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35.240.01
L70
DB4201
武漢市地方標準
DB4201/T573-2018
智慧社區服務管理信息化技術規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smartcommunityservicemanagementinformation
2018-12-28發布2019-01-28實施
武漢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DB4201/T573-2018
目次
前言...................................................................................III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2
4縮略語................................................................................3
5上下文環境............................................................................3
6技術框架..............................................................................4
7門戶與渠道............................................................................5
8應用..................................................................................7
9支撐服務..............................................................................8
10業務流程.............................................................................9
11數據................................................................................10
12接口................................................................................15
13基礎設施............................................................................15
14信息安全............................................................................15
附錄A(資料性附錄)數據采集流程.......................................................17
附錄B(資料性附錄)通用數據元.........................................................18
附錄C(規范性附錄)社區基本信息數據元.................................................19
附錄D(規范性附錄)社區組織管理數據元.................................................33
附錄E(規范性附錄)社區自治業務數據元.................................................40
附錄F(規范性附錄)社區政務服務數據元.................................................43
附錄G(資料性附錄)代碼集.............................................................68
II
DB4201/T573-2018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由武漢市民政局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武漢市民政局、武漢市標準化研究院、武漢力龍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孫國武、桂麗霞、黃勇、向小雪、王鵬、魏正。
III
DB4201/T573-2018
智慧社區服務管理信息化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智慧社區服務管理信息化(以下簡稱社區信息化)的上下文環境、技術框架、門戶
與渠道、應用、支撐服務、業務流程、數據、接口、基礎設施及信息安全。
本標準適用于武漢市智慧社區服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2260-200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GB/T2261.1-2003個人基本信息分類與代碼第1部分:人的性別代碼
GB/T2261.2-2003個人基本信息分類與代碼第2部分:婚姻狀況代碼
GB/T2261.5-2003個人基本信息分類與代碼第5部分:港澳臺僑屬代碼
GB3304-1991中國各民族名稱的羅馬字母拼寫法和代碼
GB/T4658-2006學歷代碼
GB/T4761-2008家庭關系代碼
GB4762-1984政治面貌代碼
GB/T7027-2002信息分類和編碼的基本原則與方法
GB/T10113-2003分類與編碼通用術語
GB11643-1999公民身份號碼
GB/T19487電子政務業務流程設計方法通用規范
GB/T19668信息化工程監理規范
GB/T20269-2006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安全管理要求
GB/T20270-2006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基礎安全技術要求
GB/T20271-2006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通用安全技術要求
GB/T20272-2006信息安全技術操作系統安全技術要求
GB/T20273-2006信息安全技術數據庫管理系統安全技術要求
GB/T20647社區服務指南
GB/T20916中文辦公軟件文檔格式規范
GB/T21064電子政務系統總體設計要求
GB/T25069-2010信息安全技術術語
GB/T29855-2013社區信息化術語
GB/T29865社區基礎數據元
GB/T35273-2017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
MZ/T012-2004民政業務數據共享與交換
GA214-2004常住人口管理信息規范
1
DB4201/T573-2018
GA/T517-2004常用證件代碼
DB4201/T479-2015武漢市空間管理基礎網格編碼規范
DB4201/T535-2017“云端武漢”政務服務系統接口技術規范
DB4201/T536.1-2017“云端武漢”政務數據資源目錄體系與數據交換技術規范第1部分:數據
資源目錄體系
DB4201/T536.2-2017“云端武漢”政務數據資源目錄體系與數據交換技術規范第2部分:數據
共享交換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社區信息化communityinformationization
應用信息化技術,對社區范圍及與之相關的服務和管理信息進行開發和利用的過程。
[GB/T29855-2013,定義2.5]
3.2
條strip
由各類市級業務部門分別建立的一種自上而下的管理體制,通過這種體制,自上而下地建立各自
的業務信息系統,并最終將業務應用延伸下發到社區層面。
3.3
塊block
以地方行政機關或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統管的某一區域全部的行政行為的一種描述。
3.4
編碼coding
給事物或概念賦予代碼的過程。
[GB/T10113-2003,定義2.2.1]
3.5
代碼code
表示特定事物或概念的一個或一組字符。
[GB/T10113-2003,定義2.2.5]
3.6
代碼表codetable
編碼對象集和代碼元素集的映射關系列表。
[GB/T10113-2003,定義2.2.8]
2
DB4201/T573-2018
3.7
蠕蟲worm
一種獨立程序,它可通過信息系統或計算機網絡進行自身傳播,從而造成惡意占用可用資源等損
