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眉山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暨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語文試卷一、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題。在第十個“中國航天日”,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升空。55年前同一天,同一片戈壁灘,“東方紅一號”發射。從無人到載人,從艙內實驗到出艙活動,從單船飛行到空間站巡天,中國航天鍥而不舍,不斷繪制航天夢托舉中國夢的炫爛畫卷。數十年來,無數攀登者和追夢者當之無愧,牢牢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走出了中國航天事業由大向強的鏗鏘步履,激發了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空間探索是人類的共同事業。多個國家連綿不斷,提出選派航天員參與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的須求,中國敞開胸懷開展國際合作,共同探索宇宙奧密。通過各國和平利用外空,提高相互理解,讓航天科技成果造福人類。夢想無垠,探索不止。瞄準新目標,工程全線為如期實現載人登月摧枯拉朽;錨定新突破,空間科學為深度拓展創新應用奮力公關。自立自強,開放創新,中國人將飛得更高更遠,漫步太空的腳步將更加從容自信。1.下列對語段中加點字的注音,正確的一項是()(3分)A.載人(zài) 戈壁(gē) B.艙內(chāng) 攀登(dēn)C.步履(nǚ) 參與(yù) D.錨定(miáo) 從容(cóng)2.下列對語段中畫橫線部分詞語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炫爛”應改為“絢爛” B.“須求”應改為“需求”C.“奧密”應改為“奧秘” D.“公關”應改為“功關”3.下列語段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3分)A.鍥而不舍 B.當之無愧 C.連綿不斷 D.摧枯拉朽4.下列對語段中畫波浪線部分的修改,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通過各國和平利用外空,提高相互理解,讓航天科技成果造福人類。B.各國通過和平利用外空,提高相互理解,讓航天科技成果造福人類。C.各國通過和平利用外空,增進相互理解,讓航天科技成果造福人類。D.通過各國和平利用外空,增進相互理解,讓航天科技成果造福人類。5.“象形”造字法是漢字中描畫事物形象的方法。請仿照示例,從以下兩個字中任選一個,寫出你的解讀。(4分)示例(1)看字形,“禾”就像成熟的谷穗;(2)因此“禾”的本義是谷子、莊稼;(3)以“禾”為偏旁的字有稻、秧;(4)含有“禾”字的成語有風禾盡起、禾黍之悲。(1)看字形,“土”就像______;(2)因此“土”的本義是______;(3)以“土”為偏旁的字有______(列舉兩個);(4)含有“土”字的成語有______(列舉兩個)。(1)看字形,“鳥”就像______;(2)因此“鳥”的本義是______;(3)以“鳥”為偏旁的字有______(列舉兩個);(4)含有“鳥”字的成語有______(列舉兩個)。6.“禾”“土”“鳥”是詩歌中常見的意象,請借鑒下面這首詩,從“土”“鳥”中任選一個意象作為題目,寫一首四行小詩。要求: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借助意象表達情思,不得抄襲。(4分)禾禾苗兒露出渴望的目光爭來春日,爭來夏時揮汗如雨微笑在長勢里,茁壯。二、古代詩文閱讀(30分)(一)文言文閱讀(17分)閱讀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7—10題。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壽①人。六歲誦《九經》,七歲能屬文。丁母憂,哀毀骨立。念父之鰥且疾,不忍離左右。父死,始登進士第。秦檜當國,蜀士多屏棄,檜死,中書舍人趙逵首薦允文。召對,謂人君必畏天,必安民。上嘉納之。十一月壬申,金主②率大軍臨采石。丙子,允文至采石,立招諸將,勉以忠義。或曰:“公受命犒師,不受命督戰,他人壞之,公任其咎③乎?”允文叱之曰:“危及社稷,吾將安避?”時敵兵實四十萬,宋軍才一萬八千。允文乃分戈船為五,備不測。部分甫畢,敵已大呼,亮麾數百艘絕江而來。中流官軍以海鰍船沖敵舟皆平沉敵半死半戰日暮未退。允文入陣中,士殊死戰。會有潰軍自光州至,敵疑援兵至,始遁。又命勁弓尾擊追射,大敗之。以捷聞,犒將士,謂曰:“敵今敗,明必復來。”丁丑,果至,復大戰。焚其舟三百,始遁去,再以捷聞。允文多薦知名士,有所見聞即記之,凡所舉,上皆收用。御史蕭之敏劾允文,太上曰:“采石之功,之敏在何許?毋聽其去。”上為出之敏,允文言之敏端方,請召歸以辟言路。淳熙元年薨,賜謚忠肅。