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雖有嘉肴1.結合注釋疏通文意;積累重點文言詞語,背誦課文。(重點)2.體會兩篇短文的句式特點,學習運用類比論證的方法論述觀點。(難點)3.理解儒家“教學相長”的觀念和“大同”社會的理想,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素養)學習目標《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戰國至秦漢間儒家論著的匯編,相傳是西漢經學家戴圣編纂的。《禮記》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內容分為兩大類:關于禮樂的一般理論和關于禮樂制度。它闡述的思想,包括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各方面的內容,其中《大學》《中庸》《禮運》等篇包含較豐富的哲學思想。《禮記》與《儀禮》《周禮》合稱“三禮”。知識備查作品簡介
《雖有嘉肴》節選自《禮記·學記》。《學記》是《禮記》中的一篇,是中國教育史上最早的關于教育、教學活動的論著。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所選課文主要談了關于“教學相長”的道理。知識備查背景資料
《大道之行也》節選自《禮記·禮運》。《禮運》,《禮記》篇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托名孔子答問的著作。課文是《禮記·禮運》開頭部分中的一段,是孔子對學生言偃說的一番話,主旨是闡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知識備查嘉肴
自強
兌命學學半弗學
教學相長
天下為公矜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男有分yáoqiánɡyuèxiàofúzhǎnɡwéijǔɡuānmùfèn讀一讀預習檢查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整體感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節奏和停頓。雖有佳肴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指美味的菜。味美。最好的道理。即使。整體感知所以。困惑。自我反思。自我勉勵。強,勉勵。教與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即《說命》,《尚書》中的一篇。教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前一個“學”同“敩”,教導。表示猜測。整體感知
【譯文】即使有美味的佳肴,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兌命》中說“教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這話說的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整體感知朗讀課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教學相長。文章的中心論點是“教學相長”,為什么開頭卻從“佳肴”開始寫起?
從“佳肴”寫起,是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對教與學關系的論述,有“佳肴”“至道”作類比,教與學的關系就淺顯易懂了,這種論證方法叫作“類比論證”。精讀細研談談你對“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的理解。
實踐非常重要,要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諸行動,通過行動來證明道理是否正確。精讀細研作者是如何論述“教學相長”這一觀點的?逐層論證學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強精讀細研“教學相長”的結論在前面已經道明,課文最后《兌命》中的一段話是否多余?
《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不多余,“學學半”的意思是“教人是學習的一半”,這是對本文觀點的補充說明。《兌命》的話進一步論證了“教學相長”的道理,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精讀細研師生共同討論:說說你對“教學相長”的理解。見解一:“教學相長”是一個人學習成長的過程:一方面“學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強”。學與教相互促進。見解二:“教學相長”是對師生關系的一種描述。教師在教學中受到教益,加深對問題的認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問題,對教師的教學有所啟發,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文中多用對偶句,造成鋪排效果,增強了文章的氣勢。讀課文,找出這樣句子分析體會。合作探究1.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2.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效果:兩相對舉,結構相同,用詞相對,語氣一致,相互輝映,明快有力,連用鋪排,強化了比喻說理的效果。《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學”同“敩”,教導。合作探究通假字合作探究教然后知困()教學相長()古義:困惑。今義:困難。古義:促進。今義:增長。古今異義其其此之謂乎()不知其旨也()副詞,表示推測。代詞,它的。合作探究學學學半(。)學學半()動詞,向別人學習。一詞多義“學”同“敩”,教導合作探究文言句式判斷句弗食,不知其旨也。倒裝句其此之謂乎!“……,……也”表判斷。賓語前置,應為“其謂之此乎!”
《雖有嘉肴》運用類比的手法引出要闡述的觀點,指出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即“教學相長”,告訴了我們實踐出真知的道理。課堂小結概括主題感悟一:《雖有嘉肴》啟發我們應重視實踐,學到的道理應付諸行動,通過行動來證明道理的正確。
感悟二:《雖有嘉肴》告訴我們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我將努力以此指導我的人生。課堂小結學后感悟?邏輯嚴密。
先是強調要學習,要實踐;再指出“學”和“教”的作用;接著由此進一步討論其效果;最后得出“教學相長”的結論。寫作特色?對偶嚴謹。《雖有嘉肴》共五句話,前三句均為對偶句式。這類句式不僅從形式上看起來比較整齊,也有增強表意效果的功能。第一句以“嘉肴”與“至道”對舉,是一組類比,讓讀者更好地體會到二者的相似性。第二句和第三句都是從兩個角度入手,論述教與學的關系,雙管齊下,更為合理、全面、嚴謹。寫作特色雖有嘉肴類比引入逐層論證引用作結——學學半教學能相長實踐出真知弗食佳肴,不知其旨弗學至道,不知其善學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強板書設計一、課內建構1.給下列加著重號的字注音。
嘉肴(
)兌命(
)學(
)學半選賢與(
)能講信修睦(
)矜(
)寡孤獨男有分(
)貨惡(
)其棄于地基礎過關yáoyuèxiàojǔmùguān6543217fènwù2.解釋下列加著重號的詞。(1)雖有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教然后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教學相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好的道理。困惑。自我反思。教與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6543217(5)講信修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故人不獨親其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不獨子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男有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女有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養。以……為親。父母。以……為子。子女。職分,職守。女子出嫁。65432173.翻譯句子。(1)故曰:教學相長也。(2)選賢與能,講信修睦。6543217所以說:“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選拔推舉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4.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大道之行也》選自《禮記?禮運》篇,是《禮運》開頭部分的一段,
