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6年中考語文專題復習:古詩詞鑒賞專項練習題35題匯編目錄TOC\o"1-1"\h\u001小松([唐]杜荀鶴) 2002湘中([唐]韓愈) 3003峽口①送友人([唐]司空曙) 3004暮春即事([宋]周敦頤) 4005壽陽曲·江天暮雪([元]馬致遠) 4006晨登衡岳祝融峰①([清]譚嗣同) 5007初授官題高冠草堂([唐]岑參) 5008長安早春旅懷([唐]白居易) 6009感舊([宋]陸游) 7010采桑子([宋]歐陽修) 8011己亥雜詩(其五)([清]龔自珍) 8012絕句漫興九首(其七)([唐]杜甫) 9013銅仁江舟中雜詩六首(其二)([清]鄭珍) 9014感遇十二首(其一)①([唐]張九齡) 10015新晴野望([唐]王維) 11016謁金門·春半([宋]朱淑真①) 11017卜算子·席間再作([宋]葛立方) 12018慶清朝慢·踏青([宋]王觀) 13019賣炭翁([唐]白居易) 14020竹里館([唐]王維) 15021晚春([唐]韓愈) 16022登飛來峰([宋]王安石) 16023使至塞上([唐]王維) 17024野望([唐]王績) 18025題大庾嶺北驛①([唐]宋之問) 18026賦得暮雨送李胄①([唐]韋應物) 19027送凌十一①歸長沙([清]曾國藩) 20028山行([唐]杜牧) 21029宿牛群頭①([元]胡助) 21030漁翁①([唐]柳宗元) 22031山居秋瞑①([唐]王維) 22032春山夜月([唐]于良史) 23033乙卯重五①([宋]陸游) 24034黃鶴樓([唐]崔顥) 24035木蘭花令·梧桐葉上三更雨([宋]蘇軾) 25036參考答案及解析 27001小松([唐]杜荀鶴)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前兩句寫小松原先被掩沒在草叢中,而現在感覺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B.后兩句寫松樹幼小時難以被人識別,長成凌云大樹才為人們所稱道。C.“刺頭”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點,體現了小松活潑可愛的性格。D.詩人觀察敏銳,體驗深切,詩中描寫與議論相結合,充滿理趣。2.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002湘中([唐]韓愈)猿愁魚踴水翻波,自古流傳是汨羅。蕷藻①滿盤無處奠,空聞漁父扣舷歌?!咀ⅰ竣偈氃澹阂环N水草,可當祭物。1.這是一首詠懷詩,詩人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什么情感?2.第一、三句和第二、四句為什么要從虛實不同的角度描寫?003峽口①送友人([唐]司空曙)峽口花飛欲盡春,天涯去?、跍I沾巾。來時萬里同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注】①峽口:兩山夾水的地方,這里指長江出蜀的險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1.“峽口花飛欲盡春”這一句在全詩中有哪些作用?
2.本詩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004暮春即事([宋]周敦頤)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1.請你想象“雙雙瓦雀行書案”描繪的畫面,并將它描寫出來。
2.詩人為什么“不知春去幾多時”?請簡要回答。
005壽陽曲·江天暮雪([元]馬致遠)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1.下面關于這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前兩句由天氣切入,寫天色漸晚,紛紛揚揚的大雪越下越大。B.第三句描繪雪花姿態、色彩,像盛開的梅花,像飄飛的柳絮。C.第四句承上啟下,寫江上、傍晚下雪的景象美得像畫一樣。D.第五句由景及人,寫江面上漁翁急急忙忙地只披著蓑衣歸去。2.下面關于這首元曲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標題中的“壽陽曲”是小令題目,“江天暮雪”則是曲牌名。B.元曲屬于韻文,其中“暮”“舞”“絮”“處”“去”均押韻。C.“亂舞”二字巧妙顯現風聲、風勢,不著一字而盡得風流。D.詩人善于繪形、傳神,以虛實相生的筆法寫出無窮的韻味。006晨登衡岳祝融峰①([清]譚嗣同)身高殊不覺,四顧乃無峰。但有浮云度,時時一蕩胸。
地沉星盡沒,天躍日初镕②。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龍③。【注】①選自《譚嗣同全集》,此詩為光緒十七年(1891年)詩人登臨南岳主峰祝融峰而作。②日初镕:旭日初升,若黃金熔化。③起龍:使龍騰起而行雨。1.“地沉星盡沒,天躍日初镕”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簡析本詩“登高”這一特點。
007初授官題高冠草堂([唐]岑參)三十始一命①,宦情多欲闌。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②。只緣五斗米,辜負一漁竿。【注】①一命:最低的官職。②藥欄:草藥的柵欄。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A.首聯中“始”字點題,作者三十歲開始當官,對官場的想法和興趣變得更多了。B.第二聯說可憐自己沒有家業,盡管被授予的是一個小官,自己也不敢以之為恥。C.尾聯反映了作者只因為一份微薄的官俸,放棄隱逸山林、水濱的矛盾心理。D.作者運用典故,在對比中表現了自己愧對前人,憋屈而無可奈何的真摯情感。2.第三聯“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中“醉”字用得好不好?請簡要分析原因。
008長安早春旅懷([唐]白居易)軒車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夜深明月卷簾愁,日暮青山望鄉泣。風吹新綠草芽坼①,雨灑輕黃柳條濕。此生知負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②。【注】①坼(chè):裂開,意指草木發芽。②欲三十:快要三十歲,白居易當時二十九歲。1.本詩是怎樣圍繞“早”字來寫景的?