害。
[GB/T25069-2010,定義2.1.26]
3.8
入侵intrusion
對一網絡或系統的未經授權的訪問,即對系統的有意無意的未經授權的訪問(包括針對信息的惡
意活動)。
[GB/T25069-2010,定義2.1.27]
3.9
攻擊attack
在信息系統中,對系統或信息進行破壞、泄露、變更或使其喪失功能的嘗試(包括竊取數據)。
[GB/T25069-2010,定義8]
3.10
審計audit
對記錄或行為進行獨立的檢查,以確保能與既定的控制措施、策略和操作程序相符合,同時給出
在控制措施、策略或程序方面的修改建議。
4縮略語
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
DTD:文檔類型定義(DocumnetTypeDefinition)
LDAP:輕量目錄訪問協議(LightweightDirectoryAccessProtocol)
PKI:公鑰基礎設施(PublicKeyInfrastructure)
SOA: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
XML:可擴展標記語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
OCR:光學字符識別(OpticalCharacterRecognition)
URL:統一資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
TCP/IP: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
XSS:跨站腳本攻擊(Cross-SiteScript)
5上下文環境
社區信息化應使社區通過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提供一體化的服務和管理,其上下文環境如圖1所示。
3
DB4201/T573-2018
注冊
全市政務信息資源目錄服務
市級政務信息資源交換平臺
目錄查詢信息交換信息交換目錄查詢
社區基礎數據庫
市級
公民信息庫
社區
市服務人其
門戶民口人殘綜流他
網站政計社聯治管新流動人口庫
社區綜合管理與服務編全市目錄
業生業業業業增
……目內容信息庫
務業務務務務業
信息化平臺系務系系系系務戶籍人口庫
區區級統系統統統統系
(縣)門戶統統
組織機構代碼庫
街道街道
(鄉鎮)門戶
行政區劃代碼庫
人口
OA民政人社殘聯綜治流管……其他
計生
城鄉社區
(建制村)社區門戶網站
數據采集業務服務
對象:常住人口流動人口樓院房屋公共設施駐社區單位社區組織……地理信息
圖1上下文環境
6技術框架
社區信息化總體技術框架模型從技術角度給出社區信息化的基本邏輯結構如圖2所示,由基礎設施
層、數據層、支撐服務層、應用層、門戶與渠道層等層次組成,法律法規與標準化體系、信息安全體
系貫穿于上述各層中:
a)基礎設施層主要包括為各類社區信息化應用提供必要的網絡基礎環境、可靠的信息傳輸服務
通道、通信手段以及社區信息化所需設備、各種軟硬件產品;
b)數據層通過定義數據模型,實現數據組織、存儲和管理,為支持各類社區應用包括基于社區
的內部業務、面向社區的行政性和市場性業務提供所需的基礎通用和各類專用數據資源;
c)支撐服務層連接社區應用和各類數據資源,組織和整合各類數據、組件和服務,為上層應用
系統的搭建和運行提供支撐服務;
d)應用層是指構建在支撐服務層之上的各類社區信息化應用,通過一定的渠道和界面提供各類
社區服務和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基于社區的內部業務和面向社區的行政性、市場性業務;
e)門戶與渠道層提供統一的用戶界面,對信息和應用實現統一訪問入口和集中展現,支持用戶
通過各種訪問渠道獲取服務;
f)法律法規與標準化體系、信息安全體系提供社區信息化系統穩定安全運行的保障。
4
DB4201/T573-2018
領導、政府機關、社會公眾、企事業單位、特殊群體及各類組織
個人電腦、手機、電話等訪問渠道
門戶
與渠
道層
政務內網門戶政務外網門戶互聯網門戶
法
信
律
社區內應用縱向應用橫向應用綜合應用
應
法
用息
層
社區綜合管理與服務
規(內部業務、行政性業務、市場性業務)
安
與
支領域應用支撐服務
標撐
服全
務基礎支
共享交換服務構件服務安全服務
準層撐服務
體
化
數
體據基礎數據主題數據業務數據元數據
層系
系
基礎系統運行軟硬件環境
設施
電子公用無線數據
層局域網互聯網
政務網電話網通信網
圖2總體技術框架
