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支架預拱度設置依據匯報人:XXX(職務/職稱)2025-06-27工程預拱度基本概念規范與標準依據結構設計理論依據材料性能影響因素荷載組合分析依據施工工藝參數匹配監測與控制方法目錄典型案例參數參考安全系數與余量設置有限元仿真驗證特殊環境應對措施經濟性優化策略質量驗收標準體系未來技術發展趨勢目錄工程預拱度基本概念01預拱度的定義與作用原理抵消荷載撓度的關鍵技術動態平衡設計理念保證結構尺寸精確性預拱度是為抵消梁、拱、桁架等結構在荷載作用下產生的撓度,施工時預先設置的與位移方向相反的校正量,確保竣工后結構線形符合設計要求。通過反向預設變形量,消除自重、活載及混凝土收縮徐變引起的長期變形影響,避免出現下撓超標或線形不平順問題。體現"以預變形補償實際變形"的工程思維,需綜合考慮彈性變形、塑性變形及環境因素的綜合作用。包含支架彈性壓縮變形(立桿/橫桿變形)、非彈性變形(節點間隙、基底沉降)及結構自重撓度三部分,需按規范進行分項系數修正。對于混凝土結構,需額外計入收縮徐變引起的長期變形(通常按瞬時變形的2-3倍計算),采用分階段調整預拱度策略。支架預拱度設置是結構變形控制的核心環節,需通過精確計算各類變形疊加值實現主動調控。變形組成分析預拱度最大值位于跨中,按二次拋物線或直線分布至兩端零點,其曲線形態需與結構力學響應特性匹配。荷載-變形耦合效應時變特性考量支架預拱度與結構變形關系大跨度橋梁施工現澆箱梁支架須設置跨徑1/1000~1/500的預拱度,跨中值按恒載+1/2活載撓度計算,懸臂施工時還需疊加懸挑端豎向位移補償量鋼桁架橋梁采用工廠預拼裝反拱技術,通過胎架強制變形實現桿件下弦預設拱度,消除焊接變形影響高層建筑模板體系樓板模板按跨度1.5‰~3‰設置起拱,考慮混凝土早期塑性沉降及支撐體系壓縮變形核心筒液壓爬模系統實施動態預拱,每爬升3層需復核一次累計變形值,采用可調式支撐頭補償偏差特殊結構工程大跨空間鋼結構施工時,采用基于BIM的預變形分析技術,對網架節點坐標進行逆向調整預制節段拼裝橋梁通過"制造線形"與"成橋線形"的差異設計實現預拱,節段轉角偏差控制在0.1°以內橋梁/建筑領域應用場景規范與標準依據02國家橋梁施工規范相關條款彈性變形計算要求《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3650-2020)第6.5.4條明確規定,預拱度需包含支架彈性變形(Δ1)、梁體彈性撓度(Δ2)及設計預留值(Δ3),其中支架彈性變形需通過材料力學公式(如Δ1=σL/E)精確計算,確保施工期變形可控。荷載組合標準預壓試驗規定規范要求預拱度計算需綜合考慮結構自重(恒載)和1/2汽車荷載頻遇值(活載)的疊加效應,即δ=δ_g+0.5δ_q,并沿跨徑按二次拋物線分配,跨中最大、支座處為零。施工前需進行1.1倍梁體自重+施工荷載的預壓試驗,消除非彈性變形(如支架節點間隙、地基壓實沉降),實測彈性變形值作為預拱度設置依據。123公路/鐵路行業技術標準要求撓度限值控制動態荷載影響材料與工藝差異公路橋梁按《公路橋規》規定,當恒載+活載撓度超過跨徑1/1600時需設預拱度,鐵路橋梁則依據《鐵路橋涵設計規范》(TB10002)采用更嚴格的1/2000限值,確保行車平順性。公路橋梁多采用滿堂支架現澆,需重點計算鋼管支架壓縮變形(如碗扣架彈性模量取值);鐵路橋梁因動載要求高,需額外考慮軌道平順性對預拱度分布的修正。鐵路橋梁需計入列車沖擊系數(1+μ)對活載撓度的放大效應,預拱度公式調整為δ=δ_g+0.5(1+μ)δ_q,以應對高頻振動引起的附加變形。國際通用預拱度設置準則比對歐盟標準要求預拱度包含永久荷載撓度(δ_g)和準永久值活載撓度(ψ2δ_q),其中ψ2為0.3~0.6的環境系數,較中國規范更注重長期徐變影響。