(節選自《宋史·虞允文傳》)【注】①隆州仁壽: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②金主:金朝皇帝完顏亮。③咎:罪過。7.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中流官軍A以海鰍船B沖敵C舟皆平D沉E敵半死F半戰G日暮未退。8.下面對句中加點詞意義的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查字典,“當”有“終當”“掌管”等義項,“秦檜當國”中“當”應選擇“掌管”。B.由課文“東臨碣石”可以推知“金主率大軍臨采石”中“臨”的意義為“到達”。C.根據前文中“以捷聞”,可以推知“再以捷聞”中“再”字的意義為“兩次”。D.聯系成語“選賢舉能”,可以推知“凡所舉”中“舉”字的意義為“舉薦”。9.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虞允文聰穎好學,事親至孝。母親去世時哀傷不已,一直隨侍父親,等到父親去世后參加科考,中進士第。B.秦檜獨攬朝政大權時,蜀地的人才受到排擠打壓,秦檜死后,虞允文經人推薦被皇帝召見,受到贊美賞識。C.虞允文有勇有謀,采石大戰中用謀略排兵布陣,作戰時身先士卒,帶領軍隊殊死一戰,以少勝多擊敗敵軍。D.虞允文為人寬厚,顧全大局。蕭之敏因彈劾他而被貶,他請求皇帝將蕭之敏召回,以回避朝中大臣的議論。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謂人君必畏天,必安民。(4分)(2)危及社稷,吾將安避?(4分)(二)古代詩歌閱讀(7分)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11—12題。西江月·中秋和子由①蘇軾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注】①此詞作于蘇軾被貶之時。1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詞的開篇以疑問起句,用“幾度”與“一場”對仗,慨嘆世事變遷、人生如夢。B.詞人中秋深夜難眠,聽廊下樹葉在夜風中沙沙作響,眉頭鬢角盡染歲月的風霜。C.“酒賤”是“客少”之因,詞人被貶生活困窘,只能劣酒待客,因此友人漸疏。D.“月明”一句既寫烏云遮月的自然景象,也暗指詞人遭受排擠打壓的仕途經歷。12.同是蘇軾寫于中秋的詞,本詞情感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有何不同之處?請結合具體詞句分析。(4分)(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13.根據下面情境,在橫線上補寫詩文名句。(6分)大道如砥,行者無疆。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我們應如杜甫“會當凌絕頂,①”(《望岳》)心懷壯志勇攀高峰;如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②”(《己亥雜詩》)甘為沃土無私奉獻;如孟子“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③,勞其筋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磨礪心性披荊斬棘;亦如秋瑾“俗子胸襟誰識我?④”(《滿江紅·小住京華》)豪情滿懷不折不撓;亦如李白“⑤______,______”(《行路難》)迎難而上篤志前行。攀登在路上,奮斗在征途,讓我們以青春之我,展昂揚之姿。三、現代文閱讀(34分)(一)科普作品閱讀(9分)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6題。在橫斷山脈的東緣,大雪山山脈和邛崍山脈是這里的主角,大雪山“承襲”了橫斷山脈南北走向、東陡西緩的特點,南北延伸400多千米。在這400多千米的山脈之上,分布了眾多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大雪山主峰貢嘎山,也是整個橫斷山脈的主峰,在它周圍,林立著145座海拔五六千米以上的冰峰,僅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余座。在與青藏高原遠隔千里的地方,在雪山相接、群峰簇擁之下,直刺蒼穹的貢嘎山,就是孤傲的“王”,千百年來俯瞰、哺育著它的“臣民”。海拔7556米的貢嘎山是四川境內的最高峰,也是國際知名最難以征服的高海拔山峰。由于地處大雪山邊緣,這里擁有很多“站在高原肩膀上”的山峰,山腳海拔就有4000米以上,盡管從高度上貢嘎山并不十分顯眼,但其山腳海拔只有1000米左右,這就讓它的實際攀登高度更高。貢嘎山一帶氣候濕潤而多變,強烈的構造運動和堅硬的花崗巖,讓貢嘎山山體高聳如錐,加上長期冰蝕作用,狹窄的山脊猶如傾斜的刀刃,坡壁陡峭,巖石裸露,坡度多大于70度。這些都讓貢嘎山的攀登異常困難。至今,貢嘎山只有10次成功登頂記錄,死亡登頂比率高達68%,遠超珠穆朗瑪峰的14%和喬戈里峰的30%.貢嘎山,既是登山者向往的殿堂,也是很多登山者可望不可即的“白月光”。