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課+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大概念教學課件)2025學年高一歷史上冊教學課件(統編版2019)_第1頁
第26課+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大概念教學課件)2025學年高一歷史上冊教學課件(統編版2019)_第2頁
第26課+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大概念教學課件)2025學年高一歷史上冊教學課件(統編版2019)_第3頁
第26課+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大概念教學課件)2025學年高一歷史上冊教學課件(統編版2019)_第4頁
第26課+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大概念教學課件)2025學年高一歷史上冊教學課件(統編版2019)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

——毛澤東(1949.3西柏坡會議)建立新國家→概括指出建國初期如何建設一個新世界?鞏固新政權開創新外交確立新制度→19491956196619761978過渡時期全面建設十年文革兩年徘徊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新中國成立三大改造完成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結束①②③④第25課第26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現代史)發展線索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第26課成功的探索探索中的失誤發展曲折利津縣高級中學郭繼華大概念教學1.______________(1956.4.28):中共八大一、1956年正確的探索(1)主要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矛盾)(2)主要任務: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百花齊放: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百家爭鳴: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

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已基本完成,急需團結一切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給新時期的社會主義的發展和建設指明方向:“雙百方針”2.______________(1956.9):“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二、1958年探索中的失誤(三面紅旗)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整風運動反右派斗爭反右派斗爭擴大化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為了達到規定的鋼產量指標,號召全國上下一切部門為生產鋼“停車讓路”,于是以“小(小高爐),土(土法煉鋼)、群(群眾運動)”為特征的全民煉鋼運動迅速掀起。瞎指揮

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召開北戴河會議,確定一批工農業生產的高指標,決定1958年生產鋼1070萬噸,即比1957年的鋼產量翻一番,作為1958年實現“大躍進”的重要步驟。當時全國只生產400多萬噸鋼,要在后4個月完成700萬噸鋼,是極其艱巨的任務。①工業大躍進高指標思考1:大躍進具有哪些特點?與此同時,農業生產也提出了高指標,即糧食產量由1957年的3901億斤提高到7000億斤。致使農村不顧自然條件,片面要求深耕密植,深翻土地在1至2米左右。有的地區舉行爭取秋糧更大豐收誓師大會,采用“打擂臺”形式,由各鄉各社派人上臺,爭報高產。1958年7月開始,各地報刊連續登載糧食高產的浮夸報道。②農業大躍進高指標浮夸風瞎指揮思考1:大躍進具有哪些特點?肥豬賽大象,就是鼻子短;公社殺一口,足夠吃半年。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金橋。共產風人民公社化運動

“一大二公”、“一平二調”

“大”體現在公社的規模上,人民公社后,每社平均有5000戶,6000多畝土地和10000個左右的勞動力。

“公”體現在所有制和分配方面。社員原來的自留地和個人擁有的林木、牲畜等財產全部收歸公有(公有化程度高);分配上實行供給制和工資制相結合的制度(平均主義)

“平”體現在公社內部搞貧富拉平,平均分配的做法。

“調”是指縣委和公社兩級政府,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無償調走生產大隊及部分社員的私人物品財產。思考2:如何評價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②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對農村生產力造成極大的破壞。一遍哨子不買賬,二遍哨子伸頭望,三遍哨子慢慢晃。”熱熱鬧鬧的公社食堂松松垮垮的田間勞動者

①國民經濟比例失調,農業生產下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資源浪費等。環境破壞比例失調積極性下降自然災害中蘇交惡經濟困難三年困難時期1959-1961年在乞討的衣衫襤褸的孩子吃樹皮垃圾堆里找吃的

黨和人民面臨著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困難。許多地區因嚴重缺糧而相當普遍地發生浮腫病,不少省份農村非正常死亡人口急劇增加。由于出生率大幅度降低、死亡率顯著增高等原因,1960年全國總人口比上年減1000萬。……原本希望快一些讓人民群眾過上較好的日子,結果卻出現如此空前的災難。這是“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和“反右傾”斗爭造成的最嚴重的的后果和教訓。——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特點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共產風”“一大二公”、“一平二調”突出表現大煉鋼鐵、放高產衛星加大生產規模;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錯誤實質片面追求工農業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忽視經濟建設的客觀規律不切實際地提高公有化程度,生產關系變革超越生產力水平危害國民經濟比例失調,農業生產下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資源浪費。嚴重挫傷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阻礙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教訓經濟建設必須尊重客觀規律,國民經濟應協調發展生產關系變革必須與生產力相適應【拓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比較速度問題規模問題

