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西咸新區灃東上林學校中考模擬預測歷史試卷_第1頁
2024年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西咸新區灃東上林學校中考模擬預測歷史試卷_第2頁
2024年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西咸新區灃東上林學校中考模擬預測歷史試卷_第3頁
2024年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西咸新區灃東上林學校中考模擬預測歷史試卷_第4頁
2024年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西咸新區灃東上林學校中考模擬預測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西咸新區灃東上林學校中考模擬預測歷史試卷

一、選擇題(★★★)1.文物承載著燦爛文明,傳承著歷史文化。某學校開展“制作商周時期歷史文物模型”活動,可以參考的文物圖片是()

A.B.C.D.(★★★)2.元、明、清三個朝代在許多方面有著相似之處,主要表現為()①都實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②都曾經定都在北京③都結束分裂局面,實現了大一統④都是由少數民族貴族為主建立的全國性的政權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①②(★★★)3.中華民族的繁榮和發展離不開璀璨文化的進步。對下面四幅圖所示中國古代文化藝術表述正確的是()

A.①的作者是東漢末年的華佗,③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的史事B.①的作者是東漢末年的張仲景,④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C.②的作者是東晉時期的顧愷之,③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時期的史事D.②的作者是唐朝時期的閻立本,④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4.晚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下列關于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中英需協商核定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最早出現在《天津條約》B.《馬關條約》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列強得以開始向中國進行商品輸出C.《南京條約》規定西方享有最惠國待遇,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司法主權D.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使清政府徹底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5.1923年,梁啟超在《五十年中國文化概論》中說:“(辛亥)革命成功將近十年,所希望的漸漸都落空,漸漸有點廢然思返,覺得社會文化是整套的,要拿舊心理運用新制度,絕不可能,漸漸要求全人格的覺醒。“這段話主要揭示了()

A.戊戌變法思想啟蒙引發了辛亥革命B.袁世凱尊孔復古引發了戊戌變法C.列強侵華加劇引發了辛亥革命D.辛亥革命失敗教訓引發新文化運動(★★★)6.某場戰役的主要目標是破襲日軍交通線,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地內的日偽據點。這場戰役的影響是()

A.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B.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C.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D.是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軍隊主動對日作戰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7.觸摸歷史瞬間,感受豐功偉業。下列歷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題是()①1984年,鄧小平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②中葡澳門交接儀式③習近平同馬英九會晤

A.民族團結B.科技文化C.外交成就D.祖國統一(★★★)8.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廣泛參與多邊經濟、社會領域的活動,在環境、糧食、預防犯罪、禁毒、難民、婦女等全球性問題上發揮了積極作用。這表明中國()

A.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積極發展全方位外交C.堅持走的是和平崛起之路D.開展與鄰近國家的合作(★)9.歷史的長河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因此古代文明呈現多元化。有以農業為主的大河文明;也有以商業為主的海洋文明。下面的文明中屬于大河孕育的是①半坡文明②埃及文明③希臘文明④古巴比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14世紀中葉起,歐洲發生了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其被認為是“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下列對其描述正確的是()

A.使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與亞洲、非洲、美洲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B.發源于意大利——先驅是但丁——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實質是資產階級新文化運動C.中心在法國——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理性主義——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D.是科學的理論——是人民的理論——是實踐的理論——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11.下列選項中的史實與認識對應合理的是()

選項史實認識A1916年凡爾登戰役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B1944年諾曼底登陸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C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歐共體形成D1999年北約轟炸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霸權主義威脅世界和平

A.AB.BC.CD.D(★★★)12.若給下表中關于時事新聞的學習資料擬一個主題,下列選項中恰當的是()