7門戶與渠道
7.1概述
用戶通過門戶和其他訪問渠道獲取社區信息化服務。
7.2門戶
門戶提供統一的用戶界面,對信息和應用實現統一訪問入口和集中展現,支持用戶獲取個性化服
務,包括互聯網門戶、政務外網門戶和政務內網門戶:
a)互聯網門戶{包括市級社區服務門戶網站、區(縣)級門戶、街道(鄉鎮)門戶以及社區門戶
網站。其中,市級社區服務門戶網站是全市所轄社區門戶網站群的統一入口,集中展現部署
在互聯網上社區服務管理的重要信息和應用}其功能應滿足以下要求:
5
DB4201/T573-2018
1)應圍繞社區服務對象的需求,梳理組織社區政務公開、網上辦事、公眾參與等服務內容,
提供個性化服務;
2)應提供用戶管理、運行監控、服務受理、辦理狀態查詢、辦理結果反饋、服務投訴等功
能,支撐社區服務與管理整合;
3)社區門戶網站應與街道(鄉鎮)門戶對接,街道(鄉鎮)門戶應與區(縣)級門戶對接,
區(縣)級門戶應與市級社區服務門戶網站對接,實現網站互聯互通、信息交互和服務
整合;
4)應通過信息報送、欄目共建、數據庫對接等方式,做好網站的信息保障;
5)應按照一點受理、抄告相關、限時反饋的模式,實現網上辦事統一入口受理;
6)其他公共及商業服務網站經核準后可實現與社區服務網站的對接,面向社區提供服務。
b)政務外網門戶(提供市級社區服務管理機構部署在政務外網上的社區服務與管理信息資源目
錄、社區服務與管理信息資源和跨部門、跨層級應用系統的統一入口和集中展現)其功能應
滿足以下要求:
1)應依托市級統一的共享交換平臺,整合各類社區服務與管理信息資源目錄、社區服務與
管理信息資源、應用系統等,為各級領導和社區工作人員提供資源共享、業務協同、決
策支持等服務;
2)應提供用戶管理、單點登錄、內容管理、個性化定制、查詢檢索、目錄導航、服務導航、
運行監控等功能,支撐服務的整合與導航;
3)應提供部署在政務外網上的各類綜合性、跨部門應用的統一入口,并利用數字證書,實
現單點登錄,以充分利用已有資源、促進資源整合和業務協同。
c)政務內網門戶
在符合安全和保密要求的條件下,為政務內網上各應用系統提供統一入口。
7.3訪問渠道
訪問渠道的技術要求可以包括:
a)社區服務機構可通過社區服務站、辦事服務大廳、信息亭、二維碼門牌等渠道為用戶提供社
區信息化服務;
b)社區信息化系統宜支持用戶通過個人電腦、手機、平板、電話、數字電視等終端設備獲取社
區信息化服務;
c)可通過專用網關等方式實現呼叫中心、廣電媒體、移動服務平臺與門戶網站的信息交互。
7.4技術框架
社區信息門戶的技術框架如圖3所示:
a)通過移動端和PC端等多種方式為用戶提供完整統一的操作界面,統一通過接入控制模塊接入
到社區信息門戶;
b)用戶訪問須通過安全控制模塊實現統一的身份認證和權限控制,具體應根據公民本人、塊上
的工作人員、條上的部門工作人員、各級領導等角色制定統一的安全訪問策略;
c)通過Portlet將現有的應用系統內容集成到社區信息門戶里,并通過Portlet服務器統一管
理。
6
DB4201/T573-2018
接入控制
應用
用戶
目錄系統首頁
認證
管理LDAP
系統數據庫
個性化權限
內容管理事務處理應用協作
設置管理PKI
政府部門業務應用門戶集成接口
(Portlet服務器)
PortletPortletPortletPortletPortletPortlet
勞動與人口流動人口
民政其他
新系統社會保計生服務管理
系統系統
障系統系統系統
圖3社區信息門戶技術框架
8應用
8.1概述
社區服務管理部門利用支撐服務層提供的各種服務和管理功能搭建社區應用層,包括社區內應用、
縱向應用、橫向應用和綜合應用。
8.2基本要求
8.2.1應根據業務分布情況和應用模式等選擇集中式、分布式、集中與分布相結合的應用系統架構。
8.2.2系統設計宜遵循SOA架構,支持組件化模型。
8.2.3應開展業務模型的分析和設計,提煉社區服務與管理的公共業務組件。
8.2.4應重用支撐服務層所提供的通用組件和服務。
8.2.5部署在局域網或政務外網上的各類社區服務與管理應用系統應統一入口,部署在互聯網的應用
應在市級社區服務門戶網站實現統一入口。
8.2.6應結合應用需求和信息特征通過以下或其他方式滿足各級應用的信息共享需求:
a)通過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
b)提供數據庫接口或數據訪問接口;
c)提供數據批量導入導出。
8.2.7社區服務管理業務系統的業務流程設計應符合GB/T19487的要求。
7
DB4201/T573-2018
8.2.8社區辦公自動化應用應符合GB/T20916的要求。
8.2.9應開展業務梳理和數據梳理,明確社區各條線系統業務協同和數據關聯關系。