對他們來說,哪怕登上其他山峰遠遠地望一眼這位“蜀山之王”,也已足夠令人心醉。在邛崍山的東端有一座南北走向的褶皺山脈——岷山,在其南麓發源的岷江,順著山勢向南流去。由于邛崍山對來自東部的氣流起到阻滯作用,東坡雨澤充沛,有“華西雨屏”之稱,讓峽谷中的岷江水源異常充沛,這也一度讓很多學者認為這就是岷江的源頭。2013年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依據國內外地理學界普遍采用的“河源唯遠”的原則,才正式確定大渡河為岷江正源。滋潤了整個成都平原的岷江,穿行于高山峽谷,又漫流于廣袤平原,一邊咆哮激蕩,一邊隨性發散,左手承托起大雪山,右手成就了“天府之國”。在樂山大佛腳下,與青衣江“握手”后的大渡河,最終匯合成岷江。(摘編自《一個長江,從雪山到海洋》)14.下列說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A.大雪山延續橫斷山脈特點且南北延伸甚遠,其間分布眾多高海拔山峰。B.作為四川境內最高峰,貢嘎山的攀登難度大主要是因為其山腳海拔低。C.岷江水源充沛,緣于“華西雨屏”邛山東坡對東部氣流的阻滯作用。D.樂山大佛是三江匯流處,其中“三江”分別指青衣江、大渡河和岷江。15.下列對本文行文特點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第一段由橫斷山脈到大雪山山脈,再到貢嘎山,由面到點,層層展開敘述。B.作者通過列數據,將貢嘎山與珠峰的死亡登頂率作比較,說明其攀登困難。C.探討岷江正源時,作者先介紹以往認知,再引入科學原則,說明思路明晰。D.全文按邏輯順序行文,從貢嘎山寫到岷江,條理清晰地介紹相關地理風貌。16.下列對文中語言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為介紹大雪山山脈整體概貌,文章用“400多千米”“40余座”概數,體現語言的嚴謹性。B.為說明山腳海拔,“站在高原肩膀上”化用了俗語“站在巨人肩膀上”,使語言生動形象。C.文章介紹貢嘎山和岷江時,用“主峰”“山脊”“正源”等專業術語,體現語言的科學性。D.作者用“漫流”“咆哮”“握手”等擬人化表述來寫水流狀態,使文章語言富有文學韻味。(二)實用類文本閱讀(10分)閱讀下面一組材料,完成17—19題。材料一甲:在本公約中,以下各項為“文化遺產”:古跡: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畫、具有考古性質的成份或構造物、銘文、窟洞以及景觀的聯合體;建筑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筑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單立或連接的建筑群;遺址: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的聯合工程以及包括有考古地址的區域。以下各項為“自然遺產”:從審美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由物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景觀;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地質和地文結構以及明確劃為受到威脅的動物和植物生境區;從科學、保存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分的自然區域。只有同時部分滿足或完全滿足關于文化和自然遺產定義的遺產才能認為是“文化和自然混合遺產”。(節選自《實施〈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考慮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之間的內在相互依存關系,意識到保護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普遍的意愿和共同關心的事項,注意到迄今尚無有約束力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多邊文件,考慮到國際上現有的關于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協定、建議書和決議需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新規定有效地予以充實和補充,考慮到必須提高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的重要意義的認識,于2003年10月17日通過本公約。在本公約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節選自《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材料二部分世界遺產名錄名稱圖示概述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四周分布著大量陪葬坑和墓葬,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兵馬俑坑。