歐洲規范(EN1992)美國規范采用荷載系數法,預拱度=1.0δ_g+0.5δ_LL(活載),并強制要求考慮施工階段溫差變形(ΔT)的疊加,尤其適用于鋼-混組合梁橋。美國AASHTOLRFD日本標準額外納入混凝土收縮應變(ε_cs)計算,預拱度公式擴展為δ=δ_g+0.7δ_q+ε_cs·L2/8h,強調材料時變特性的精確建模。日本道路橋示方書結構設計理論依據03彈性模量應用對于碗扣架等組合支架體系,需考慮節點間隙引起的附加變形,通過等效剛度法將局部壓陷變形轉化為當量彈性模量進行修正計算,一般取理論值的1.2-1.5倍系數。組合結構變形疊加地基彈性沉降計算采用分層總和法計算處理后的地基彈性沉降,依據地質勘察報告的壓縮模量Es,按Δ=∑(σzΔhi/Es)公式逐層計算,其中σz為附加應力分布,Δhi為各土層厚度。根據材料力學公式Δ=σL/E計算支架桿件彈性變形,其中σ為桿件應力(考慮自重+施工荷載),L為桿件自由長度,E為鋼材彈性模量(通常取2.06×10?MPa),需對支架立桿、橫桿等主要承力構件分別計算后疊加。材料力學彈性變形計算梁體撓度理論公式推導簡支梁基本公式跨中撓度Δ=5qL?/(384EI),其中q為均布荷載(含梁體自重+模板重+施工荷載),L為計算跨徑,EI為梁體抗彎剛度,混凝土彈性模量需按28d齡期取值并考慮0.85折減系數。連續梁影響線法對于多跨連續梁,需采用彎矩分配法或有限元軟件計算最不利荷載組合下的撓度曲線,重點考慮中支點負彎矩區與跨中正彎矩區的變形協調關系。收縮徐變修正按《公路鋼筋混凝土規范》JTG3362-2018附錄F,混凝土長期撓度應乘以(1+φ)系數,φ為徐變系數(通常取2.0-3.0),收縮應變取20×10??~40×10??。瞬時損失補償考慮張拉階段錨具變形ΔL=Σ(ΔaEp/Lp)和管道摩擦損失Δσ=σcon(1-e?(μθ+kx)),需在預拱度中預留相應補償值,其中μ為摩擦系數(金屬波紋管取0.2-0.25),k為偏差系數(0.0015/m)。預應力損失補償原理長期損失預留針對混凝土收縮徐變和鋼束松弛引起的損失(約占總預應力的15%-20%),按規范公式Δfp,c+s+r=0.9Epεcs(t)+0.8Epσpcφ(t)/Ec+0.3Δfp,r計算,并在跨中預拱度中增加5-10mm補償量。反拱控制預應力梁需計算有效預應力產生的反拱值Δ=∫(MpM/EI)dx,與自重撓度疊加后可能出現上拱現象,此時預拱度設置應取凈值并考慮二期恒載的影響。材料性能影響因素04混凝土徐變與收縮特性齡期影響早期混凝土徐變速率快,預拱度設置需考慮加載時混凝土的齡期及強度發展規律。03混凝土硬化過程中水分蒸發導致的體積收縮,需結合環境濕度與構件尺寸計算預拱值。02收縮變形徐變效應長期荷載作用下混凝土的持續變形需通過預拱度補償,避免結構后期下撓超限。01鋼材彈性模量取值依據鋼材彈性模量通常取2.06×10?MPa,但需考慮溫度波動(如冬季施工)及高應力狀態下的非線性變形,對支架鋼管或型鋼的彈性壓縮量進行動態修正。標準值修正焊接節點折減殘余應力影響焊接鋼支架的節點剛度可能低于母材,需引入0.7~0.9的折減系數計算等效彈性模量,確保預拱度涵蓋接頭變形影響。冷彎或熱軋鋼材存在的殘余應力會降低有效剛度,設計時需參照《鋼結構設計標準》增加10%~15%的彈性變形補償量。模板支撐體系剛度要求組合剛度計算多層模板支撐體系(如木枋+鋼支架)需按串聯彈簧模型計算綜合剛度,考慮各層材料的彈性模量、截面慣性矩及連接間隙,避免局部剛度突變導致預拱度分配不均。接縫壓縮控制模板拼縫處的非彈性變形約占總支座沉降的20%,需通過預壓試驗測定壓縮量,并在預拱度中單獨疊加該值。動態荷載響應泵送混凝土沖擊荷載可能引發模板瞬時振動,要求支撐體系剛度滿足頻率避讓要求,防止共振放大撓度,必要時采用有限元時程分析校核。荷載組合分析依據05恒載(包括梁體自重、橋面鋪裝等永久荷載)產生的撓度占總預拱度的60%-70%,需通過材料密度和截面尺寸精確計算其長期變形影響。