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理工大附中高一(下)期末生物(教師版)_第1頁
2024北京理工大附中高一(下)期末生物(教師版)_第2頁
2024北京理工大附中高一(下)期末生物(教師版)_第3頁
2024北京理工大附中高一(下)期末生物(教師版)_第4頁
2024北京理工大附中高一(下)期末生物(教師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4北京理工大附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考試時間:90分鐘第一部分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新型冠狀病毒與細菌主要的區別是()A.有無細胞結構 B.有無細胞壁C.有無遺傳物質 D.有無成形的細胞核2.關于細胞中的有機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酶的化學本質都是蛋白質B.磷脂和膽固醇都是動物細胞膜的成分C.淀粉和葡萄糖的組成元素都是C、H、OD.DNA和RNA的基本組成單位均為核苷酸3.下圖是某些細胞器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①表示中心體,是一種沒有膜包被的細胞器B.②表示線粒體,是真核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C.③表示葉綠體,內含基粒、基質和光合作用有關的酶D.④表示高爾基體,不具有膜結構,其上附著有核糖體4.大腸桿菌和酵母菌細胞中都存在的生命活動是()A.線粒體內膜上O2和[H]結合生成水B.以親代DNA為模板合成子代DNAC.mRNA通過核孔從細胞核進入細胞質D.紡錘絲牽引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5.某同學用30%的蔗糖溶液和清水進行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活的黑藻葉肉細胞正處于如圖所示狀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a、b兩處細胞結構分別為細胞質基質和液泡B.圖中所示現象的發生與細胞壁伸縮性小于原生質層有關C.若該細胞處于清水中,則a處濃度大于b處濃度D.若該細胞處于30%的蔗糖溶液中,則a處濃度在逐漸升高6.ATP和葡萄糖都是細胞生命活動的能源物質,關于二者的說法錯誤的是()A.正常細胞中ATP與ADP的比值相對穩定B.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伴隨著ATP的合成C.ATP和葡萄糖都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D.ATP中是活躍化學能,葡萄糖中是穩定化學能7.下圖表示某種植物果實在不同氧氣濃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釋放量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氧氣濃度為0時,該果實細胞呼吸的場所為線粒體基質B.氧氣濃度在5%時,釋放的CO2部分源自果實中的無氧呼吸C.氧氣濃度在10%以上時,該果實細胞呼吸的產物只有酒精D.保存該果實時,氧氣濃度越低,其儲存時間就越長8.下圖為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其中A表示結構,①②③④表示有關物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①②③分別是O2、NADP+、ADP+PiB.CO2的固定是CO2與④結合的過程C.(CH2O)中穩定的化學能只來自NADPHD.A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9.科學家發現某種癌細胞的成因之一是調節姐妹染色單體粘連的基因發生突變,姐妹染色單體不能粘連。圖為出現此問題的細胞有絲分裂示意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染色單體是在細胞周期的間期形成的B.a圖中共有5條染色體,10條染色單體C.b圖形成的子細胞中分別含有5個、3個DNA分子D.該基因突變可能導致染色體無法平均分配10.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著絲粒分裂發生在末期B.細胞分化使各種細胞的遺傳物質產生差異C.衰老的生物體中,細胞都處于衰老狀態D.細胞凋亡是一種程序性死亡,對生物體是有利的11.如圖是哺乳動物的一個細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細胞處于減Ⅰ后期B.該個體產生的配子共有2種C.圖中有2對同源染色體,2個染色體組D.該動物為雌性,此細胞是初級卵母細胞12.用正常葉色和黃綠葉色甜瓜進行雜交實驗(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甜瓜正常葉色與黃綠葉色是一對相對性狀B.甜瓜葉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C.實驗二的雜交方式為測交D.實驗二子代正常葉色自交,后代正常:黃綠為1:113.某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這兩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若它的一個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不考慮交叉互換)后產生的四個精細胞中,有一個精細胞的基因型為AB,那么另外三個的基因型分別是()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14.番茄的紫莖對綠莖為完全顯性。欲判斷一株紫莖番茄是否為純合子,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A.讓該紫莖番茄自交 B.與綠莖番茄雜交 C.與純合紫莖番茄雜交 D.與雜合紫莖番茄雜交15.泰—薩克斯?。═S)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病,患者由于進行性神經退化導致全身癱瘓而早夭,在人群中發病率約為1/360000。下圖是一個TS的系譜圖,其中Ⅱ-3不攜帶致病基因。