2.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和追求?
009感舊([宋]陸游)當年書劍①揖三公②,談舌如云氣吐虹。十丈戰塵孤壯志,一簪華發醉秋風。夢回松漠榆關外,身老桑村麥野中。奇士③久埋巴硤骨,燈前慷慨與誰同?【注】①書劍:指能文能武,智勇雙全。②三公:此處泛指貴族和大臣。③奇士:指陸游在巴蜀結識的好友獨孤策,此時已故去十年。1.請從表現手法的角度賞析“夢回松漠榆關外,身老桑村麥野中”。
2.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復雜情感?請結合詩句簡析。
010采桑子([宋]歐陽修)天容水色西湖①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②。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咀ⅰ竣傥骱哼@里指潁州西湖。②瓊田:神話傳說中的玉田,這里指月光照映下瑩碧如玉的湖水。1.詞的上片通過、云物俱鮮、表現“西湖好”。2.這首詞蘊含著詞人怎樣的情感?
011己亥雜詩(其五)([清]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1.近代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這首詩的前兩句,詩人寫到了的自然之景,抒發了之情。2.孟浩然《春曉》中“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與本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都寫到了落花。請簡要說明兩位詩人分別借“落花”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012絕句漫興九首(其七)([唐]杜甫)糝①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筍根雉子②無人見,沙上鳧雛③傍母眠。【注】①糝:米粒。②雉子:小野雞。③鳧雛:小野鴨。1.詩人在第一、二句中選取“徑”“”“”“”等景物,描繪了一幅初夏郊野圖。2.品析“沙上鳧雛傍母眠”中“傍”字的妙處。
013銅仁江舟中雜詩六首(其二)([清]鄭珍)漸見寒流闊,居人兩岸分。潭光清漏石,山影綠搖云。漁得沙頭汛,炊香柁①尾聞。向來②風味熟,惆悵但離群。【注】①柁:同“舵”。②向來:方才,剛才。1.賞析頷聯中的“搖”字。
2.從后兩聯來看,詩人在船上的旅途生活有什么特點?
014感遇十二首(其一)①([唐]張九齡)蘭葉春葳蕤②,桂華秋皎潔③。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④。誰知林棲者⑤,聞風坐相悅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①此詩為張九齡遭讒被貶后所作。②葳蕤:茂盛。③皎潔:皎明潔凈。④自爾為佳節:指蘭、桂各自適應季節的特性。⑤林棲者:指隱居者。⑥聞風坐相悅:借用典故。指林棲者由于聞到了蘭、桂的芬芳,因而對蘭、桂產生了愛慕之情。1.對本詩的理解與賞析正確的一項是()A.本詩實寫了“蘭葉”“桂華”等意象,虛寫了“春”“秋”“林棲者”“風”等意象。B.本詩所描寫的幾個意象的共同特點是不畏強暴,生機勃勃。C.本詩物人合一,情由物生,物為情困,共同表達了詩人遭貶之后的郁悶與超脫。D.本詩借物寓意,詩人將人生志趣寄寓在對“蘭葉”“桂華”等草木的贊美中。2.詩人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表達了怎樣的志趣?015新晴野望([唐]王維)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①。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②。白水明田外,碧峰山后。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咀ⅰ竣俜展福红F氣和塵埃。②溪口:溪流的入河口。1.本詩與杜甫的《春望》標題都有“望”字,但詩歌內容及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請比較其不同。
2.詩句“白水明田外”中,“明”字的意思是“閃耀著光芒”,由此推斷詩中橫線處最符合詩歌意境的字是()A.在B.壓C.連D.出016謁金門·春半([宋]朱淑真①)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十二闌干②閑倚遍。愁來天不管。好是風和日暖。輸與③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④遠。【注】①朱淑真:南宋著名女詞人,與李清照齊名,有《斷腸集》《斷腸詞》傳世。生于仕宦之家,相傳因對婚姻不滿抑郁而終。②闌干:欄桿。③與:比不上,還不如。④芳草:喻指詞人思念之人。1.請結合上片,談談你對“十二闌干閑倚遍”中“閑”字的理解。
2.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詞人“愁”的原因。
017卜算子·席間再作([宋]葛立方)裊裊水芝①紅,脈脈蒹葭浦②。淅淅西風淡淡煙,幾點疏疏雨。草草展杯觴,對此盈盈女③。葉葉紅衣當酒船,細細流霞④舉。【注】①水芝:荷花的別稱。②蒹葭浦:一般的、尋常的水濱。③盈盈女:姿容美好的女子,此處指荷花。④流霞:神話中的仙酒,此處指美酒。1.根據詞意,完成填空。緊承“盈盈女”,下闋以“”喻荷花,與上闋“”一句照應。2.對詞中疊詞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首句“裊裊”兼寫外貌與精神,準確而生動地寫出了荷花的柔麗嫵媚、婉轉多姿。B.詞人筆下的風不是狂風,而是“淅淅”的風,充分襯托出荷花的生動情態。C.詞中以“淡淡”狀“煙”,營造朦朧的、似輕紗般的意境,襯托荷的姿態優美。D.飲酒賞荷本是賞心悅目之事,但從“草草”“細細”來看,作者其實在借酒消愁。018慶清朝慢·踏青([宋]王觀)調雨為酥,催冰做水,東君①分付春還。何人便將輕暖,點破殘寒?結伴踏青去好,平頭鞋子小雙鸞②。煙郊外,望中秀色,如有無間。