峨眉山—樂山大佛峨眉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美麗的自然景觀與悠久的歷史文化完美結合;樂山大佛位于峨眉山東麓,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中國篆刻中國篆刻是以石材為主要材料,以刻刀為工具,以漢字為表象的一門獨特的鐫刻藝術。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保存了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是全世界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是全世界溫帶區域中植物物種最豐富的區域。(根據相關資料改編)材料三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文化生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文化遺產及其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不少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古建筑、古遺址及風景名勝區整體風貌遭到破壞。文物非法交易、盜竊和盜掘古遺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違法犯罪活動在一些地區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貴文物流失境外。由于過度開發和不合理利用,許多重要文化遺產消亡或失傳。在文化遺存相對豐富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由于人們生活環境和條件的變遷,民族或區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因此,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刻不容緩。(節選自《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17.小睿同學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內容所畫的思維導圖中,按序號填入正確的一項是()(3分)A.①峨眉山—樂山大佛②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③中國篆刻④四川大熊貓棲息地B.①四川大熊貓棲息地②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③中國篆刻④峨眉山—樂山大佛C.①峨眉山—樂山大佛②中國篆刻③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④四川大熊貓棲息地D.①四川大熊貓棲息地②中國篆刻③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④峨眉山—樂山大佛18.根據三則材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公約是對文化遺產、自然遺產等協定的補充,具有國際約束力。B.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各類遺產作的概述,有助我們了解世界遺產的分類和界定,構建世界遺產認知體系。C.各種復雜因素的交織,使得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實施困難,其中文化生態的巨變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D.我國積極履行保護世界遺產的公約,既有深刻認識,又有具體實踐,為世界遺產保護工作貢獻中國力量。19.今年6月14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子瞻中學借此開展模擬申遺主題活動。小睿同學負責撰寫一份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報告,有同學向他提供了以下資料。請從中為他選出最符合申遺條件的一項,并說明理由。(4分)①《詩經》:先秦時叫作《詩》或《詩三百》,漢代被尊為《詩經》,列為“五經”之一。它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②中秋節:在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的傳統節日。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民間有陳設瓜果、焚香拜月之俗,現又有食月餅的習俗。