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_第1頁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_第2頁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_第3頁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_第4頁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篇一」1、消化酶、抗體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種細胞器: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2、細胞膜、核膜、細胞器膜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它們在結構和功能上緊密聯系,協調。維持細胞內環境相對穩定生物膜系統功能許多重要化學反應的位點把各種細胞器分開,提高生命活動效率核膜:雙層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過結構核仁3、細胞核由DNA及蛋白質構成,與染色體是同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染色質兩種狀態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功能: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4、植物細胞內的液體環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細胞液原生質層指細胞膜,液泡膜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植物細胞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質壁分離中質指原生質層,壁為細胞壁5、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自由擴散:高濃度→低濃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協助擴散:載體蛋白質協助,高濃度→低濃度,如葡萄糖進入紅細胞1、自養生物:可將CO2、H2O等無機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機物,如綠色植物,硝化細菌(化能合成)異養生物:不能將CO2、H2O等無機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機物,只能利用環境中現成的有機物來維持自身生命活動,如許多動物2、細胞呼吸應用:包扎傷口,選用透氣消毒紗布,抑制細菌有氧呼吸酵母菌釀酒:選通氣,后密封。先讓酵田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無氧呼吸產生酒精花盆經常松土:促進根部有氧呼吸,吸收無機鹽等稻田定期排水:抑制無氧呼吸產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爛根死亡提倡慢跑:防止劇烈運動,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乳酸破傷風桿菌感染傷口:須及時清洗傷口,以防無氧呼吸3、活細胞所需能量的最終源頭是太陽能;流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4、葉綠素a和b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綠葉中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含量不同,乙醇提取的葉綠素只要結構沒有被破壞,仍是可以吸收光能的。5、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O2的過程。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篇二」2.1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一:地殼物質的組成與循環(1)組成巖石的礦物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鋁、鐵、鈣、鈉、鉀、鎂等結合成單質或化合物礦物:巖石構成的的最基本單元,主要的造巖礦物有石英、云母、長石、方解石等積聚巖漿巖:有侵入巖和噴出巖兩種形式,典型的侵入巖:花崗巖;噴出巖:玄武巖巖石沉積巖:具有層理結構,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巖,頁巖,砂巖,礫巖等)變質巖:由變質作用形成的巖石,如大理巖、石英巖、板巖(2)從巖漿到形成各種巖石,又到新的巖漿的產生,這一過程就是地殼物質循環。需注意巖石轉換過程中(箭頭)作用的名稱。推動地殼物質循環的能量:地球內部放射性物質衰變產生的熱能(地球內能)地殼物質的循環沉積巖2.2地球表面形態一:地質作用:按能量來源不同,分為內力作用(地球內能)和外力作用(主要為太陽能)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地震等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屬于外力作用。二: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1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論點:(1)全球巖石圈不是整體一塊,可劃分為六大基本板塊(名稱與分布)。(2)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3)板塊張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塊碰撞擠壓,常形成海溝和造山帶,當大洋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海溝-島弧或海溝-海岸山脈,當大陸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巨大的褶皺山脈。2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1)地質構造:由于地殼運動引起的地殼變形、變位。(變形一褶皺,變位一斷層)(2)常見的地質構造及構造地貌三:火山、地震活動與地表形態火山、地震是地球內部能量的強烈釋放形式,也是內力作用的具體表現,火山爆發常形成火山錐、火山口等;地震發生時,地殼會出現斷裂和錯動。