晴則個,陰則個,竹③得天氣,有許多般。須教鏤花撥柳,爭要先看。不道吳綾繡襪,香泥斜沁幾行斑。東風巧,盡收翠綠,吹在眉山④?!咀ⅰ竣贃|君:《楚辭·九歌》里有“東君”,這里是借用來稱春神。②小雙鸞:指古代婦女鞋上繡成的鸞鳳。③釘(dòudìng):本形容堆砌羅列貌,此處形容天氣變化多端。④眉山:《西京雜記》上說卓文君“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這是“眉山”典故的由來。1.下列對詞的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詞寫姑娘們的踏青活動,突出了初春時節景物的特點。B.上闋寫姑娘們愉悅的心情和野外迷蒙的秀色,表達了對“東君”的敬意。C.下闋寫天氣的無常,以及姑娘們看花覓柳的從容與“小雙鸞”沾滿泥污的狀態。D.下闋最后三句寫出了姑娘們心情變化后笑容頓斂、眉頭緊鎖的神情。2.下列對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的開頭寫雨水的對仗句,富有形象性;下闋運用夸張手法,增添了喜劇色彩。B.詞的下闋用口語寫天氣變化,活潑有意趣;用“鏤”“撥”描寫姑娘們的行動,用詞精巧。C.詞中化用唐人詩句,自然貼切,如出己手,體現了詞人熔鑄前人詩句的本領。D.這首詞充滿生活氣息,寫法新穎,在同類題材作品中很有特色,是豪放詞中的佳作。019賣炭翁([唐]白居易)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1.詩歌講述了賣炭翁怎樣的悲慘故事?
2.請分析“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在詩中的作用。
020竹里館([唐]王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是詩人晚年隱居時創作的一首五絕。一個“獨”字貫穿全詩,刻畫出一個高潔脫俗的隱者形象。
B.全詩用字造句、寫景寫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來,寫出了清幽的氛圍與淡泊的心態,達到“詩中有畫”的高超境界。C.“明月來相照”一句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傾灑著銀輝的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表現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D.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竹林中彈奏、舒嘯之狀,表達了詩人因仕途坎坷而內心落寞、無限惆悵之情。2.有人評價這首詩具有“以聲寫靜、以動襯靜”的藝術特色,你贊同這個觀點嗎?請簡述理由。
021晚春([唐]韓愈)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1.這首詩突出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結合詩句具體分析這一手法。
2.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022登飛來峰([宋]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A.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扒に睒O言塔的高峻。B.第二句說,登上飛來峰頂的高塔,在晨雞報曉時分,便可以看到旭日東升。C.第三句中的“不畏”一詞表現了詩人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D.詩作最后兩句委婉含蓄地表現了詩人變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遠大抱負。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兩句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請簡要說明。
023使至塞上([唐]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1.下列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敘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時輕車簡從、路途遙遠的情況和出使的目的。B.頷聯以景喻人,詩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激憤和抑郁。C.頸聯寫塞外奇觀,其正確的朗讀節奏應該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D.尾聯寫作者到了邊塞卻未遇到將官,表達了作者對都護沒有前來拜見自己的不滿。2.《而庵說唐詩》評價本詩時說:“‘大漠‘長河’聯,獨絕千古。”請仔細品讀頸聯,完成下面的題目。(1)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描述該聯展現的畫面。(2)請從語言和表現手法兩個方面賞析其“獨特”之處。