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期末現代文閱讀拓展特訓-
(含答案)
期末現代文閱讀拓展特訓-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部編版
課內閱讀。
《臘八粥》(節選)
①鍋中的一切,對八兒來說,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爛到認不清楚
了吧,飯豆會煮得渾身腫脹了吧,花生仁吃來總該是面面的了!棗子
必大了三四倍一一要是真的干紅棗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極了!糖若放
多了,它會起鍋巴……“媽,媽,你抱我起來看看吧!”于是媽媽就
如八兒所求的把他抱了起來。
②“呃……”他驚異得喊起來了,鍋中的一切已進了他的眼中。
①
③這不能不說是奇怪呀,栗子跌進鍋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
知道的。②他曾見過跌進黃煙雞鍋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
飯豆煮得腫脹,那也是往常熬粥時常見的事。花生仁脫了它的紅外套,
這是不消說的事。鍋巴,正是圍了鍋邊成一圈。③總之,一切都成了
如他所猜的樣子了,但他卻沒想到今日粥的顏色是深褐。
1.請用一句話概括選文的主要內容。
2.找出與“總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樣子了J這句話相照
應的語句,畫上波浪線。
3.品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根據提示完成練習。
(1)第①處畫橫線的句子刻畫了八兒的形象,從中你
能感受到八兒—的心情。
(2)給第②處畫橫線句子換一種說法,保持意思不變。
(3)第②處畫橫線的句子中“跌”字可以換成“掉”字嗎?為
什么?
4.品讀文中第③處畫橫線的句子,談談你的感受。
閱讀下面的課文選段,完成練習。
①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其實,這
句話本身就是一個真理。
②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史,那些在科學領域有所建樹的
人,都善于從細微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問題,不斷發問,不斷
解決疑問,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變成“!”,找到真理。
③波義耳是17世紀英國著名的化學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
己的實驗室走去,路過花圃時,陣陣醉人的香氣撲鼻而來,他這才發
現花圃里的花已經開了。他摘下幾朵紫羅蘭插入一個盛水的燒瓶中,
然后開始和助手們做實驗。不巧的是,一個助手不慎把一滴鹽酸濺到
了紫羅蘭上,愛花的波義耳急忙把冒煙的紫羅蘭沖洗了一下,重新插
入花瓶中。誰知過了一會兒,濺上鹽酸的花瓣竟奇跡般地變紅了。波
義耳立即敏感地意識到,紫羅蘭中有一種物質遇到鹽酸會變紅。那么,
這種物質到底是什么?別的植物中會不會有同樣的物質?別的酸對
這種物質會有什么樣的反應?這一奇怪的現象以及一連串的問題,促
使波義耳進行了許多實驗。由此他發現,大部分花草受酸或堿的作用
都會改變顏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顯:它遇酸變
成紅色,遇堿變成藍色。利用這一特點,波義耳制成了實驗中常用的
酸堿試紙一一石蕊試紙。從那以后,這種試紙一直被廣泛應用于化學
實驗中。
5.“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是
A.在前人的基礎上深入研究,經許多人的探索,就能解決問題,
發現真理。
B.不斷發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最終會發現真理。
C.當你產生了一百個問題后就找到了真理。
D.當你遇到某種現象多問幾個為什么,就會有新的發現,得出
真理。
6.第2自然段畫橫線的句子中,“?”指的是—,“!”指的
是—O這樣表達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
7.選段列舉波義耳的事例是為了說明什么?