四、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1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風化、侵蝕及搬運、沉積、固結成巖作用;2外力作用與地貌。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篇三」空間兩條直線只有三種位置關系:平行、相交、異面1、按是否共面可分為兩類:(1)共面:平行、相交(2)異面:異面直線的定義: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或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異面直線判定定理:用平面內一點與平面外一點的直線,與平面內不經過該點的直線是異面直線。兩異面直線所成的角:范圍為(0°,90°)esp.空間向量法兩異面直線間距離:公垂線段(有且只有一條)esp.空間向量法2、若從有無公共點的角度看可分為兩類:(1)有且僅有一個公共點——相交直線;(2)沒有公共點——平行或異面直線和平面的位置關系:直線和平面只有三種位置關系:在平面內、與平面相交、與平面平行①直線在平面內——有無數個公共點②直線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它在這個平面內的射影所成的銳角。空間向量法(找平面的法向量)規定:a、直線與平面垂直時,所成的角為直角,b、直線與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內,所成的角為0°角由此得直線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圍為[0°,90°]最小角定理:斜線與平面所成的角是斜線與該平面內任一條直線所成角中的最小角三垂線定理及逆定理:如果平面內的一條直線,與這個平面的一條斜線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與這條斜線垂直直線和平面垂直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如果一條直線a和一個平面內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我們就說直線a和平面互相垂直直線a叫做平面的垂線,平面叫做直線a的垂面。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么這條直線垂直于這個平面。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如果兩條直線同垂直于一個平面,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③直線和平面平行——沒有公共點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定義: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沒有公共點,那么我們就說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那么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直線和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經過這條直線的平面和這個平面相交,那么這條直線和交線平行。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篇四」(一)影響價格的因素:1、影響價格的因素:①影響價格的因素:2、供求影響價格。①供不應求,價格升高。A、賣方市場:含義,由賣方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B、表現:由于供不應求,賣方在市場交易中處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價格,也能把商品賣出。②供過于求,價格降低。A、買方市場,是由買方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B、表現;由于供過于求,買方在市場交易中處于有利地位,價格通常趨于下降。3、價值決定價格:(1)價格與價值的關系。①A、在市場經濟中,價格最終是由價值決定的。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B、商品價格的高低,因為它們所含價值量不同。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商品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2)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①價值量的決定因素:不能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而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A、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指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商品的需時間。B、個別勞動時間即商品生產者個人生產某種商品所用的時間。②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商品耗費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多,其價值量越大,反之越小。(3)①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勞動生產率:勞動者的生產效率。勞率↑生產品量↑勞時↑②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一定社會生產率的表現,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由社會勞動生產率變化引起。③個別勞動生產率的變化不影響商品的價值量,但可改變個別勞動時間,改變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價值總量。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商品價值量關系圖4、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①價值規律的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②表現形式: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則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③作用:調節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在社會生產各部門的分配(使資源在社會各部門之間實現優化配置)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使企業內部實現優化配置)導致商品生產的優勝劣汰。