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二)(答案)_第1頁
2012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二)(答案)_第2頁
2012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二)(答案)_第3頁
2012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二)(答案)_第4頁
2012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2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一、積累與運用(共20分)1.給下列文段中的拼音寫出漢字,再將劃線句規范、工整地抄寫在“田”字格內。(3分)我chōng()憬著美好的明天,我向往著幸福的未來。但我知道:美好明天與幸福未來的實現,需要qiè爸()而不舍的拼搏,需要迎難而上的執著。(1)給文段中的拼音寫出漢字。(1分)chōng()憬qiè()而不舍(2)將劃線句規范、工整地抄寫在“田”字格內。(2分)2.名言詩句積累。(共5分,每小題1分,錯、漏、換字均不得分)①蒹葭蒼蒼,。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遁筝纭发诎驳脧V廈千萬間,。(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③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一詩中,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④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臨危受命的句子是:,。⑤文人墨客常用“雪”來抒寫自己的情懷,請從你積累的詩句中,寫出描寫雪景的句子(連續兩句):,。3.語言運用。(2分)當你和幾個同學結伴在南充母親河——嘉陵江邊游玩時,同學王平喝完飲料準備將塑料瓶拋向河中,你迅速拉住他說:“”。4.圖表題。(1分)下面是某校對500名學生參加課外活動情況的調查表,請根據表格內容提取一條主要信息。┏━━━━━━┳━━━━━━━━━━┳━━━━━━━━━┳━━━━━━━━━┓┃類別┃主動參加┃被動參加┃不愿參加┃┣━━━━━━╋━━━━┳━━━━━╋━━━━┳━━━━╋━━━━┳━━━━┫┃時間數據┃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實施課改前┃250┃50%┃150┃30%┃100┃20%┃┣━━━━━━╋━━━━╋━━━━━╋━━━━╋━━━━╋━━━━╋━━━━┫┃實施課改后┃425┃85%┃65┃13%┃10┃2%┃┗━━━━━━┻━━━━┻━━━━━┻━━━━┻━━━━┻━━━━┻━━━━┛提取的信息是:5.名著閱讀。(2分)┏━━━━━━┳━━━━━┳━━━━━━┳━━━━━━━━┓┃書名┃作者┃喜歡的人物┃喜歡的理由┃┣━━━━━━╋━━━━━╋━━━━━━╋━━━━━━━━┫┃《童年》┃高爾基┃┃┃┣━━━━━━╋━━━━━╋━━━━━━╋━━━━━━━━┫┃┃吳承恩┃孫悟空┃┃┗━━━━━━┻━━━━━┻━━━━━━┻━━━━━━━━┛6.詩歌鑒賞。(2分)《春日》(宋)晃沖之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1)這首詩通過描繪、細雨翻萍、的春日景象,構成了一幅優美而完整的畫面。(1分)(2)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1分)7.綜合性學習。(5分)九年級一班準備舉辦一次“走進民俗,走進傳統文化”的主題班會,請你積極參與。(1)請為這次班會設計一個能夠讓多數同學都參與的活動,并寫出這個活動設計的基本思路。(2分)活動內容:基本思路:(2)布置會場時,同學們想選用一種富有傳統文化意味的裝飾物,你推薦選用哪種?說說理由。(1分)(3)班會結束后,你將以校報小記者的身份采訪在場的某位學者。請擬寫出你采訪時要提出的兩個與傳統文化有關的問題。(要求角度不同)(2分)問題l:問題2:二、閱讀理解(共40分)(一)閱讀下文,完成第8一12題。(12分)《神奇的絲瓜》季羨林①今年春天,孩子們在房前空地上,斬草挖土,開辟出來了一個一丈見方的小花園。周圍用竹竿扎了一個籬笆,移來了一棵玉蘭花樹,栽上了幾株月季花,又在竹籬下面隨意種上了幾顆扁豆和兩顆絲瓜。土壤并不肥沃,雖然也鋪上了一層河泥,但估計不會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過是玩玩而已。②過了不久,絲瓜竟然長了出來,而且日益茁壯、長大。這當然增加了我們的興趣。但是我們也并沒有過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纯磯ν怦R路上的車水馬龍和亞運會招展的彩旗,顧而樂之,只不過順便看一看絲瓜罷了。