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能源發電企業生產指標管理辦法_第1頁
2025新能源發電企業生產指標管理辦法_第2頁
2025新能源發電企業生產指標管理辦法_第3頁
2025新能源發電企業生產指標管理辦法_第4頁
2025新能源發電企業生產指標管理辦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新能源發電企業生產指標管理辦法2025目錄TOC\o"1-3"\h\u20855第一章總則 725646第二章職責 823109第三章考核 84479第四章附則 929382附件1.XXXX集團有限公司風電企業生產指標體系 932702附件1 1013657XXXX集團有限公司風電企業 1029233生產指標體系 102339一、總則 1026763二、生產指標體系 1030603三、生產指標釋義 11135891.風資源指標 1197971.1平均風速 12227821.2最大風速 12253201.3平均空氣密度 13232.電量指標 13215562.1發電量 14326522.2計劃發電量完成率 15180242.3利用小時 1559812.4上網電量 16295242.5電網棄風電量 16298562.6電網棄風率 17276702.7設計應發電量 1789182.8實際應發電量 17147512.9場外受累損失電量 18196692.10可控應發電量 18129122.11可控應發電量完成率 18292062.12輸變電設備計劃停運損失電量 19141302.13輸變電設備非計劃停運損失電量 1970172.14風電機組計劃停運損失電量 20217772.15風電機組故障損失電量 20128972.16風電機組自降容損失電量 2010353.能耗指標 21309593.1風電機組自耗電率 21103813.2場用電率 21192053.3購網電量 22315053.4場損率 22251553.5送出線損率 22198693.6綜合場用電率 22214854.運行水平指標 2398124.1風電機組可利用率 239634.2風電場可利用率 2480604.3風電機組無故障運行時長 25231564.4臺均故障次數 25165354.5臺均故障時長 26175964.6功率特性一致性系數 26249765.運行維護指標 26267435.1單位容量運行維護費 26286845.2場內度電運行維護費 27100195.3單位容量人員數量 2728749四、行業對標指標 274301.利用小時對標 2877742.單位容量人員數量對標 28203583.單位容量運行維護費對標 2931063附件2 302876XXXX集團有限公司光伏企業 304596生產指標體系 3018753一、總則 3032486二、生產指標體系 3020868三、生產指標釋義 32113811.光資源指標 32232851.1輻照強度 32108631.2水平面總輻射量 3282551.3傾斜面總輻射量 32293191.4日照小時 32325661.5峰值日照時數 32129292.電量指標 3283952.1發電量 32166052.2上網電量 33218922.3購網電量 33225092.5逆變器輸出電量 33211042.6等效利用小時 3380612.7電網限電損失電量 34159132.8設備缺陷損失電量 34130202.9計劃檢修(停電)損失電量 34317562.10限電率 3577602.11棄光率 3589503.能耗指標 35255653.1站用電量 35166553.2站用電率 35257173.3綜合站用電量 36146573.4綜合站用電率 36281793.5光伏電站廠損率 3795823.6送出線損率 37285723.7逆變器損耗 37110793.8集電線路及箱變損耗 38104503.9升壓站損耗 38248244.運行水平指標 3879074.1光伏電站系統效率 3820454.2最大出力 3987844.3逆變器轉換效率 39224954.4光伏方陣效率 39228595.