(使資源在企業之間實現優化配置,總之,即有利于資源優化,合理,高效配置)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篇五」一、金屬的化學性質1、5000年前使用的青銅器,3000年前進入鐵器時代,20世紀進入鋁合金時代。2、金屬的物理通性是:不透明,有金屬光澤,導電,導熱,延展性好。3、鈉在空氣中加熱,可觀察如下現象:熔成小球,劇烈燃燒,黃色火焰生成淡黃色固體。4、鋁箔加熱,發現熔化的鋁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層膜兜著。這層不易熔化的薄膜是高熔點的Al2O3。5、固體鈉怎么保存?浸在煤油中。怎么取用金屬鈉?鑷子夾出后用濾紙吸干煤油,然后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剩下的鈉再放入煤油中。6、小塊鈉丟入水中的現象是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四處游動,溶液變紅(加入酚酞)。分別反映了鈉密度小于水,反應放熱且鈉熔點低,產生氣體迅速,生成NaOH的性質。7、銀白色的鈉放入空氣中,會逐漸變為Na2O、NaOH、Na2CO310H2O、Na2CO3白色粉末。二、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1、Na2O2是淡黃色固體,與水反應放出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離子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4OH—+2H2↑。反應后溶液中滴入酚酞的現象是先變紅后褪色。2、Na2CO3、NaHCO3的鑒別除了觀察是否細小,加水是否結塊的物理方法外,還可以①加熱固體質量減輕或放出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是NaHCO3。②在其溶液中滴入CaCl2或BaCl2溶液由白色沉淀的是Na2CO3。③加等濃度的HCl放出氣體快的是NaHCO3。3、焰色反應是物理性質,鈉元素為黃色,鉀元素為紫色(透過藍色的鈷玻璃觀察的原因是濾去黃色焰色);鈉單質或其化合物焰色均為黃色。4、焰色反應的操作為,先用鹽酸洗凈鉑絲或無銹的鐵絲,然后在火焰外焰上灼燒至與原來的火焰焰色相同為止,再蘸取溶液灼燒并觀察焰色。5、由可溶性可溶性鋁鹽制Al(OH)3沉淀選用試劑是氨水,離子方程式為:Al3++3NH3H2O=Al(OH)3↓+3NH4+。6、鋁片放入NaOH溶液開始無現象是因為表面氧化鋁先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然后有氣體逸出且逐漸加快是因為鋁與堿溶液反應使溶液溫度升高,加快了反應速度,最后生成氣體的速度又慢下來(仍有鋁片)原因是OH—濃度逐漸減小,速度變慢。2molAl完全反應放出標況下氣體是67.2L。7、明礬和FeCl3都可凈水,原理是:溶于水后生成的膠體微粒能吸附水中懸浮的雜質一起沉淀。8、Al3+溶液中漸漸加入NaOH溶液或AlO2—溶液中漸漸加入HCl溶液的現象都是:白色沉淀漸多又漸少至澄清;NaOH溶液漸漸加入Al3+溶液或H+溶液漸漸加入NaAlO2溶液的現象都是:開始無沉淀,后來沉淀迅速增加至定值。9、鐵的三種氧化物化學式分別是FeO、Fe2O3、Fe3O4。其中磁性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3O4+8H+=Fe2++2Fe3++4H2O。10、FeSO4加入NaOH溶液的現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化學反應方程式為FeSO4+2NaOH=Na2SO4+Fe(OH)2↓、4Fe(OH)2+O2+2H2O=4Fe(OH)3↓第四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一、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硅1、構成有機物的最不可缺少的元素是碳,硅是構成巖石和礦物的基本元素。2、SiO2是由Si和O按1:2的比例所組成的立體網狀結構的晶體,是光纖的基本原料。3、凡是立體網狀結構的晶體(如金剛石、晶體硅、SiC、SiO2等)都具有熔點高、硬度大的物理性質,且一般溶劑中都不溶解。4、SiO2和強堿、氫氟酸都能反應。前者解釋堿溶液不能盛在玻璃塞試劑瓶中;后者解釋雕刻玻璃的原因。5、硅酸是用水玻璃加鹽酸得到的凝膠,離子方程式為SiO32—+2H+=H2SiO3。凝膠加熱后的多孔狀物質叫硅膠,能做干燥劑和催化劑載體。6、正長石KAlSi3O8寫成氧化物的形式為K2OAl2O36SiO27、晶體硅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還可以制造光電池和芯片。二、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氯氣是黃綠色氣體,實驗室制取的離子方程式為MnO2+4H++2Cl—Mn2++Cl2↑+2H2O,這里MnO2是氧化劑,Cl2是氧化產物。2、實驗室制得的氯氣一定含有HCl和水蒸氣,必須先通過飽和食鹽水溶液再通過濃硫酸,就可以得到干燥純凈的氯氣。3、鐵和Cl2反應方程式為2Fe+3Cl22FeCl3,H2點燃后放入Cl2中,現象是:安靜燃燒,蒼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霧,這是工業制鹽酸的主反應。4、Cl2溶于水發生反應為Cl2+H2O=HCl+HClO,氯水呈黃綠色是因為含Cl2,具有漂白殺菌作用是因為含有次氯酸,久置的氯水會變成稀鹽酸。5、氯水通入紫色石蕊試液現象是先變紅后褪色,氯氣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漂白液,有效成分為NaClO,通入Ca(OH)2中可生成漂粉精。6、檢驗溶液中的Cl—,需用到的試劑是,AgNO3溶液和稀HNO3。三、硫和氮的氧化物1.硫單質俗稱硫黃,易溶于CS2,所以可用于洗去試管內壁上沾的單質硫。2.SO2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生成亞硫酸,方程式為SO2+H2OH2SO3,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可使品紅溶液褪色,所以亞硫酸溶液有酸性也有漂白性。3.鑒定SO2氣體主要用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