③絲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沒想到會有什么神奇之處??墒呛鋈挥幸惶欤野l現絲瓜秧爬出了籬笆,爬上了樓墻。以后,每天看絲瓜,總比前一天向樓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競從一樓爬上了二樓。又從二樓爬上了三樓。說它每天長出半尺,決非夸大之詞。絲瓜的秧不過像細繩一般粗,如不注意,連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這樣細的一根秧競能在一夜之間輸送這樣多的水分和養料,供應前方,使得上面的葉子長得又肥又綠,爬在灰白的墻上,一片濃綠,給土墻A——(添加、增添、增加)了無窮活力與生機。④這當然讓我感到很驚奇,我的興趣隨之大大的提高。每天早晨看絲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務,爬小山反而成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視著細細的瓜秧和濃綠的瓜葉,陷入沉思,想得很遠、很遠……⑤又過了幾天,絲瓜開出了黃花。再過幾天,有的黃花就變成了小小的綠色的瓜。瓜越長越長,越長越長,重量當然也越來越增加,最初長出的那一個小瓜竟把瓜秧墜下來了一點,直挺挺的懸垂在空中,隨風搖擺。我真替它擔心,生怕他經不住這一份重量,會整個地從樓上墜下來落到地上。⑥然而不久就證明了,我這種擔心是多余的。最初長出來的瓜不再長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長。在上面,在三樓一位一百零二歲的老太太的窗外窗臺上,卻長出來兩個瓜。這兩個瓜后來居上,發瘋似地猛長,不久就長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這兩個瓜加起來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細秧怎么能承擔得住呢?我又擔心起來。沒過幾天,事實又證明了我是杞人憂天。兩個瓜不知從什么時候忽然彎了起來,把軀體放在老太太的窗臺上,從下面看上去,活像兩個粗大彎曲的綠色牛角。⑦不知道從那一天起,我忽然又發現,在兩個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樓之間,在一根細秧的頂端,又長出來了一個瓜,垂直地懸在那里。我又犯了擔心?。哼@個瓜上面夠不到窗臺,下面也是空空的;總有一天,它越長越大,會把上面的兩個瓜也墜了下來,一起墜到地上,落葉歸根,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⑧然而今天早晨,我卻看到了奇跡。同往日一樣,我習慣地抬頭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個早已停止生長,孤零零地B(懸、掛、靠)在空中,似乎一點份量都沒有;上面老太太窗臺上那兩個大的似乎長得更大了,威武雄壯地壓在窗臺上;中間的那一個卻不見了。我看看地上,沒有看到掉下來的瓜。等我再退幾步抬頭看時,卻看到那一個我認為失蹤了的瓜,平著躺在抗震加固時筑上的緊靠樓墻凸出的一個臺子上。這真讓我大吃一驚。這樣一個原來垂直懸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這個凸出的臺子無論是從上面還是從下面都是無法上去的,決不會有人把瓜擺平的。⑨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絲瓜下面,像達摩老祖一樣,面壁參禪,我仿佛覺得這顆瓜有了思想。它能考慮問題,而且還有行動,它能讓無法承擔重量的瓜停止生長;它能給處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擔重量的地方,給這樣的瓜特殊待遇,讓它們瘋狂地長;它能讓懸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無論如何也無法解釋我上面談到的現象。但是,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又實在令人難以置信,絲瓜用什么來思想呢?絲瓜靠什么來指導自己的行動呢?上下數千年,縱橫幾萬里,從來也沒有人說過,絲瓜會有思想。我左考慮,右考慮;越考慮越糊涂。我無法同絲瓜對話。這是一個沉默的奇跡。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繩子,綠葉上照樣濃翠撲人眉宇。我站在絲瓜下面,陷入夢幻。而絲瓜則似乎心中有數,無言靜觀,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對秋陽。8.結合文意,在文中A、B兩處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2分)A(添加、增添、增加)B(懸、掛、靠)9.第①自然段中“隨意種上、土壤不肥沃、玩玩而已”等詞語的描寫有什么作用?(2分)10.第④自然段中“我往往注視著細細的絲瓜和濃綠的瓜葉,陷入沉思,想得很遠,很遠……”,結合全文內容談談作者可能想到了什么?