運行維護指標 4081115.1等效可用系數 4065835.3全站發電時長 40318605.4全站中斷時長 4030829四、行業對標指標 4050951.利用小時對標 41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XXXX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新能源企業生產指標的管理,發揮生產指標在新能源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重要作用,確保生產指標全面、準確,結合新能源場站生產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生產指標管理工作的任務是建立健全新能源生產指標體系,規范新能源生產指標的統計分析,通過指標分析查找設備管理、運行管理存在的問題,指導生產運行維護工作。第三條本辦法對風電企業和光伏企業的生產指標體系進行規定,對指標進行了釋疑,明確了指標計算方法。第四條本辦法適用于集團公司各分子公司、直屬機構、總部各部門。第二章職責第五條集團公司生產運營部負責組織新能源企業生產指標體系建設,負責組織領導和協調集團公司新能源企業生產指標的監督、檢查、考核,負責集團公司新能源生產指標分析及其信息的發布。第六條分子公司負責落實集團公司新能源生產指標管理的有關制度和規定,負責統計、分析、匯總、審核本單位生產指標,并按要求上報;形成電子檔案,按規定做好備份存檔。第七條XXXX集團新能源科學技術研究院負責集團公司系統新能源企業生產指標技術分析工作。第八條基層企業對本企業生產指標統計報表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責任。第九條各分子公司、直屬機構、總部各部門要做好生產指標統計信息的保密工作。第三章考核第十條對未按本辦法統計、報送,或存在故意虛報、瞞報的企業,集團公司將予以通報批評。第四章附則第十一條本辦法由集團公司生產運營部負責解釋。第十二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原《XXXX集團公司風電企業生產指標統計管理辦法(試行)》(XX集團制〔2009〕39號)同時廢止。附件1.XXXX集團有限公司風電企業生產指標體系2.XXXX集團有限公司光伏企業生產指標體系

附件1XXXX集團有限公司風電企業生產指標體系一、總則為進一步規范XXXX集團有限公司風電企業的生產管理,建立科學完整的生產指標體系,通過對生產指標的橫、縱向對比分析,全面評價各風電企業運行維護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制訂本指標體系。二、生產指標體系風電企業生產指標體系分為五類三十四項指標,主要包括風資源指標、表1風電指標體系表序號體系指標管控等級手動統計1風資源指標平均風速1級否2最大風速3級否3平均空氣密度3級否4電量指標發電量1級否5計劃發電量完成率1級是6利用小時1級是7上網電量3級否8電網棄風電量1級是9電網棄風率1級是10設計應發電量3級否11實際應發電量3級否12場外受累損失電量2級否13可控應發電量3級否14可控應發電量完成率1級否15輸變電設備計劃停運損失電量3級否16輸變電設備非計劃停運損失電量3級否17風電機組計劃停運損失電量3級否18風電機組故障損失電量3級否19風電機組自降容損失電量3級否20能耗指標風電機組自耗電率3級否21場用電率3級否22購網電量3級否23場損率3級否24送出線損率3級否25綜合場用電率2級否26運行水平指標風電機組可利用率2級否27風電場可利用率2級否28風電機組無故障運行時長3級否29臺均故障次數3級是30臺均故障時長3級是31功率特性一致性系數3級否32運行維護指標單位容量運行維護費2級是33場內度電運行維護費2級是34單位容量人員數量2級是注:管控等級劃分1級:集團公司級;2級:分子公司級;3級:新能源事業部級。三、生產指標釋義1.風資源指標本類指標用以反映風電場在統計周期內的實際風能資源狀況。