例如混凝土徐變效應會使恒載撓度隨時間增長20%-30%。恒載與活載作用比例結構自重主導效應活載(車輛、人群等可變荷載)按頻遇值取50%計入預拱度,因其具有瞬時性和不連續性。規范要求對汽車荷載采用車道荷載模型,并考慮橫向分布系數和沖擊系數修正。活載動態分配原則最終預拱度值=恒載全值撓度+1/2活載撓度,兩者比例通常控制在1.5:1~2:1范圍內,確保結構在運營期的線形平順度誤差不超過L/1600(L為跨徑)。組合效應疊加方法施工臨時荷載計算標準模板支架體系荷載荷載分項系數取值混凝土澆筑沖擊荷載包括模板自重(≥1.5kN/m2)、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與澆筑速度正相關)、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2.5kN/m2),需按最不利布置進行荷載組合,彈性變形量應控制在跨徑的1/1000以內。采用傾倒混凝土時的動力系數1.2-1.4,對支架立桿穩定性驗算時需疊加考慮水平風荷載(基本風壓×體型系數)和偏心彎矩影響。永久荷載分項系數取1.35,可變荷載取1.4,重要性系數根據結構等級取0.9-1.1,確保施工階段承載力極限狀態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雙控。風致振動控制對于跨徑>50m的支架,需計算脈動風壓引起的共振效應,采用Davenport譜分析橫向風振,預拱度附加值按0.5%-1%跨徑預留,并設置抗風纜索系統。風振/溫度附加荷載考量溫度梯度影響日照溫差導致的非均勻變形需計算頂底板溫差效應(規范取5℃-15℃),預拱度調整量Δ=α·ΔT·L2/8h(α為線膨脹系數,h為梁高),鋼支架與混凝土結構的溫差變形需同步協調。季節溫差補償年溫差變化引起的收縮徐變附加量,需依據當地極端溫度差(通常取30℃-40℃)計算等效荷載,并在支架搭設時預設反向位移補償值。施工工藝參數匹配06彈性變形計算針對支架搭設過程中桿件接頭擠壓、卸落裝置壓縮等不可恢復變形,需通過預壓試驗實測數據修正,通常按支架高度的0.5%~1%預留非彈性變形值。非彈性變形補償地基沉降預估對軟弱地基需進行承載力驗算,結合地質勘探報告預測沉降量,若采用樁基礎則需計入樁身彈性壓縮及持力層變形,沉降量一般控制在10mm以內。根據支架材料的彈性模量和荷載分布,通過有限元分析或經驗公式計算支架在靜載、活載作用下的彈性壓縮量,需考慮鋼管接頭間隙、碗扣節點松動等微觀變形因素。支架搭設階段變形預測混凝土澆筑順序影響分析箱梁澆筑時若采用分層分段工藝,需計算各層混凝土自重對支架的階段性荷載增量,避免局部超載導致支架失穩,預拱度分配需與澆筑順序同步調整。分層澆筑效應不對稱荷載控制時間依賴性變形懸臂澆筑或單側加載時,需驗算支架橫向穩定性,預拱度設置應包含橫向偏載引起的撓度差值,通常通過增加橫向剪刀撐剛度平衡變形。考慮混凝土初凝前塑性沉降及終凝后收縮徐變影響,預拱度需疊加0.2%~0.3%跨度的時變撓度補償值。分段施工預拱度疊加計算多階段變形累積活載預拱度分離溫度梯度修正對連續梁分段施工(如懸臂法),需累計各節段張拉、混凝土齡期差異引起的撓度,采用"倒退分析法"逐段修正預拱度曲線,確保合龍精度。日照溫差導致的梁體上下緣溫差變形(約5~10℃)需納入計算,按線性分布模型修正跨中預拱度,溫差較大地區預留2~3mm補償量。汽車荷載撓度按1/2靜活載計算,與恒載預拱度采用二次拋物線分步疊加,跨中最大值取L/800~L/600(L為跨徑),支點處歸零。監測與控制方法07實時變形監測技術應用高精度數據采集采用TCD-YB型電阻應變采集儀與TCYL壓力傳感器,實現支架應力、位移的毫米級實時監測,確保數據可靠性。自動化預警系統三維可視化分析通過無線傳輸將數據同步至分析平臺,設置變形閾值自動觸發聲光報警,避免超限變形風險。