024野望([唐]王績)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1.詩句“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2.尾聯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025題大庾嶺北驛①([唐]宋之問)陽月②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③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④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⑤頭梅?!咀ⅰ竣袤A:驛站。②陽月:農歷十月。③殊:實。④瘴:南方濕熱蒸郁之氣。⑤隴:此處指大庾嶺,嶺上多梅,故又稱梅嶺。1.這首詩是宋之問被流放嶺南途經大庾嶺時所作。請分析尾聯所表達的思想感情。2.詩歌的前兩聯運用了什么表達技巧?請作簡要賞析。
026賦得暮雨送李胄①([唐]韋應物)楚江②微雨里,建業③暮鐘時④。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⑤深不見,浦⑥樹遠含滋⑦。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⑧?!咀ⅰ竣儋x得:分題賦詩。這里分得的題目是“暮雨”,故稱“賦得暮雨”。這是唐代詩人韋應物送別好友李胄時寫的一首送別詩。②楚江:指長江。③建業:今江蘇南京。④暮鐘時:敲暮鐘的時候。⑤海門:長江入海處。⑥浦:近岸的水面。⑦含滋:濕潤,帶著水汽。滋,潤澤。⑧散絲:雨絲。1.下面對本詩的理解或賞析正確的兩項是(()A.古詩常借助景物來抒發情感。本詩通過寫“雨”“江”“帆”“鳥”“樹”等景物,抒發了詩人的離別傷感之情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B.從景物狀態看,動與靜相結合。例如頷聯中“帆來”“鳥去”為動,但帆“重”猶不能進,鳥“遲”似不振翅,這又顯出相對的靜來。C.從畫面設置看,帆行江上,鳥飛空中,背景空闊;海門深,浦樹遠,背景深遠。整個畫面富有立體感。D.從全詩意境看,煙雨、暮色、重帆、遲鳥、海門、浦樹的鋪寫渲染,與詩人的情懷交織起來,營造了一望無際、豁然開朗的意境。E.從情感表達看,尾聯采用間接抒情的方式,把別淚和江面的雨絲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達出了內心的憂傷。2.請賞析頷聯“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中加點疊詞的表達效果。
027送凌十一①歸長沙([清]曾國藩)昨日微雨送殘秋,落葉東西隨水流。世間萬事皆前定,行止遲速非自由。謀道謀食兩無補,只有足跡遍九州。一杯勸君且歡喜,丈夫由來輕萬里?!咀ⅰ竣倭枋唬鹤髡叩呐笥?。1.首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詩的最后兩句有何含意?
028山行([唐]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1.這首詩通過哪些意象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
2.詩人喜愛楓林的原因是什么?這體現了詩人怎樣的一種精神?
029宿牛群頭①([元]胡助)蕎麥花開草木枯,沙頭雨過茁蘑菇。牧童拾得滿筐子,賣與行人②供晚廚?!咀ⅰ竣倥H侯^:地名。②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1.詩中“茁”“滿”二字用得好,請作簡要分析。
2.這首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030漁翁①([唐]柳宗元)漁翁夜傍西巖②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③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咀ⅰ竣俦驹妼懹谠娙酥喚佑乐萜陂g。②西巖:指湖南永州西山。③欸乃:搖櫓聲。1.“漁翁”形象在詩中有何作用?
2.前人評價本詩“有奇趣”“內蘊活脫,曲盡其妙”,對此任選角度談談你的理解。
031山居秋瞑①([唐]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②,王孫自可留③?!咀ⅰ竣俅嗽娮饔谕蹙S隱居終南山下輞川別墅之時。瞑:日落,天色將晚。②歇:干枯。③王孫:這里指京城貴族,一說隱居的人?!冻o·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1.請賞析“空山新雨后”一句中“空”字的表達效果。
2.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032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1.首聯在全詩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2.放飛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頷聯所展現的畫面。
033乙卯重五①([宋]陸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②,艾束著危冠③。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咀ⅰ竣僖颐褐?195年,這年作者71歲,在家鄉紹興隱居。重五:農歷五月五日,端午節。②棕包分兩髻:粽子有兩個尖尖的角,古時又稱“角黍”。③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1.詩句“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寫了端午節的什么習俗?