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TS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B.Ⅱ-2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為1/2C.人群中TS致病基因頻率為1/600D.Ⅲ-1和Ⅲ-2所生孩子患病概率為1/1816.鵝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ZZ為雄性,ZW為雌性),Z染色體上的b基因控制豁眼性狀,常染色體上h基因能抑制b基因功能,而表現出正常眼。下列雜交組合后代能通過眼的性狀區分性別的是()A.HhZbZb×HHZBW B.HHZBZb×HHZBWC.hhZBZB×HHZbW D.HhZbZb×HhZBW17.下圖為“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的基本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T2噬菌體→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攪拌、離心→分別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檢測子代噬菌體的放射性A.用32P和35S分別標記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B.攪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與之分離C.35S標記組離心后,檢測出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D.在新形成的部分子代噬菌體中檢測到32P18.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種海蜇能發出綠色熒光,此種海蜇的DNA分子上有一段長度為5170個堿基對的片段——綠色熒光蛋白基因。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所在DNA具有雙螺旋結構B.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有A、U、C、G四種堿基C.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海蜇的遺傳信息蘊藏在堿基的排列順序中19.下圖為DNA分子半不連續復制模型:DNA復制形成互補子鏈時,一條子鏈連續復制;另一條子鏈先形成短鏈片段(虛線所示),再將短鏈片段連接成新的子鏈。據圖分析錯誤的是()A.DNA復制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B.DNA聚合酶將特定脫氧核苷酸連接到子鏈C.短鏈片段間通過形成氫鍵而連接成子鏈D.該模型解決了兩條子鏈同時復制但方向相反的“矛盾”20.1993年,中國科學家成功將蘇云金桿菌的抗蟲基因整合到棉花的染色體DNA上,培育出了轉基因抗蟲棉,大大減少了農藥的用量。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蘇云金桿菌和棉花共用一套密碼子B.抗蟲棉的后代也可能具有抗蟲的特性C.抗蟲棉抗蟲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分離定律D.抗蟲棉抗蟲基因的表達過程只發生在細胞核21.某種物質可插入DNA分子兩條鏈的堿基對之間,使DNA雙鏈不能解開。若在細胞正常生長的培養液中加入適量的該物質,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A.隨后細胞中的DNA復制發生障礙B.隨后細胞中的DNA轉錄發生障礙C.該物質將會影響細胞正常分裂D.該物質不會影響細胞正常分化22.圖1、圖2表示某種生物的兩種染色體行為示意圖,其中①和②、③和④互為同源染色體,則兩圖所示的變異A.均為染色體結構變異B.基因的數目和排列順序均發生改變C.均發生在同源染色體之間D.均涉及DNA鏈的斷開和重接23.將蘿卜(RR,2n=18)和甘藍(BB,2n=18)進行雜交,得到雜種F1。F1偶爾結了少數幾粒種子(F2),發芽后長成的植株株型很大,葉像甘藍,根像蘿卜,檢查它的染色體,發現2n=36。下列對F1和F2育性的判斷及分析,錯誤的是()A.F1是不育的,產生配子時同源染色體聯會紊亂B.F1是不育的,產生配子時無聯會的同源染色體C.F2是可育的,其配子中含有R、B兩個染色體組D.F2是可育的,可能是由F1染色體加倍后產生的24.在一個隨機交配的大種群中,某對相對性狀中的顯性個體占36%,據此推測種群中該性狀的雜合子的頻率是()A.30% B.18% C.32% D.64%25.使君子花夜晚為白色,早晨開始逐漸變為粉色,到下午變為紅色,晚上再恢復為白色。調查發現,晚上采蜜的是飛蛾,而早晨和白天采蜜的分別是蜜蜂和蝴蝶。此外,使君子花雌蕊和雄蕊的成熟時間相互錯開。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花色變化增加了三種傳粉者之間的競爭 B.花色變化有利于增加使君子的繁殖機會C.雌蕊和雄蕊的成熟時間錯開避免了自交 D.使君子與三種傳粉者協同(共同)進化第二部分非選擇題(26~31題,共50分)26.在一個常規飼養的實驗小鼠封閉種群中,偶然發現幾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開始脫毛,以后終生保持無毛狀態。為了解該性狀的遺傳方式,研究者設置了6組小鼠交配組合,統計相同時間段內繁殖結果如下。組合編號ⅠⅡⅢⅣⅤⅥ交配組合●×?×■?×●×■●×□○×■產仔次數6617466子代小鼠總數(只)脫毛920291100有毛122711001340注:●純合脫毛早,■純合脫毛♂、○純合有毛♀,□純合有毛♂,?雜合♀,雜合♂回答下列問題:(1)已知Ⅰ、Ⅱ組子代中脫毛、有毛性狀均不存在性別差異,說明相關基因位于______染色體上。(2)Ⅲ組的繁殖結果表明脫毛、有毛性狀是由______基因控制的,相關基因的遺傳符合______定律。(3)Ⅳ組的繁殖結果說明,小鼠表現出脫毛性狀不是______影響的結果。(4)在封閉小種群中,偶然出現的基因突變屬于______。此種群中同時出現幾只脫毛小鼠的條件是______。(5)測序結果表明:突變基因序列模板鏈中的1個G突變為A,推測密碼子發生的變化是______(填選項前的符號)。A.由GGA變為AGA B.由CGA變為GGAC.由AGA變為UGA D.由CGA變為UGA(6)研突發現,突變基因表達的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明顯小于突變前基因表達的蛋白質,推測出現此現象的原因是蛋白質合成______。