課外閱讀。
走進書里去
①有人說現代的兒童普遍有個共同傾向,就是把大部分時間花費
在看電視和看漫畫書上,而不喜歡閱讀文字比較多的書籍。
②這樣的孩子,外表看起來聰明伶俐,見聞廣博,但缺乏深入思
考的耐心,知識雖多但流于膚淺,反應雖敏捷卻未經推敲思索。
③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很多,影視器材的進步使人們毫不費力地
坐在熒光屏前,就可獲得無奇不有的各種知識;也可以輕松愉快地在
短短的時間內欣賞完一部文學作品。相形之下,閱讀書籍就成為辛苦、
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夠靜下心來聚精會神讀書的兒童,也就
愈來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讀過《頑童流浪記》,也可能看過它的影片或卡通,
兩相比較,在讀小說時所感受的是細致的、雋永的語言文字之美,而
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雖然也給你感覺
藝術之美和另一種震撼,但欣賞的過程卻是瞬間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閱讀比喻成細嚼慢咽的宴席,電視前的觀賞就是便捷的
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樣是吃的享受,韻味卻不相同。
⑥現代人的求知和文學欣賞的方式已變得多姿多彩,不過,千萬
不要忘記閱讀書籍仍然是求學問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學欣賞的最佳途
徑。但愿你能確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走進書里去。
8.為什么靜下心來專心讀書的兒童愈來愈少了?
9.讀小說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
]0.作者把比喻成的宴席,把
比喻為的快餐。深刻寫出了閱讀與看電視截然不同的韻味。
11.文學欣賞的最佳途徑是什么?
12.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說說你是否贊同作者的觀點,并說明
理由。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成功
失敗者對于成功,一方面是羨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
不得一口吃成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和“功”兩字組成的,
成是功的積累,叫做“功到自然成J
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二十余年臨池學書,因為洗筆池水成了黑
色,才有在書法上爐火純青的造詣。功是成的基礎,一個人要想取得
成就,必須經過艱苦的奮斗,這個過程也就是功的積累過程。
一滴水從屋檐上掉下來,重重地落在地上,“啪”的一聲炸出一
朵水花,可是石頭上看不到絲毫的痕跡。然而,經過一年,兩年……
堅硬的石頭終于被水滴滴穿。
李時珍跋山涉水,遍嘗百草,數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筆耕不
息,才有藥學巨著《本草綱目》的問世;司馬遷游歷名山大川,博覽
經典秘籍,受宮刑,忍辱負重,筆耕不輟,才有《史記》的誕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無捷徑,也沒有寶葫蘆,所以與其坐著羨
慕別人"成”,倒不如站起來積累自己的“功成功是公正的,它絕
不會將輝煌施舍給懶漢;成功又是公平的,它會毫不保留地將滿天的
燦爛星光照在堅持不懈的奮斗者身上。
13.“成”和“功”有著密切的關系,成是功的()o功是
成的()o成功對于懶漢來說是()的,對于奮斗者來說
又是()o
14.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的意思。
水滴石穿:______
爐火純青:
15.從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冷靜一一()成功一一()
16.文中列舉了哪幾個事例說明“功到自然成”?
17.讀了短文,你體會到什么道理?
閱讀短文,做練習。
畢業贈言
胡適
諸位畢業同學:
你們現在要離開母校了,我沒有什么禮物送給你們,只好送你們
一句話吧,這一句話是:“不要拋棄學問J
趁現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努力做一種專門的學問。少年是一去不
復返的,等到精力衰減時,要做學問也來不及了。即為吃飯計,學問
也絕不會辜負人的c吃飯而不求學問,三年、五年之后,你們都要被
后來少年淘汰的。到那時再想做點學問來補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說:“出去做事之后,生活問題急需解決,哪有工夫去讀書?
即使要做學問,既沒有圖書館,又沒有實險室,哪能做學問?”
我要對你們說:凡是要等到有了圖書館才能讀書的,有了圖書館
也不肯讀書。凡是要等到有了實驗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實驗室也不肯
做研究。你有了決心要研究一個問題,自然會縮衣節食去買書,自然
會想出法子來設置儀器。
至于時間,更不成問題。達爾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作,每天
只能做一點鐘的工作。你們看他的成績!每天花一點鐘看10頁有用
的書,每年可看3600多頁,30年可讀11萬頁書。
諸位,11萬頁書可以使你成為一個學者了。可是,每天看3種
小報也得費你一點鐘的功夫;打四圈麻將也得費你一點鐘的光陰。看
小報呢,還是打麻將呢,還是努力做一個學者呢?全靠你們自己選擇!