2.請結合全詩內容,概括詩人“笑”的原因。
034黃鶴樓([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1.詩歌首聯和頷聯借兩個“空”字抒發了之感。
2.李白登臨黃鶴樓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細讀全詩,簡析此詩在寫景方面的精妙之處。
035木蘭花令·梧桐葉上三更雨([宋]蘇軾)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①已知秋,更聽寒蛩②促機杼。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③醉歌舞。尊④前必有問君⑤人,為道別來心與緒。【注】①?。╠iàn):竹席。②蛩(qióng):蟋蟀。③江亭:江邊的亭子。④尊:通“樽”,酒杯。⑤君:指其弟子由。此時,兄弟二人天各一方。1.上闋通過和兩個細節點明“秋”之時令。
2.賞析畫線句。
參考答案及解析0011.C(“刺頭”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點,也體現出它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戰斗的精神,但沒有體現它活潑可愛的性格。故選C。)2.本詩表達了詩人對小松的贊賞之情和對目光短淺之人不滿的情緒。附詩意疏通:松樹在小的時候長在草叢深處不易被人發覺,如今松枝己高過蓬草了。當時人們不知道這是參天大樹,等到長大了人們才稱贊:這棵樹真高!0021.英魂無處憑吊的迷惘、惆悵之情。2.虛實結合,將眼前神秘愁慘的氣氛與神秘空靈的意境融為一體,更深刻地表現了世無知音的寂寞悲涼,抒發了無端遭貶的悲憤。附詩意疏通:山猿愁啼,江魚騰踴,水波翻滾,這里自古流傳著汨羅江(屈原)的故事。江邊到處飄浮著可供祭祀的巔藻,可是屈原投江的遺跡已經蕩然無存,連祭奠的地方都無從找尋,唯有江上的漁父舷歌依然,遙遙可聞。0031.交代了送別的地點和季節(時間),渲染了凄涼憂傷的氛圍,烘托了詩人的惆悵之情。2.同:都抒發了對友人的惜別之情。異:司空曙《峽口送友人》情感顯得憂郁低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則顯得樂觀曠達。附詩意疏通:峽口的花隨風降落,春天快要過去了,想到彼此將要分隔天涯,不禁淚水沾濕了巾帕。來的時候(我們)是同路的旅伴,今天我這個“客人”倒變成了主人來送別自己的朋友了。0041.示例:屋檐上的一對鳥雀,不知什么時候竟然飛落下來,在書案上旁若無人地行走。2.暮春時節,詩人見鳥雀慢行,楊花飄落卻毫不在意,沉浸在書的世界中,專注地讀書,所以“不知春去幾多時”。附詩意疏通:雙雙鳥雀飛落,在書案上移動,點點楊花飄入屋內,落到硯池中。我靜心坐在小窗前毫不理會,依然潛心地讀著《周易》,不曉得春天過去了多少時間。0051.D(“漁翁急急忙忙地只披著蓑衣歸去”錯,“釣魚人一蓑歸去”寫的是江面上一位披著蓑衣的漁翁正劃著小船歸去,并不是說漁翁急急忙忙地只披著蓑衣歸去。故選D。)2.A(“壽陽曲”和“江天暮雪”說法顛倒。正確的說法是:標題中的“壽陽曲”是曲牌名,“江天暮雪”則是小令題目。故選A。)附詩意疏通:天色將晚,突然下起了大雪,那紛飛的雪花像盛開的梅花又像飄飛的柳絮。江上的晚景美得就像畫一般,江面上一位披著蓑衣的漁翁正劃著小船歸去。0061.描繪了一幅太陽剛剛東升的美好景象。天地好像突然沉落,星星全部在夜幕上消失,天竟然躍動起來,東方呈現出金子熔化般的燦爛輝煌。2.本詩是年僅26歲的譚嗣同登上南岳主峰祝融峰,寫下的恢宏闊大的詩篇。詩人登臨高峰、一覽天下,不僅視野開闊,而且心情舒暢。表現了詩人年輕活力,奮發向上的精神;抒發了詩人的博大胸懷和高遠的志向。附詩意疏通:置身祝融峰之巔并不覺得它高不可攀,向四面顧望,竟不見其他峰巒。只有浮云繚繞,時常滌蕩登臨者的心胸,使之開豁。大地仿佛突然沉落,眾星也被淹沒。天邊竟然躍動起來,旭日初升,如同黃金熔化。洞庭湖遠遠望去好像只有半個勺子那么大。秋天的寒意好像要使龍騰起而行雨一般。0071.A(A有誤。首聯感慨多年未得做官的機會,到了三十多歲才好不容易有個官做,感慨這么多年做官的心情已經多半消退了。“三十始一命”,“一命”是官秩最低等,從八品,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工作刻板瑣碎。隱居耕讀十載的岑參對此太失望了,于是感到“宦情多欲闌”,做官的念頭消磨殆盡。故選A。)2.示例:用得好。運用擬人手法,化靜為動,形象地寫出了山花東倒西歪的情態,表現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附詩意疏通:人到三十才得了這個小官職,仕宦的念頭快要消磨完。自憐沒有什么祖傳家業,總不敢嫌棄這微小的官。澗水吞沒了采樵的小路,美麗的山花醉倚在藥欄。只因為這五斗米的官俸,竟然要辜負這根釣魚竿。0081.頸聯中描寫春草和柳枝,圍繞“早”字來寫。“新綠”“輕黃”描寫了早春小草和柳枝剛剛萌發時特有的顏色,表現了早春的萬物復蘇。2.思鄉之情,孤獨之感;中舉后對仕途前程的思考中體現了詩人的遠大抱負。附詩意疏通:京城里人來車往、歌舞升平,但這城市里卻有一個人對著墻角而立。夜深人靜的時候一輪明月掛在天空,想出去走走,身邊卻連個卷簾的人都沒有。看著太陽從山上落下,不禁望著家鄉哭泣。一陣風刮過,早春便來了,草木開始發綠。又一陣雨飄過,那剛剛吐出嫩黃的柳條變得愈發濕潤動人。沒有在年輕的時候有所成就,耽誤了大好青春,馬上就要三十了,想來不禁愁上眉頭。0091.該句采用虛實結合手法,作者虛寫夢回邊關,實寫身居鄉野,表達了作者壯志難酬的無奈與凄苦。2.①壯志難酬。詩人年輕時豪邁灑脫,如今仍渴望建功報國,卻無奈在“桑村麥野中”老去。