(三)文學作品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文本一:菜園小記吳伯簫種花好,種菜更好。花種得好,姹紫嫣紅,滿園芬芳,可以欣賞;菜種得好,嫩綠的莖葉,肥碩的塊根,多漿的果實,卻可以食用。俗話說:“瓜菜半年糧。”我想起在延安藍家坪我們種的菜園來了。那幾年,在延安的同志,大家都在工作,學習,戰斗的空隙里種蔬菜。機關,學校,部隊里吃的蔬菜差不多都能自給。窯洞的門前,平房的左右前后,河邊,路邊,甚至個別山頭新開的土地都種了菜。我們種的那塊菜地,在那園里是條件最好的。土肥地整,曾經有人侍弄過,算是熟菜地。地的一半是韭菜畦。韭菜有宿根,不要費太大的勞力,只要施施肥,培培土,澆澆水,出了九就能發出鮮綠肥嫩的韭芽。最難得的是,菜地西北的石崖底下有一個石窠,挖出石窠里的亂石沉泥,石縫里就涔涔地流出泉水。積水用完,一頓飯的工夫又可以蓄滿,很有點像童話里的寶瓶,水用了還有,用了還有,不用就總是滿著。同樣種菜的別的同志,用水要到延河里去挑,不像我們三個,從石窠通菜地掏一條窄窄淺淺的水溝,抬抬手就把菜澆了。大家都羨慕我們。我們也覺得沾了自然條件的光,很不好意思,就下定決心要把菜地種好,管好。“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為了積肥,大家趁早晚散步的時候到大路上拾糞,那里來往的牲口多,“只要動動手,肥源到處有”啊。我們請老農講課,大家跟著學了不少知識。《萬丈高樓從地起》的歌者,農民詩人孫萬福,就是有名的老師之一。記得那個時候他是六十多歲,精神矍鑠,聲音響亮,講話又親切又質樸,那老當益壯的風度,到現在我還留著深刻的印象。跟那些老師,我們學種菜、種瓜,很多實際學問我們都是邊做邊跟老師學的。種菜是細致活兒,“種菜如繡花”;認真干起來也很累人,就勞動量說,“一畝園十畝田”。但是種菜是極有樂趣的事情。種菜的樂趣不只是在吃菜的時候,像蘇東坡在《后妃菊賦》里所說的:“春食苗,夏食葉,秋食花實而冬食根。”種菜的整個過程,隨時都有樂趣。施肥,松土,整畦,下種,是花費勞動量最多的時候吧,那時蔬菜還看不到影子哩,可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算種的只是希望,那希望也給人很大的鼓舞。人勤地不懶,出一分勞力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驗證不遠,不出十天八天,你留心那平整濕潤的菜畦吧,就從那里會生長出又綠又嫩又茁壯的瓜菜的新芽哩。那些新芽,條播的行列整齊,撒播的萬頭攢動,點播的傲然不群,帶著笑,發著光,充滿了無限生機。一棵新芽簡直就是一顆閃亮的珍珠。暮春,中午,踩著畦垅間苗或者鋤草中耕,煦暖的陽光照得人渾身舒暢。新鮮的泥土氣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陣陣沁人心脾。一會兒站起來,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額頭的汗,看看苗間得稀稠,中耕得深淺,草鋤得是不是干凈,那時候人是會感到勞動的愉快的。夏天,晚上,菜地澆完了,三五個同志趁著皎潔的月光,坐在畦頭泉邊談談話,談生活,談社會和自然的改造,一邊人聲咯咯羅羅,一邊在談話間歇的時候聽菜畦里昆蟲的鳴聲;蒜在抽薹,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發脈脈的香氣: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種真正的田園樂趣。(有刪改)文本二:從1941年到1942年,日本帝國主義集中兵力瘋狂地進攻我抗日根據地,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的最艱苦時期。國民黨反動派也對我根據地實行經濟封鎖和軍事進攻,叫囂要“餓死八路軍,困死八路軍”。在這緊急的形勢下怎么辦?毛主席發出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于是延安軍民掀起了大生產運動,開荒種地,紡線織布。這樣一來,經濟情況很快好轉。1961年,我國遇到了三年嚴重經濟困難,全國人民的生活條件很差。面對這些困難,作家吳伯簫想到,應該寫寫革命傳統,教育人們特別是青年正確對待困難,于是他寫了一組文章,分別從衣、食、住等方面反映延安精神。《記一輛紡車》寫“衣”,《菜園小記》寫“食”,《窯洞風景》寫“住”,《歌聲》寫精神生活。(節選自劉彬榮《讀〈菜園小記〉》)20.下列對兩則文本內容和寫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本一開頭以“種菜”比“種花”更好來引出對延安菜園的回憶,并為后文描述種菜場景做了鋪墊。B.文本一對農民詩人孫萬福的具體描寫,凸顯他不僅會種菜,還會寫詩,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欽佩之情。C.文本一語言質樸,富有生活氣息,多處引用“種菜如繡花”等俗語,將田園景象描寫得生動而形象。D.文本二介紹了文本一的創作背景,有助于讀者結合社會現實深入理解文本一的創作意圖和思想內涵。21.