易卜生說:“你的最大責任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
學問便是鑄器的工具,拋棄了學問便是毀了你們自己。
再會了!你們的母校眼睜睜地要看你們10年之后成什么器。
1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可以用哪個詞替換?寫在括號里。
①趁現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努力做一種專門的學問。()
②打四圈麻將也得費你一點鐘的光陰。()
19.你是如何理解“凡是要等到有了圖書館才能讀書的,有了圖
書館也不肯讀書”這句話的?
20.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21.本篇演講詞思路清晰,層次分明。請根據演講內容的先后順
序,為下列內容排序。
①論說學問的重要②提出贈言③表達希望與祝愿④
指出怎樣做學問
排序:——
22.在“每天花一點鐘看10頁有用的書”這句話中,“有用的”
三個字能否刪去?談談你的看法。
23.根據演講內容,選出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
A.“你有了決心要研究一個問題,自然會縮衣節食去買書,自然
會想出法子來設置儀器J這句話是針對有人不讀書找借口的話“即
使要做學問,既沒看圖書館,又沒有實驗室,哪能做學問?”說的。
B.“看小報呢,還是打麻將呢,還是努力做一個學者呢?全靠你
們自己選擇!”作者說這句話的用意是讓學生勞逸結合,有時候可以
看小報、打麻將放松,有時候應該學習。
C.“學問便是鑄器的工具,拋棄了學問便是毀了你們自己J這
句話中的“鑄器”指的是提高自己,使自己越來越完美。
D.本文中,作者勉勵學生畢業后要繼續做學問,表達了對學生
的殷殷告誡和對學生有所成就的熱切期盼。
24.文中為了論證時間不是問題的觀點,列舉了達爾文生病還堅
持工作的例子,請你根據自己的積累再舉一個例子。
課外閱讀。
羊吃草的啟示
我家后面有一片綠茵茵的坡地,那就是我小時候放羊的地方。
太陽隱去了羞得通紅的大圓臉,偏南風吹來五彩繽紛的晚霞,這
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時刻。羊吃草,要數這時最歡快。瞧,它們那副聚
精會神的樣子,真好像世界上再沒有事可使它們分心了。它們把小嘴
巴貼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動著,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
根接一根被扯斷了送進嘴里。長長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樣永不
倦怠地咀嚼著……幾只羊吃過了草,在習習的晚風中躺下來“翻草”。
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莖,這時又被送進口中,進行著第二次、第
三次……咀嚼。
羊吃草,實在有趣,如果每個孩子都能從中吸取教益,那該多好
啊!我們的學校,不正是這一片綠草如茵的坡地嗎?同學們在校學習
是否專心致志、珍惜大好時光呢?對于我們周圍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
“土香草”嗎特別是羊吃草那種一絲不荷、不厭其煩、永不倦怠的
精神,同學們有沒有做到呢新的知識學完了,對于那些不理解或消
化不透的“草根”、“草莖”,同學們是否善于經常“翻草”,反復咀嚼,
直到完全消化為止呢
我不止一次觀察過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這些問題。要
是我們在學習中像小羊吃草那樣,那我們還有什么知識學不好?
