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部編版(2024)歷史八年級上冊(海南專用)第四、五單元學情評估_第1頁
2025秋部編版(2024)歷史八年級上冊(海南專用)第四、五單元學情評估_第2頁
2025秋部編版(2024)歷史八年級上冊(海南專用)第四、五單元學情評估_第3頁
2025秋部編版(2024)歷史八年級上冊(海南專用)第四、五單元學情評估_第4頁
2025秋部編版(2024)歷史八年級上冊(海南專用)第四、五單元學情評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五單元學情評估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驚醒了整個時代的青年。他們首先發現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認識了自己的時代,再來看舊道德、舊文學,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種子。一些青年……打碎了身上的枷鎖,歌唱著沖出了封建的堡壘。”下列與這段回憶相關的是()A.鄒韜奮《生活》 B.陳天華《警世鐘》C.鄒容《革命軍》 D.陳獨秀《新青年》2.新文化運動時期,天津《平民》雜志刊登的《中國女子今后的覺悟和奮斗》指出:“(女子)打破我們以前的奴隸生活,創造以后的人的生活,做我們應做的事情,爭我們應享的權利。”該文章反映了新文化運動()A.主張自強求富 B.號召變法圖強C.提倡民主平等 D.宣傳實業救國3.新文化運動開始后,白話文成為時尚。學校開始使用白話文和新式標點,學者們還編寫了許多白話書信,用民眾通行的語言講述新時代的思想,白話文逐漸普及。這一過程反映出()A.新道德戰勝了舊的封建禮教 B.文學革命推動了思想啟蒙C.民主與科學改變了黑暗政治 D.新式教育取代了傳統文化4.1919年后,中國革命脫離了資產階級革命范疇,與無產階級革命密切聯系起來,使中國革命具有了全新的內涵。這里的“全新的內涵”開始于()A.五四運動的爆發 B.中共一大的召開C.二七工人大罷工 D.北伐戰爭的進行5.“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對待日益嚴厲。乃商界罷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學生釋;工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陸去。”這一結果說明()A.學生發揮主力作用 B.思想解放至關重要C.階級聯合意義巨大 D.五四運動徹底勝利6.歷史解釋是對歷史的認識和評判。下列表述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五四運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B.國民黨內反動集團叛變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C.1927年,毛澤東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D.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進行戰略轉移7.李大釗回到家鄉時,有親戚問他:“你在北京干啥?”李大釗淺淺一笑說:“點種。”親戚聽了有些莫名其妙,說:“莊稼人種地要點種,你點什么種?”他回答:“革命的火種。”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首次對馬克思主義作了較為系統的介紹。由此可知,李大釗是中國()A.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先驅者 B.中體西用主張的踐行者C.報刊與雜志發展的推動者 D.實業救國思想的宣傳者8.某歷史小組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搜集了一些有關上海的資料。下表中“________”處應填的是()搜集的資料探究主題1.中國工人階級的主要集中地;________于上海的條件2.俄僑較多,便于掩護蘇聯使者;3.陳獨秀開展活動的中心;4.共產國際在華聯絡點;5.政治活動十分活躍。A.護法運動開始 B.護國戰爭發生 C.五四運動爆發 D.中共一大召開9.某校初二(1)班同學準備舉辦一次“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圖片展”。小琳同學找到了一幅《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復制品)》的圖片,它應該歸入下列哪一欄目()A.開天辟地、煥然一新 B.國共合作、出師北伐C.武裝反抗、軍旗升起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0.中共一大明確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共二大制定的黨的最低綱領規定,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材料說明中國共產黨()A.是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政黨 B.對國情的認知逐漸符合實際C.以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為己任 D.在中國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11.下面是中華民國十五年廣東陸豐縣農民協會會員減租證。該史料可用于研究()A.國民革命運動 B.秋收起義 C.井岡山會師 D.紅軍長征12.北伐開始后,廣東、江西等地的農民成立了運輸隊、擔架隊支援北伐軍;湖北武漢等地的工人組織罷工配合北伐軍攻城;上海工人先后發動三次武裝起義,并最終取得勝利,迎接北伐軍進入上海。這反映出()A.民主科學思想深入傳播 B.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C.工農群眾支持北伐戰爭 D.南京政府名義上統一了全國13.《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一文中寫道:“現在國民黨新軍閥的統治,依然是城市買辦階級和鄉村豪紳階級的統治,對外投降帝國主義,對內以新軍閥代替舊軍閥,對工農階級的經濟的剝削和政治的壓迫比從前更加厲害。”材料中“國民黨新軍閥的統治”指的是()A.中華民國的成立 B.黃埔軍校的創建C.北洋軍閥的統治 D.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14.