②遲暮悲傷。頷聯以“一簪華發醉秋風”寫出了作者人到暮年滿頭白發的模樣,抒發了作者的遲暮之悲。③孤獨寂寞。尾聯直接抒發對故去的友人強烈的思念,表達了苦無知音的寂寞心境。(前兩點可以合二為一)附詩意疏通:當年文武雙全,能與貴族和大臣們平起平坐,談吐間壯志凌云、氣勢如虹。戰場上戰鼓雷鳴、煙塵遮天也毫不畏懼,現在卻因時光流逝,自己也漸漸年邁,白發叢生。夢中回到了當年守護的邊疆戰場殺敵,可現實卻生活在鄉野村居中與田地山野為伴。想起好友獨孤策已經埋骨在遠方,還有誰能和我一同前往?0101.天容水色鷗鷺閑眠2.對自然美景的贊美,表現出心曠神怡(愉悅、安閑、閑適)的心境。附詩意疏通:西湖風光好,天光水色融成一片,景物都那么鮮麗。鷗鳥白鷺安穩地睡眠,它們早就聽慣了管弦樂聲。那風清月白的夜晚更是迷人,湖面好似一片白玉鋪成的田野,有誰還會羨慕乘鸞飛升成仙呢,這時人在游船中就好比是神仙啊!0111.白日西斜對廣闊天涯離愁的無限感慨與豪放灑脫2.龔詩中“落花”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落花并非沒有感情,而是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以此來表達他至死仍牽掛國家的一腔熱情,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孟詩中“落花”則表達了詩人對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附詩意疏通: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辭官歸鄉,猶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0121.楊花溪荷葉2.“傍”,本指靠近、依靠,詩句中寫小野鴨親昵地依偎在母鴨身邊安然入睡的情態,流露出作者對這幅寧靜、溫馨畫面的喜愛之情。附詩意疏通:漫天飛舞的像米粒一樣的楊花撒落在小徑上,好像鋪上了一層白氈;而溪水中片片青綠的荷葉點染其間,又好像層疊在水面上的圓圓青錢。詩人調轉目光,忽然發現:那一只只幼雉隱伏在竹叢筍根旁邊,真不易為人所見;那岸邊沙灘上,小鳧雛們親昵地偎依在母鳧身邊安然入睡。0131.“搖”字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寫出了泛舟于江中之時,江邊美景倒映在水中隨著水波蕩漾的美麗景色。2.既有捕魚、炊魚、食魚的美好體驗,也有離群索居的孤獨與惆悵。附詩意疏通:漸漸寒冷的江水越來越寬闊,居住在兩岸的人家被江水隔開。潭水清澈,一眼能看見潭底的石頭,山的綠色倒影與映在水中的云的影子相互映襯。趁著河水漲上沙灘來捕魚,做魚的飯香在船尾都能聞到。剛享受了魚的美味,離群索居的孤獨與惆悵又涌上心頭。0141.D(A.“蘭葉”“桂華”等意象借物抒懷,既實寫草木莖干,又虛寫才德之士所具有的秉性旨趣;B.本詩所描寫的幾個意象的共同特點是生機勃發,清雅高潔;C.全詩表達了作者遭貶謫后恬淡從容超脫的襟懷;故選D。)2.草木散發香氣源于天性,怎么會求觀賞者攀折呢!運用反問和借物喻人的手法,淋漓盡致地寫出了蘭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潔,這是它們的本性,而并非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賞。詩人以此來比喻賢人君子的潔身自好,進德修業,也只是盡他作為一個人的本分,而并非借此來博得外界的稱譽提拔,以求富貴利達。表現了詩人不肯廉價贏得美名的清高志趣。附詩意疏通:春天里的幽蘭翠葉紛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潔清新。世間的草木勃勃的生機,自然順應了美好的季節。誰想到山林隱逸的高人,聞到芬芳因而滿懷喜悅。草木散發香氣源于天性,怎么會求觀賞者攀折呢!0151.《新晴野望》寫了雨后初晴的陽光下的景象,面對開闊明亮、生機勃勃的景物,詩人表達了喜悅閑適之情?!洞和穼懥藨鸹鸺婏w時的衰敗零落之景,面對國破家亡的現實,詩人表達了對國家前景的擔憂和對親人的思念。2.D(“碧峰在山后”只是在交代碧色的峰巒在山的后面,語言平淡?!氨谭鍓荷胶蟆敝小皦骸弊直容^沉悶,不能給人新奇之感?!氨谭暹B山后”是在描述靜止的畫面,表現不出靜態中富于動感、清幽明麗、生機勃勃的景象。故選D。)附詩意疏通: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開闊空曠,極目遠望不見半點霧氣塵埃。外城的門樓緊靠著擺渡的碼頭,村莊邊的綠樹連接著溪流的入河口。銀白色的河水閃動著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別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現在山脊背后。正是農忙時節沒有悠閑的人,農民們一家一家全都在田畝間忙碌著呢。0161.“悠閑”之意,暮春時節,詞人悠閑地倚欄賞景,看似是輕松之態,實際上表現了詞人精神得不到寄托、愁懷難遣、百無聊賴的心境。2.①暮春時節,見滿院落花而惜春傷懷、嘆年華易逝;②“鶯鶯燕燕”成雙成對而自己形單影只,觸發孤寂之愁;③因所思之人在遠方,而引發對離人的思念之愁。附詩意疏通:春光已匆匆過去了一半,目光所及,繁花凋落,春天將要逝去。整日斜倚欄桿,徘徊眺望,傷春逝去的愁怨襲上心頭,上天也無法幫助擺脫。風和日暖,在這么好的春光,獨自倚靠斜欄旁,還不如那雙雙對對的鶯燕。院里落滿了殘花,垂下幕簾待在屋里,不忍看到春天逝去的景象。芳草漫漫到天邊,思念的人遠在天邊,令人悲腸欲斷。0171.紅衣裊裊水芝紅2.D(“作者其實在借酒消愁”表述有誤,應該是:從“草草”“細細”來看,寫出了詩人隨意擺酒杯,細細品美酒的動作情態,表現了詩人疏神達思、怡然自樂的生活情趣。故選D。)附詩意疏通:紅嫩的荷花婷婷裊裊,不攀不附地生在長滿蘆葦的岸邊。