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蘇州市中考歷史考前押題卷(二)(考試時間:50分鐘,總分:50分)一、單項選擇題:共24題,每題1分,共24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英語單詞china年前,有個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燒制如圖所示精美的彩陶。他是A.元謀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2.把握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是歷史學習的基本要求。如示意圖反映出的階段特征是A.社會變革B.政權分立C.繁榮開放D.國家統一3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戰役A.赤壁之戰B.巨鹿之戰C.淝水之戰D.長平之戰4在海外華人的心里已經成為了一個夢回牽繞的向往。這主要體現了華夏民族A.尋根敬祖的傳統C.家族觀念的濃厚B.敬畏天命的意識D.愛國精神的延續5.龍門石窟的佛教造像藝術現存有北魏至唐朝時期的外國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裝飾紋樣或受其影響而融合改變的裝飾圖案。這反映了A.大河文明曙光出現C.多元文明交流互鑒B.雕塑藝術綿綿流長D.中原文化歷史悠久6.以下示意圖表現的是中國古代某一思想家的主張,這位思想家是A.B.C.D.1728年。期間,中國共產黨先后經歷了火燎原”是指A.19217月中國共產黨一大的召開C.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B.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D.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8.長征精神一直以來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斷進取。下列紅軍長征路線按照行程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中央革命根據地——遵義——金沙江——赤水河——吳起鎮B.中央革命根據地——金沙江——遵義——赤水河——吳起鎮C.中央革命根據地——遵義——赤水河——金沙江——吳起鎮D.中央革命根據地——赤水河——遵義——金沙江——吳起鎮9明,義和團運動A.完成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C.打退了列強對中國的侵略B.挽救了瀕臨崩潰的清政府D.顯示了中國人民偉大力量ABCD1984年新中國成立35的地點是A.河南安陽武官村C.安徽鳳陽小崗村B.陜西西安半坡村D.浙江余姚河姆渡村A.完全消滅封建剝削制度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B.進入社會主義社會D.捍衛了新生的政權A.鄧稼先B.楊利偉C.屠呦呦D.袁隆平媒介報道的事件是A.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B.中日正式建交C.中國首次以大國身份參加日內瓦會議D.尼克松訪華.下面是1957年我國經濟發展的部分統計數據表。這反映出我國21957年工業總產值704128.6%鋼產量535296%原煤產量1.3198.5%發電量193億千瓦時164%比1952年增長A.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C.建立了完整工業體系B.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D.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世紀中后期,美國南北戰爭中廢除了奴隸制,俄國亞歷山大二世廢除了農奴制,客觀上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這是因為都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A.先進生產技術C.自由的勞動力B.統一的國內市場D.原始積累.1771年,阿克萊特在曼徹斯特開辦了第一家水力紡紗廠,成為近代工廠的開端;1870形式都A.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需要C.推動了蒸汽時代的到來B.推動了世界市場初步形成D.適應了電氣化時代的需求19世紀下半葉開A.新技術、新發明多B.自然科學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C.科學超出了一國的范圍,規模更加廣泛D.許多科學發明都來源于工匠的實踐經驗這一變化表明法國大革命A.創建了民主共和政體C.推動了歐洲思想解放B.顛覆了君權神授觀念D.揭開了啟蒙運動序幕.閱讀圖表,造成這一時期石油產量發生變化的動力機器是A.蒸汽機B.電動機C.發電機D.內燃機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C.社會主義工業化政策B.新經濟政策D.農業集體化政策改革中小學課程,20803A.二戰后非軍事化管理的措施C.二戰后經濟發展迅速的根源B.重視科學技術和教育的發展D.經濟發展得到了美國的扶持2019年55G性的變化”包括①將世界各地聯結成一個整體③婦女的社會地位明顯提高②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生活空間④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9481950年,共有16個國家(基本為西歐國家)接受了美國100多億美元的援助,90%是贈予,10%的舉動。美國如此“慷慨”的原因是A.協助歐洲走上復興道路C.促進西歐經濟的復蘇B.控制西歐,遏制蘇聯D.形成西方防御體系二、材料題:共3題,共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敦煌壁畫材料二1959—1969年,在“絲綢之路”的我國境內發現了大批文物(漢時稱精絕)這個當時曾是南路食糧的管理屯田事務的機構。——晁福林《中國古代史》材料三——摘編自《早期海上絲綢之路》材料四2000多年前,我們的先輩篳路藍縷,穿越草原沙漠;我們的先輩揚帆遠航,穿越驚濤駭浪,書寫了人類發展進步的新篇章。……古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1)材料一中的壁畫反映的是漢武帝時期的什么場景?此次活動產生了怎樣的作用?2)依據材料二,概括漢代為保障“絲綢之路”暢通所采取的措施。43)依據材料三,分析西漢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特點。4價值。.19世紀以來,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屈辱與機遇并存的歷史,在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同時,探索近代的發展之路。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英之間,為什么會爆發這場戰爭?它將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呢?也許,英國議會在1840年4月的3天辯論,考驗幫助后人考查戰爭的根源。關于是否對中國開戰,看起來似乎是與兩種植物有關的貿易引起的。——《復興之路》解說詞材料二——《吳玉章回憶錄》材料三1840年以來,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短短年的時間,帝國主義用堅船利炮強加給中華民族的不平等條約,達到了多個。可謂民磨難中苦苦探索……中華歷經磨難而不亡,就在于這個民族精神脊梁沒有垮。——摘編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1)指出材料一所說的戰爭名稱。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兩種植物”名稱。2)指出材料二中描述的戰爭和條約名稱,并用相關內容說明“它使全中國都為之震動”的理由。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中國近代社會不同階層的仁人志士如何踐行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了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一致的反抗。——摘編自錢乘旦《15世紀以來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歷史考察》“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5——英國《權利法案》材料二權力,其余憲法未列明的權力都屬于各州或者人民。總統和議會議員都由選舉產生,均實行任期制。——摘編自美國1787年憲法材料三近代的民主制度,是在反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斗爭中孕育、發展起來的。英國通過17世紀革命,成功建立起符合當時本國國情的、具有本國特色的制度。美國人民在獨立戰形式的政治體制,但是,它們都屬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民主政治。1)根據材料一,簡要說明英國國王權力的變化。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787年憲法體現的主要原則,并指出美國的政體。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近代西方民主制度認識。.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一戰發生前的18701913少新的領導者來維護基本秩序。1914年秋,正當一個又一個歐洲國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材料二6一戰前的歐洲一戰后的歐洲材料三外交上的巨大勝利,這對美國勢力的迅速擴張具有重大影響。——摘編自義務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寧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設計初步(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阿拉善職業技術學院《土力學地基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河南省鄭州市鄭中學國際學校2025屆七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
- 貴州省畢節地區名校2025屆七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湖北警官學院《高層建筑結構》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海南科技職業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營口職業技術學院《琴法基礎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文本細讀在w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基于教師教學的視角
- 虛擬品牌社區中感知支持對顧客價值共創行為影響的研究
- ESA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 棉印染清潔生產審核報告
- 板鞋競速競賽規則
- GB 6722-2014爆破安全規程
- 校企合作項目立項申請表(模板)
- 六旋翼無人機的設計(畢業設計)
- 假貨鑒定報告
- 藝術概論:第八章綜合藝術
- 云南省臨滄市各縣區鄉鎮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及行政區劃代碼
- 新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全冊知識點總結(課堂筆記)
- DB13T 5519.7-2022 軌道交通AFC系統線網技術要求 第7部分:數據接口
- 駐戈壁某部隊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