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龍江省虎林市實驗中學中考歷史三模試卷_第1頁
2024年黑龍江省虎林市實驗中學中考歷史三模試卷_第2頁
2024年黑龍江省虎林市實驗中學中考歷史三模試卷_第3頁
2024年黑龍江省虎林市實驗中學中考歷史三模試卷_第4頁
2024年黑龍江省虎林市實驗中學中考歷史三模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黑龍江省虎林市實驗中學中考歷史三模試卷

一、選擇題(★★★)1.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立者。他的思想核心是()

A.“兼愛”B.“禮治”C.“仁”D.“法治”(★★★)2.南北朝時期,黃河流域出現了“漢人胡食”“胡人漢服”的現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順應了當時歷史發展的趨勢B.給少數民族的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C.是民族交融的體現D.有利于消除民族隔閡(★★★)3.下列人物中,改進造紙術的是()

A.屈原B.張衡C.蔡倫D.酈道元(★★★)4.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詩具有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其中,“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敢辭茅葦漏,已喜黍豆高”等詩句可以佐證唐代()

A.政治政策開明B.商業貿易繁榮C.社會風氣開放D.農業發展狀況(★★★)5.“6月3日,實行銷毀,先于虎門海灘,掘池引水,撒鹽成鹵,將鴉片剖切拋入泡浸……然后放入大洋,歷時二十二日。”材料描述的歷史事件是

A.虎門銷煙B.太平天國運動C.甲午中日戰爭D.新文化運動(★★★)6.一個民族的覺醒,通常要有兩個條件:第一,這個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關頭,舊格局已無法繼續保持下去、第二,還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奮起救亡,勇于變革,就可以改變目前的艱難處境。下列能反映十九世紀末中國面臨著兩種形勢的史實是()

A.《南京條約》的簽訂和虎門銷煙B.《馬關條約》的簽訂和戊戌變法C.《南京條約》的簽訂和洋務運動D.《馬關條約》的簽訂和瓜分狂潮(★★)7.有學者認為,甲午戰爭后,中國開始由“政策創新”轉向于“制度創新”。這里的“制度創新”開始于

A.戊戌變法B.辛亥革命C.五四運動D.國民革命(★★★)8.1923年,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一改過去“只問外交,不問政治”的傾向,明確提出“打倒國際帝國主義,打倒軍閥,建立自由獨立民主的國家,為青年學生的利益而奮斗,為被壓迫的民眾利益而奮斗”的政治主張。出現這一變化主要緣于()

A.民主、科學口號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C.三民主義思想D.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政策(★★★)9.晚清時期,戲園中的二樓“官坐”專為官宦士紳所設,一樓“散座”“池座”為普通百姓所設;清末民初,部分戲園開始實行提前售票、對號入座、男女合座。這反映了近代中國()

A.市民階層不斷壯大B.掀起發展實業熱潮C.出現平等的新風尚D.封建禮教徹底消亡(★)10.1953年,我國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集中主要力量發展()

A.農業B.重工業C.輕工業D.商業(★★)11.企業的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改變,這在世界上早就出現過,但采用這樣一種和平方法,使全國工商界都興高采烈來接受這種改變是史無前例的第一次。這種“和平方法”指的是()

A.贖買政策B.公私合營C.合作化D.集體化(★★★)12.中華民族在百余年艱苦卓絕的偉大復興歷程中,通過“中國新生”和“偉大轉折”實現了“站起來”和“富起來”。這個“偉大轉折”指的是()

A.抗日戰爭的勝利B.新中國的誕生C.三大改造完成D.十一屆三中全會(★★★)13.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會議是()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14.歐洲是較早有人類居住的地方,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下列文明成果屬于歐洲人民創造的是()①宙斯像②基督教③《十二銅表法》④帕特農神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5.1492年,一位航海家“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他認為是印度,并稱當地人為印第安人。他是()

A.迪亞士B.哥倫布C.麥哲倫D.達·伽馬(★★★)16.罪惡的三角貿易,使非洲喪失了近億的精壯勞力,造成了非洲的貧窮和落后,最早開始販賣黑人奴隸的是哪兩個國家()

A.葡萄牙、西班牙B.荷蘭、法國C.英國、法國D.葡萄牙、荷蘭(★★★)17.英國的“工廠最初是沿著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內地城鎮,工廠也增多”。出現這一變化的直接原因是()

A.珍妮機的發明B.工廠制度的誕生C.蒸汽機的普遍使用D.火車的運行(★★★★)18.這次改革以強兵和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為目標,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這次改革是()

A.彼得一世改革B.1861年農奴制改革C.十月革命D.二月革命(★★★)19.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決定戰后成立一個國際組織,以維護世界的和平和穩定。這個組織是()

A.國際聯盟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C.聯合國D.世界貿易組織(★★★)20.1991年,蘇聯解體,世界格局的發展趨勢是()