聯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語句,回答括號內的問題。(6分)(1)那些新芽,條播的行列整齊,撒播的萬頭攢動,點播的傲然不群,帶著笑,發著光,充滿了無限生機。(這句話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簡要賞析。)(3分)(2)但是種菜是極有樂趣的事情。(在作者看來,種菜有哪些樂趣?請結合文本一最后兩段,分別用四字短語概括。)(3分)22.文本一題為“小記”,其實“小”中有“大”,你能從中讀出那個時代人們怎樣的精神品質?請結合兩則文本分析。(6分)四、整本書閱讀(6分)23.子瞻中學的一次名著閱讀交流會上,同學們提出了一些疑問,請從中任選一個,結合你的閱讀體驗交流探討。要求:結合作品具體事件,體現對人物的理解。(6分)作品問題《駱駝祥子》祥子的車被大兵搶走,為什么能在短時間內振作起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保爾在全身癱瘓、雙目失明的情況下,為什么還能完成《暴風雨所誕生的》的創作?《水滸傳》林沖為什么殺死昔日好友陸虞候?五、寫作(60分)24.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作。(10分)有權威調查報告指出,未來10—20年,幾乎所有的計算任務都將由人工智能高效完成。基于此,有的同學產生這樣的觀點:既然人工智能能包辦計算,我們就無需再注重計算能力的培養了。請針對材料中的觀點,選取合適的角度展開駁論。要求:觀點明確、論證充分,200字左右。25.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寫作。(50分)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山海經·北山經》神話是人類童年時代飛騰的幻想。根據上面這則神話,大膽展開你的想象,以“精衛填海”為題,創寫一個不少于600字的故事。要求:(1)主題明確,內容充實;(2)細節生動,情節曲折;(3)不得透露個人和學校信息。
眉山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暨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語文參考答案一、語言文字運用(20分)1.A(3分)【解析】B項艙內(cāng)攀登(dēng);C項步履(lǚ);D項錨定(máo).2.D(3分)【解析】D項“公關”應改為“攻關”。3.A(3分)【解析】A項鍥而不舍:不斷地鏤刻下去,比喻持之以恒,堅持不懈。B項當之無愧:承受得起某種稱號或榮譽,沒有什么可慚愧的。原文并無關于航天人員榮譽或稱號的表述,不合語境;C項連綿不斷:形容連續不止,從不中斷。一般用于形容事或物,不用以形容國家;D項摧枯拉朽:比喻迅速摧毀腐朽勢力。此處不合語境。4.C(3分)【解析】原句濫用介詞導致缺少主語,“通過”應放在“各國”之后;動賓搭配不當,“提高”改為“增進”。5.參考答案:土:(1)看字形,“土”就像地面上的土包;(2)因此“土”的本義是泥土、土壤;(3)以“土”為偏旁的字有地、埂;(4)含有“土”字的成語有積土成山、安土重遷。鳥:(1)看字形,“鳥”就像一只飛鳥;(2)因此“鳥”的本義是一種飛禽;(3)以“鳥”為偏旁的字有鶴、鵬;(4)含有“鳥”字的成語有鳥語花香、小鳥依人。(評分意見:本題共4分,每小題1分)6.略。(評分意見:本題共4分,修辭手法2分,語言1分,情感1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0分)(一)文言文閱讀(17分)7.CEG(3分)【解析】本句意為“長江中游的宋軍用海鰍船沖擊金軍船隊,許多船只被撞沉沒,金軍死傷大半,剩下的一半仍然戰斗,到傍晚還未退卻”。其中“沖敵”是“中流官軍”的謂語,因此C處斷開;“平沉”意為“沉沒”,不能斷開;“半死”與“半戰”并列,不能斷開。8.C(3分)【解析】C項“再以捷聞”的“再”字意義為“第二次”,C項說法錯誤。9.D(3分)【解析】D項“以回避朝中大臣的議論”說法錯誤。原文“請召歸以辟言路”的意思是“請求皇上將其召回宮中以廣開言路”,其中“辟”字意為“開辟”“打開”,并非“回避”。10.(1)(虞允文)說一國之君必須敬畏上天,必須安撫百姓。(評分意見:本題共4分,關鍵詞:人君(一國之君)、畏(敬畏)、安(安撫)翻譯準確各1分,句意正確1分)(2)國家面臨危險,我又將逃避到哪里去?(評分意見:本題共4分,關鍵詞:社稷(國家)、安(哪里)翻譯準確各1分,“安避”賓語前置句式1分,句意正確1分)(二)古代詩歌閱讀(7分)11.C(3分)【解析】“客少”主要是描述詞人被貶,心情孤寂,并非因為用劣酒待客導致友人漸疏。12.①《西江月》更愁苦,如“孤光”側重抒發離別的孤寂,“凄然北望”寫出被貶的悲涼。②《水調歌頭》整體豁達,“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達對兄弟相聚的期許,對天下人團圓的美好祝愿。