進一步研究發現,該蛋白質會使甲狀腺激素受體的功能下降,據此推測脫毛小鼠細胞的代謝速率下降,這就可以解釋表中數據顯示的雌性脫毛小鼠______的原因。27.番茄果實成熟涉及一系列生理生化過程,導致果實顏色及硬度等發生變化。果實顏色由果皮和果肉顏色決定。為探究番茄果實成熟的機制,科學家進行了相關研究。(1)果皮顏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果皮黃色與果皮無色的番茄雜交的F1果皮為黃色,F1自交所得F2果皮顏色及比例為_______。(2)野生型番茄成熟時果肉為紅色。現有兩種單基因純合突變體,甲(基因A突變為a)果肉黃色,乙(基因B突變為b)果肉橙色。用甲、乙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圖1。據此,寫出F2中黃色的基因型:_______。(3)深入研究發現,成熟番茄的果肉由于番茄紅素的積累而呈紅色,當番茄紅素量較少時,果肉呈黃色,而前體物質2積累會使果肉呈橙色,如下圖2。上述基因A、B以及另一基因H均編碼與果肉顏色相關的酶,但H在果實中的表達量低。根據上述代謝途徑,aabb中前體物質2積累、果肉呈橙色的原因是_______。(4)有一果實不能成熟的變異株M,果肉顏色與甲相同,但A并未突變,而調控A表達的C基因轉錄水平極低。C基因在果實中特異性表達,敲除野生型中的C基因,其表型與M相同。進一步研究發現M中C基因的序列未發生改變,但其甲基化程度一直很高。推測果實成熟與C基因甲基化水平改變有關。欲為此推測提供證據,合理的方案包括_______,并檢測C的甲基化水平及表型。①將果實特異性表達的去甲基化酶基因導入M②敲除野生型中果實特異性表達的去甲基化酶基因③將果實特異性表達的甲基化酶基因導入M④將果實特異性表達的甲基化酶基因導入野生型28.miRNA是在真核細胞內發現的一類內源性的具有調控功能的非編碼小RNA,其具體調控機理如圖。(1)圖中①為__________過程,形成的miRNA分子前體通過__________(結構)從細胞核運出,進入細胞質進一步加工為成熟miRNA。(2)成熟miRNA與__________蛋白結合形成RNA誘導物(RISC)。RISC與靶基因mRNA特異結合而引起__________,并抑制翻譯過程,導致靶基因沉默。這種不改變靶基因序列而對其表達進行調控的現象屬于__________遺傳。(3)miRNA-1在心臟組織中表達水平較高,但過表達的miRNA-1會引起心力衰竭(HF)。為研究黃芪甲苷(ASV)對miRNA-1過表達誘導大鼠(HF模型大鼠)的保護作用機制,研究者對32只大鼠隨機分組,處理及結果見下表。組別實驗處理miRNA-1表達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數(%)心肌細胞存活率(%)1正常大鼠灌胃0.9%生理鹽水1.0092.501002HF模型大鼠灌胃0.9%生理鹽水82.5171.52493HF模型大鼠灌胃80mg/kgASⅣ20.3884.3676注:左心室射血分數越大,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越強由結果可知,miRNA-1過表達使大鼠__________,ASⅣ可以__________miRNA-1過表達對大鼠心臟造成的損傷。(4)基于以上研究,請提出一個進一步研究的方向__________。29.油菜容易被胞囊線蟲侵染造成減產,而蘿卜的某些染色體上具有抗線蟲病基因。(1)自然界中,油菜與蘿卜存在生殖隔離,判定依據為兩者______。(2)科研人員以蘿卜和油菜為親本雜交,通過下圖所示途徑獲得抗線蟲病油菜。注:方框中每個大寫英文字母表示一個染色體組①F1植株由于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染色體不能______,因而高度不育。用秋水仙素處理使染色體______,形成異源多倍體。②將異源多倍體與親本油菜雜交(回交),獲得BC1。BC1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成為______(用字母表示)。用BC1與油菜再一次雜交,得到的BC2植株群體的染色體數目為______條。③獲得的BC2植株個體間存在胞囊線蟲抗性的個體差異,其原因是不同植株獲得的______不同。(3)從BC2植株中篩選到胞囊線蟲抗性強的個體后,為使其抗性基因穩定轉移到油菜染色體中,并盡快排除無關染色體,應進行的方法是與______進行多代雜交(回交)。30.某二倍體植物(2n=14)開兩性花,可自花傳粉。研究者發現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發育異常不能產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發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結實),欲選育并用于雜交育種。請回答下列問題:表F2性狀統計結果編號總株數可育:不育13527:824232:1033627:944333:1054635:11(1)雄性不育與可育是一對相對性狀。將雄性不育植株與可育植株雜交,F1代均可育,F1自交得F2,統計其性狀,結果如右表,說明控制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遺傳遵循______定律。(2)在雜交育種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為親本中的______(父本/母本),其應用優勢是不必進行______操作。(3)為在開花前即可區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種工作者培育出一個三體新品種,其體細胞中增加一條帶有易位片段的染色體。相應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如圖(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種子為茶褐色,r控制黃色)。①三體新品種的培育利用了______原理。②帶有易位片段的染色體不能參與聯會,因而該三體新品種的細胞在減數分裂時可形成______個正常的四分體;聯會的兩條同源染色體在______(時期)彼此分離,分別移向細胞兩極,而帶有易位片段的染色體隨機移向一極。故理論上,含有8條染色體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為______,經研究發現這樣的雄配子不能與雌配子結合。③此品種植株自交,所結的黃色種子占70%且發育成的植株均為雄性不育,其余為茶褐色種子,發育成的植株可育。