是孔子對學生言偃說的一番話,主旨是闡明儒家理想中“大同”社會
的基本特征。B.《禮記》,春秋至秦漢間儒家論著的匯編,相傳是西漢經學家戴圣編
纂的。654321765432174.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C.《禮記》與《儀禮》《周禮》合稱“三禮”,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
的影響。D.《大道之行也》指出了“大同”社會的美好前景。這里人人都能受到
社會關愛,安居樂業,且各盡所能;這里寄托著儒家崇高的社會理想,
也反映了中國古代人民對美好社會的幸福憧憬。B5.名句默寫。(1)實踐必須抱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反對空頭理論,這樣就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論。(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道之行也》中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道”的內涵是實行民主體制,共同管理公共事務。社會制度是公有制,即“_____________”;實行民主選舉,即“_____________”。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天下為公6543217選賢與能二、課外提升6.某班成立了學習幫扶小組,老師安排曉麗指導小華的語文學習,可曉麗認為這樣會影響自己的學習,不同意。假如你是曉麗的同學,你要怎么勸勸她?(請用上《雖有嘉肴》中的句子)6543217示例:曉麗同學,你好!老師安排你幫扶小華學習語文對你、對她都有好處。《雖有嘉肴》中說“教學相長”,就是這個道理,你說呢?7.孔子的大同理想激勵了后代無數的仁人志士為之奮斗,你知道有哪些歷史人物為此呼吁過、奮斗過嗎?請列舉兩例。示例: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洪秀全“無處不保暖,無處不均勻”;康有為、譚嗣同的“大同觀”;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舉出兩例即可)65432178.下列對《雖有嘉肴》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此文論證嚴密,主要論述了“學學半”的觀點。B.作者在文中多運用對偶句,造成鋪排效果,增強了文章的氣勢。C.陶行知說的“我們要一面教,一面學”,就是對此文論述的觀點的實踐。D.從學習的角度來說,“教學相長”可以給我們這樣的啟示:學習以后才
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別人以后才能知道自己有困惑,教與學是相輔相
成、相互促進的。一、課內建構閱讀突破11109812131415161718A9.下列對《大道之行也》的內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課文的主旨是闡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B.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C.“天下為公”是說所有的社會成員都要有公心,為人民多做好事。D.“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為己”闡述了“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11109812131415161718C10.下列有關課文的說法不恰當的一項是(
)A.兩篇課文都選自《禮記》。《禮記》,儒家經典之一,戰國至秦漢間儒
家論著的匯編。B.《大道之行也》是從“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人人都能安居樂業,
貨盡其用、人盡其力”三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特征的。1110981213141516171810.下列有關課文的說法不恰當的一項是(
)C.《雖有嘉肴》一文開頭先以“嘉肴”與“至道”作類比,指出了學習的
重要性,再推出中心觀點,最后又引用《兌命》中的話加以佐證。D.《大道之行也》闡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表達了
作者對這個理想社會的向往。后來陶淵明所描繪的世外桃源與課文中所
描繪的“大同”社會則是不同的景象。11109812131415161718D二、課外提升(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5分)文本一111098121314151617181110981213141516171811.解釋下列加著重號的詞。(4分)(1)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學學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好問則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謬誤差失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味美。同“敩”,教導。充足。錯誤。1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2)《禮》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11109812131415161718《禮記》上說:“獨自學習而沒有朋友共同商討,就會見識淺陋,聽聞很少。”13.甲文開頭運用
的手法,引出教與學的關系;乙文開頭運用
的手法,引出了學習“須切磋相起”的內容。(2分)11109812131415161718類比引用14.甲、乙兩文都談論了學習,請結合內容談談你從兩文中獲得的啟示。(5分)示例:要主動學習;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的;學習要善于提問,這樣才能充實自己的知識;學習需要與朋友共同切磋,彼此啟發。(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11109812131415161718(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5分)文本二1110981213141516171815.解釋下列加著重號的詞。(4分)(1)選賢與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盜竊亂賊而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膚革充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大臣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舉”,推舉。興起。滿。守法。1110981213141516171816.乙文中畫橫線句未斷句,請斷句(斷3處),并將其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譯文:父子感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合同分析考試試題及答案
- 江蘇省宿遷2024年七上數學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縣2025屆九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達標測試試題含解析
- 廣州醫院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版新型建材泥工安裝服務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辦公耗材定制化解決方案采購協議
- 二零二五版茶葉品牌授權與推廣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經營風險擔保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車間生產設備維護承包協議
- 智能制造系統架構-第2篇-洞察及研究
- 2025中國成人ICU鎮痛和鎮靜治療指南解讀
- 曲靖市羅平縣人民醫院招聘考試真題2024
- 戰術搜索教學課件
- 2025年福建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2025年陜西省行政執法資格考試模擬卷及答案(題型)
- 2025年長三角湖州產業招聘筆試備考題庫(帶答案詳解)
- 2025包頭輔警考試真題
- 2025至2030中國高端英語培訓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機會報告
-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茶藝師職業技能鑒定考試試卷(含答案)
- 中央黨校師資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