一陣西風吹來,泛起淡淡輕煙,又落下稀稀疏疏的雨滴。飲酒后隨意地放好酒杯,細細品賞這如盈盈少女一般的荷花。片片荷花瓣兒,像少女身上的紅衣,用這花瓣兒來盛酒,把那仙酒的滋味,細細地品一品。0181.C(C有誤,下闋中“須教鏤花撥柳,爭要先看”寫出了姑娘們看花覓柳的急切心情與行動,并非表現她們“看花覓柳的從容”。)2.D(D有誤,這首詞是婉約詞中的佳作,而非豪放詞。)附詩意疏通:春神東君吩咐春回大地,細雨成酥,寒冰化水。又是誰用輕暖趕走了尚未消盡的寒意?還是穿著鞋面繡有雙鸞的繡花鞋,一起結伴野外踏青去好。在煙霧彌漫的郊野,看到的優美的景色均在若有若無中。天一會兒晴,一會陰,晴晴陰陰間雜著,變化萬端。撩動花兒,撥弄柳絲,爭先恐后。一不小心腳踏進泥淖里,泥漿濺得羅襪斑斑點點,惹得姑娘們緊鎖眉黛,恰是乖巧的春風,收盡滿川翠綠,都吹到她們的眉毛上。0191.以燒炭賣炭為生卻橫遭掠奪2.①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宮使的仗勢欺人、粗暴蠻橫。②間接地表現了賣炭翁在強權面前的無奈、無助。③表達了對統治階級罪惡的控訴。(或:對底層勞動人民的同情。)附詩意疏通:有位賣炭的老翁,在終南山里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烤的顏色,兩鬢頭發灰白,十個手指很黑。賣炭得到的錢做什么用?就是為了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蓱z他身上穿的衣服很單薄,但是心里擔憂炭的價錢便宜,希望天氣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軋著冰凍的車轍趕路。人和牛都疲乏了,也餓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休息。兩位得意洋洋的騎馬的人是誰?是皇宮內的太監和太監手下的爪牙。手里拿著詔書,嘴里說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轉車頭,大聲呵斥著趕牛往北面拉去。一車炭,一千多斤,宮里的使者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舍不得它,卻也沒有辦法。宮里的使者們將半匹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當作炭的價格。0201.D(D項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詩中沒有表達詩人因仕途坎坷而內心落寞、無限惆悵之情。)2.示例:贊同。①詩人在寫月夜幽林的同時,又寫“彈琴”“長嘯”,這是以聲響托出靜境,即“以聲寫靜”;②以動態的景物“彈琴”“長嘯”來渲染、反襯靜態的景象,烘托出一種更寧靜的環境,即“以動襯靜”。附詩意疏通:獨自閑坐在幽靜的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深深的山林中無人知曉,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0211.擬人的修辭手法。把“草樹”寫得有知覺,知道春天將歸去;百花“斗”艷,寫出花兒像人一般競相展示自己的美麗;“無才思”“惟解”賦予了“楊花榆莢”人一般的情感。2.①對春天的喜愛(贊美)之情。②對春天將盡的留戀之情(或者惜春之情)。附詩意疏通:花草樹木們似乎都知道春天就要離去,因此它們費盡心思爭芳斗艷。就連遜色少香的楊花榆英也不甘寂寞,像雪花般漫天飛舞。0221.B(“在晨雞報曉時分,便可以看到旭日東升”不恰當。“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的意思是: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升。“雞鳴見日升”僅僅是“聞說”而已。)2.詩句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的哲理。以登至最高層比喻“掌握了正確的觀點和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附詩意疏通:登上飛來峰頂高高的塔,聽說每天雞鳴時分在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不怕層層浮云遮擋我遠望的視線,是因為自己站在飛來峰的最高層。0231.D(D項“表達了作者對都護沒有前來拜見自己的不滿”錯誤?!笆掙P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兩句寫詩人到了邊塞,卻沒有遇到將官,偵察兵告訴使臣:守將正在燕然前線。表現了詩人對不畏艱苦、以身許國的守邊戰士的愛國精神的贊美。)2.(1)示例:浩瀚無邊的沙漠上,一縷孤煙扶搖直上,直插云霄;蒼茫暮靄中,滔滔河水綿延千里,一輪紅日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線上緩緩下沉。(2)賞析語言:“直”表現孤煙之高,于荒涼孤獨中透著挺拔雄偉,寫出了塞上景色蒼涼雄渾的特點;“圓”表現落日之低、之圓,寫出景色壯闊、溫暖的特點。賞析表現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詩人以傳神的筆墨刻畫出了神奇的塞外風光,表現了詩人蒼涼孤寂的情感。附詩意疏通:輕車簡從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的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0241.畫面:牧人驅趕著牛群回家,獵人們帶著收獲的獵物回家,好一派田園氣象。2.