8.2.10應開展需求分析和總體設計,符合GB/T21064、GB/T19487的要求。
8.2.11應開展信息化工程監理,符合GB/T19668的要求。
8.2.12應開展智慧平安小區創建,符合智慧平安小區系統功能要求。
8.3社區內應用
社區內應用是支撐單個社區內部依職能開展業務活動的應用,應支持社區內部的信息共享和數據
整合,可根據業務需求、業務系統架構采用集中數據庫、數據庫同步、數據庫訪問接口、共享交換平
臺等方式實現。
8.4縱向應用
縱向應用是支撐單個政務部門以及下屬各級部門依職能開展面向社區的行政性業務活動的應用,
應充分考慮并滿足各條線政務部門依職能開展業務和提供服務的需要,應充分共享社區基層采集與更
新的數據,避免重復采集。
8.5橫向應用
橫向應用是支撐某一部門與同一層級的其他多個政務部門依職能開展面向社區的行政性業務活動
的應用,應充分考慮并滿足相關部門業務協同的需要,應通過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與各政務部
門應用共享交換信息。
8.6綜合應用
綜合應用是指支撐多個層級、多個政務部門依職能開展面向社區的行政性業務活動以及各類社會
組織開展面向社區的市場性業務活動的應用,應同時滿足8.4和8.5的要求。
9支撐服務
9.1概述
支撐服務層連接應用和各類數據資源,組織和整合各類數據、組件和服務,為上層應用系統的搭
建和運行提供支撐服務,包括基礎支撐服務和領域應用支撐服務。
9.2基本要求
9.2.1應遵循SOA架構,采用XML、WebServices等技術。
9.2.2應具備靈活適應能力,支持通過調整配置快速部署運行。
9.2.3應具備容錯與快速故障恢復能力。
9.2.4應支持多種操作系統平臺,支持在國內外主流軟硬件平臺上部署運行。
9.2.5應根據應用需求,按照國家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確定安全等級,并配備與安全等級相適應的安全
防護措施,具備與安全等級相應的迅速恢復能力。
9.3基礎支撐服務
9.3.1信息資源共享交換服務
8
DB4201/T573-2018
社區信息資源共享交換服務應符合DB4201/T535-2017、DB4201/T536.1-2017和
DB4201/T536.2-2017的要求。
9.3.2構件管理服務
構件管理服務對通用構件進行管理,為各類社區應用系統提供可復用的功能構件,如表單管理、
查詢檢索、統計分析等基礎構件和公文管理、檔案管理、內容管理等業務構件,以支撐業務處理流程
和服務的共享。
9.3.3安全服務
安全服務主要提供審計、加密、完整性、身份鑒別、訪問控制等基礎安全服務,為社區應用系統
運行與服務提供統一的安全支撐。
9.4領域應用支撐服務
領域應用支撐服務依托基礎支撐服務,封裝特定業務應用領域的共性功能和特征,提供可擴展、
可定制、可復用的業務組件和服務,其功能應滿足以下要求:
a)應根據領域業務模型的分析設計,提煉業務領域通用組件;
b)應具備服務整合功能,為上層應用提供粗粒度的服務,并將封裝后的粗粒度構件和服務進行
注冊,實行統一管理;
c)應充分利用社區信息資源共享交換服務、構件管理服務和安全服務提供的公共組件和服務實
現。
10業務流程
業務流程由圖形符號、業務流程圖和業務流程描述組成。
10.1圖形符號
圖形符號表如表1所示。
表1圖形符號表
圖形符號符號名稱說明
開始業務流程的開始。
結束業務流程的終結。
業務流程環節業務流程中的活動
判定條件業務流程流轉的判斷條件
9
DB4201/T573-2018
表1(續)
圖形符號符號名稱說明
文檔業務流程中角色之間交互的文檔
狀態轉移業務流程不同活動之間的狀態轉移
在業務流程圖中,根據不同角色的職責劃分的一組活
泳道
動。
10.2業務流程圖
業務流程圖主要用于描述不同角色之間的業務協作關系。業務流程圖主要體現以下方面內容:
a)參加活動的角色主體;
b)角色為完成其職責而執行的關鍵活動或角色之間發生的事件;
c)伴隨事件活動交互的業務信息。
d)確保業務流程的活動鏈一環緊扣一環,業務流程不中斷;
e)每個業務流程圖應完成一項明確目的的業務目標。
10.3業務流程圖描述
業務流程圖的詳細描述采用表格的形式描述以下主要內容:
a)明確參與業務流程圖中業務環節;
b)明確參與業務環節的角色;
c)明確業務環節中角色之間交互的業務文書;
d)明確業務環節中交互的主要業務信息;
e)明確業務環節完成的衡量指標。
10.4業務流程圖示例
業務流程圖示例見附錄A。
11數據
11.1概述
數據層通過定義數據模型,實現數據組織、存儲和管理,為支撐服務層和應用層提供數據服務。