結合BIM模型動態顯示變形趨勢,輔助施工人員快速定位高風險區域。123規范操作流程是保障測量精度的核心,需嚴格遵循儀器標定、環境校準與數據復核三原則。每日使用前需進行基線校準,全站儀棱鏡常數誤差控制在±1mm內,激光測距儀溫度補償功能必須開啟。儀器標定要求避免強光直射或振動干擾,風速超過6級時暫停測量,溫差較大時需增加頻次校準。環境適應性調整同一測點需通過全站儀極坐標法與激光測距儀兩次獨立測量,偏差大于2mm需重新采集。數據交叉驗證激光測距儀/全站儀使用規范動態調整機制實施流程監測數據每小時上傳至項目管理終端,技術負責人需在30分鐘內完成彈性變形與設計值的對比分析。建立分級響應機制:變形量超預估值10%時啟動局部加固,超20%時全線停工并召開專家論證會。數據反饋與決策鏈根據實測彈性變形值(Δ1)與梁體撓度(Δ2),按線性插值法調整支架頂托高度,修正公式:ΔH=Δ1+0.7Δ2。預應力混凝土橋梁需額外考慮張拉后的反拱效應,修正值需疊加設計反拱曲線(Δ3)的50%~80%。預拱度修正操作典型案例參數參考08跨江大橋預拱度設置實例彈性變形控制某長江大橋主跨采用C60混凝土箱梁,支架高度達40米,彈性變形計算采用σL/E公式(σ=35MPa,L=12m,E=3.45×10?MPa),單根立桿壓縮量達12.2mm,總預拱度設置中彈性變形占比達58%。徐變補償措施針對大體積混凝土特性,采用28天齡期徐變系數2.8,通過三維有限元時程分析,在跨中額外增加15mm徐變預拱度,占設計值的8.3%。溫度梯度修正鋼支架體系考慮晝夜溫差18℃影響,按線膨脹系數12×10^-6/℃計算,跨度120m區段設置7mm溫度補償拱度,采用早晚分時段澆筑控制變形。城市高架橋施工經驗數據標準跨徑參數地基處理標準活載影響系數某城市高架30m標準跨徑現澆箱梁,盤扣支架立桿間距0.9×0.6m,預壓實測彈性變形均值9.5mm(范圍8-12mm),非彈性變形通過120%荷載預壓消除3-5mm間隙沉降。施工荷載組合考慮2.5kPa人員設備+4.0kPa振搗荷載,導致支架跨中撓度增加13%,在預拱度設置時采用1.15倍放大系數進行修正。軟土地區采用1.5m厚碎石換填+20cmC20混凝土墊層,經預壓后地基彈性沉降控制在5mm內,預拱度設置時單獨列出2mm地基補償值。非對稱預拱設置結合預應力鋼束張拉順序(先縱向后豎向),在支架預拱度中預留5mm反向位移,采用BIM模型模擬分階段變形,確保成橋線形符合設計。預應力耦合補償空間效應處理針對拱肋空間扭轉特性,建立局部坐標系計算各控制點預拱值,最大差異處達22mm,采用可調頂托系統實現毫米級精度調節。某異形拱橋支架采用分段預拱策略,拱腳段按12‰設置反拱,拱頂段按15mm/m設置正拱,通過全站儀實時監測調整模板標高偏差至±3mm內。特殊結構(如拱橋)調整方案安全系數與余量設置09設計安全等級對應參數結構重要性系數根據《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D60),橋梁結構安全等級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對應的結構重要性系數分別為1.1、1.0、0.9。預拱度計算時需乘以該系數,確保重要橋梁的冗余度更高。荷載組合系數材料強度折減系數考慮永久荷載、可變荷載及偶然荷載的組合效應,如汽車荷載頻遇值取0.7,人群荷載取0.4,預拱度需綜合不同工況下的最不利組合結果。混凝土和鋼筋的設計強度需按規范折減(如混凝土γc=1.25,鋼筋γs=1.1),預拱度計算中需反映材料實際承載能力的保守估值。123施工誤差允許范圍標準模板高程允許偏差±5mm,軸線偏位≤10mm,預拱度設置需覆蓋此類施工誤差,防止累計偏差導致線形失控。模板安裝偏差支架沉降限值預應力張拉誤差支架基礎非彈性沉降應控制在L/1000(L為跨徑)以內,預拱度需額外增加2-3mm補償量以應對實測沉降超限風險。