采用平均風速、最大風速和平均空氣密度等三個指標加以綜合表征。1.1平均風速風電機組平均風速是指在統計周期內風電機組瞬時風速的平均值,從風電機組監控系統或區域集中監控系統中直接讀取。風電場平均風速是指在統計周期內風電場瞬時風速的平均值,讀取場內有代表性測風塔數據,進行平均值計算。VVc:i:表示第i個測風塔。如風電場無法讀取測風塔數據,可以暫用統計周期內風電場全部風電機組平均風速的算術平均值代替。VVc:i:表示第i臺風電機組。1.2最大風速風電機組最大風速是指在統計周期內風電機組出現的最大瞬時風速。風電場最大風速是指在統計周期內風電場瞬時風速的最大值,讀取場內有代表性測風塔數據,進行最大值計算。VVi:測風塔第i如風電場無法讀取測風塔數據,可以用統計周期內風電場全部風電機組瞬時風速的最大值代替。VVi:第i1.3平均空氣密度平均空氣密度指風電場所在處空氣密度在統計周期內的平均值,以風功率預測系統讀取的數值為準,如不具備讀取條件,可根據如下公式計算。ρ=PRtp:表示當地統計周期內的平均大氣壓,Pa;R:表示氣體常數t:表示統計周期內的平均氣溫,K。如果沒有風電場大氣壓的實測值,空氣密度可以采用海拔高度(z)和溫度(t)的函數進行計算。ρ=353.05tz:表示風電場的海拔高度,m。2.電量指標本類指標用以反映風電場在統計周期內的電量情況,用以表征各風電場發電量的可控情況。采用發電量、計劃電量完成率、利用小時、上網電量、電網棄風電量、電網棄風率、設計應發電量、實際應發電量、場外受累損失電量、可控應發電量、可控應發電量完成率、輸變電設備計劃停運損失電量、輸變電設備非計劃停運損失電量、風電機組計劃停運損失電量、風電機組故障損失電量、風電機組自降容損失電量等十六個指標。在生產管控指標中,場內損失電量由風電場進行管控,通過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嚴格把控檢修質量,減少風電機組故障率及停機次數,盡最大努力減少場內損失電量。場外損失電量由分子公司進行管控,通過做好電網聯系工作,嚴格管理升壓站送出線路,合理安排檢修時間及時機,減少因場外原因導致電量損失。設計應發電量實際應發電量生產可控應發電量實際發電量場內損失電量(生產管控指標)風電機組故障損失電量風電機組計劃停運損失電量風電機組自降容損失電量輸變電非計劃停運損失電量輸變電計劃停運損失電量場外損失電量(分子公司管控指標)電網檢修損失電量限電損失電量實際風速、功率曲線不達標損失電量(基建前期管控指標)2.1發電量單機發電量是指在風電機組出口處計量的輸出電能,一般從風電機組監控系統讀取。風電場發電量是指每臺風電機組發電量的總和。QQp:表示風電場發電量,Qi:表示第i臺風電機的發電量,N:表示風電場風電機組的總臺數,臺。2.2計劃發電量完成率計劃發電量完成率是指實際發電量與計劃發電量的比值。RRJQJ:表示計劃發電量,2.3利用小時風電機組利用小時是指風電機組在統計周期內的發電量折算到其滿負荷運行條件下的發電小時數。TT?Pi:表示第i風電場等效利用小時是指風電場發電量折算到該風電場全部裝機滿負荷運行條件下的發電小時數。TT?P:表示風電場總裝機容量,kW。風電場建設時期,風電機組不能全部一次性投入,各風電機組實際投運時間存在差異,計算風電場等效利用小時需將裝機容量按照實際折算后的容量來計算。PPavePiave:表示第i2.4上網電量上網電量是指風電場向電網輸送的電能,最終以電網的結算為準,用Qout2.5電網棄風電量電網棄風電量是指在統計周期內因調度機構限電命令造成的風電機組限功率損失電量和風電機組停運損失電量之和,也稱為風電場限電損失電量。風電場棄風電量計算方法一般采用“樣板機法”,即調度機構要求風電場限電時,對風電場的樣板機不限電,以其發電量作為同類風電機組的理論應發電量,減去同類各風電機組實際發電量,再進行匯總得出風電場電網棄風電量的計算方法。QQQdlQybPybQdr2.6電網棄風率電網棄風率是指在統計周期內風電場電網棄風電量占風電場發電量與風電場電網棄風電量之和的百分比。R2.7設計應發電量單機設計應發電量是指在統計周期內按照風電機組設計功率曲線計算的發電量。