11.2數據采集
10
DB4201/T573-2018
11.2.1采集來源
社區信息化中采集數據應來源于:
a)通過社區工作人員采集的數據:社區工作人員通過武漢市社會服務與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基礎
信息采集包括標準地址、實有人口、實有房屋、實有單位數據等;
b)來自條線系統的外部數據:通過數據采集和信息交換平臺從其他系統中獲取,如就業信息、
低保信息等。
11.2.2采集規則如下:
a)基于GB/T29865、GA214等標準中列舉的數據項進行擴充;
b)以GB/T20647中規范的社區在組織開展社區居民自治活動中所涉及的社區服務與管理內容為
主要編寫對象,采集社區服務管理信息化所需必要的信息;
c)所有數據項原則上都應源于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各種專業鑒定機構出具的證明文件,其他單位
或個人提供的非權威、非規范數據元素不應列為采集對象;
d)采集的指定數據項應滿足當前全市推廣的約定成熟的數據采集標準,如對武漢市智慧平安小
區建設數據標準中的周界防護、視頻監控等功能模塊的數據標準進行規范,確保數據采集即
標準、入庫即可用;
e)其他業務系統需要的基礎數據與武漢市社會服務與管理信息系統對接獲取;
f)采集的數據項應是可以在基層社區服務和管理機構采集得到、使用得上的數據,不必包含所
有業務辦理過程中產生的附加業務信息;
g)數據項的說明原則上依據國家或部門頒布的相關規范、政策文件或約定俗成的規定編寫,規
定了數據項的組成、定義或使用語境;
h)數據項類型分為規范數據和非規范數據。規范數據是指有確切來源或證明文件的數據,應從
指定的確切數據來源采集;非規范數據是指社區管理過程中產生并記錄的沒有確切來源的數
據,需要社區工作人員進行人工錄入;
i)數據項是否為必選項,應依據該數據項在社區信息化中是否為必需數據、能否由社區工作人
員采集得到判定;
j)采集方式:可采用三種方式進行數據采集,如表2所示。
表2三種數據采集方式
序號數據采集方式實現特點
在系統內部,初期集中人工錄入大量紙質保存的
1人工錄入通過社區工作人員手動錄入數據
歷史檔案數據,以及日常工作中信息輸入和更新
在系統內部,針對大量固定格式的紙質材料,通
過OCR等專門定制的掃描、識別技術完成自動采
2自動采集通過掃描、識別等技術加上部分人工校對
集;針對具有條碼、射頻等數碼特征的信息,通
過專門定制的采集設備和軟件完成自動采集
跨系統之間,依據雙方商定的協議通過數據采集
3外部采集從其他應用系統中采集所需的數據
程序把一個系統的數據采集到社區基礎數據庫
11.2.3采集流程
數據采集流程圖見附錄B。具體采集流程如下:
11
DB4201/T573-2018
——相關政府部門向街道或所轄社區提出數據采集要求;
——系統管理人員根據數據采集要求類型做不同處理,常規性的數據采集固化為常規采集任務,
作為街道系統常用功能,臨時性數據采集任務由系統管理人員使用街道系統定制功能臨時采集;
——街道及所轄社區工作人員根據要求進行數據采集;
——采集的數據通過數據交換或導出等方式提供給相關部門。
11.3數據元
11.3.1描述方法
數據元由屬性來描述和規范。數據元描述用到的11個基本屬性如表3所示。縱列“約束”表示:在
數據元目錄中,一個屬性是“必選(M)”、“條件選(C)”還是“可選(O)”。關于這些屬性的說
明見11.3.2。
表3數據元屬性
數據元屬性名稱約束
中文名稱M
英文短名M
同義名稱O
語境C
說明M
數據類型M
表示格式M
值域O
計量單位O
備注O
版本O
11.3.2描述規則
中文名稱
賦予數據元的單個或多個中文字詞的指稱。
英文短名
數據元的英文縮寫名稱。本部分的數據元的英文短名遵循如下命名規則:
a)英文短名在本標準范圍內必須唯一;
b)對存在于國際或行業領域的慣用英文縮寫,盡量采用該英文縮寫;
c)英文短名應由構成數據元名稱的各個成分(即對象類詞、特性詞、表示詞和相關限定詞)
的英文單詞轉化而來;
d)英文短名可以使用英文單詞的全拼、縮寫詞、縮略詞或其他的截斷表示法。這些表示法
盡量與常人的認知一致,最好不要引起歧義;
e)英文短名應采用UCC風格,即組成字段名的每一個單詞的首字母均大寫,其他字母均小
寫,如“項目名稱”中各個成分的英文單詞為“Project”和“Name”,截斷后組合為“ProName”;
f)英文短名不應包括任何空格、破折號、下劃線或分隔符等;
g)英文短名不應使用復數形式的英文單詞,除非該單詞本身就是復數形式,如“Goods”;
12
DB4201/T573-2018
