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1千米的認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23頁例1-一例3,24頁課堂活動,千米的認識。
教學提示:
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長度觀念是本單元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解
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基礎。千米的長度觀念比較難建立,除了選用教
材中提供的資源,教師還應該自主開發一些學生身邊的素材幫助學生
理解所學知識。對于千米的感受,應將實際感受與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結合起來。教學“千米”時,一定讓學生們實地走一走,知道從哪里
走到哪里(或往返幾次)正好走了1千米,使他們初步形成千米的長
度觀念。學生形成了較清晰的長度單位的觀念,對長度單位之間的進
率就容易掌握。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km),知道1千米有多長。
(2)知道1km=1000m,知道1千米也叫1公里,會進行簡單
的單位換算。
2、過程與方法:
在“走一走、量一量”的活動中體驗1km的長度,培養初步的
估測能力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具體的生活實踐中,感悟1千米的長度,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
又服務于生活的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熟練掌握千米和米之間單位
換算的方法。
難點:感受1千米的實際長度。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掛圖,米尺,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掛圖,米尺,軟尺,調查在日常生活中見過的里程標
志,并作記錄;課前測一段距離,觀察長度,并記錄是多少米。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出示訓練場景的掛圖)教師:這星期我們學校就要舉行第三屆
體育節了,瞧,這些同學正在加緊訓練,我們來看看他們在訓練什么
項目。
(出示100m賽跑掛圖)教師:他們在訓練100m賽跑,一組有
10個運動員,請你算一算,他們一共跑了多少米?請把它寫在作業
本上,抽學生到黑板上寫。學生可能有兩種寫法:
教師:你們是怎樣認識千米的?你對千米還了解些什么呢?生活
中你見過它嗎重慶34。千米成都
掛圖出示---------?路牌圖,指導學生想象重慶到
成都的公路有多長。
提問:計量重慶到成都的公路長為什么用千米作單位比較恰當?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千米C(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的百米賽跑為切入點,從重慶到成都兩
座城市之間的距離引出新知,使學生認識到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同時
讓學生在利用已有經驗無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困惑中,產生進一步學習
新知的興趣,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想象1千米有多長,理解1000米=1千米
(1)教師:(出示100米跑道)這是一個100米跑道,要多少個
這樣的100米跑道首尾相接才是1000米?
(2)回憶自己課前測的一段距離是多少米。
小組內交流:幾個這樣的長度是1000米?學生匯報:
(3)教師小結:1000米也就是1千去,1千米也叫1公里。
2、活動感知,體驗想象1千米的長度
(1)活動1:組織全班學生到學校的操場上(或教室里),任選
8位同學排成一橫排。
教師指出:8個小朋友站成一排,手拉起來大約有10米長。
80個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約有多少米長?800個小朋友站成一
排,大約有多少米長?
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1000米有多長,使學生感受到1千米好
長啊!在此基礎上引出計量比較長的距離通常用千米作單位,1千米
(公里)=1000米。
(2)活動2:學生親自體驗1千米有多長。教師先將學生分組,
每組確定一組長做記錄,分工合作,提出活動要求,學生分組體臉1
千米的長度。
方案1:學生用卷尺測出教學樓到操場的距離。記錄:我走了()
米,走了()步,用了()分,估計走1千米用()分;我跑
)米,跑了()步,用了()分,估計跑1千米用()分。
方案2:50米的跑道,走路要用()分,跑要用()分,估
計走1千米要()分,跑1千米要()分。
方案3:100米的跑道,跑用()分,估計跑1千米要()
分。
方案4:200米的跑道,走5圈,跑1圈用()分,跑5圈用
()分。
(3)學生匯報。先組內交流,再抽代表匯報。
3、教師小結
剛才同學們親自體驗了1千米的長度,感受到了1千米很長,所
以我們計量比較長的距離通常用千米作單位,1千米二1000米。
【設計意圖:《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
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由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
很少有機會接觸千米這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學生會感到抽象,建立1
千米的觀念比較困難。通過一組學生親身參與的體驗活動,讓學生量
一量、算一算、跑一跑、測一測。使學生感悟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初步感知1千米有多長,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4、解決問題(教學例3)
出示課本第23頁的例3情境圖。
比一比誰長
三峽大壩全長2309m隧道長3km
2309mO3km
(1)提出問題
教師: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你想提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會提很多問題,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三峽大
壩”與“隧道”誰長這個問題。
教師:怎樣比“三峽大壩”與“隧道”的長短呢?