QQydiPydi風電場設計應發電量是指每臺風電機組設計應發電量的總和。Qyd2.8實際應發電量單機實際應發電量是指在統計周期內按照風電機組實際功率曲線計算的發電量。QQyaiPyai風電場實際應發電量是指每臺風電機組實際應發電量的總和。Qya=2.9場外受累損失電量場外受累損失電量是指在統計周期內風電場因電網故障或其他電網原因導致停止發電影響的損失電量。QQroTroPya2.10可控應發電量可控應發電量是指實際應發電量與場外受累損失電量、電網棄風電量的差值。QQyc2.11可控應發電量完成率可控應發電量完成率是指發電量與可控應發電量的比值。RRyc2.12輸變電設備計劃停運損失電量輸變電設備計劃停運損失電量是指風電場因箱變、輸電線路(含自建送出線路)及站內變配電設備計劃檢修導致無法正常發電或停止發電影響的損失電量。QQpriTpri2.13輸變電設備非計劃停運損失電量輸變電設備非計劃停運損失電量指風電機組因箱變、輸電線路(含自建送出線路)及站內變配電設備故障或臨時檢修導致無法正常發電或停止發電影響的損失電量。QQuriTuri輸變電設備計劃停運損失電量和輸變電設備非計劃停運損失電量之和統稱為場內受累損失電量。QQri2.14風電機組計劃停運損失電量風電機組計劃停運損失電量是指風電機組因計劃性檢修、技改等導致無法正常發電影響的損失電量。QQfpTfpQpi2.15風電機組故障損失電量風電機組故障損失電量是指風電機組因故障導致無法正常發電影響的損失電量。QQfuTfu2.16風電機組自降容損失電量風電機組自降容損失電量是指風電機組因自身原因導致降容運行影響的損失電量,以低于功率曲線95%為計算起點。QQfcTfc風電機組計劃停運損失電量、故障損失電量及自降容損失電量之和統稱為風電機組損失電量。QQf:表示3.能耗指標本類指標用以反映風電場電能的消耗和損耗情況,采用風電機組自耗電率、場用電率、購網電量、場損率、送出線損率、綜合場用電率等六個指標。3.1風電機組自耗電率風電機組自耗電率是指在統計周期內風電機組自耗電量占風電機組出口電量的百分比。風電機組自耗電量需通過風電機組監控系統進行讀取。RRzQzQfg3.2場用電率場用電量是指場用變壓器計量指示的正常生產和生活用電量(不包含基建、技改用電量)。場用電率是指場用電量占全場發電量的百分比。RRcQc3.3購網電量購網電量是指風電場與對外的關口表計計量的電網向風電場輸送的電能。Qin3.4場損率場損率是指消耗在風電場內輸變電設備和風電機組自用電的電量占全場發電量的百分比。RRcsQg3.5送出線損率送出線損率是指消耗在風電場送出線的電量占全場發電量的百分比,僅自建線路統計該指標。RRs3.6綜合場用電率綜合場用電量是指在統計周期內風電場消耗的全部電量,包括場用電量、場損電量和線路消耗電量。QQz綜合場用電率是指在統計周期內綜合場用電量占風電場發電量的百分比。RRz4.運行水平指標本類指標用以反映風電機組設備運行的可靠性情況。采用風電機組可利用率、風電場可利用率、風電機組無故障運行時長、臺均故障次數、臺均故障時長、功率特性一致性系數等六個指標。4.1風電機組可利用率單臺風電機組可利用率指在統計周期內,除去風電機組因維修或故障未工作的時數后余下的時數與這一期間內總時數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用以反映風電機組運行的可靠性。AAi:TuT:表示統計時段的日歷小時數,小時。停機小時數Tu(1)電網及集電線路故障或檢修導致的風電機組受累停運。(2)氣象條件(包括環境溫度、覆冰等)超出機組的設計運行條件,而使設備進入保護停機的時間。(3)不可抗力導致的停機。(4)合理的例行維護時間風電場風電機組平均可利用率的計算方式有以下兩種情況:(1)風電場只有一種型號的風電機組,風電場風電機組平均可利用率即為風電場所有風電機組可利用率的平均值。(2)風電場有多種機型的風電機組時,風電場機組平均可利用率應根據各種機型風電機組所占容量加權取平均后得出,計算公式如下:A=A:表示風電場風電機組平均可利用率,%;Ai:表示第iPfi:風電場第in:為風電場機型種類數。