25.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一絲不茍:_____________
26.寫出“聚精會神”的三個近義詞。
27.用““在短文中標出一個過渡句。
28.《羊吃草的啟示》記敘了羊聚精會神吃草的樣子,告訴我們:
一個人如果具備了的精神,就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快樂閱讀:細讀短文,回答問題。
做個快樂的讀書人
讀書就跟到博物館一樣。你()可以“精讀”,從頭到尾只
呆在一間展覽室里,研究一兩樣東西,你()可以"瀏覽”,到
處走走,遇到感興趣的,就多讀一下展品的說明。
讀書也可以像是參加“發現之旅”的比賽。大家拼命讀,拼命沖,
比誰讀得多、誰考得好。只是到頭來,很可能沒見到多少,沒學到多
少,徒然得個“虛名”,()浪費了時間,()搞壞了身體。
在這兒爸爸要告訴你兩句孔子說過的話一一孔子說“天資聰明而
又好學,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譯語)
孔子又說:“向別人學習而不感到厭煩,把自己所學的教給別人
也不感到疲倦J(譯語)
在孔子的這兩句話里提到了四個詞,也就是“問”“學”“習”和
“田,,
o
“學”是指“學新的東西“;“習”是講“溫習”,也就是把學過
的東西再溫習一下C
“思”是講“思索”,讓學習過的東西能在腦海里多打幾個轉,
甚至引發一些自己的想法,產生一些自己的創意。
現在,爸爸要問你,你這個禮拜讀了兩千多頁的書,算是“學”
還是“習二又或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學”吧!
29.根據句子意思從短文中找出相對應的詞語填在括號。
(1)讀書讀得特別仔細、認真。()
(2)大略地看。()
30.在文中括號里填上恰當的關聯詞。
31.考考你。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家。
32.你能根據短文中孔子說的(翻譯的)兩句關于學習的話,寫
出兩句孔子關于學習的名言:OO
33.古人朱熹說讀書有三到:、、
34.想一想,怎樣才能做個快樂的讀書人?
參考答案:
1.這段話主要寫了八兒猜粥和看粥的過程。2.鍋中的一切,
對八兒來說,只能猜想3.天真可愛急切這的確
是奇怪呀,栗子跌進鍋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跌”
不可以換成"掉''字。因為“跌”字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
象地寫出了栗子初入鍋里時的硬實,從而體現了臘八粥熬制的火候足,
粥濃稠。4.這個句子把“花生仁”當成人來寫,運用了擬人的
修辭手法,將“花生仁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臘八粥中花生仁呈
現出的樣子。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段內容的概括。
語段選自《臘八粥》。本文講述了臘八那天八兒等不及要吃粥的
嘴饞、對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驚異,寫出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親情,
表現出作者對普通百姓生活的熱愛和家庭親情的眷念。
閱讀文段第①段“鍋中的一切,對八兒來說,只能猜想:栗子已
稀爛到認不清楚了吧,飯豆會煮得渾身腫脹了吧,花生仁吃來總該是
面面的了!”第③段“總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樣子了,但他卻
沒想到今日粥的顏色是深褐”可知,這段話主要寫了八兒猜粥和看粥
的過程。
2.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的理解。
閱讀文段第①段“鍋中的一切,對八兒來說,只能猜想”可知,
這句話與“總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樣子了“相照應。
3.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的理解。
(1)閱讀句子第②段“'呃……’他驚異得喊起來了,鍋中的一
切已進了他的眼中J知,這個句子是對八兒的語言和神態的描寫,
刻畫了八兒天真可愛的形象,從中你能感受到八兒急切的心情。
(2)閱讀句子第③段“這不能不說是奇怪呀,栗子跌進鍋里,
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可知,這句話是一個雙重否定句c變
為肯定句,把“不能不說”改為“確實”,故改為:這確實是奇怪呀,
栗子跌進鍋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3)閱讀句子第③段“這不能不說是奇怪呀,栗子跌進鍋里,
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可知,“跌”字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