2、合作交流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合作交流。
3、匯報千米和米的換算方法
【設計意圖: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后,即引導學生自學千
米和米的簡單換算,并獨立進行大小比較,活用教材,節時高效c學
生知道了3km等于3000m,又有以前米和厘米的換算方法和比較大小
的基礎,所以這部分內容對學生來說難度不大,安排自學,能培養學
生的自學意識。】
三、鞏固新知:
1、自主完成教科書24頁2、3題
2、小組交流,教師有側重加以指導。
四、達標檢測:
1、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長度單位。
(1)兩個城市間的公路長180()。
(2)小紅從家里到學校要走580()o
(3)籃球隊隊員的平均身高為2()o
(4)一支蠟筆7()o
(5)5000米二()千米。
(6)4千米二()米
2、在O填上>、<或二c
1千米01000米4米0400分米
6米059分米1千米0999米
50厘米04分米10厘米O1米
答案:1、(1)千米(2)米(3)米(4)厘米(5)5(6)4000
2、=<>>><
五、反思總結
教師:想一想,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
么問題?
布置作業:
1、看圖埴方
()束2000米()興
01千米()十米()千米
2、填空。
8千米二()米
7000米+8000米二()千米
6000米二()千米
3千米-1000米二()米
3、他們選擇什么方式去比較合適?了解一下,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才能到達?
到黃山網木我A哥
.*...大為有要帶我去沙
明天安去依十一要放七1200湖玩?
物園看花?展.天輒呢!十米
.f
依物因離我們這F30十米.7
里有?3千來.」到黃山去噌!?'二—
答案:1、1000230003千米2、80001562000
3、騎自行車坐火車或飛機開車或坐汽車。
板書設計:
1、千米的認識
1km=1000m
2309mO3km
3km=3000m2309m<3km
【設計意圖:板書設計簡單清晰,重點突出,一目了然。一是本
課的知識訓練點:1km=1000m,二是本課的能力訓練點:單位的轉換。】
2.2毫米的認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5頁例4及第25頁課堂活動,毫米的認識。
教學提示:
毫米是一個較小的長度單位,測量時不足1厘米時,才會用到毫
米,所以本節課應從毫米與厘米的關系引入,讓學生在測量中體驗“毫
米”產生的需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對毫米的認識可以安排以下幾
個環節:直觀觀察實物——畫線段中感受——手勢表示毫米估
一估量一量的實際應用,主要是讓學生在具體與抽象的交替中自主構
建毫米的表象,完善對毫米的認識,及毫米在測量時的應用,提高學
生的操作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
概念,感知1毫米有多長,知道1厘米二10毫米。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通過整理,對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有系統、完整
的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結合實踐活動,滲透長度單位源于實踐又應用于實踐的觀點,同
時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及空間概念。
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1毫米有多長,知道1厘米no毫米。
難點:初步建立1毫米的概念,會用毫米作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硬幣、直尺等
學生準備:硬幣、學生直尺、身份證、彩條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媒體展示:美麗的七色彩虹。
教師:多美的七色彩虹呀!在各小組的桌上有和彩虹一樣漂亮的
七彩紙條,請各小組分工合作量出它的長度有多少厘米,并作記錄。
學生匯報后,發現紫色彩條的長度有爭議。
教師:用厘米作為長度單位測量,有時得不到準確的結果,需要
一個比厘米還小的單位----毫米。(板書:毫米)
【設計意圖:學習的動機來源于生活的需要。當學生用原來熟悉
的厘米做單位已經測量不出七彩紙條的真實長度,需要學習比厘米小
的長度單位時,從測量中產生需要,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他們內
心才會產生學習新知識的欲望和激情。才真能體驗到學習的重要性,
感悟的學習的愉悅。】
二、探究知識
1、觀察直尺,看1厘米中間有些什么
(1)看一看,直尺上1厘米中間有些什么?
(2)找一找,直尺上有哪些長度單位,你是怎樣發現的?教師
小結: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還有更小的小格,1厘米間的每一小
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教師媒體展示——毫米。強調:毫米是比厘米
小的長度單位。
(3)指一指:用筆頭指一指1毫米,看一看1毫米有多長。(要
求學生多指幾處)
(4)數一數:1厘米中間有多少個1毫米。
(學生匯報時,要求學生說出數的是從幾厘米到幾厘米,中間有
多少小格)
根據學生匯報,引導分析、概括出1厘米二10毫米。
練習:2厘米二()毫米8厘米二()毫米()厘米二50毫
米60毫米二()厘米
(5)介紹字母表示毫米。
提問:千米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呢?厘米呢?猜一猜,毫米用什
么字母表示?