預應力筋位置偏差≤5mm,張拉力誤差±5%,預拱度需考慮由此引起的附加撓度修正值。突發工況應急預留策略針對瞬時風速超設計值(如8級風)工況,預拱度需增加0.5%-1%跨徑的臨時調整量,以抵消風振引起的支架擺動變形。風荷載動態響應泵送混凝土沖擊荷載可能超預期20%,預拱度計算中應納入1.2倍動載系數,并在跨中區域預留10-15mm動態補償空間。混凝土澆筑突變液壓頂升系統失效時,支架可能局部下沉,需在關鍵節點預設5-8mm的機械補償裝置位移量,確保體系穩定性。設備故障冗余有限元仿真驗證10采用ANSYS或MIDAS軟件建立支架-梁體耦合模型,需精確模擬鋼管連接節點、地基彈簧約束等細節,確保剛度矩陣與實際工況一致。例如,碗扣架立桿采用BEAM188單元,橫桿采用LINK8單元,地基采用COMBIN14彈簧單元模擬彈性變形。ANSYS/MIDAS建模分析方法精細化建模根據施工階段劃分荷載工況,包括支架自重(D1)、混凝土濕重(D2)、施工活載(L1)及風載(W1),按規范JTG/T3650-2020進行1.2D+1.4L的組合計算,并考慮預應力張拉順序的影響。荷載工況組合約束地基底部全部自由度,支架頂部與梁體采用MPC多點約束連接,模擬現澆混凝土的協同變形行為,同時設置5%的初始缺陷以考慮施工誤差。邊界條件設定參數敏感性模擬實驗彈性模量影響分析荷載分布變異地基剛度敏感性通過調整鋼管彈性模量(1.8×10^5MPa~2.1×10^5MPa)進行參數化掃描,發現每10%的模量變化會導致支架撓度差異約3.2%,需實測材料參數后修正模型。對比不同地基系數(50MPa/m~200MPa/m)下的沉降曲線,當地基系數低于80MPa/m時,跨中預拱度需額外增加15%~20%以補償差異沉降。模擬混凝土澆筑不均勻工況(一側超載10%),結果顯示支架扭矩效應顯著,需在預拱度設置時增加橫向坡度0.5%~1%防止積水。計算結果與實際監測對比在支架跨中、1/4跨、支座處布置位移傳感器,測點間距不大于3m,同步采集預壓(120%設計荷載)和澆筑階段的實時變形數據。測點布置原則數據修正方法預警閾值設定當仿真值與實測值偏差超過15%時,采用反分析法調整模型參數,如將節點剛度折減系數從0.85降至0.7以匹配實測非線性變形特征。建立±5mm的變形容許偏差帶,若連續3個測點超出閾值,立即啟動支架加固預案,并重新計算預拱度調整值。特殊環境應對措施11軟土地基預拱度修正方案地基加固處理采用換填法(如砂石置換)、深層攪拌樁或預壓法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沉降量,預拱度計算時需根據加固后的壓縮模量重新驗算彈性變形值。分層沉降監測增設過渡區布設沉降觀測點并分階段加載監測,根據實測數據動態調整預拱度曲線,軟土地區建議預壓時間延長至穩定沉降速率≤1mm/天。在支架與軟土地基接觸面鋪設鋼板或混凝土墊層分散應力,計算時需額外計入墊層壓縮量(通常取3-5mm)。123鋼材在-20℃環境下收縮量約0.012%/℃,需在預拱度計算中疊加溫度變形Δ=α·L·Δt(α為線膨脹系數,L為跨度,Δt為晝夜溫差)。高寒地區溫度變形補償材料低溫收縮系數修正采用低溫專用密封膠填充碗扣節點,減少冷縮引起的非彈性變形,經驗值取2-3mm/跨。節點間隙控制保證入模溫度≥10℃,采用蓄熱法養護避免早期凍脹變形,預拱度需增加1.5倍溫差引起的撓度值。混凝土澆筑溫控跨海工程鹽霧腐蝕防護鍍鋅層厚度≥86μm時,預拱度計算需考慮涂層壓縮變形(約0.2-0.5mm/連接節點)。防腐涂層附加厚度關鍵受力桿件采用304不銹鋼,其彈性模量較碳鋼低3%,撓度計算時應按E=1.93×10?MPa修正。不銹鋼構件替換根據潮位變化設置可調式支座,每日監測氯離子侵蝕導致的剛度退化,預拱度每周調整幅度不超過設計值的5%。