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谷物機械脫粒作業質量2025-07-30實施2025-07-30實施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62/T301—2010《脫粒機操作規程及作業質量驗收》,與DB62/T301—2010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a)更改了文件名稱(見標題);b)更改了文件范圍(見第1章,2010年版的第1章);c)增加了術語和定義(見第3章);d)刪除了場地要求(見2010年版的第3章);e)刪除了安裝要求(見2010年版的第4章);f)刪除了檢查與調整(見2010年版的第5章);g)增加了半喂入式脫粒機作業質量指標(見4.1);h)增加了全喂入式脫粒機作業質量指標(見4.2);i)增加了玉米脫粒機作業質量指標(見4.3);j)增加了檢測方法(見第6章);k)增加了檢驗規則(見第7章)。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甘肅省農業農村廳提出。本文件由甘肅省農業機械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單位:甘肅省畜牧技術推廣總站、甘肅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甘肅省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總站、甘肅省種子總站、甘肅省農業建設項目管理站、蘭州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甘谷縣六峰鎮人民政府鄉村振興工作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白利杰、劉昊、白麗霞、丁玉、夏彤陽、趙小潔、萬婷婷、韓雄一、王浩宇、謝彥霞。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1992年首次發布為DB62/T301—1992,2010年第一次修訂; 本次為第二次修訂。本文件由甘肅省畜牧技術推廣總站負責解釋。1本文件規定了谷物脫粒機的作業質量要求、安全要求、檢測方法、檢測規則。本文件適用于小麥、玉米、大豆機械脫粒作業質量評定,其他作物的脫粒機可參照執行。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5262農業機械試驗條件測定方法的一般規定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帶有籽粒的穗梗。斷穗籽粒grainsintailin斷穗上取下的籽粒。包殼籽粒(小麥)grainsinglume(wheat)被穎殼全部緊密包裹的籽粒。完整籽粒intactgrains除斷穗籽粒、破碎籽粒、包殼(或帶柄)籽粒以外的籽粒。未脫凈損失籽粒lossofunthreshedgrains由排草口和清選口(全喂入機型)排出的殘留在穗頭上的籽粒。夾帶損失籽粒lossofentrappedgrains由排草口隨莖稈夾帶而排出的籽粒。清選損失籽粒grainlossofcleaning從清選口隨穎殼、癟谷和草屑等雜物而排出的籽粒。飛濺籽粒spatteredgrains除各排出口外,濺出的籽粒。2小麥籽粒含水率為15%~20%,穗層長度不大于400mm時,其作業性能符合表1的規定。破碎率(%)小麥≤0.5含雜率(%)小麥≤1.5總損失率(%)小麥≤2.5生產率(%)一小麥籽粒含水率為15%~20%,草谷比為0.8~1.2;大豆籽粒含水率為15%~20%,草谷比為0.5~1.5時,全喂入式脫粒機作業質量指標應符合表2的規定。破碎率(%)小麥≤0.7小麥≤1.0復式半復式小麥≤1.5;大豆≤3含雜率(%)復式半復式小麥≤1.5小麥≤1.0未脫凈率(%)總損失率(%)復式和半復式生產率(%)一注1:只具有脫粒功能的脫粒機為簡式脫粒機(無分離、清選);具有脫粒和不完善分離、清選的脫粒機,且出糧口籽??偭空伎傋蚜A?0%以上的為簡式脫粒機(有分離、清選);脫粒機。3玉米果穗苞葉剝凈率不低于85%,普通玉米籽粒含水率為14%~20%,冬季凍玉米20%~30%時,玉米脫粒機作業質量指標應符合表3的規定。表3玉米脫粒機作業質量指標破碎率(%)含雜率(%)未脫凈率(%)夾帶損失率(%)清選損失率(%)飛濺損失率(%)總損失率(%)生產率(%)—5安全要求5.1操作人員應先培訓,掌握安全操作規程后方可操作。5.2檢查、調整和操作機具時,操作人員應扎緊袖口、戴口罩、長發盤起束緊并帶帽,嚴禁酒后或疲勞時作業。5.3起動前應先檢查清除機器內部的石塊、木棍、工具等雜物,確認機器旁邊沒有人時方可發出啟動信號啟動。5.4啟動后應進行試運轉,試運轉時機器內部應無碰擦、異常響動和振動,滾筒旋向應正確,轉速應符合使用說明書中的規定。5.5作業前先空轉1min~2min,待機器運轉平穩后再喂入作物進行脫粒。5.6作業時,操作人員的手或鋼叉不應超過安全線進入喂料裝置或者其它危險傳動部件內。排草口、排風口的后方嚴禁站人。5.7喂入作物要連續、均勻,不應超量喂入,成捆的作物應解散喂入并注意清除混入作物中的石頭等硬物。5.8作業期間,操作人員不得離開機器。5.9各種檢查、調整、保養、清理及排除故障工作,應在發動機熄火或動力切斷后進行。5.10一般連續作業5h~6h后要停機檢查、保養。檢查緊固件螺栓是否緊固、各調整部位及傳動帶等是否正常,各傳動部位應適當加注潤滑油。6檢測方法6.1作業條件46.1.1按機具使用說明書的規定選擇試驗物料,物料調查取3個樣品進行測定,結果取平均值。