結果說明三體植株產生的含有8條染色體和含有7條染色體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______,這可能與帶有易位片段的染色體在減數分裂時的丟失有關。④若欲利用此品種植株自交后代作為雜交育種的材料,可選擇______色的種子留種;若欲繼續獲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選擇______色的種子種植后進行自交。31.北美雪鞋兔又稱北極兔,冬季褪去棕色“外衣”換為白色,其毛發的色素變化過程由體內黑色素的數量、質量和分布狀況決定,Agouti基因是調控黑色素轉換的關鍵基因。(1)研究發現,北極兔毛色的棕色表型來自黑尾長耳大野兔,二者親緣關系較近,在自然條件下不存在絕對的_______________,可以進行基因交流。(2)近年來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北極兔生活地帶降雪不斷減少,人們在野外發現一定數量的北極兔在冬季仍保留棕色毛色。對冬季毛色不同的兩種北極兔基因序列分析發現,棕色性狀的出現與Agouti基因端附近插入1Kb左右的堿基序列有關。這種變異屬于_______________,可以為進化提供______________。(3)科研人員在11只冬季毛色為白色的北極兔樣本中發現了4只雜合子。通過對其中三只進行等位基因特異性表達檢測來確定基因的表達水平,結果見表。雜合子樣本中相關基因表達量在等位基因中的比例樣本IDAgouti基因Ahcy基因04980.9000.48706630.9340.50709010.9790.494注:Ahcy基因是與Agouti基因位于一條染色體上的另一基因,作為參照由檢測結果推知Agouti基因為這對等位基因中的____________性基因,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黑色素的形成。(4)全球變暖導致北極兔在冬季仍保留棕色毛色的個體比例增加,推測出現這種現象的實質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第一部分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答案】A【分析】病毒是一類結構十分簡單的微生物,沒有細胞結構,身體由蛋白質的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構成。細菌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區域。【詳解】新冠病毒屬于RNA病毒,病毒是一類結構十分簡單的微生物,沒有細胞結構,身體由蛋白質的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構成;細菌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區域。因此新冠病毒和細菌的主要區別是有無細胞結構。故選A。2.【答案】A【分析】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大多數是蛋白質,少數RNA。【詳解】A、絕大多酶是蛋白質,少數是RNA,A錯誤;B、磷脂和膽固醇都是動物細胞膜的成分,其中磷脂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B正確;C、淀粉和葡萄糖都屬于糖類,組成元素都是C、H、O,C正確;D、DNA和RNA的基本組成單位均為核苷酸,前者是脫氧核苷酸,后者是核糖核苷酸,D正確。故選A。3.【答案】D【分析】以上四幅圖依次為中心體、線粒體、葉綠體和內質網?!驹斀狻緼、①是中心體,是細胞內不具有膜結構,即不含有磷脂的細胞器,A正確;B、②是線粒體,含有雙層膜,是真核細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B正確;C、③表示葉綠體,含有基粒、基質和光合作用相關的酶,是綠色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C正確;D、④是內質網,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D錯誤。故選D。4.【答案】B【分析】大腸桿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相比,最大的區別是原核細胞沒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胞核(沒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原核細胞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細胞膜、細胞質結構,含有核酸和蛋白質等物質?!驹斀狻緼、大腸桿菌是由原核細胞組成的,原核細胞沒有細胞核,也沒有線粒體,A錯誤;B、酵母菌細胞是真核細胞,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中都會發生DNA分子的復制,即以親代DNA為模板合成子代DNA,B正確;C、大腸桿菌是原核生物,細胞中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沒有核膜和核孔,C錯誤;D、紡錘絲牽引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發生在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過程中,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是真核細胞增殖的方式,酵母菌可以進行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D錯誤。故選B。5.【答案】B【分析】1.在“探究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中,質壁分離的前后可以對照,質壁分離過程和質壁分離的復原過程也可以形成對照,符合科學探究實驗的對照原則;在逐漸發生質壁分離的過程中,細胞液的濃度增加,細胞液的滲透壓升高,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增強。2.原生質層包括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驹斀狻緼、據圖可知,圖中a、b兩處細胞結構分別為細胞壁和細胞膜之間的空間、液泡,A錯誤;B、圖示所示現象是細胞壁和原生質層分離,該現象發生的內因是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的伸縮性,B正確;C、若該細胞處于清水中,將發生質壁分離的逐漸復原,則則a處濃度小于b處濃度,C錯誤;D、若該細胞處于30%的蔗糖溶液中,則細胞繼續失水,則a處的濃度逐漸下降,D錯誤。