舉頭四望,身邊竟無相識的熟人或朋友,無人共分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只好唱起《采薇》之歌,與伯夷、叔齊共享心境,抒發了詩人孤獨無依的荒涼之感和隱逸山林之志。附詩意疏通:黃昏的時候佇立在東皋村頭悵望,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每棵樹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都披覆著落日的余光。放牧的人驅趕著牛群回家,獵人騎著馬帶著獵物各自隨愿而歸。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0251.作者想象明日度嶺南行,回望故鄉時,看到的將不再是家鄉的風物,而是大庾嶺高處的梅花了。表達了作者對故鄉深深的眷戀之情。2.對比手法。大雁南飛,飛到此處就不再飛了;詩人行到此處卻要繼續南行。開頭四句通過人與雁的對比,寫出了詩人遠赴荒蠻之地的悲苦凄涼心情。附詩意疏通:陰歷十月的時候,大雁就開始南飛,據說飛到大庾嶺,它們就全部折回。鳥兒不進,我卻行程未止遠涉嶺南,真不知何日何時,我才能遇赦歸來。潮水退落了,江面靜靜地泛著漣漪,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氣濃重散不開。來日我登上高山頂,向北遙望故鄉,抑或能看到:那山頭上初放的紅梅。0261.BC(A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錯誤,因為這是一首送別詩;D項“營造了一望無際、豁然開朗的意境”錯誤,應改為:營造了濃重的陰沉壓抑的氛圍;E項“間接抒情”錯誤,應改為:直抒胸臆。)2.“漠漠”“冥冥”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水汽迷茫和天色昏暗的景象,渲染出濃濃的離愁別緒,使感情更加纏綿濃重;同時也為詩歌增添了音韻美。附詩意疏通:楚江籠罩在微雨里,建業城正敲響暮鐘之時。雨絲繁密船帆顯得沉重,天色昏暗鳥兒飛得遲緩。長江奔流入海深遠不見,江邊樹木飽含雨滴潤滋。送別老朋友我情深無限,沾襟的淚水像江面的雨絲。0271.首聯描繪了一幅秋雨瀟瀟,落葉飄飛的殘秋圖。用蕭條的秋景渲染了凄涼傷感的氣氛,烘托了詩人與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2.作者規勸友人好男兒志在四方,不必為今日的離別而傷感。作者希望友人痛快地飲完這杯酒后振作精神奔赴目的地,隨遇而安,去干一番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附詩意疏通:昨日的小雨送別最后的秋天,落葉飄滿河溝,隨水漂流。世間萬事都是命中注定,是走是留,是早是晚,都由不得我們做主。我們踏遍了九州大地,卻對謀求道義、謀求衣食都于事無補。勸君再飲一杯酒,快樂起來吧,大丈夫從來都是看輕萬里漂泊的。0281.通過寒山、石徑、白云、人家、楓林(霜葉)這些意象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2.詩人喜愛楓林的原因是:深秋楓林紅葉要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使秋天更富有生機。這體現了詩人一種豪爽向上的精神。附詩意疏通:山石小路遠上山巔彎彎又斜斜,白云生發之處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只因愛那楓林晚景我把馬車停下,霜染的楓葉勝過二月鮮艷的花。0291.“茁”是旺盛的意思,“滿”是裝滿的意思,形象地寫出了雨過之后,蘑菇長得十分旺盛,數量很多,表現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2.表達了作者旅途中的安逸閑適。附詩意疏通:蕎麥花開的時候其他草木都枯萎了,一場雨后,蘑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南通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英語試題(解析版)
- 海洋量子科技應用可能
- 2025年四川九州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IT等崗位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寧夏中衛市屬國有企業財務總監(總會計師)選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巴戟天行業深度調查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 車輛抵押擔保合同書模板
- 采砂船運輸與海洋環境保護責任書
- 財稅返還合同原件
- 車輛掛靠汽車維修與保險理賠服務合同
- 地保巡查方案
- 《成人有創機械通氣氣道內吸引技術操作》標準解讀
- 2021網絡布線省賽評分標準(公開稿)
- DB32T-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線下展示交易規范
- DL-T 567.2-2018火力發電廠燃料試驗方法 第2部分:入爐煤粉樣品的采取和制備方法
- 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英語試題
- 支氣管微生物組與肺部健康
- 江蘇省南京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試卷
- 一年級下冊口算題卡大全(口算練習題50套直接打印版)
- 2022-2023學年涼山彝族自治州數學三年級下冊期末考試試題含答案
- 淺談責任制整體護理課件
- 2022衢州醫學檢驗考編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