(2分)11.第⑨自然段中“這是一個沉默的奇跡”指什么?(在文中用直線劃出)(2分)12.全文作者抓住“神奇”二字,安排了狀物和抒情兩條線索。從狀物看,絲瓜生長軌跡是:家人種花種菜一→()一→()一→最新的絲瓜平躺在樓墻臺子上;從抒情看,其線索是:對瓜秧葉瘋長的驚奇一→()一→對絲瓜落腳窗臺的安心一→()(4分)(二)閱讀下文,完成13一16題。(9分)《氣候怎樣“塑造”人類》①人的一切,并非完全能由人類自己主宰,這個“權力”有時還握在大自然的“手心”里。②人的高矮胖瘦以及容貌的紅黃黑白,不僅與人的遺傳有關,而且與氣候也有一定的關系。③在歐亞大陸,生活在赤道附近熱帶地區的人,由于光照強烈,氣溫又高,人的皮膚顏色黑黝黝的。為了抵御酷熱的氣候,他們的脖子很短,頭明顯偏小,而鼻子較闊,這樣有利于散發體內熱量。在寒帶、溫帶的高緯度地區,常年太陽不能直射,光照強度較弱,氣溫很低,嚴寒期又長。這里大多為白種人。為了抵御嚴寒,他們往往生有一個比住在溫、熱帶地區的人更鉤的鼻子。鼻梁較高,鼻內孔道較長。就頭型而言,寒帶和溫帶居民頭大、頭型圓,臉部比較平,這很有利于保溫、減少散熱量。④為適應高山稀薄的空氣,山區居民的胸部突出,呼吸功能發達,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比沿海地區的居民明顯偏多。氣候對身高的影響更為明顯。以我國為例,北京的年日照時數為2778.7小時,武漢年日照時數為2085.31小時:廣州年日照時數為1945.3小時,成都年日照時數最少,僅有1239.3小時,所以這些城市居民的平均身高依次由高到矮。其原因是日光中的紫外線能使人體皮膚內的脫氫膽固醇變成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有促進骨鈣化和長粗長高的作用。⑤生活在熱帶地區的人,在室外活動的時間比較多。氣溫高,使生活在那里的人性情易暴躁和發怒。居住在寒冷地帶的人,大部分時間在一個不太大的空間里與別人朝夕相處,養成了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具有較強的忍耐力的性格。比如生活在北極圈內的愛斯基摩人,被人們稱為“永不發怒的人”。居住在溫暖宜人的水鄉的人們,因為氣候濕潤、風景秀麗,人們對周圍事物敏感,且多情善感,機智敏捷。山區居民因為山高地廣,人煙稀少,長久生活在這種環境中,說話聲音洪亮,性格誠實直爽。居住在廣闊的草原上的牧民,因為草原茫茫,交通不便,氣候惡劣,風沙很大。所以,他們常常騎馬奔馳,盡情舒展自己,性格變得豪放直爽,熱情好客。13.選文介紹了氣候從和兩個方面來塑造人類,說明的結構關系是(總分、總分總)。(3分)14.根據文章內容,概括填空。(2分)生活在熱帶的人,性情;生活在寒冷地帶的人,具有的性格;生活在水鄉的人,性情;生活在山區的人,性格。15.第①段中加點的“并非”一詞能否去掉?為什么?(2分)16.第④段中劃線句子所運用的說明方法有哪些?并分析其作用。(2分)(三)閱讀下文j完成第17~20題。(9分)《好夢何必成真》周國平①好夢成真——這是現在流行的一句祝詞,人們以此互相慷慨地表達友善之意。每當聽見這話,我就不禁思忖:好夢都能成真,都非要成真嗎?②有兩種不同的夢。③第一種夢,它的內容是實際的,譬如說,夢想升官發財,夢想娶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或嫁一個富甲天下的款哥,夢想得諾貝爾獎金,等等。對于這些夢,弗洛伊德的定義是適用的:夢是未實現的愿望的替代。未實現不等于不可能實現,世上的確有人升了官發了財,娶了美人或嫁了富翁,得了諾貝爾獎金。這種夢的價值取決于能否變成現實,如果不能,我們就說它是不切實際的夢想。④第二種夢,它的內容與實際無關,因而不能用能否變成現實來衡量它的價值。譬如說,陶淵明夢見桃花源,魯迅夢見好的故事,但丁夢見天堂,或者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夢見一片美麗的風景。這種夢不能實現也不需要實現,它的價值在其自身,做這樣的夢本身就是享受,而記載了這類夢的《桃花源記》、《好的故事》、《神曲》本身便成了人類的精神財富。⑤所謂好夢成真往往是針對第一種夢發出的祝愿,我承認有其合理性。一則古代故事描繪了一個貧窮的樵夫,說他白天辛苦打柴,夜晚大做其富貴夢,奇異的是每晚的夢像連續劇一樣向前推進,最后好像是當上了皇帝。這個樵夫因此過得十分快活,他的理由是:倘若把夜晚的夢當成現實,把白天的現實當成夢,他豈不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這種自欺的邏輯遭到了當時人的哄笑,我相信我們今天的人也多半會加入哄笑的行列。⑥可是,說到第二種夢,情形就很不同了。我想把這種夢的范圍和含義擴大一些,舉凡組成一個人的心靈生活的東西,包括生命的感悟,藝術的體驗,哲學的沉思,宗教的信仰,都可歸入其中。這樣的夢永遠不會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直接現實,在此意義上不可能成真。但也不必在此意義上成真,因為它們有著與第一種夢完全不同的實現方式,不妨說,它們的存在本身就已經構成了一種內在的現實,這樣的好夢本身就已經是一種真。