故選B。6.【答案】C【分析】有氧呼吸的能量變化:有機物中的化學能經氧化分解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合成ATP。無氧呼吸能量大部分留在不徹底氧化產物中,少部分在ATP中。生物體中直接能源物質是ATP,主要能源物質是糖類,脂肪和淀粉是儲能物質?!驹斀狻緼、正常細胞中ATP與ADP的比值相對穩定,A正確;B、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釋放能量,伴隨著ATP的合成,B正確;C、ATP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葡萄糖不是,C錯誤;D、ATP中是活躍化學能,葡萄糖中是穩定化學能,D正確。故選C。7.【答案】B【分析】分析曲線圖可知:氧氣濃度為0時,只進行無氧呼吸;P點對應的氧氣濃度下,只進行有氧呼吸?!驹斀狻緼、氧氣濃度為0時,該器官只進行無氧呼吸,其場所是細胞質基質,A錯誤;B、植物的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均可產生二氧化碳,氧氣濃度在5%時,二氧化碳的釋放量大于氧氣吸收量,該器官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故釋放的CO2部分源自果實中的無氧呼吸,B正確;C、氧氣濃度在10%以上時,氧氣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釋放量,該器官只進行有氧呼吸,該果實細胞呼吸的產物沒有酒精,C錯誤;D、應該在二氧化碳釋放量最小的氧氣濃度下保存該器官,所以要控制空氣流通,使氧濃度保持在5%左右,而不是氧氣濃度越低,其儲存時間就越長,D錯誤。故選B。8.【答案】C【分析】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進行的是光反應,這一階段中產生[H](即NADPH)、ATP和氧氣,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暗反應,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還原。因此,A表示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①表示氧氣,②表示NADP+,③表示ADP+Pi,④表示C5?!驹斀狻緼、根據光合作用的過程,可知①表示氧氣,②表示NADP+,③表示ADP+Pi,A正確;B、CO2的固定是CO2與④C5在酶催化下結合成兩分子C3的過程,B正確;C、光合作用的光反應產生的ATP、NADPH,均可以為三碳化合物的還原提供能量,轉化為有機物中穩定的化學能,C錯誤;D、A表示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其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D正確。故選C。9.【答案】B【分析】1、由題干可知,示意圖為細胞的有絲分裂,則a圖為有絲分裂中期,b圖為有絲分裂后期。2、當調節姐妹染色單體粘連的基因發生突變,姐妹染色單體不能粘連,導致染色體無法平均分配到子細胞中,進而導致子細胞結構功能異常,這是癌細胞的成因之一。【詳解】A、染色單體的形成是在分裂間期形成的,A正確;B、a圖中共有5條染色體,只有三條染色體上才有染色單體,共6條染色單體,B錯誤;C、如圖所示,b圖形成的子細胞中分別含有5個、3個DNA分子,C正確;D、題干中指出調節姐妹染色單體粘連的基因發生突變,姐妹染色單體不能粘連。導致染色體無法平均分配到子細胞中,進而導致子細胞結構功能異常,D正確。故選B。10.【答案】D【分析】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1)間期: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3)中期: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4)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驹斀狻緼、著絲粒分裂發生在后期,A錯誤;B、細胞分化不改變細胞的遺傳物質,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B錯誤;C、衰老的生物體中,大部分細胞都處于衰老狀態,也有新生的細胞,C錯誤;D、細胞凋亡是一種程序性死亡,是基因控制的主動的細胞死亡,對生物體是有利的,D正確。故選D。11.【答案】B【分析】減數分裂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生成熟生殖細胞時進行的染色體數目減半的細胞分裂。在減數分裂前,染色體復制一次,而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連續分裂兩次。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的減少一半?!驹斀狻緼D、根據細胞分裂的示意圖分析,該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分離且細胞質不均等分裂,所以該動物為雌性,該細胞是初級卵母細胞,細胞處于減Ⅰ后期,經分裂后會產生第一極體和次級卵母細胞,AD正確;B、次級卵母細胞經過減數第二次分裂產生一個卵細胞,所以該初級卵母細胞產生的配子只有1種。但是該雌性個體可以產生4種卵細胞,B錯誤;C、B基因和b基因所在的染色體互為同源染色體,d基因和D基因所在的染色體互為同源染色體,所以圖中有2對同源染色體,B基因和d基因所在染色體構成一個染色體組,b基因和D基因所在染色體構成一個染色體組,即共有2個染色體組,C正確。故選B。12.【答案】D【分析】實驗一中正常葉色甜瓜與黃綠葉色甜瓜雜交后代全表現正常葉色,據此可知正常葉色為顯性性狀。【詳解】A、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甜瓜正常葉色與黃綠葉色是一對相對性狀,A正確;BC、實驗二為子代性狀分離比為1:1,屬于測交實驗,這說明甜瓜葉色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BC正確;D、實驗一中正常葉色甜瓜與黃綠葉色甜瓜雜交后代全表現正常葉色,據此可知正常葉色為顯性性狀,實驗二中正常葉色為雜合子,雜合子自交,后代正常:黃綠為3:1,D錯誤。