其中小麥、大豆含水率為15%~20%,普通玉米籽粒含水率為14%~20%,冬季凍玉米20%~30%,適用于6.1.2試驗用物料的作物特征應按GB/T5262的規定進行測定和記錄。6.2.1全喂入脫粒機取樣時間應不小于10s,半喂入脫粒機取樣時間應不小于20s。6.2.2試驗樣機達到正常作業狀態后,從出糧口、雜余口、清選口(排糠口)、排草口、次糧口等處應同時接取樣品,直至取樣結束時,各取樣口同b)雜余口:取樣過程中,用紗網類材料制成接樣袋接取排出物;c)清選口(排糠口):取樣過程中,用紗網類材料制成接樣袋,在不妨礙通風的情況下,接取排f)飛濺籽粒:揀取取樣過程中脫粒機周邊的飛濺籽粒。6.3玉米脫粒機取樣6.3.1玉米脫粒機取樣時間應不小于20s。6.3.2試驗樣機達到正常作業狀態后,從出糧口、排草口、清選口(如果有)、雜余口(如果有)等6.3.3參照5.2.3方法在各取樣口取樣。6.4樣品處理6.4.1出糧口樣品:分3次(喂入穩定后的前段、中段、后段)從出糧口接取的全部混合籽粒中隨機取小樣混合籽粒,每次不少于100g(玉米不少于200g);再從小樣混合籽粒(也可從出糧口接取的全部混合籽粒)中選出其中的斷穗籽粒(水稻摘下枝穗、小麥取下穎殼及穗梗)或玉米芯上殘留的玉米籽粒、破碎籽粒、小麥(大豆)包殼籽粒(剝下穎殼)、水稻帶柄籽粒(摘下柄)和其他雜質。6.4.2排草口樣品:從排草口接取的樣品中選出6.4.3清選口和次糧口樣品:分別選出樣品中的籽粒和斷穗籽粒(斷穗籽粒、玉米芯上仍殘留的玉米籽粒計入未脫凈損失,玉米果穗尾部不飽滿的癟籽粒不計為未脫凈)。6.4.5收集取樣時間內濺出機外的籽粒。6.5檢測方法6.5.1喂入量(工作量)喂入量(工作量)按公式(1)計算:…q——單位時間內的喂入量,單位為千克每秒(kg/s);5Q——單位時間內,各取樣口接取樣品質量之和,單位為千克(kg);T——單位時間,單位為秒(s)。小樣混合籽粒中的籽粒質量按公式(2)計算:Wp——小樣中的破碎籽粒重,單位為克(g);Wa——小樣中的斷穗籽粒重,單位為克(g);Wp——小樣中的包殼籽粒重,單位為克(g);W:——小樣中的帶柄籽粒重,單位為克(W?——小樣中的完整籽粒重,單位為克(g)。6.5.3出糧口籽粒質量出糧口籽粒質量按公式(3)計算:Wc——出糧口籽粒質量,單位為克(g);Wn——出糧口混合籽粒重(包括小樣混合籽粒重),單位為克(g);Zz——含雜率(%)??傋蚜A堪垂?4)計算:W——總籽粒重,單位為克(g);Wci——次糧口籽粒重,單位為克(g);Ww——未脫凈損失籽粒重,單位為克(g);W;——夾帶損失籽粒重,單位為克(g);Wq——清選損失籽粒重,單位為克(g);Wf——飛濺損失籽粒重,單位為克(g);We——二次處理量籽粒重,單位為克(g)。6.5.5破碎率破碎率按公式(5)計算:Zp—破碎率(%)。66.5.6含雜率含雜率按照公式(6)計算:Wxz——小樣雜質質量,單位為克(g);Wxh——小樣混合籽粒質量,單位為克(g)。6.5.7未脫凈率未脫凈損失率按照公式(7)計算:6.5.8夾帶損失率夾帶損失率按照公式(8)計算:6.5.9清選損失率清選損失率按照公式(9)計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 17590:2025 EN Fine ceramics (advanced ceramics,advanced technical ceramics) - Methods of tests for reinforcements - Determination of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ceramic f
- 2020-2025年教師資格之中學數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能力提升試卷B卷附答案
- 【衢州】2025年浙江衢州職業技術學院招聘工作人員9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工業互聯網平臺數據備份與恢復策略2025年度研究報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對生態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 金融科技行業估值方法與投資策略報告:2025年市場機遇挖掘
- 2025年儲能技術多元化在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中的應用報告
- 數字化驅動藝術市場:2025年交易平臺創新與藝術品市場信用評價體系構建
- 保險規劃收費管理辦法
- 倉庫出租租賃管理辦法
- 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護理學教學
- 派出所消防安全培訓課件
- 天津市南開區2024屆八年級下冊數學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孕產婦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各單元測試題以及答案
- 高中3500必背單詞
- 軍訓安全教育課件
- 施工管理的施工進度問題分析與解決
- 普通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試題與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訂)
-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眼底病變演示課件
- “青藍工程”結對活動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