“大躍進”屬于生產力范疇,根源在于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忽視了中國經濟落后的國情,盲目地追求經濟建設的高速度。思考3:“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的主要不同

人民公社化運動屬于生產關系的范疇,根源在于生產關系超越了生產力發展水平,超越了歷史發展階段,盲目擴大生產規模。

三、全面調整的1962至1965年1、“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1960)---糾正錯誤2、七千人大會總結經驗(1962年)---總結經驗

以此為起點,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開始從“大躍進”軌道轉入全面調整階段。3、“四個現代化目標”提出(1964年)---激發積極性四、最嚴重的挫折:“文化大革命”文革發動打倒一切周恩來主持工作批判極左思潮66年春夏69年4月71年9月72年75年76年9月76年10月67年初一月風暴全面奪權中共九大林彪反革命集團武裝政變鄧小平整頓工作經濟形勢好轉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1.文革的原因:毛澤東認為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現實危險,因此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想要發動文化大革命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2.文革的過程:②社會:社會秩序陷于混亂③經濟:造成巨大經濟損失④人權:基本人權遭到踐踏⑤文化:文藝事業遭到摧殘3.

“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四、最嚴重的挫折:“文化大革命”①政治:民主法治遭受破壞五、偉大建設成就(1949-1978)自主學習知識梳理工業科技國防農業教育醫衛外交事業精神面貌

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基礎建設)、三線建設原子彈、氫彈、中遠程彈道導彈、人造衛星(國防科技)興修水利、農田建設、培育良種、科學種田長足進步、蓬勃發展第二次建交高潮、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關系正常化、中日建交時代精神、代表人物領域主要成就工業科技農業文教衛生精神面貌外交從“一五”計劃開始逐步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大規模的三線建設不僅增強了國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業布局。中國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彈、氫彈,試制并成功發射了中遠程彈道導彈和人造衛星。興修水利、開展農田基本建設培育推廣良種、提倡科學種田,較大幅度地提高了糧食生產水平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教育事業取得長足進步,醫療衛生事業得到蓬勃發展;勞動者的整體素質有很大提高,全國經濟、文化建設等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大批地成長起來。形成了艱苦奮斗發奮圖強的時代精神;崇尚勞動、敬業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創新的勞模精神。涌現出一大批如王進喜、雷鋒、李四光、錢學森、鄧稼先等代表性人物。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打開了新的局面:迎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二次建交高潮,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大多數為發展中國家;1971年,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1972年中美關系正營化,中日建交。這些外交成就極大地改善了中國的安全環境,拓展了外交活動的舞臺。五、偉大的建設成就意義:在新中國歷史上具有開創性、奠基性的意義,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物質基礎、寶貴經驗和理論準備。意義:在新中國歷史上具有開創性、奠基性的意義,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物質基礎、寶貴經驗和理論準備。理論準備:其經驗教訓,深化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寶貴經驗:成功的探索,積累寶貴經驗。物質基礎:工業、農業、科技國防、文教衛生、外交等成就為國民經濟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特別是工業成就,使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開創性:開始擺脫蘇聯模式,獨立探索取得的成果。奠基性:為新時期社會主義各方面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針對之前)強調一個“新”字,即前所未有的新嘗試、新突破。(強調對以后的影響)最先的基礎三線建設,即20世紀60~70年代中國以加強國防為中心的戰略大后方建設,是國防建設和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線建設是自1964年起中國政府在中國中西部地區進行的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基本設施建設,也是中國經濟史上一次極大規模的工業遷移過程。其重點在西南、西北。

三線建設的發生背景是中蘇交惡以及美國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攻勢。

三線建設的實施,為增強我國國防實力,改善生產力布局以及中國中西部地區工業化做出了極大貢獻。但是也由于三線地區社會經濟落后,導致建設起來的企業單位在之后很長一段時期內經營發展都出現困難。三線地區三線建設是什么怎么做為什么怎么樣時間事件意義1971.41971.71972.21978.121979.1外交:中美關系正常化的主要過程中美正式建交中美關系實現正常化美國乒乓球隊訪華打開中美兩國交往的大門基辛格秘密訪華為尼克松訪華做準備尼克松總統訪華《中美聯合公報》結束長期敵對狀態,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美發表建交公報為建交提供法律基礎★探究:社會主義建設年代的時代精神是什么?★探究:社會主義建設年代的時代精神是什么?“鐵人”王進喜“解放軍好戰士”雷鋒“黨的好干部”焦裕祿“地質之光”李四光“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兩彈元勛”鄧稼先

艱苦奮斗、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