故選D。13.【答案】B【分析】在中心法則的遺傳信息流動過程中,DNA和RNA是信息的載體,蛋白質是信息的表達產物,而ATP為信息的流動提供能量,可見,生命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驹斀狻扛鶕p數分裂的特點,精原細胞經減數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產生基因型不同的2個次級精母細胞;1個次級精母細胞經減數第二次分裂,著絲粒分裂,最終產生1種2個精子。因此,1個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共產生了2種4個精子.由于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了一個基因型為AB的精子,說明含A與B的染色體自由組合,含a與b的染色體組合,因此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了一個基因型為AB的精子的同時,隨之產生的另外3個精子為AB、ab、ab,B正確。故選B。14.【答案】C【分析】常用的鑒別方法:(1)鑒別一只動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2)鑒別一棵植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簡便;(3)鑒別一對相對性狀的顯性和隱性,可用雜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優良品種的純度,常用自交法;(5)檢驗雜種F1的基因型采用測交法。設相關基因型為A、a,據此分析作答?!驹斀狻緼、紫莖為顯性,令其自交,若為純合子,則子代全為紫莖,若為雜合子,子代發生性狀分離,會出現綠莖,A不符合題意;B、可通過與綠莖純合子(aa)雜交來鑒定,如果后代都是紫莖,則是純合子;如果后代有紫莖也有綠莖,則是雜合子,B不符合題意;C、與紫莖純合子(AA)雜交后代都是紫莖,故不能通過與紫莖純合子雜交進行鑒定,C符合題意;D、能通過與紫莖雜合子雜交(Aa)來鑒定,如果后代都是紫莖,則是純合子;如果后代有紫莖也有綠莖,則是雜合子,D不符合題意。故選C。15.【答案】B【分析】并不是所有遺傳病患者都攜帶致病基因,如唐氏綜合征是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引起的,患者不攜帶致病基因。【詳解】A、Ⅲ-3是TS的女性患者,其父母正常,則說明致病基因是隱性,而且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因此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A正確。B、Ⅲ-3是TS的女性患者,其父母正常,則說明致病基因是隱性,而且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因此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若該病的相關基因用A/a表示,則Ⅰ-1與Ⅰ-2的基因型為Aa、Aa,Ⅱ-2的基因型為2/3Aa、1/3AA,故Ⅱ-2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為2/3,B錯誤;C、在人群中發病率約為1/360000,即在人群中aa基因型概率約為1/360000,a基因頻率=1/600,C正確;D、Ⅱ-2的基因型為2/3Aa、1/3AA,Ⅱ-3不攜帶致病基因,其基因型為AA,故Ⅲ-1的基因型為2/3AA、1/3Aa,Ⅲ-2的基因型為2/3Aa、1/3AA,故Ⅲ-1和Ⅲ-2所生患病孩子概率為1/3×2/3×1/4=1/18,D正確。故選B。16.【答案】A【分析】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所以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這種現象叫做伴性遺傳。【詳解】A、基因型為HhZbZb的鵝與基因型為HHZBW的鵝雜交,子代的基因型為HHZBZb、HhZBZb、HHZbW、HhZbW,Z染色體上的b基因控制豁眼性狀,常染色體上h基因能抑制b基因功能,而表現出正常眼,因此子一代雄鵝都為正常眼,雌鵝都為豁眼,A正確;B、基因型為HHZBZb的鵝與基因型為HHZBW的鵝雜交,子代的基因型為HHZBZB、HHZBW、HHZBZb、HHZbW,雄鵝都為正常眼,雌鵝既有豁眼也有正常眼,雜交組合后代不能通過眼的性狀區分性別,B錯誤;C、基因型為hhZBZB的鵝與基因型為HHZbW的鵝雜交,子代的基因型為:HhZBZb、HhZBW,雌雄鵝都表現為正常眼,雜交組合后代不能通過眼的性狀區分性別,C錯誤;D、基因型為HhZbZb的鵝與基因型為HhZBW的鵝雜交,子代的基因型為HHZBZb、HhZBZb、HHZbW、HhZbW、hhZBZb、hhZbW,子一代雄鵝為正常眼,雌鵝為正常眼、豁眼,雜交組合后代不能通過眼的性狀區分性別,D錯誤。故選A。17.【答案】C【分析】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詳解】A、用35S標記大腸桿菌的蛋白質和32P標記噬菌體的DNA,A正確;B、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中,攪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菌體表面的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與細菌分離,然后離心將被感染噬菌體的細菌沉淀下來(位于沉淀物),讓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較輕的T2噬菌體,B正確;C、用35S標記蛋白質的噬菌體去侵染未標記的大腸桿菌,攪拌離心后,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C錯誤;D、32P標記的是噬菌體的DNA,當這個噬菌體的DNA注入進細菌內,會以該DNA分子為模板進行半保留復制。由于親代DNA只含有兩條32P標記的DNA鏈,因此產生的后代噬菌體中最多含有2個32P標記,絕大多數子代噬菌體中沒有32P,D正確。故選C。18.【答案】B【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決定生物性狀的基本單位。2、基因和遺傳信息的關系:基因中的脫氧核苷酸(堿基對)排列順序代表遺傳信息.