4.2風電場可利用率在統計周期內,除去因風電場內輸變電設備故障導致風電機組停機和風電機組因維修或故障停機小時數后余下的時數與這一期間內總時數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用以反映包含風電機組和場內輸變電設備運行的可靠性。AAcTuc輸變電設備故障停機小時數將按照等效來計算。例如:1臺風電機組停機15分鐘,按照0.25小時計算,若1臺主變接入27臺風電機組,同樣停用15分鐘,將按照6.75小時計算(0.25小時×27臺=6.75小時)。4.3風電機組無故障運行時長風電機組無故障運行時長是指風電機組于兩次故障之間能正常工作的時長。注:風電機組除去天氣原因造成的停機外,其余原因造成的停機均屬于故障。風電場風電機組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長公式如下:TTavTavi:表示風電場第i4.4臺均故障次數臺均故障次數是指統計周期內的故障次數與風電機組總臺數的比值。K=K:表示臺均故障次數,次/臺;KzN:表示風電機組總臺數,臺。4.5臺均故障時長臺均故障時長是指統計周期內,風電機組的故障總時長與風電機組臺數的比值。TTBTBZ:表示風電場全部風電機組4.6功率特性一致性系數功率特性一致性系數是指在統計周期內,風電機組在各種風速、空氣密度條件下的實際發電功率與相同條件下設計發電功率的偏差(實際值),選取切入風速和額定風速間以0.5m/s為步長的若干個取樣點進行計算功率特性一致性系數。ωωspai5.運行維護指標本類指標用以反映風電場運行維護費用的實際發生情況(不含場外送出線路費用)。采用單位容量運行維護費、場內度電運行維護費、單位容量人員數量等三個指標。財務費用及折舊費用不計算在內,其余費用均需要計算。5.1單位容量運行維護費單位容量運行維護費是指風電場年度運行維護費與風電場裝機容量之比,用以反映單位容量運行維護費用的高低。FFkWF:表示統計年度內的風電場運行維護費,元。5.2場內度電運行維護費場內度電運行維護費是指風電場年度運行維護費與年度發電量之比,用以反映風電場度電運行維護費用的高低。FFkW5.3單位容量人員數量單位容量人員數量是指風電場統計周期內在場生產工作人員(人資出口為主)與風電場裝機容量之比,用以反映單位容量運行維護人員數量的多少。L=L:表示單位容量人員數量,人/kW;h:表示統計周期內在場工作人員,人;P:表示風電場裝機總容量,kW。四、行業對標指標行業對標指標通過利用小時、單位容量人員數量、單位容量運行維護費等三個指標進行對比。通過指標對標,互相借鑒、學習,帶動風電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向低成本、高效益方向發展,全面提高集團公司風電管理水平。1.利用小時對標區域內利用小時平均值對標,與區域內風電場利用小時平均值進行比較。TT?cT?q區域內利用小時最高值對標,通過與區域內風電場利用小時最高值的比較。TT?xT?m2.單位容量人員數量對標區域內風電場單位容量人員數量平均值對標,通過與區域內風電場單位容量人員數量平均值的比較。LLcL:表示該風電場單位容量人員數量,人;Lq區域內風電場單位容量人員數量最低值對標,通過與區域內風電場單位容量人員數量最低值的比較。LLxLs3.單位容量運行維護費對標區域內單位容量運行維護費平均值對標,通過與區域內風電場單位容量運行維護費平均值的比較。FFkWFkWFkWq區域內單位容量運行維護費最低值對標,通過與區域內風電場單位容量運行維護費最低值的比較。FFkWxFkWs

附件2XXXX集團有限公司光伏企業生產指標體系一、總則為進一步規范XXXX集團有限公司光伏企業的生產管理二、生產指標體系指標主要包括光資源指標、表1指標體系表序號體系指標管控等級手動統計1光資源指標輻照強度1級否2水平面總輻射量3級否3傾斜面總輻射量1級否4日照小時3級否5峰值日照時數3級否6電量指標發電量1級否7上網電量3級否8購網電量3級否9逆變器輸入電量3級否10逆變器輸出電量3級否11等效利用小時1級是12電網限電損失電量1級否13設備缺陷損失電量3級否14計劃檢修(停電)損失電量3級否15限電率3級是16棄光率3級是17能耗指標站用電量3級否18站用電率3級否19綜合站用電量2級否20綜合站用電率2級否21廠損率3級否22送出線損率3級否23逆變器損耗3級否24集電線路及箱變損耗3級否25升壓站損耗3級否26運行水平指標光伏電站系統效率1級是27最大出力3級否28逆變器轉換效率3級否29光伏方陣效率3級否30運行維護指標等效可用系數3級否31全站停用天數3級否32全站發電時長3級否33全站中斷時長3級否注:管控等級劃分1級:集團公司級;2級:分子公司級;3級:新能源事業部級。