A.多極化B.全球化C.兩極格局D.分級化二、列舉題(★★★)21.根據提示寫出相應的歷史人物。(1)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是________。(2)創立元首制的羅馬帝國締造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3)俄國十月革命的領導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22.根據提示寫出相應的歷史信息。(1)戰國后期,為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奠定重要基礎的戰役是________________。(2)秦末農民戰爭中,一舉殲滅秦軍主力的決定性戰役是________________。(3)東漢末年,奠定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基礎的戰役是________________。(4)導致前秦統治瓦解、東晉解除來自北方威脅的戰役是________________。三、改錯題(★★)23.道家學派的創始墨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24.康熙帝賜予西藏宗教首領達賴五世“達賴喇嘛”的封號。(★)25.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長詩《神曲》。(★)26.耐用的白熾燈泡的發明者是美國的本茨。四、綜合題(★★★)27.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圖一秦朝行政管理系統示意圖材料二中國古代文明選拔官吏的制度,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為公御,可以參政的機會……這一制度對西方近代文官考試制度的形成產生了極大影響,有人稱它為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材料三宋代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幾乎在所有中國傳統科學技術領域都留下了好的記錄。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中,有三項完成于兩宋時期……為推動世界歷史進程和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楊寧一主編《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1)圖一所示制度是誰創立的?這個制度與西周時期的什么制度不同?(2)材料二內容涉及的是哪一選官制度?這一制度創立于哪一朝代?這一制度在哪一朝代被廢除?(3)材料三中“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中,有三項完成于兩宋時期”,這三項發明具體指什么?(★★★)28.近代化是世界各國發展的必由之路,其探索充滿艱辛,但艱辛孕育了新的發展,讓我們一起探索它的發展歷程。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李鴻章提出:“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材料二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材料三我們現在認定:“只有‘德先生’和‘賽先生’可以教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材料四青年學生,總是用他們滿腔熱血與辛勤汗水書寫著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1919年就有這樣一群學生,揭開了時代的序幕。(1)材料一中李鴻章的言論代表了清政府內哪一派別的主張?(2)這場革命以什么為指導思想?這場革命的歷史貢獻是什么?(3)寫出這次運動的兩位代表人物。(4)材料四描述的是一場怎樣的革命運動?(★★★)29.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材料二《聯合國家宣言》是對德、意、日國家作戰的第一個共同綱領性文件。材料三二次大戰剛結束,幾乎隨即便開始了東西方的冷戰。戰爭耗盡了各國國力,歐洲普遍衰落,只剩下美、蘇兩個超級大國。(1)圖一人物為了向塞爾維亞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亞檢閱軍隊被刺殺,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次戰爭的導火索是什么?戰爭爆發后,其戰場主要由哪個地區轉到非洲、亞洲等地?圖二事件的勝利有何意義?(2)材料二中《聯合國家宣言》是在哪一戰爭期間簽署的?它的簽署有何重大作用?(3)材料三中得知,“冷戰”開始的標志是什么?(★★★)30.改革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鄉邑大治。——《史記·商君列傳》材料二俄國的一位沙皇曾對莫斯科的貴族們坦言:“顯然,你們已經意識到了,現在的農奴制不可能一成不變。自上而下的廢除農奴制比等它被自下而上的廢除要好得多。”材料三它是農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轉折,也是中國現階段農村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在該制度中,農戶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按照合同自主地進行生產和經營。材料四我向你們,也向我自己發誓:“一定要向美國人民實行新政。”——羅斯福(1)材料一反映的這次改革是誰主持的?(2)材料二中的這位俄國沙皇是誰?這次改革使俄國走上哪一發展道路?(3)材料三是對什么政策的描述?(4)材料四中實行新政的背景是什么?“新政”的特點是什么?(★★★)31.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以下問題。【文字篇】【文學篇】

朝代體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A詩李白《靜夜思》宋朝詞蘇軾《赤壁懷古》元朝曲關漢卿《竇娥冤》明朝、清朝小說曹雪芹B【制度篇】到了唐朝時期,這個制度分為常舉和制舉兩種,武則天時創殿試和武舉。殿試的產生排除了一些,通過錢財考入進士的人,是完善這一制度的一項重大措施。唐玄宗時,詩賦成為主要的考試內容。【科技篇】培根說:“這三種東西曾經改變了整個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狀態,第一種在文學方面,第二種在戰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1)圖中文字統一后,使用的是什么字體?(2)將字母指代的內容填寫完整。(3)材料中的“第一種在文學方面”指宋朝的哪個發明家?哪一發明與“這三種東西”合稱“四大發明”?(4)成書于明朝,記述了中國當時先進科技的著作是什么?(5)20世紀70年代,解決了中國人吃飯問題的農業科學家是誰?(6)通過以上問題探究,請談談當代青年如何弘揚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五、簡答題(★★★)32.戰爭是殘酷的,我們需要反思戰爭,更需要重新認識戰爭帶來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以下問題。(1)1856年,英法兩國對中國發動了侵華戰爭,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請說出英法兩國發動戰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請說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2023年是九一八事變92周年。請說出日本蓄意發動的“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