國民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開始認識到獨立掌握軍隊、開展武裝斗爭的重要性,中國革命進入新的歷史階段。這個階段的開端是()A.北伐戰爭 B.南昌起義 C.秋收起義 D.井岡山會師15.馮白駒曾說:“她是海南革命的搖籃……革命火種在這里得到掩護,又從這里掀起革命的狂瀾,一直沖擊著敵人反動統治中心海口市。”這里的搖籃指()A.母瑞山革命根據地 B.井岡山革命根據地C.陜甘寧革命根據地 D.晉察冀革命根據地16.1929年秋,毛澤東寫下詩句:“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收拾金甌(金甌:指國土)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詩句表明,“工農武裝割據”局面得以形成的重要條件是()A.發動秋收起義 B.進行城市斗爭C.開展土地革命 D.舉行工人暴動17.中國共產黨在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過程中,不是照搬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而是從中國實際出發,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這得益于中國共產黨()A.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B.建立和鞏固了民主革命統一戰線C.在革命中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D.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18.在“重走長征路·憶崢嶸歲月”的研學活動中,某同學制作了以下路線圖(部分)。下列與圖中①②③④處對應正確的是()A.①渡過金沙江 B.②遵義會議C.③四渡赤水 D.④會寧會師19.在長征途中,紅軍每到一處都嚴懲地霸、體貼百姓、開倉濟貧,獲得了老百姓的稱贊。在紅軍感召下,各族青年踴躍參軍,不少地方出現了母親送兒子、妻子送丈夫、兄弟爭當紅軍的感人場面。材料旨在強調紅軍長征()A.播下了革命的種子 B.改變了中國革命的性質C.沖破了四道封鎖線 D.創建了農村革命根據地20.圖片具有形象、生動、明了等特點,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下面四張圖片反映的歷史主題是()A.國共兩黨的第一次合作 B.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立C.中國工農紅軍開始長征 D.中共對革命道路的探索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21題13分,22題11分,23題16分,共40分)21.20世紀初期的中華大地,一場場以救國為目的的社會運動風起云涌,預示著一個新的革命時代的到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1)根據材料一兩幅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簡述當時中國面臨的困境。(4分)材料二相關資料歷史事件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德先生”“賽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摘自陳獨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辯書》①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摘自《北京學界全體宣言》②五四運動是那聲砸向舊世界的錘頭撞擊,和著十月革命的驚天霹靂,從上海望志路向嘉興南湖的紅船發力,鍛造出一個民族駛向復興彼岸的航跡。——摘編自《新時代踏上新征程》③(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表格中①③所對應的歷史事件。(2分)從上表的三個事件中,任選兩個,簡述它們之間的關系。(2分)材料三在十月革命的強烈影響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從1918年起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并于五四運動之后以異常迅猛之勢形成高潮。研究馬克思學說的團體也相繼在各大城市組成……輿論界對于馬克思主義表現出來的熱情,正是反映出馬克思主義適應災難深重的中國社會改革之急需。馬克思主義在先進的中國人的心目中,已經不再僅僅是被當作西方社會主義的一種新奇流派來看待,而是被作為能夠使國家民族解危救難的理論和方法受到熱切歡迎。——摘編自《胡繩論“從五四運動到人民共和國成立”》(3)根據材料三,概括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傳播的原因。(3分)(4)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反映了什么時代主題。(2分)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材料一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在黑暗中高舉起革命的旗幟,開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在糾正了黨內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的同時,接連發動百余次武裝起義,并將起義中保留的革命種子傳播到農村的廣闊天地,逐步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獨特革命道路。這使幾乎陷入絕境的中國革命獲得了重生,迎來了土地革命戰爭的高潮。——摘編自鄭敬斌《1921—1949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經歷的磨難與挑戰》(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開展革命斗爭的實踐活動,(2分)并寫出中國共產黨找到的新的革命道路的內涵。(2分)材料二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遵義會議。會議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撥正了中國革命的航向。