗精神和俠義行為;揭示了封建統治的腐朽和社會的黑暗;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農民階級的理想與局限。3.簡述清代“桐城派”的文學主張。主張“義法”,“義”即文章的思想內容,要符合封建禮教;“法”指文章的形式技巧,包括結構、條理等;講究語言雅潔,反對俚俗和堆砌辭藻。4.簡述《西游記》的藝術特色。充滿奇幻的想象,塑造了眾多神奇獨特的形象;具有幽默詼諧的風格,情節妙趣橫生;以神話故事影射現實,蘊含一定的哲理;結構宏大,情節曲折連貫。討論題(每題5分,共4題)1.討論蘇軾詞對詞體發展的貢獻。蘇軾打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擴大了詞的題材,涵蓋人生、哲理等;開創豪放詞風,改變了詞的柔弱格調;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能與詩并肩,推動了詞體的變革與發展。2.談談你對《牡丹亭》中杜麗娘形象的理解。杜麗娘是一個沖破封建禮教束縛、追求自由愛情的典型形象。她因情而死,又因情復生,這種至情至性的追求體現了人性對封建禮教的強烈反抗,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3.分析《紅樓夢》的悲劇意義。《紅樓夢》通過家族興衰和寶黛愛情悲劇,揭示了封建制度和禮教的腐朽與不可救藥。它不僅是個人與家族的悲劇,更象征著封建社會走向衰落的必然命運,引發對人性、社會等多方面的深刻思考。4.論述晚清文學變革的主要表現及意義。表現為“詩界革命”“小說界革命”等。倡導用新思想、新內容創作,形式上也有所創新。意義在于打破傳統文學的束縛,為文學注入新活力,推動文學向現代轉型,啟迪民智,反映社會變革需求,為新文化運動奠定基礎。答案單項選擇題1.A2.D3.C4.B5.D6.B7.B8.D9.A10.D多項選擇題1.ABCD2.ABC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