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茂名市2009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_第1頁
廣東省茂名市2009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_第2頁
廣東省茂名市2009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_第3頁
廣東省茂名市2009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_第4頁
廣東省茂名市2009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茂名市2009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一、選擇題要求: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1.下列關于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說法,正確的是:A.春秋戰國時期,實行均田制B.秦朝時期,實行屯田制C.隋唐時期,實行均田制D.宋朝時期,實行屯田制2.下列關于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說法,正確的是:A.春秋戰國時期,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B.秦漢時期,經濟重心在長江流域C.隋唐時期,經濟重心在珠江流域D.宋元時期,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3.下列關于中國古代文化成就的說法,正確的是:A.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史記》B.秦漢時期,出現了《漢書》C.隋唐時期,出現了《資治通鑒》D.宋元時期,出現了《三國演義》4.下列關于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說法,正確的是:A.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九章算術》B.秦漢時期,出現了《黃帝內經》C.隋唐時期,出現了《本草綱目》D.宋元時期,出現了《天工開物》5.下列關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說法,正確的是:A.春秋戰國時期,實行分封制B.秦漢時期,實行郡縣制C.隋唐時期,實行科舉制D.宋元時期,實行行省制二、非選擇題要求:根據題目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完整地回答問題。6.簡述中國古代農業發展歷程,并分析其特點。7.分析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原因及其對經濟的影響。8.結合所學知識,論述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及其原因。四、材料分析題要求: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唐朝時期,科舉制度逐漸完善,形成了進士、明經、明法等科目。進士科成為最重要的科目,考試內容以詩賦為主。材料二:宋代,科舉制度進一步發展,增設了武舉、制舉等科目。同時,考試內容更加注重實用,增加了經義、策論等科目。(1)分析唐朝科舉制度的特點及其影響。(2)比較唐朝和宋代科舉制度的異同。(3)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科舉制度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的作用。五、論述題要求:根據所學知識,論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特點及其影響。(1)闡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2)分析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3)探討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文化特點。(4)結合所學知識,評價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利弊。六、綜合題要求: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明朝時期,倭寇侵擾我國沿海地區,明朝政府派遣戚繼光等人進行抗倭。材料二:清朝時期,沙俄侵擾我國東北地區,康熙帝組織雅克薩之戰,最終簽訂《尼布楚條約》。(1)分析明朝和清朝抗倭、抗俄的原因。(2)比較明朝和清朝抗倭、抗俄的異同。(3)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明清時期我國民族關系的特點。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選擇題1.C解析思路:均田制是隋唐時期實行的土地制度,通過分配土地給農民,實現土地的平均分配。A選項春秋戰國時期實行的是井田制,B選項秦朝實行的是均田制,但不是主要的土地制度,D選項宋朝實行的是官田制,與題目不符。2.D解析思路: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經歷了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再到珠江流域的轉移。A選項春秋戰國時期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B選項秦漢時期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C選項隋唐時期經濟重心在長江流域,D選項宋元時期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與題目不符。3.C解析思路:《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所著,是中國古代一部紀傳體通史。A選項《史記》是西漢司馬遷所著,B選項《漢書》是東漢班固所著,D選項《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羅貫中所著,與題目不符。4.B解析思路:《黃帝內經》是中國古代醫學著作,成書于秦漢時期。A選項《九章算術》是東漢數學家所著,C選項《本草綱目》是明代李時中所著,D選項《天工開物》是明代宋應星所著,與題目不符。5.B解析思路:郡縣制是秦漢時期實行的政治制度,通過設立郡縣來管理地方。A選項分封制是春秋戰國時期實行的制度,C選項科舉制是隋唐時期實行的選拔官員的制度,D選項行省制是元朝時期實行的制度,與題目不符。二、非選擇題6.答案略解析思路:中國古代農業發展歷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原始農業階段、奴隸社會農業階段、封建社會農業階段。特點包括:農業技術逐漸進步,農業生產力不斷提高,農業經濟成為國家經濟的基礎。7.答案略解析思路: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原因包括: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手工業技術不斷進步,市場需求擴大。手工業對經濟的影響包括: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8.答案略解析思路: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包括:注重實用性,重視經驗總結,缺乏系統理論。原因包括:封建社會的穩定為科技發展提供了條件,儒家思想的影響使科技發展服務于社會需要。四、材料分析題(1)答案略解析思路:唐朝科舉制度的特點是:考試內容以詩賦為主,進士科成為最重要的科目。影響包括:選拔了優秀人才,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加強了中央集權。(2)答案略解析思路:唐朝和宋代科舉制度的異同:相同點在于都是選拔官員的制度,不同點在于考試內容、科目設置等方面有所不同。(3)答案略解析思路:科舉制度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的作用包括:選拔人才,穩定社會秩序,促進文化繁榮。五、論述題(1)答案略解析思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特點是地主階級占有大量土地,農民階級依附于地主階級。(2)答案略解析思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包括:皇帝制度、官僚制度、科舉制度等。(3)答案略解析思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文化特點包括:儒家思想的主導地位,重視道德教化,強調等級秩序。(4)答案略解析思路:評價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利弊,可以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進行分析。六、綜合題(1)答案略解析思路:明朝和清朝抗倭、抗俄的原因包括:外敵入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