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驹斀狻緼、真核生物的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的兩條鏈反向平行盤旋成雙螺旋結構,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所在DNA具有雙螺旋結構,A正確;B、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有A、T、C、G四種堿基,B錯誤;C、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C正確;D、遺傳信息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排列順序,即遺傳信息蘊藏在堿基對的排列順序中,D正確。故選B。19.【答案】C【分析】DNA分子的復制需要模板、原料、酶、能量等條件,DNA分子的復制過程是邊解旋邊復制和半保留復制的過程,DNA分子復制遵循A與T配對、G與C配對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詳解】A、新合成的DNA分子由1條模板鏈和一條新合成的子鏈組成,即DNA分子的復制是半保留復制,A正確;B、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將單個的脫氧核苷酸連接成為一條長鏈,B正確;C、短鏈片段間通過形成磷酸二酯鍵而連接成子鏈,C錯誤;D、DNA兩條子鏈中,一條鏈連續復制,另一條鏈不連續復制,稱為DNA半不連續復制。前導鏈為連續復制的子鏈,其復制方向與延伸方向一致,為5'→3'。后隨鏈按岡崎片段不連續復制。每段岡崎片段是通過5'→3'方向聚合形成的,但DNA整體延伸方向是3'→5',解決了兩條子鏈同時復制但方向相反的“矛盾”,D正確。故選C。20.【答案】D【分析】基因工程技術的基本步驟:(1)目的基因的獲?。悍椒ㄓ袕幕蛭膸熘蝎@取、利用PCR技術擴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基因表達載體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和標記基因等;(3)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根據受體細胞不同,導入的方法也不一樣;(4)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詳解】A、自然界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遺傳密碼子,因此一種生物的基因能在另一種生物體內表達,A正確;B、轉基因抗蟲棉相當于雜合體,自交后代出現性狀分離,后代可能具有抗蟲的特性,也可能不具有抗蟲特性,B正確;C、抗蟲棉的抗蟲基因整合到了棉花的染色體DNA上,所以其遺傳遵循基因分離定律,C正確;D、抗蟲棉抗蟲基因的表達過程包括轉錄和翻譯,其中轉錄發生在細胞核中,翻譯發生在細胞質的核糖體中,D錯誤。故選D。21.【答案】D【分析】結合題干信息“某種物質可插入DNA分子兩條鏈的堿基對之間,使DNA雙鏈不能解開”,該物質的存在會影響解旋過程。【詳解】AB、依據題干信息,某種物質可插入DNA分子兩條鏈的堿基對之間,使DNA雙鏈不能解開,即影響解旋過程,DNA復制和DNA轉錄均需要解旋,故隨后發生的DNA復制和DNA轉錄均發生障礙,AB正確;C、細胞正常分裂伴隨著DNA的復制,DNA的復制是邊解旋邊復制,故該物質的存在將會影響細胞的正常分裂,C正確;D、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需要進行轉錄過程,轉錄需要解旋,故該物質的存在會影響細胞正常分化,D錯誤。故選D。22.【答案】D【詳解】試題分析:圖1是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屬于可遺傳變異中的基因重組,不屬于染色體結構的變異,圖2是非同源染色體上發生的變化,屬于染色體結構的變異中的易位,A錯誤;基因重組過程中基因的數目沒有改變,圖2的染色體易位中數基因目不變,B錯誤;染色體易位發生在非同源染色體之間,C錯誤;交叉互換和易位均涉及DNA鏈的斷開和重接,D正確。考點:染色體變異【名師點睛】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由于①和②互為同源染色體,所以它們之間的交換屬于基因重組;而②和③是非同源染色體,它們之間的移接屬于染色體結構的變異。23.【答案】A【分析】正常情況下,雜種F1含有兩個染色體組,一個染色體組來自蘿卜,一個染色體組來自甘藍,染色體數應為18。F1中沒有同源染色體,故理論上不會結種子,但題干中提到偶爾結了幾粒種子,發芽后長成的植株株型很大,且染色體數是36,這說明植株可能為偶然情況下染色體數目加倍形成的,即發生了染色體數目變異。因此,F2中含有兩個R染色體組和兩個B染色體組,同源染色體可正常聯會產生配子,是可育的。【詳解】AB、雜種F1含有兩個染色體組,一個染色體組來自蘿卜,一個染色體組來自甘藍,因此F1中沒有同源染色體,F1是不育的,A錯誤,B正確;C、由分析可知,F2是可育的,含有兩個R染色體組和兩個B染色體組,其配子中含有R、B兩個染色體組,C正確;D、由分析可知,F2是可育的,可能是由F1染色體加倍后產生的,D正確。故選A。24.【答案】C【分析】哈代-溫伯格定律也稱遺傳平衡定律,其主要內容是指:在理想狀態下,各等位基因的頻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頻率在遺傳中是穩定不變的,即保持著基因平衡,此時各基因頻率和各基因型頻率存在如下等式關系并且保持不變:當等位基因只有一對(Aa)時,設基因A的頻率為p,基因a的頻率為q,則A+a=p+q=1,AA+Aa+aa=p2+2pq+q2=1。【詳解】在一個隨機交配的大種群中,符合遺傳平衡定律。設顯性基因為A,隱性基因為a,顯性個體占36%,即AA+Aa=36%,則隱性個體(aa)占1-36%=64%,可算出隱性基因頻率a的平方等于64%,即a=0.8,那么顯性基因頻率A=1-0.8=0.2。雜合子Aa的頻率為2×A×a=2×0.2×0.8=0.32,即32%,C正確,ABD錯誤。故選C。25.【答案】A【分析】1、現代進化理論的基本內容是:①進化是以種群為基本單位,進化的實質是種群的基因頻率的改變。②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④隔離導致物種形成。2、共同進化是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驹斀狻緼、根據提供信息分析,三種傳粉者采蜜時,花的顏色是不一樣的,說明花色變化減少了三種傳粉者之間的競爭,A錯誤;