(“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體現對人生起伏的坦然接受)(評分意見:本題共4分,每點2分,第②點任答一處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13.①一覽眾山小②化作春泥更護花③苦其心志④英雄末路當磨折⑤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評分意見:本題共6分,每句1分,任錯漏一個字,該空不得分)三、現代文閱讀(34分)(一)論述類作品閱讀(9分)14.B(3分)【解析】B項“貢嘎山的攀登難度大主要是因為其山腳海拔低”以偏概全。15.D(3分)【解析】D項“全文按邏輯順序行文”說法錯誤,全文是按空間順序行文。16.D(3分)【解析】D項“漫流”語言分析錯誤,不是擬人化表述,是客觀陳述。(二)實用類文本閱讀(10分)17.B(3分)【解析】根據材料一對各類遺產的分類、定義,以及材料二圖表中四項遺產的“概述”,可得出答案。其中,由“美麗的自然景觀與悠久的歷史文化完美結合”可知“峨眉山——樂山大佛”屬于混合遺產,排除A、C兩項;又由“中國篆刻”是“一門獨特的鐫刻藝術”,可知其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選B.18.C(3分)【解析】C項“其中文化生態的巨變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于文無據。19.最符合的是②中秋節。理由:①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符合非遺“世代相傳”的特點。②中秋節古有“陳設瓜果、焚香拜月”的習俗,現有“食月餅”的習俗,符合非遺“被不斷地再創造”的特點。③中秋節“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符合非遺“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認同感”的特點。(評分意見:本題共4分,選擇錯誤0分;選擇正確得1分,理由各1分)(三)文學類文本閱讀(15分)20.B(3分)【解析】B項“凸顯他不僅會種菜,又會寫詩”理解錯誤。文章寫農民詩人孫萬福,主要是為了體現大家向老農學習種菜知識,而不是為了凸顯孫萬福個人。21.(1)“條播的……撒播的……點播的……”構成排比,從不同角度寫出了新芽的生機勃勃,表達作者對新芽的喜愛之情。(評分意見:本題共3分,結合具體語句分析排比1分,分析表達效果2分)(2)①吃菜之樂;②勞動之樂;③收獲之樂;④談天之樂(田園之樂)。(評分意見:本題共3分,每點1分,任答三點即可)22.①延安地區人們在工作、學習、戰斗的空隙里種菜,體現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②大家一起拾糞,請老農講課,共同勞動,表現出團結的精神;③在經濟封鎖和軍事進攻的緊急形勢下,把種菜當作有樂趣的事情,體現革命的樂觀精神。(評分意見:本題共6分,每點2分,意思相同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四、整本書閱讀(6分)23.參考答案:《駱駝祥子》:祥子從兵營牽走的三匹駱駝賣了三十五塊大洋,彌補了一定損失;他和同伴搶散座,拉包車,想拼命賺錢重新買一輛自己的車;生活上節省開支,吃住在人和車廠、曹先生家,想省錢買車。此時的祥子勤勞,堅韌,吃苦耐勞,對生活仍充滿希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妻子達雅悉心照料,頑強工作,成了布爾什維克,讓病中的保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廣東省中考物理試題卷(含答案)
- 低溫倉儲空間利用率提升策略考核試卷
- 制刷企業團隊協作能力提升路徑分析考核試卷
- CADCAM技術在模具制造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考核試卷
- 樂器維修技術研討會報告匯編考核試卷
- 績效獎金分配的公平性與激勵效果研究考核試卷
- 護理臨床護理技術規范化操作護理服務質量提升策略考核試卷
- 貨物損耗評估方法研究考核試卷
- 互聯網平臺創新生態系統中的政策工具與效果評估考核試卷
- 滅菌工藝質量管理體系建立考核試卷
- 2024-2025 學年八年級英語下學期期末模擬卷 (深圳專用)原卷
-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下學期七年級數學試卷
- 2025年重癥醫學科ICU護理信息化建設計劃
- 2024年注冊核安全工程師歷年真題答案
- 結直腸癌腹膜轉移診治專家共識(2025版)解讀
- 風電運維安全培訓內容課件
- 秸稈主題班會課件
- 《GPCR信號轉導》課件
- 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中考二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 醫院圍手術期管理制度
- 無人機課程培訓大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