h)英文短名長度不超過30字節。
注:在系統設計、開發和數據庫建設中,英文短名可等同于字段名。
同義名稱
與給定名稱有區別但表示相同的數據元概念的單字或多字的指稱。
注1:在確定的應用環境中,同義名稱常常是熟悉的名稱。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要使用屬性“語境”來指明這個
環境。
注2:假如有更多的同義名稱存在,則屬性“同義名稱”與“語境”應當作為一對屬性來規定。
語境
對使用和產生名稱(或同義名稱)的語境或應用規程的指明或描述。
注1:對于屬性“同義名稱”的每一次出現來說,本屬性都是必選的。
注2:當屬性“中文名稱”存在于一個信息交換過程中時,本屬性是必選的。
說明
對數據元含義的解釋說明。
數據類型
表示數據元值的不同值的集合。本部分中數據元值使用的數據類型如表4所示。
表4數據類型表示
表示符數據類型說明
可以包含漢字、字母字符、數字字符(不進行數學運算)和符號等。
C字符型
(默認GB2312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
N數值型用“0”到“9”數字形式表示的數值(包括整型數和實型數),可進行數學運算。
D日期型采用GB/T7408中規定的YYYYMMDD格式
DT日期時間型采用GB/T7408中規定的YYYYMMDDhhmmss格式
T時間型采用GB/T7408中規定的hhmmss格式
B布爾型有兩個且只有兩個表明條件的值,采用Y/N表示。
BY二進制流圖象、音頻、WAN、RM、AVI、MPEG等二進制流文件格式。
表示格式
用字符串表示數據元值的格式。本部分中數據元值表示格式中使用的字符含義如表5所示。
13
DB4201/T573-2018
表5表示格式中使用的字符含義表
數據類型字符含義
CGB2312中的字符,包括中文字符、字母字符、數字字符等
字符型C6固定6個字符(一個字母、數字占一個字符;一個漢字占2個字符)
C..6最長6個字符(一個字母、數字占一個字符;一個漢字占2個字符)
N數值型
N6固定長度為6位數字,即6位數字的整型數。
數值型
最大長度為6位的十進制小數格式(包括小數點和小數點后面的數字),小數
N6,2
點后保留2位數字。如:123.45、12.34。
“YYYY”表示年份,“MM”表示月份,“DD”表示日期。如2006年3月7日,應
日期型YYYYMMDD
表示為20060307。
“hh”表示時,“mm”表示分,“ss”表示秒。如2006年3月7日12時12分12
日期時間型YYYYMMDDhhmmss
秒應表示為20060307121212。
值域
根據相應屬性中所規定的表示形式、格式、數據類型而決定的數據元的允許實例表示的集合。
該集合可以根據名稱、引用來源、實例表達的枚舉,或者根據實例生成規則來規定。
注:當數據元的允許值是編碼表示的枚舉形式時,每一個數據元值及其實例都應當成對表示。
計量單位
屬于數值型的數據元值的計量單位。
0備注
數據元的注釋。
1版本
在一個注冊機構內的一系列逐漸完善的數據元規范中某個數據元規范發布的標識。
注1:當對屬性進行了更新,并且這種更新滿足注冊機構制定的新版本的維護規則時,則本屬性就是必選。
注2:由于本部分是首次制定,本部分發布后,規定目錄中的所有數據元版本都為1.0版,并作為默認值予以缺省。
注3:當數據元的語義或各項屬性值發生較大變化時,可以根據需要賦予該數據元一個新的版本號。
11.3.3數據元規范
數據元規范見附錄C至附錄G。
11.4代碼
11.4.1編碼規則
應為每個業務信息的編碼預留一定的擴展空間,以適應智慧社區服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與發展的需
要。
11.4.2編碼方法
編碼方法應符合以下要求:
14
DB4201/T573-2018
——應依據GB/T7027-2002的編碼原則與方法,采用阿拉伯數字編碼;
——應采用統一的數字編碼。代碼取值均為一位數時,將9作為其他或未說明項;取值均為兩位數、
三位數、四位數等時,將99,999,9999等如此類推作為其他或未說明項預留,所有代碼從1開始編碼;
——數據項應參照各級主管部門已下發的相關政策文件、各類統計分析報表、調查問卷等文檔,
依照代碼對象的產生時間先后、使用(出現)頻率由高到低、重要程度由高到低等順序編寫。對于沒有
順序規則的代碼對象按照其首字母順序排列。涉及級別的代碼,按照其級別由高到低的順序排列。
11.4.3代碼集
智慧社區服務管理信息化涉及的代碼在代碼集中進行規定。代碼集見附錄H。
12接口
智慧社區服務管理信息化接口應符合DB4201/T536.2-2017的要求。