B、花色變化可以利用多種傳粉者幫其傳粉,增加了授粉的機會,即增加了繁殖的機會,B正確;

C、雌蕊和雄蕊的成熟時間錯開,則不能進行自花傳粉,增加了異花傳粉的機會,C正確;

D、使君子與三種傳粉者之間是相互作用、協同(共同)進化的,D正確。

故選A。第二部分非選擇題(26~31題,共50分)26.【答案】(1)常(2)①.一對②.分離(3)環境因素(4)①.自發突變②.突變基因的頻率足夠高(5)D(6)①.提前終止②.產仔率低【分析】分析表格:Ⅰ、Ⅱ組結果相同,即正交和反交的結果相同,說明控制脫毛和有毛這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Ⅲ組親本都為雜合,子代中產生性狀分離,且比例接近3:1,說明有毛相對于脫毛是顯性性狀。【小問1詳解】Ⅰ、Ⅱ組子代中脫毛、有毛性狀均不存在性別差異,即正交和反交的結果相同,說明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小問2詳解】Ⅲ組親本都為雜合(表現型相同),子代中產生性狀分離,且比例接近3:1,說明有毛相對于脫毛是顯性性狀,也說明這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小問3詳解】Ⅳ組中脫毛純合個體雌雄交配,后代都為脫毛小鼠,若存在環境基因的影響,后代可能會出現有毛小鼠,說明小鼠表現出脫毛性狀不是環境因素影響的結果?!拘?詳解】基因突變分為自發突變和人工誘變,在封閉小種群中,偶然出現的基因突變屬于自發突變;只有突變基因的頻率足夠高時,此種群中才有可能同時出現幾只脫毛小鼠?!拘?詳解】DNA模板鏈上的堿基和mRNA上的堿基互補配對,若模板鏈中的1個堿基G變為A,則mRNA中相應位置上的堿基應該由C變為U,D正確,ABC錯誤。故選D?!拘?詳解】若突變基因表達的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明顯小于突變前基因表達的蛋白質,說明該蛋白質合成提前終止。該蛋白質會使甲狀腺激素受體的功能下降,而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細胞新陳代謝,由此可見該蛋白質會導致小鼠細胞的代謝下降,這可能也是雌性脫毛小鼠產仔率低的原因。27.【答案】(1)黃色∶無色=3∶1(2)aaBB、aaBb(3)基因A突變為a,但果肉細胞中的基因H仍表達出少量酶H,持續生成前體物質2;基因B突變為b,前體物質2無法轉變為番茄紅素(4)①②④【分析】1、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體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的隨配子遺傳給后代。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3、甲、乙為兩種單基因純合突變體,甲(基因A突變為a)果肉黃色,乙(基因B突變為b)果肉橙色。由圖1可知,F2比值約為為9:3:4,F1基因型為AaBb,紅色基因型為A_B_,黃色為aaB_,橙色為A_bb、aabb,甲乙基因型分別為aaBB、AAbb?!拘?詳解】果皮黃色與果皮無色的番茄雜交的F1果皮為黃色,說明黃色是顯性性狀,F1為雜合子,則F1自交所得F2果皮顏色及比例為黃色∶無色=3∶1?!拘?詳解】由圖可知,F2比值約為為9:3:4,說明F1基因型為AaBb,則F2中黃色的基因型aaBB、aaBb。【小問3詳解】由題意和圖2可知,成熟番茄的果肉由于番茄紅素的積累而呈紅色,當番茄紅素量較少時,果肉呈黃色,而前體物質2積累會使果肉呈橙色,則存在A或H,不在B基因時,果肉呈橙色。因此,aabb中前體物質2積累、果肉呈橙色的原因是基因A突變為a,但果肉細胞中的基因H仍表達出少量酶H,持續生成前體物質2;基因B突變為b,前體物質2無法轉變為番茄紅素。【小問4詳解】C基因表達的產物可以調控A的表達,變異株M中C基因的序列未發生改變,但其甲基化程度一直很高,欲檢測C的甲基化水平及表型,可以將果實特異性表達的去甲基化酶基因導入M,使得C去甲基化,并檢測C的甲基化水平及表型;或者敲除野生型中果實特異性表達的去甲基化酶基因,檢測野生型植株C的甲基化水平及表型,與突變植株進行比較;也可以將果實特異性表達的甲基化酶基因導入野生型,檢測野生型C的甲基化水平及表型。而將果實特異性表達的甲基化酶基因導入M無法得到果實成熟與C基因甲基化水平改變有關,故選①②④。28.【答案】(1)①.轉錄②.核孔(2)①.Ago②.靶基因mRNA降解③.表觀(3)①.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減弱、引起心肌細胞死亡②.緩解(4)ASⅣ對miRNA-1異常高表達大鼠心臟保護的作用機理;(ASⅣ時miRNA-1異常高表達大鼠心臟保護的最適濃度;miRNA-1高表達引起心肌細胞損傷的具體機制)。(合理即可)【分析】基因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轉錄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翻譯是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的過程。一個mRNA分子上可以相繼結合多個核糖體,同時進行多條肽鏈的合成。每種tRNA只能識別并轉運一種氨基酸。tRNA結合氨基酸的部位是其羥基末端(—OH)?!拘?詳解】①是由miRNA基因產生miRNA分子前體,是轉錄過程。miRNA是大分子,需要從核孔運出?!拘?詳解】據圖,成熟miRNA與Ago蛋白結合形成RNA誘導物。RISC與靶基因mRNA特異結合而引起靶基因mRNA水解,并抑制翻譯過程。該過程不改變靶基因序列,但基因表達和表型發生可遺傳變化的現象,屬于表觀遺傳?!拘?詳解】第2組和第1組相比,miRNA-1過表達,左心室射血分數減小,心肌細胞存活率減小。第3組和第2組相比,miRNA-1過表達水平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數增大,心肌細胞存活率增大。【小問4詳解】通過以上研究,已經知道黃芪甲苷(ASV)對miRNA-1過表達誘導大鼠(HF模型大鼠)的保護作用,可進一步研究:ASⅣ對miRNA-1異常高表達大鼠心臟保護的作用機理;ASⅣ時miRNA-1異常高表達大鼠心臟保護的最適濃度;miRNA-1高表達引起心肌細胞損傷的具體機制等。29.【答案】(1)它們無法通過雜交產生可育后代(2)①.聯會②.數目加倍③.AACCR④.38~47⑤.R(基因組)的染色體(3)與油菜【分析】不同物種之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