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金融行業輿情風險案例參考報告-2025_第1頁
汽車金融行業輿情風險案例參考報告-2025_第2頁
汽車金融行業輿情風險案例參考報告-2025_第3頁
汽車金融行業輿情風險案例參考報告-2025_第4頁
汽車金融行業輿情風險案例參考報告-202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汽車金融行業輿情風險案例參考清博智能出品目錄01前言02各領域輿情風險案例前言前言業務的開展、信息系統的建設中隱藏的合規問題需要引的更多重視。本文從政府監管、行業機構、廠家、投資政府監管層面近期,監管部門公布的幾單行政處罰決定使汽車金融公司存在的經營亂象問題再次受到社會關注。汽車金融公司被處罰原因也更為具體,暴露出行業內個別機構對于合規管理的重視仍然欠缺。如寶馬、比亞迪、瑞福德、大眾等汽車金融公司均曾因客戶信息保護漏洞、對合作經銷商管理嚴重不足、貸款業務不審慎、轉嫁經營成本等行為被處罰。典型案例:寶馬汽車金融因貸款業務不審慎等被罰120萬6月14日,北京銀保監局官網公布行政處罰信息,寶馬汽車金融因貸款業務開展不審慎、轉嫁經營成本、內控管理不到位,被罰120萬元。中國經濟網、新華網客戶端、金融界、同花順財經等主流及財經媒體均發布相關報道。媒體聚焦最新處罰信息外,文章內還對企業近年收取金融服務費、催收貸款、股東債務危機等歷史負面信息進行解讀報道。值得注意的是,此類關聯歷史負面信息報道大多是由財經媒體首發,再受到主流媒體轉發。行業機構隨著近年來中國汽車金融滲透率的提升,行業機構中,汽車金融企業、銀行、租賃公司等涉汽車金融負面報道的輿論敏感度也不斷上升。涉行業機構領域中,主要以汽車金融業務不良率攀升、以租代購模式下汽車過戶難題、收取高額服務費等負面輿情信息為主。如法治日報報道汽車融資租賃公司存款項結清以后,汽車無法過戶等問題;又如媒體分析平安銀行浙江省內車抵貸業務被叫停、豐田金融車抵貸ABS臨時推遲發行等內部原因。典型案例:平安銀行浙江區域車抵貸業務被暫停6月,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平安銀行浙江省內線上線下的車抵貸業務已被叫停。微信公眾號“汽車金融行業研究”、新浪新聞等行業自媒體、商業媒體均發布報道,分析暫停原因,并暗指是因車抵貸業務增速太高、業務過程違規等現象引發監管關注而導致暫停。在尚未有官方回應情況下,文章還回顧了平安銀行車抵貸業務上一次相關處罰時間。廠家汽車金融公司憑借背靠車企的資金優勢和渠道優勢,成為汽車金融市場的中堅力量。但自2022年1月以來,全球多家汽車制造企業因芯片短缺被迫停產或減產。加之,受疫情沖擊,蔚來、特斯拉、一汽集團、華晨寶馬等多家車企工廠停工停產,面臨交付延期的狀況。受上游供應商停工斷供影響,在線下門店實現的汽車后市場消費產業,如金融、保險、維修等領域也均受牽連。典型案例:上海疫情導致特斯拉停工損失嚴重3月,自上海疫情爆發以來,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受損嚴重,三周的停產導致特斯拉在產量上的損失超過4萬輛,相當于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華銷量的40%。相關信息被新華社、澎湃新聞、中國網、證券時報報道。其中,有媒體關注到,除了供應鏈問題,在消費終端,上海地區汽車線下門店處于閉店狀態,這些不利因素均會對車企下游服務產業產生負面影響。輿情風險點:輿情風險點:在上述事件中,因大部分汽車金融企業與上游車企存在牢固的利益捆綁關系,由車企供貨量短缺導致的盈利水平下降同樣會波及下游產業。此前涉及我司負面信息文章《北京現代銷量下滑產能過剩傳或將謀合資股比調整》中也曾指出,受2019年受疫情投資方企業大股東增持對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相反,大股東資金斷裂也會波及企業本身,如華泰汽車金融公司受大股東華泰汽車債務危機影響,導致股權多次被凍結。而由企業本身的違法行為導致的股東股權被動清退的報道也時有顯現。此外,企業高虧也會讓投資方進行“二次選擇”,如哪吒汽車高虧損使得投資方三六零0元對價轉讓股權,引發媒體對其經營不善的質疑,對企業產生負面影響。典型案例:東正汽車金融被責令清退股東股權2020年,“汽車金融第一股”上海東正汽車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因以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違規開展關聯交易及經銷商貸款業務,被責令清退控股股東正通控股持有的股權,引發媒體關注。央廣網、中國經濟網、中國網、澎湃新聞等主流媒體對該事件進行報道,并牽扯出其股東中國正通曾被列入違法違規股東名單、東正金融港股股票停牌等負面信息。輿情風險點:輿情風險點:一是企業大股東若陷入債務危機,會影響企業資金正常運轉,此類信息可能會引發媒體等負面報道;二是由企業本身違法行為導致的股東股權清退,會使社會各方對企業股權變更、拍賣等進行持續關注,易產生次生輿情;三會產生股權轉讓的想法,部分媒體可能會借機攀扯企業歷史負面信息,出現輿情“長尾”效應。消費者長期以來,消費者持續在論壇、微博、網頁等平臺曝光汽車金融公司長期存在的違規放貸、客服態度差、違規收費、暴力催收等亂象。如奔馳汽車金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北京現代汽車金融公司因消費者逾期還款強行收車、消費者投訴比亞迪汽車金融有限公司暴力催收等事件。典型案例:奔馳汽車金融因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被通報2月10日,銀保監會公開關于奔馳汽車金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通報。奔馳金融涉及宣傳材料未明確說明貸款產品提供方;服務價格信息披露不符合要求;消費者權益保護審查執行不到位等四大問題。2月11日, 奔馳汽車金融回應通報稱,2021年已完成整改。微博話題#奔馳汽車金融被銀保監會通報#閱讀量達35萬,央視網、中國經濟網、中國網等主流媒體跟進報道。媒體除圍繞通報外,還反映了消費者在黑貓平臺投訴奔馳汽車涉嫌存在誘導、欺騙消費者,“按揭合同”變成了“租賃融資合同”等現象。公司員工員工是企業形象的主體,一定程度上傳遞著企業的企業文化與價值體現。如果員工管理出現問題,很容易“被”炒作,從而影響企業形象。在汽車金融領域,以員工行為不當、內部員工爆料等負面輿情尤為突出,甚至牽連刑事案件。如,蕪湖奇瑞徽銀汽車金融運營部總經理因酒后強制猥褻女員工,又如珠海法院審理案件“某汽車金融公司員工按照公司指示,使用暴力手段幫公司索取債務”。典型案例:第一車貸被曝資金鏈斷裂,深陷“裁員風波”。2018年,汽車金融頭部公司第一車貸員工在脈脈職言平臺爆料稱,第一車貸“因資金鏈斷裂,裁員70%”,導致該公司陷入“裁員風波”。媒體紛紛猜測第一車貸資金鏈斷裂的原因,甚至有媒體以“資金荒”、“車市寒冬”為標題對該事件進行報道,更有專家指出,對汽車金融行業來說,資金荒已難以回避,第一車貸的案例,只是車市遇冷的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