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栗子初入鍋里時的硬實,從而體現了臘八粥熬
制的火候足,粥濃稠,因此“跌”不可以換成"掉'字。
4.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的理解。
閱讀句子第③段“花生仁脫了它的紅外套,這是不消說的事。鍋
巴,正是圍了鍋邊成一圈J可知,這個句子把“花生仁”當成人來
寫,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花生仁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臘八粥中花生仁呈現出的樣子。
5.B6.發現問題后不斷地發問通過探索,解決
了疑問,發現了真理使抽象的道理直觀形象,便于理解7.為
了說明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解析】5.本題考查理解句子含義。
從第②自然段句子“都善于從細微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問
題,不斷發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變成'!',
找到真理。”可知“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是不斷發問,
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最終會發現真理。
故選B。
6.本題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聯系第②自然段句子“都善于從細微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
問題,不斷發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可知“?”指的是“發
現問題,不斷發問”,指的是“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最終
找到真理:這個句子把一個抽象的道理,用直觀形象的方法進行表
述,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
文中列舉了“波義耳”的事例,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進行論述。
通過列舉典型事例,具體槍力地證明了中心論點“真理誕生于一百個
問號之后”,增強了說服力。
8.影視器材的進步使人們毫不費力地坐在屏幕前,就可獲得無
奇不有的各種知識,也可以輕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時間內欣賞完一部文
學作品。相比之下,閱讀書籍就成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
能夠靜下心來聚精會神讀書的兒童,也就愈來愈少了。9.在讀
小說時所感受到的是細致的、雋永的語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
思想、永恒的感情而看影片雖然也給你一種藝術之美和另一種震撼,
但欣賞的過程卻是瞬間的、粗略的。10.閱讀細嚼慢
咽電視前的觀賞便捷11.文學欣賞的最佳途徑是閱讀
書籍。12.我贊同作者的觀點,因為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走
進書里去的人越來越少,按作者的觀點去做,閱讀的人會越來越多起
來。
【分析】8.本題考查了對內容的理解。從“影視器材的進步使
人們毫不費力地坐在熒光屏前,就可獲得無奇不有的各種知識;也可
以輕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時間內欣賞完一部文學作品。相形之下,閱讀
書籍就成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可知,專心讀書的兒童越來越
少的原因。
9.本題考查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熟讀第四自然段可知,讀小
說和看影片的區別是:在讀小說所感受的是細致的、雋永的語言文字
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雖然也
給你感覺藝術之美和另一種震撼,但欣賞的過程卻是瞬間的、粗略的。
10.本題查了對修辭手法的理解。從“如果把閱讀比喻成細嚼慢
咽的宴席,電視前的觀賞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可知,把
“讀書”比作“細嚼慢咽”的宴席,把“看影視和卡通''比作"便捷
的快餐這樣寫的好處是突出閱讀使人收獲更豐富。
11.本題考查了句子篩選的能力,結合“現代人的求知和文學欣
賞的方式已變得多姿多彩,不過,千萬不要忘記閱讀書籍仍然是求學
問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學欣賞的最佳途徑”作答。
12.本題考查理解和認識能力。縱觀全文,本文中作者的觀點是