學習主題國際要聞摘抄2020年9月,中國發布《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白皮書,介紹新時代中國軍隊維護世界和平的理念和行動。2023年8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舉行,主題是“金磚與非洲:深化伙伴關系,促進彼此增長,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強包容性多邊主義”。2023年10月,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A.經濟全球化B.世界多極化C.和平與發展D.科技與生活二、綜合題(★★★)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材料一圖A所示的皇帝采納______(人物)的“推恩”建議,削弱了諸侯王國的實力,從此中央大大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______(朝代)在西藏設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由宣政院直接統轄;圖B是明長城的示意圖,它東起鴨綠江邊、西至①______(地名);2世紀,______進入黃金時期,帝國的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了帝國的“內湖”。材料二我國較早形成了以大一統中央集權郡縣制為主體的治理模式,有歷史文化傳承因素,但根本原因是戰國以降封建地主制經濟發展的現實政治需要。歷代處理中央與地方關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妥善分配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并對地方官員實施監督;第二,處理好郡縣與分封的關系;第三,維護中央權威,保持政令暢通。——摘編自卜憲群《談我國歷史上的“大一統”思想與國家治理》(2)依據材料二,指出我國歷代處理中央與地方關系的主要表現。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一例清朝加強對西北地區管理的具體史實,并簡述鞏固西北邊疆的歷史意義。(3)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國古代國家統一與邊疆治理之間關系的認識。(★★★)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新航路開辟示意圖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不僅建立在歐洲工業革命和科學革命的基礎上,也建立在歐洲政治革命的基礎上。歐洲的霸權不僅在政治領域——以大殖民地帝國的形式——表現得很明顯,而且在經濟和文化領域也表現得很明顯。隨著權力的史無前例的集中,歐亞大陸的一個半島(西歐)已成為世界的中心。——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1)寫出材料一中沿④航線航行的航海家。依據材料一,指出19世紀歐洲處于怎樣的國際地位,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當時歐洲具有如此地位的原因。材料二

①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②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紡紗機,將它命名為“珍妮機”。

③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制造出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

④20世紀30年代,美國建設田納西水利工程。——據《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整理戰爭結束后,美國在1947年提出“馬歇爾計劃”。1950年,美國對亞洲和歐洲部分國家的軍事援助分別達到159.2百萬美元和918.1百萬美元。同年,英聯邦外長會議通過了援助南亞、東南亞國家以防止共產主義的計劃。與此同時,蘇聯也向中國和東歐國家提供援助,并與東歐國家建立經濟互助委員會。——摘編自丁韶彬《國際援助制度與發展治理》等(2)選取材料二中任意一個事件(用序號表示)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產生的背景和影響。依據材料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援助制度形成的原因。材料三當今國際社會力量對比發生深刻變化,西方國家在國際格局中的主導地位不斷削弱,新興市場國家和一大批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成為近代以來國際力量對比中最具革命性的變化,產生了參與全球治理的強大需求,西方的治理理念、體系和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新的國際格局和時代潮流。——摘編自張曉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3)依據材料三,說明“西方的治理理念、體系和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新的國際格局和時代潮流”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對于建立國際新秩序提出了怎樣的方案。(★★★)15.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百年奮斗,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一篇恢宏的史詩。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開展了一場相關歷史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堅定目標追尋夢想】材料一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并同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國民黨攜手合作,幫助國民黨完成改組,建立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掀起轟轟烈烈的大革命,給北洋軍閥反動統治以沉重打擊。——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共一大上海會址(1)材料一圖所示地址的相關會議明確黨的奮斗目標是什么?材料一中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是在哪次會議上首次提出的?“革命統一戰線”建立的標志是什么?指出國共第一次合作取得的主要成果。【百折不撓指明方向】材料二(中共七大)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大會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1925—1945年中國共產黨黨員數量變化示意圖(2)結合所學知識,對材料二圖中的“B時間段”中國共產黨黨員數量的變化作出合理解釋,并簡要說明該時段中國共產黨人從革命實踐中汲取的成功經驗。依據材料二,指出中共七大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的戰后的奮斗方向是什么。這一方向與中共一大的奮斗目標是什么關系?【民族獨立創新發展】材料三在黨的領導下,經過28年浴血奮戰,黨和人民推翻了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于1949年3月從這里(西柏坡)出發到北京建立起一個嶄新的中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摘編自魏四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建立起一個嶄新的中國”的標志性事件,并說明其中“新”的具體表現。請在圖中①②③三處任選其二補充關于改革開放的相關史實。【堅實步伐逐夢前行】材料四這一年的步伐,我們走得很堅實。……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加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