對真的理解應該寬泛一些,你不能說只有外在的榮華富貴是真實的,內在的智慧教養是虛假的。一個內心生活豐富的人,與一個內心生活貧乏的人,他們是在實實在在的意義上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⑦我把第一種夢稱做物質的夢,把第二種夢稱做精神的夢。不能說做第一種夢的人庸俗,但是,如果一個人只做物質的夢,從不做精神的夢,說他庸俗就不算冤枉。如果整個人類只夢見黃金而從不夢見天堂,則即使夢想成真,也只是生活在鋪滿金子的地獄里而已。17.選文表達的主要觀點是什么?(答案不超過10個字)(2分)18.第⑤段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何作用?(2分)19.作者論述的“第二種夢”的含義是什么?(2分)20.結合全文,揣摩加點詞語,談談你對文章末句的理解。(3分)(四)比較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2I~25題。(10分)【甲】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軼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泵魅招旃珌恚胍曋砸詾椴蝗纾Q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見成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蓖踉唬骸吧?。”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疽摇克握压鐾?,至于鄙,喟然嘆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巨千人,發政舉事,無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數百人,被服以立,無不曰:‘吾君麗者!,’內外不聞吾過,是以至此!”由宋君觀之。人君之所以離國家失社稷者,諂諛者眾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國。2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1)朝服衣冠(2)宋昭公出亡(3)聞寡人之耳者(4)卒得反國22.下面句中加點詞語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2分)A.①鄒忌修八尺有余②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B.①于是人朝見威王②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c.①時時而間進②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D.①內外不聞吾過②及魯肅過潯陽2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吾知所以亡矣。(2分)24.請分析造成齊威王能夠“戰勝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2分)25.讀了兩文,你從中獲得了怎樣的啟示?(2分)三、作文(共40分)26.回首成長的歲月,有父母真情呵護的溫馨,有師長教導關愛的幸福,有同窗真誠幫助的快樂;有成功的喜悅.更有挑戰的驚險……讓人回味無窮,感慨萬千。以《的歲月》為題目作文。要求:①將題目補充完整。立意正確,有真情實感。②詩歌除外,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不得抄襲,否則扣分。語文試卷(二)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一、積累與運用I共20分)I.(1)憧鍥(2)略2.白露為霜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白雪紛紛和所似?未若柳絮因風起;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卻嫌春色晚,敞穿庭樹作飛花;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等。3.王平同學,請你不要把塑料瓶丟到賂陵江里,它會污染河水的。(有稱呼、有觀點、語言得體即可)。4.實施課改后,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主動性(興趣、積極性)大幅度提高(或學生不愿參加課外活動的現象越來越少)。5.阿廖沙堅強、勇敢、正直、充滿愛心?!段饔斡洝凡晃窂姍?,敢作敢為,執著堅強。6.小溪陰陰鵝鴨戲水(意對即可)通過描寫小溪中鵝鴨逐春的情景,流露了作者愛春、惜春之情。(意近即可)7.(1)示例l:“民俗文化”知識競賽。組織者先設計競賽題,班會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