青少年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走進書里去。我贊嘆作者的觀點。比
如我自己看《紅樓夢》或者《三國演義》的時候。總是不經意想去翻
翻原著,哪怕電視劇拍得再好,永遠也比不上閱讀文字的那種境界,
并且通過讀書也能枳累詞匯,提高寫作水平,但電視只是消遣為主。
13.積累基礎公正公平14.力
量雖小,只要堅持不懈,事情就會成功。形容技藝非常精湛。
15.急躁失敗16.①王羲之練字。②水滴石穿③李時
珍寫《本草綱目況④司馬遷寫《史記》Q17.要想成功,必須注
重"功”,也就是要刻苦。
【解析】13.咯
14.略
15.略
16.略
17.略
18.竭力時間19.只要愿意讀書,沒有條件也會
創造條件讀書;不愿意讀書條件再好也沒有用。20.趁現在年富
力強的時候,努力做一種專門的學問21.②①④③22.不能
刪。因為書也分有用和無用的書,無用的書看了并不能對做學問有什
么幫助。這里加上“有用的”,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23.B
24.魯迅把別人用來喝咖啡的時間用來學習。
【分析】18.本題考查詞語的替換,可從詞語解釋去考慮近義詞。
努力:盡量的使出目己的力氣來做事。努力指用盡力氣去做事情,后
來指一種做事情的雙極態度。近義詞有竭力、勤懇、奮力等。光陰:
指日月的推移。后世即用以表時間。近義詞有時間、時光、韶光等。
19.本題考查語句的含義。句不離段,此題可以結合對段落內容
的理解來進行分析本段。聯系上下文,從“我要對你們說:凡是要等
到有了圖書館才能讀書的,有了圖書館也不肯讀書。凡是要等到有了
實驗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實驗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決心要研究一
個問題,自然會縮衣節食去買書,自然會想出法子來設置儀器J可
知,只要愿意讀書,沒有條件也會創造條件讀書;不愿意讀書條件再
好也沒有用。
20.本題考查文章中心句。作者開篇點題,直接告訴學生們贈言
的內容,然后寫令人不讀書、不做學問的借口,接著寫舉例達爾文生
病還堅持讀書,積少成多的事例,最后借用名人名言來指導大家不要
拋棄學問,可得本文第二自然段“趁現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努力做一
種專門的學問”是全文的中心句。
21.本題考查段落前后的排序。閱讀全文,整體感知,作者開篇
點題,直接告訴學生們贈言的內容,然后寫有人不讀書、不做學問的
借口,接著寫舉例達爾文生病還堅持讀書,積少成多的事例,最后借
用名人名言來指導大家不要拋棄學問。可得②①④③。
22.本題考查句子重要字詞的含義作用。“每天花一點鐘看10頁
有用的書”這句話中,“有用的”三個字不能刪。因為書也分有用和
無用的書,無用的書看了并不能對做學問有什么幫助。這里加上“有
用的“,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
23.本文考查對文章的理解。B項句子的意思是都是花同樣的時
間你是選擇做有意義的事還是選擇浪費時間去打底將看小報,本質是
鼓勵學生去多看書,據此可選B。
24.本題考查學生對議論文議論方法的運用。根據舉例方法,仿
寫句子,言之有理即可。
25.形容辦事認真,連最細微的地方也不馬虎。26.專
心致志目不轉睛全神貫注27.羊吃草,實在有趣,如
果每個孩子都能從中吸取教益,那該多好啊!28.一絲不茍、不
厭其煩、永不倦怠
【分析】25.本題考查的是對詞語含義的正確理解,學生需要仔
細閱讀文章然后聯系上下文進行分析,就容易理解整個詞語的意思了,
還要注意平時的積累。
一絲不茍: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
26.本題考查近義詞。學生首先知道原詞語的意思,然后再根據
所學詞語進行解答,注意平時的詞語積累。
聚精會神:形容專心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甘肅省稅務系統遴選面試真題帶詳解含答案
- 海洋新材料研發與產業化
- 海洋無人裝備應用前景
- 老爸的課件圖片
- 老年防摔傷護理課件
- 老年翻身護理課件
- 海洋經濟人才實踐鍛煉
- 老年中醫養生課件
- 婚姻穩定期財產保全及共同子女撫養協議范本
- 菜鳥驛站品牌便利店全面轉讓及代理合同
- (高清版)DB13(J)∕T 295-2019 既有住宅建筑綜合改造技術規程
- 信用社2025年風險管理工作計劃
- 語料庫語言學研究范式的起源與發展
- 藝術測評服務合同協議
- 非盜搶車輛協議合同協議
- 中國空調設備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2024年09月江蘇宿遷市泗陽縣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畢業生定向招聘30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航天器遙操作策略-全面剖析
- 養老院火災事故防范重點培訓課件
- 基于數據的女性健康問題研究及解決方案探討
- T-CCPS 0014-2024 國有企業合規管理體系有效性評價原則與實施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