13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層包括社區局域網、電子政務網、互聯網、公用電話網、無線數據通信網、傳感設備、
地址門牌等支撐社區服務管理信息化應用的網絡以及系統運行環境:
a)社區直接面向公眾(個人或組織)提供服務或行使職能的業務系統,應承載在互聯網上;
b)其他面向社區的政務部門內或政務部門間的業務系統,為便于信息安全或信息共享,應承載
在電子政務網上;
c)以各區的電子政務網絡為基礎,與公安網絡進行對接,接入公安的視頻資源、數據資源等,
為創建平安社區打下基礎;
d)社區電子政務網應納入區電子政務機房統一管理,方便進行數據交換;
e)公用電話網主要用于通過撥號接入呼叫中心或熱線電話等情況;
f)無線數據通信網主要用于移動辦公或移動執法等;
g)傳感設備包括攝像頭、紅外、微波、生物磁場感應、煙感等,實現智慧社區、平安小區等功
能;
h)在小區大門、樓棟門、單元門、入戶門設置地址二維碼門牌和房屋二維碼標識;
i)系統運行環境為上層應用的搭建和運行提供所需設備和軟硬件運行環境。
14信息安全
14.1安全要求
智慧社區服務管理信息安全包括個人信息安全、網絡基礎安全、操作系統安全、應用系統安全和
數據庫管理系統安全。
14.2個人信息安全
應符合GB/T35273-2017的要求。
14.3網絡基礎安全
應符合GB/T20270-2006的要求。
15
DB4201/T573-2018
14.4操作系統安全
應符合GB/T20272-2006的要求。
14.5應用系統安全
應符合GB/T20269-2006和GB/T20271-2006的要求。
14.6數據庫操作系統安全
應符合GB/T20273-2006的要求。
16
DB4201/T573-2018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數據采集流程
A.1數據采集流程
數據采集流程見圖A.1。
數據采集流程
政府部門平臺管理員街道工作人員
判斷信息
提出數據采集要求常規性
采集類型
臨時性
定制臨時采集任務執行臨時采集任務執行常規采集任務
使用采集的數據交換數據/導出數據
圖A.1數據采集流程圖
17
DB4201/T573-2018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通用數據元
B.1通用數據元
通用數據元見表B.1。
表B.1通用數據元
中文名稱英文短名同義名稱語境說明數據類型表示格式值域計量單位備注版本
特定日歷日期的標識,由年、月、日等組合表示,如成
立日期、出生日期、死亡日期、戶籍遷入日期、初婚日
期、最近婚變日期、參加工作日期、關系產生日期、關
系結束日期、進駐社區日期、工商注冊日期、有效期開
日期Date日期通用日期型YYYYMMDD
始、有效期結束、本屆成立日期、任職開始日期、任職
結束日期、選舉日期、取得證書日期、培訓日期、獎勵
日期、服務時間、登記備案日期、報到日期、發布日期、
實施日期、活動日期、公開日期、訴求日期等
年份Year年份通用建成年份、考核年度字符型C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南京六校聯合體2024~2025學年高一下冊期末調研數學試題學生卷
- 2024~2025學年重慶七年級下冊期末數學試題
- 家用紡織品市場合作模式與品牌價值評估合作考核試卷
- 印刷行業金融風險預防與應急響應機制研究考核試卷
- 信托公司治理與客戶關系管理策略考核試卷
- 冷藏儲存要求考核試卷
- 產品標識與追溯系統考核試卷
- 危險化學品儲存場所安全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完善研究考核試卷
- 出租車行業法規中的反壟斷與競爭法規變化考核試卷
- 2025年中國POS板數據監測報告
- 巖棉產品生產工藝的優化與成本控制
- 顯示屏幕抗反光技術研究-洞察分析
- 地磅及地磅房施工方案
- 16S518雨水口標準圖集
- T-CECA-G 0307-2024 數字化碳管理平臺 建設評價指南
- 《建立特種設備“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專題培訓
- 侘寂風設計元素解析
- 《破產重整》課件
- 提高治療室物品放置規范率
- 2024年河南省中等職業教化技能大賽汽車運用與修理類競賽方案
- 《經皮椎弓根內固定》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