教師指出:國際上規定用“mm”表示毫米,1毫米可以寫成1mm,
那么1厘米二10毫米可以寫成1cm=10mm,
嘗試:你能用字母表示2毫米、3毫米、7毫米、10毫米、43毫
米嗎?
學生獨立嘗試,全班展示。
2、實踐活動,感受1毫米的長度
(1)猜一猜,桌上什么物體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2)量一量,身份證的厚度究竟是不是1毫米?
(3)用手勢表示1毫米的長度。
教師示范:用拇指和食指拿身份證,然后抽出身份證,指出兩指
間的縫隙就是1毫米。要求學生反復練習,體臉1毫米的長度。
(4)說一說:桌上還有什么東西的厚度是1毫米?
(5)想一想: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的厚度是1毫米?
【設計意圖:數學生活化,用孩子們身邊熟知的事物來體驗毫米,
建立1毫米的長度概念,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3、實際操作,用毫米作單位測量
(1)認一認,課件出示練習五中第4題的兩幅圖,引導學生認
一認是多少毫米。
(2)嘗試量一量。
①課件出示兩種量曲別針的測量方法,哪種正確?并要求學生說
明理由。
②嘗試量紫色彩帶的實際長度和量數學課本的厚度。
③開放測量,找合作伙伴一起,對周圍物體作隨意測量,看是多
少毫米。
【設計意圖:毫米的實際應用,先估后量,讓生在估、量的差距
中不斷修正自己對毫米的認識。】
4、探究相鄰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議一議: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
是多少?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然后全組匯報,教師引導學生整理。
1km=l000m1m=10dm1dm=10cm1cm=10mm
通過整理,引導學生探究:除km和m間的進率是1000以外,其
他相鄰兩個長度單位的進率是10o
三、鞏固新知
1、做教科書第20頁課堂活動第1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全班交
流,然后選擇合適的單位填入括號中。
2、學生獨立完成課堂活動第2題教師提醒學生用所為長度單位,
引導學生認識其測量誤差。
3、指導學生做課堂活動第3題先估計100張紙的厚度,再實際
量一量,并做好記錄。
四、達標檢測:
1、在()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蠟筆長6()(2)跳繩長2()
(3)課桌高70()(4)粉筆長75()
(5)鋼筆長140()(6)小明的身高是140
()
2、讀出下面圖形的長度。
自動鉛筆長()mrrio
答案:1、(1)厘米(2)米(3)厘米(4)毫米(5)毫米(6)
厘米2、58
五、課堂總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應用了哪些方法探究毫米的有
關問題?
2、查一查,還有哪些長度單位?你知道“光年、微米、納米”
嗎?有多大呢?
【設計意圖:學源于疑而止于思,讓學生帶著疑問走入課堂,帶
著思考走出課堂。將課堂上學到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之中,用課堂上
學到的方法去探索生活中的新知。】
布置作業:
1、小裁判
(1)圓珠筆長14毫米。()
(2)玲玲身高125厘米。()
(3)大樹高25Ao()
(4)課桌寬100毫米。()
(5)數學課本厚10厘米。()
(6)小芳家到學校的距離為200毫米。()
2、在O里填上A、<或=
8千米O6000米1米50厘米米5分米
6毫米。4厘米4厘米04分米
9分米02米32米+10米O50米
300分米O300厘米5厘米07毫米
9毫米03厘米18毫米分米
3、幫幫小馬虎。(找出小馬虎日記中的錯誤并改正過來。)
小馬虎日記
早晨,我從2厘米的床上起來。先用12厘米長的牙刷刷完牙,
然后拿出9厘米厚的語文課本開始早讀。在上學路上,看見一只6厘
米長的小螞蟻忙著搬家,一輛黃色的2毫米高的公交車剛剛開走。我
只好跑步來到了離家200千米的學校。
答案:1、(1)X(2)V(3)V(4)X(5)X(6)X2、
>=VVVV>>VV3、略
板書設計:
2、毫米的認識
毫米mm
千米(km)1000米(m)io分米(dm)1。厘米(cm)1。毫米(mm)
【設計意圖:將目前所學到的所有長度單位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
進行排列,并標出它們之間的進率,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2.3體驗千米
教學內容:
教科書28頁一29頁,綜合與實踐內父,體噲千米。
教學提示:
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
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
邊,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用不同的方法來感受并體臉1千米有多
長,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拉一拉、走一走、說一說、想一想、量一量等活動,讓學生
經歷認識1千米有多長的過程,感受長度單位的實用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活動中,學會與人合作,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和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1千米有多長?