會后紅軍重整旗鼓、振奮精神,在新的中央領導集體的統一指揮下,勝利完成了長征,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摘編自《從遵義會議看黨在長征中的領導力》《美術經典中的黨史》等(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遵義會議在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中的地位。(2分)鑒賞油畫作品,寫出其中所蘊含的紅軍的革命精神。(2分)(3)綜合上述材料,歸納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中國共產黨應對磨難與挑戰的歷史經驗。(3分)23.探尋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尋跡紅色雜志】材料一《新青年》重大事件1915年9月上海創刊,最初發行1000份;主要作者是陳獨秀1916年9月《青年雜志》更名《新青年》出版1917年初編輯部遷到北京,北京大學教員和學生參與編輯1918年使用白話文和新的標點符號,發行量達到15000多份;《庶民的勝利》發表1919年開辟“馬克思研究專號”;作者是來自全國各地活躍的知識分子和青年1923年成為中共中央的純理論機關季刊(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青年》宣傳內容的階段性變化,(2分)并分析該變化產生的影響。(2分)【搜集轉折事件】材料二①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開幕②1927年8月,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領導革命軍在__A__發動武裝起義③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起義部隊到達__B__地區,開始創建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④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__C__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2)請在表格A、B、C處填入相應內容,(3分)并從中任選兩個歷史事件,對所選歷史事件的“轉折”進行說明。(3分)【講述紅色故事】材料三中國部分紅色博物館與遺址分布表地理位置紅色博物館與遺址的名稱北京市①火燒趙家樓遺址;東城區前趙家樓胡同1號上海市②中共一大紀念館廣州市③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江西省④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3)從材料三中的紅色博物館與遺址分布表中,任選一個你感觸最深的紅色博物館或遺址,寫出序號,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理由。(4分)【示例】①火燒趙家樓遺址:東城區前趙家樓胡同1號理由: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舉行示威游行,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并火燒曹汝霖的住宅趙家樓,體現出青年學生身上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五四運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4)綜合以上探究活動,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如何發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2分)

答案一、1.D2.C3.B4.A5.C6.A7.A8.D9.A10.B11.A12.C13.D14.B15.A16.C17.C18.D19.A20.B二、21.(1)圖1:國內尊孔復古逆流橫行,袁世凱進行復辟活動。(2分)圖2: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列強操縱會議,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2分)(2)歷史事件:①新文化運動(1分)③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共一大)(1分)【示例1】選①②:新文化運動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對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到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示例2】選②③: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2分)(3)十月革命的影響;五四運動的推動;馬克思主義適應了當時中國社會改革之急需,能夠解決中國之民族危難。(一點1分,共3分)(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2分)22.(1)實踐活動:發動南昌起義;召開八七會議;發動秋收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會師;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開展土地革命和游擊戰爭;召開古田會議;創建人民革命政權(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任答其中兩點即可得2分)內涵: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2分,若答創造“工農武裝割據”局面亦可得分)(2)地位: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任答其中兩點即可得2分)革命精神:緊緊依靠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的精神;堅信革命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樂觀主義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任答其中兩點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