潮差區動態調整經濟性優化策略12材料成本與精度平衡根據橋梁不同部位的受力特點,采用不同規格的支架材料(如主跨采用高強度鋼管,次要部位選用普通碗扣架),在保證結構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材料成本。分級選材策略預拱度計算精度控制模板系統優化通過有限元軟件進行精細化建模分析,避免過度保守設計導致材料浪費,同時確保預拱度設置誤差控制在規范允許的±5mm范圍內。采用可調式鋼模板配合木模板的混合體系,在關鍵受力區域使用高精度鋼模,非關鍵區域使用經濟型木模,實現成本與施工質量的平衡。設計標準化連接節點的盤扣支架系統,通過調整立桿間距和橫桿步距適應不同跨徑橋梁,周轉使用率可提升至80%以上。重復利用支架調整方案模塊化支架體系建立支架預壓數據庫,對同類地質條件、相同支架形式的項目,經專家論證后可部分采用歷史預壓數據,減少重復預壓次數。預壓數據復用技術在支架頂托安裝電子位移傳感器,配合BIM模型實現預拱度數字化調整,單項目可節省人工調整工時約30%。智能標高調節系統工期壓縮與質量保障分段預壓同步施工冬季施工保障措施自動化監測技術將橋梁劃分為若干施工段,采用"預壓-澆筑"流水作業,通過合理安排預壓加載順序,縮短總工期15%-20%。部署無線應變計和全站儀監測系統,實時反饋支架變形數據,實現預拱度動態調整,避免返工造成的工期延誤。采用電伴熱模板和支架保溫罩,保證混凝土在5℃以上環境養護,確保低溫條件下預拱度設置精度不受影響。質量驗收標準體系13預拱度允許偏差范圍跨中最大允許偏差根據《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3650-2020)規定,跨中預拱度實測值與設計值的偏差不得超過±10mm,且需保證梁體線形平順過渡,避免出現突變或折角。分段接縫處偏差控制整體線形合格率要求相鄰節段預拱度高差應控制在±5mm以內,確保預應力連續梁的彎矩零點附近接縫平齊,防止因錯臺導致應力集中。全橋預拱度測點合格率需達到95%以上,關鍵控制點(如1/4跨、3/4跨)必須100%合格,不合格點需進行二次調校直至達標。123終驗收測量方法流程采用0.5秒級全站儀按10m間距布設測點,測量箱梁底板及翼緣板特征點三維坐標,與設計預拱度曲線進行比對分析,數據采集需在溫度穩定的清晨時段完成。全站儀三維坐標法水準儀高程閉合測量激光掃描復核使用DS05級精密水準儀沿梁體縱向每5m設站,形成閉合環線測量高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車輛股權轉讓與改裝升級服務合同
- 出租車司機聘用及服務質量保障合同
- 項目中止后采購合同數量變更及取消協議
- 老妖精咨詢工程師課件
- 美術紅色文化課件設計
- 安全生產方針五要素
- 物業消防工作計劃
- 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及處罰條例
- 水電安全操作規程
- 安全生產提升活動總結
- 小學科學學科建設方案
- 四川省達州市2024年數學八年級下冊期末聯考試題含解析
- 創維電視電子說明書
- (2024年)污水處理設備培訓方案
- 外貿專業知識培訓
- 環保法規與政策培訓
- 2024年湖南開放大學《商務談判實務》課程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ERAS與圍手術期護理
- 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法規)試題
- 藥店風險管理和安全防控
- 貴陽市南明區2024年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統考試題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