三、生產指標釋義1.光資源指標1.1輻照強度(1)輻照強度是指光伏發電企業所安裝的氣象采集儀(氣象服務站)所記錄的太陽全輻射量下的光照強度。單位:W/。(2)平均輻照強度=(并網輻照度0W—退網0W)/取值點數(3)最大輻照強度=當日輻照強度最大值時刻點1.2水平面總輻射量1.3傾斜面總輻射量1.4日照小時1.5峰值日照時數2.電量指標2.1發電量(1)發電量是指單條光伏進線日發電量。單位:kWh。(2)發電量=(當日光伏進線電能表24點讀數-上日光伏進線電能表24點讀數)×該電能表倍率(3)全場光伏進線日發電量和為當日發電量。周、月、年發電量則為當日發電量累計疊加。2.2上網電量上網電量=∑(當日光伏發電企業并網處關口計量點電能表電量-上日光伏發電企業并網處關口計量點電能表電量)2.3購網電量購網電量是指常規式光伏發電企業統計周期內光伏發電企業與電網關口表計量的由電網向光伏發電企業k該電量為綜合站用電量的一部分。指標統計考核周期為月和年。2.4逆變器輸入電量逆變器輸入電量是指在統計周期內,光伏方陣中向逆變器輸入的直流電量,即逆變器直流側電量。單位:kWh。2.5逆變器輸出電量逆變器輸出電量是指在統計周期內,發電單元出口處計量的交流輸電量,即逆變器交流側電量。單位:kWh。2.6等效利用小時等效利用小時是指在統計周期內,電站發電量折算到該站全部裝機滿負荷運行條件下的發電小時數,也稱作等效滿負荷發電小時數。單位:h。等效利用小時數2.7電網限電損失電量電網限電損失電量是指由電網因素影響的送出受限電量。全廠站總運行逆變器實際發電量的差值。理論發電量為在當前光資源條件下,所有發電設備均可正常運行時能夠發出的電量。理論應發電量=全廠站總運行組件容量*峰值日照小時數*光伏電站系統效率。2.8設備缺陷損失電量設備缺陷損失電量是指由發供電生產設備因素造成降低出力或停運所損失的發電量。光伏設備影響電量為應發未發而造成棄光所損失的電量。2.9計劃檢修(停電)損失電量計劃檢修(停電)損失電量是指由廠站或電網正常的年、季、月度檢修計劃(含電網臨時檢修計劃)期間影響的送出損失電量。(含電網臨時檢修計劃導致場站全停期間應發未發而造成棄光所損失的電量。2.10限電率限電率=受限電量/(實際發電量+受限電量)×100%。2.11棄光率棄光率=棄光電量/(實際發電量+棄光電量)×100%。3.能耗指標3.1站用電量常規式光伏發電企業站用電量是指統計周期內光伏發電企業站用電3.2站用電率站用電率是指統計周期內光伏發電企業站用電量占全站發電量的百分比。統計考核周期為周、月和年。站用電率=式中:站用電率:統計周期內光伏發電企業的站用電率,%;站用電量:統計周期內光伏發電企業的站用電量,kWh;光伏發電企業發電量—統計周期內光伏發電企業的發電量,kWh。3.3綜合站用電量單位:kWh。綜合站用電量是指常規式光伏發電企業統計周期內光伏發綜合站用電量=光伏發電企業發電量-上網電量+購網電量式中:綜合站用電量:統計周期內光伏發電企業的綜合站用電量光伏發電企業發電量:統計周期內光伏發電企業的發電量上網電量:統計周期內光伏發電企業的上網電量單位購網電量:統計周期內光伏發電企業的購網電量3.4綜合站用電率綜合站用電率是指統計周期內光伏發電企業綜合站用電量占全站發電量的百分比。統計考核周期為周、月和年。綜合站用電率=式中:綜合站用電率:統計周期內光伏發電企業的綜合站用電率綜合站用電量:統計周期內光伏發電企業的綜合站用電量光伏發電企業發電量:統計周期內光伏發電企業的發電量3.5光伏電站廠損率光伏電站廠損率是指統計周期內光伏電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