難點:通過體驗活動,形成1千米有多長的感性認識,會用1千
米的長度概念進行距離估計。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米尺、秒表
學生準備:米尺、記錄表、筆;課前通過上網、去圖書室等方式
查閱千米的有關知識并做好記錄。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談話:同學們喜歡上室外課嗎?今天這節課就和同學們出去
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千米。
教師把學生帶到100米跑道的起點處,告訴學生兩面彩旗之間
的長度就是100米。
2、看一看。讓學生觀察100米的實際長度。
3、估一估:如果讓你沿著100米跑道走一走,估一估你大約要
走多少步?
【設計意圖:學生剛剛認識和接觸長度單位“千米”,對1千米
的長度缺乏具體的感知,而1千米的長度學生又很難通過眼睛觀察
到,這給學生的體驗帶來了困難。從學生平常比較熟悉,看得見、摸
得著的100米入手,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容易。】
二、實踐活動
(一)體驗1千米。
1、走一走
分組讓學生沿著100米跑道走一走,邊走邊數出走的步教,并記
錄所用的時間。
2、說一說
問題一:誰來告訴同學們,走100米大約走了多少步?用了幾分
鐘?
問題二:通過這幾位同學的交流,你發現了什么?還想知道什
么?
3、想一
談話:剛才同學們都走了100米的路程,知道了走100米大約需
要多少步,用了多少時間,如果讓你在100米的跑道上有一個來回,
知道走了多少米嗎?走幾個來回就是1千米呢?
4、猜一猜:你知道1千米有多少步嗎?走完1千米要多久呢?
5、走一走
談話:照這樣的步子,算算大約走多少步是1千米,走1千米大
約要多少分鐘?
6、驗一驗
談話:你們計算出的走1千米的步數和所用的時間對嗎?想驗證
一下嗎?
分小組在跑道上來回走走,驗證走1千米是不是需要這么多步,
是不是需要這么多時間,并把得到的數據記下來。
【設計意圖:利用猜想情境,激發學生去實地體臉1千米長度的
興趣。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不同,對“1千米”的猜想也
是各種各樣,這些猜想可能大都是憑感覺的,甚至是隨意猜測,還有
些想法可能不合實際,但不能扼殺學生的想象,給學生一個寬松的空
間,讓他們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滿足,使他們在想象和爭論中激起去
實地體驗的興趣與欲望。】
(二)體會1千米。
1、剛才,我們通過走體驗到了1千米的長度,下面開始長跑比
賽,長度為1千米,跑完1千米后說說有什么感受?(注意:跑步前
先要做好準備活動,特異體質學生可不參加跑步。)
【設計意圖:通過跑1千米的距離,讓學生親身體會1千米到底
有多長,學生會記憶終生。但是,跑1千關運動強度大,所以要高度
關注學生的身體狀況,做好準備運動,注意秩序和安】
2、放松活動。
3、匯報交流:1千米跑下來你有什么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前面的實踐活動,學生感受頗多,此環節放手
讓學生談對千米的體會,理解資料上的大數字,學生感觸更深,更能
正確地建立千米的長度概念
(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社交媒體數據分析實習周記范文
- 新人教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教案計劃
- 蘇教版數學七年級分層教學計劃
- 二年級上學期班級心理健康輔導計劃
- 全縣學校教育改革校長交流發言稿范文
- 幼兒園大班班主任教學創新計劃
- 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施工成本控制流程
- 幕墻設計供應鏈質量保證措施
- 家庭觸電事故應急預案范文
- 地震災害應急預案演練記錄及計劃
- 護理用藥安全與管理61176課件
- eps泡沫生產工藝圖
- DB63-T 2220-2023 風積沙填筑路基技術規范
- 工程股權轉讓協議
- 車間主任考核表 -
- 高位截癱的護理查房
- 金融昌典當有限責任公司財務會計制度
- 教師交流工作總結
- 籃球比賽組織章程范本
- 餐廳服務員高級理論模擬試題+參考答案
- Pspice電路仿真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